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心理问题的探究和策略 五常市长山乡中学 宣立志 时代在迅猛发展,迫切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新观念。提高业务素质,把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摆在日常工作的首位,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络,调整对策,抓住时机,赢得这场挑战的胜利,认清和抓准各种不同学生的心理表现,特别是重新审视优等生和后进生两种类型学生的心里问题,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适应世界发展的需要。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认真总结了对优等生和后进生心理问题探究及策略的结果。一、当代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希望与苦恼走上讲台,坐在我们面前的几乎是青一色的独生子女,他们聪明活泼,伶俐可爱,他们家庭富裕。学生的活动范围及时间安排为三点一线,家庭-学校-家庭,他们的生活内容:起床早餐-学校读书-中餐-午休-学校读书-晚餐-休息-晚修-睡觉。在国家规定的休息日还明里暗里补课,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为零,家务劳动几乎为零,不是被家长强迫去弹琴,学书法,就是被迫去学绘画或在家看书,家务劳动每天干8分钟。问他们现在渴望什么?“玩,礼拜天睡个懒觉”;最苦恼什么?“没什么好吃的”;追求什么?“考上重点高中”。初一学生最苦恼的是:父母不准自己外出与小朋友玩,又不陪自己玩,也不准打游戏机或看小人书。 这样是中学生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优美,物质条件优越,但应试教育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也压得家长喘不过气来,(教育部门考试排名次)。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盲目超前教育,是孩子苦不堪言。若孩子成绩不好,校领导,家长就责怪教师,教师责怪学生。最后校领导、家长和教师形成统一战线,三者联合起来对付孩子,强大的高压圈,又怎能使 学生“开心颜”。如此身心憔悴而满脸痛苦的孩子,综合能力又怎能有创造力。 二、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在上述物质条件、文化氛围中生活的学生,其理想、观念、价值取向与父辈有着天壤之别,他们得到许多,也失去了许多;得到的是物质享受、社会和学校的关爱、家庭的呵护;失去的是意志、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两相比较,失大于得。其心理共性表述如下:他们的活泼、聪明、灵秀、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善于思考,反应灵敏,敢于发问,对事喜欢寻根究底;表现欲强,想象力丰富,接受事物快;讲究卫生,讲文明,讲礼貌;身体、心理发展快,身体素质较好。但我们有不难看到他们的后天的严重缺陷;(1)缺乏自理能力,对家长过分依赖,不会煮饭炒菜的占82%,不会洗衣服的占56%,不敢独自一人在家睡觉的占48%。(2)自私自利,任性孤傲,排斥他人,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利益、处境、心理感受。(3)怕苦、怕累、怕困难不敢一人出门独立办事。(4)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薄弱,遇到一点挫折就发脾气,甚至有的以出走来威胁家长和老师。(5)比阔气,虚荣心强,感情脆弱。我们心目中的“好学生”,就是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他们除具备中学生的共性外,还具有:(1)只顾自己成绩好,看不起学习成绩差的,对超过自己的同学嫉妒、挖苦、打击。(2)只爱听表扬,经不起批评,抗挫折能力差,(3)虚荣心随年龄的增大,他们变得寡言少语,上课怕答错题不敢举手发言,出现焦虑的心态,性格孤僻,胆怯,心胸欠宽广。(4)个人感情,个人秘密不愿向他人吐露,不相信他人。(5)自高自大,有了成绩认为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看不到他人的作用,考上大学或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对学校、老师同学感情冷淡。所谓的差生,就是我们心目中的成绩差,不驯服的学生。我们往往只看到他们的缺点;自由傲慢,爱玩,不诚实,懒惰,不合群,狂放不羁,有的还当堂顶撞老师,上课不听讲,不守纪律,常常不做作业;对教师讲的话常常表示怀疑,情绪不稳定,易于激动;学习生活无明确目标,但他们的优点常常被人忽视,其优秀的品性表现为:(1)守信、说话算数,答应的事一定做好。(2)善于逆向思维,敢闯,敢说,敢恨、敢爱,敢为,没有后顾之忧。(3)动手能力强,别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他们往往能想到,做到。学校展览的新颖别致的手工作品出自他们之手。(4)爱好体育活动,身体素质较好,心理承受能力强。(5)感情真挚,考上大学或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忘记老师和同学的友谊。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好学生。差学生!哪个更优?那个更 ?三、探究与策略简单地用“好”和“坏”来评判学生,确实欠妥。如果把事情说穿了,我们所谓的好学生就是能言听计从,为学校、班级争光的学生;差生就是拖了学校的后腿,使学校或班级成绩排名落伍,影响教师评先、评优和晋级的学生。这种观念是套在教育工作者脖子上得一条绳索,是不能正确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的根本原因,也是教改步伐缓慢的症结所在。学生不了解社会,老师不了解学生,诸多矛盾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形成深深的代沟,我们必须做出冷静的、全面的、科学的,公平的评价。若把学生的“优”和“劣”放到国际舞台上透视,若用素质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好学生好在哪里,坏学生坏在哪里?我们确实很有必要对自己的工作做出理智的思考和反省。80年代前后参加教育工作的同志,如今在学校无疑是挑大梁,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也不可否认,想当一部分同志仍然固守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放,而对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手段认识不足。我们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和新形势下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全方位地研究我们的学生,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用新的观念和标准看待他们,用新的方法和手段教育他们特别是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心里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我认为必须把学生放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中来考察,使我们的教育对象能够立足于世界。1、加强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生存意识的教育要求教师、家长认清形势,顾全大局,加强生存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优良心里品质,事实证明:一个没有竞争意识、忧患意识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生存意识的孩子,不是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在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在寒冷的冬天,在老师指导下自觉地用凉水洗脚。小学生用餐是不论爱吃不爱吃都必须吃干净,并自己摆桌子、抹桌子、洗碗、擦地板。喝过的牛奶盒不是扔进垃圾筐,而是拆开、拉平放齐。码好,待日后出售。日本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首先要学会生活自理,若连吃饭、穿衣都打理不好,还谈什么有意志战胜困难。2、加强挫折教育,培养耐挫折心理挫折是人生中常常遇到的,若不具备这一良好心理品质。走向社会难免不出现问题,我听说一位刚入校的学习成绩优秀的班干部,第一节课异常兴奋,与两个同学小声说话,教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暗示、劝阻,他们不听,于是老师对其进行严厉批评,这名学生回家后痛哭不止,父母非常心疼,孩子从未受过如此委屈,一气之下竟把教师投诉到学校,可想而知,我们的孩子,感情是多么的脆弱,家长对他们又是多么的溺爱!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以前的工作,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宠爱有加,只给鼓励,不做教诲。对好学生爱而不严,对差学生严而不爱,甚至损害学生自尊,这是多么的不公平!这样做,即害了好学生,又害了差学生,学生由此产生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我们家长、教师不值得反省吗?因此,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新与发展,增强抗挫折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3、奖惩分明,平等看待,宽严适度,评点到位一般来说,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到的褒奖赞誉多,进而给了他们更多的动力,使他们做得更好,进步更快,在人们的心目中自然被认定为好学生,这就是“期待效应”产生的角色定位。但成绩差、有过失的学生,很难得到褒奖,这促使他们自暴自弃,长期处于自我压抑和自我封闭的环境中,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不能主观臆断,瞎评点,必须一视同仁,平等看待,做得对的就要表扬,反之就要批评,对事物的评点不能任意夸大或缩小,要恰如其分,讲到点子上。我去年曾找一名落后的学生谈话,我采用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将其闪光点放大,半小时过去,他说:你讲的与我以前的几位班主任一样,其实我没有那么好,也不像其他老师说的那么坏,你们都在欺骗我。我当时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可见宽严适度、评点到位,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关键。4、学校、家庭、社会有机配合,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了解社会,笔者曾听说在日本的学校郊游是常举行的活动。郊游时老师只告诉郊游的时间和地点,治愈者们到达,是独自前行还是结伴而行,是乘车还是步行,乃是学生自己的事,如在外过夜,学校不安排住宿,有学生自己联系到附近居民家中借宿,或者自己搭帐篷。他们认为,今天学校保证了学生的安全。明天出校了呢?学校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农工商学兵无所不学,衣食住行样样尝试,他们这种“动手、动脑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校教育与生活接轨”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的。5、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话,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你不爱他,他怎尊重你?这就是辩证法,“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严禁教师侮辱学生人格。不耐心的教导、讽刺、挖苦、辱骂,甚至体罚(包括心罚)嫌弃,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毁灭了学生的自信。有问题只能通过情感沟通、师生交流的方式解决。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心声,细心观察其行,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6、给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祥和的工作氛围,是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中小学教师工作繁重、压力大,他们敬业精神强,夜以继日地工作,体力和心力的付出已接近极限,我们是否在研究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来研究一下教师,他们在想什么,担心什么,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