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乱臣十人”兴周考辨“乱臣十人”兴周之说,见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苌弘曰:“何害?同德度义。大誓曰:纣有 亿兆夷人,亦有离德;余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此周所以兴也。”昭公二十四年这 里所引为尚书大誓佚文。按春秋时代这种说法,“乱臣十人”对兴周和灭商无疑起了十分重 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该记载从尚书中散佚,战国以后人们对其具体内容已不甚清楚。汉儒训 乱为治,认为这是指周之治臣周公、召公、毕公、荣公等人。这一说法,历代沿袭,至今仍在学界 流行。然而,大誓是武王伐纣前会盟诸侯之辞的记载,当时周、召、毕、荣作为武王同族旧臣 ,功勋并不突出,声名尚未显赫,难以用他们来号召众多的方国诸侯,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因此 ,从当时的特定背景和情理推断,传统注释并不可信。笔者通过梳理历代学者的注解,结合商末周 初的相关史实考证,结果表明“乱臣十人”不是周之“治臣”10人,而是殷商“叛臣”10人。 由于此事关系到商周更替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故申述管见如下,尚祈专家学者教正。一、传统注 解的失误及其致误的原因分析“乱臣十人”的记载,多见春秋时期人引述。如论语泰伯载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2487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叔孙穆子曰:“武王有乱臣十人。”襄公二十八年二年君子 曰:“大夫为政,犹以众克,况明君而善用其众乎?大誓所谓商兆民离、周十人同者,众也。 ”成公二年上引大誓即太誓,又称泰誓。从当时引述的情况看,该记载在 春秋时期尚保存在尚书中,因而其内容为人们所熟知。据汉晋以来学者引述及校勘,“乱臣十 人”原本作“乱十人”,秦汉时期该记载已从尚书中散佚,至东晋伪泰誓编成,始增添“ 臣”字。其后从唐代开始,又出现了据伪泰誓增改左传、论语引文的情况,“乱十人 ”遂成为今天通行的所谓“乱臣十人”。关于文字传抄过程中的这种变化,不难从下述事实中获知 。首先,史记周本纪引尚书太誓不见该文,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杜注云:“今大 誓无此语”,说明该记载在西晋之前的秦汉时期已从尚书中散佚。其次,据唐陆德明论语 音义校勘,“予有乱臣十人”原本为“予有乱十人”卷24论语音义,清儒考证开 成石经亦无“臣”字卷3泰伯,说明在唐代以前的古本论语中,“乱臣”一词原 本为“乱”。又据管子法禁引泰誓说“武王有臣三千而一心”,伪泰誓载“予有乱臣十人”,可知“乱臣”一词是东晋伪泰誓作者参照管子的伪撰1119、1 214再次,从今本左传的记载来看,襄公二十八年所载“武王有乱臣十人”,“宋石经、岳本 无臣字,唐石经于昭二十四年传及书泰誓、论语泰伯三处俱旁注臣字” 襄公二十八年,此即阮元校勘记所谓“宋本、宋残本、淳熙本、岳本、足利本无臣字,与石 经合。案石经此行止九字,盖初刻有臣字,后改正也。”由此可知,在唐以前的古本左传中亦 无“臣”字。复次,从今本尚书、诗经、左传、国语的用词习惯来看,不见有“ 乱臣”一词,说明春秋以前的古本大誓原文确为“乱十人”无疑。那么,这里的“乱”字如何 训释呢?古人对此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训乱为治,认为“乱”指“治官者”;第二种解释训乱 为理,认为“乱”指“共理天下者”;第三种解释训乱为不治,认为反义为训,即指治臣。今人除综合旧说将其解释为“治理天下之臣1151外,又提出了两种新的说法:一说“乱”的原意是亲近,指“亲近之臣”431;一说 “乱”为金文“司”之误,因有“治”的意思,即指“治臣”85上述诸说,虽对“乱” 字本义看法有分歧,但治官者、治理天下之臣、亲近之臣等说法,实与“治臣”没有多大差别,可 称之为“治臣”说。关于“十人”的解释,古今学者一般都认为主要是指周公、召公、毕公、荣公 以及武王之母文母等人,也有以古史无明确记载,认为应当“阙疑”者卷7有妇人焉 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古今学者看法基本一致的“治臣十人”之说,其中以左传杜注为代表 ,影响较大。为了便于说明传统注解的失误,不妨先将左传杜注列举如下。杜预注解“乱十人 ”,共有三处。其一曰:“乱,治也。”襄公二十八年其二曰:“武王言我有治臣十人 ,虽少,同心也。”昭公二十四年其三曰:“言周以众兴。”成公二年按此 说,“乱”为周之“治臣”无疑,但“虽少”与“众兴”的解释,显然又自相矛盾。因为对同一引 文“乱十人”来说,其涵义是一致的,不能说此处表示“少”,它处则为“众”。这个道理十分简 单。换句话说,由于杜注未能正确训释“乱”字本义,因而其说不能解释“十人”与“兆民”数量 相差悬殊,为何成公二年引文又同时称为“众也”?按成公二年注文,杜预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问 题,因而他辩解道:“万亿曰兆,民离则弱,合则成众。言殷以散亡,周以众兴。”按照这种解释 ,“十人”与“兆民”不是在数量上相差悬殊,而是在力量对比上恰好相反。很明显,这个说法的 实质是将疏证史实变成了义理思辨,因而其说并不能令人信服。按理说,杜注的这种失误不难辨别 ,但奇怪的是后代学者仍然长期沿袭杜注,例如以考据见长的清儒张聪咸、廖平、丁晏、沈钦韩、 焦循等人纠补杜注,均对此未提出异议。这又是为什么呢?从现存的汉儒注释来看,原因主要在 于杜注来源于论语马融注,而马融注解的根据是孔子之言,孔子之言又是圣人之论,因而对这 一问题的纠正不仅会违背汉儒经说,且会因动摇圣人之论而犯名教。为了具体分析传统注解的失误 所在,兹将论语泰伯本节全文及汉儒注释引录如下: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 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马融曰:“乱,治也。治官者十人, 谓周公旦、召公、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其一人,谓文母。”郑玄 曰:“十人,谓文母、周公、大公、召公、毕公、荣公、大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显然, 杜预训乱为治之说是沿袭论语马融注。关于马注的依据,宋元学者认为,乱之训治,语出尔 雅释诂,“十人谓周公旦以下者,先儒相传为此说也”,又说“乱本作乱,古治字” 卷4泰伯。这些说法的实质,是从训诂陈规替马注寻找依据。事实上,马注的根据并不在文字 训诂方面,主要是依据孔子对“乱十人”的解说而来。具体而言,(1)武王曰“予有乱十人”, 孔子曰“才难”,马融注“乱,治也”。很明显,马融将武王所谓“乱”等同于孔子所谓“才”, 并依此为据,释“乱”为“治”。(2)孔子曰“有妇人焉,九人而已”,马融注“其一人,谓文 母”。说明马融又据孔子之言,认为“十人”之中必有一妇人。(3)按照马融分见张聪咸 左传杜注辨正卷35;廖平春秋左传杜氏集解辨正卷2;丁晏左传杜解集正卷58 ;沈钦韩春秋左氏传补注卷910;焦循春秋左氏补疏卷24;以上分别见续修四库 全书影印本第125、128、124、125、124册。分见论语泰伯马融注、皇侃疏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14篇下乙部“乱”字条。的理解,周之贤才,孔子已将武王之母包括 在内,那么辅佐武王灭商的同胞兄弟周公、召公等人自然不能例外,故注“九人”为周、召、毕、 荣等人。上述三点,是马融完全依据孔子之言作注的明显证据。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马注与孔子之 言相符是一回事,是否符合武王之言即大誓原文本义,又是另外一回事。事实上,“孔子曰” 只是孔子针对“予有乱十人”所阐发的议论,其主旨在于宣扬周德,阐述人才归附与统治者的德行 关系问题,即孔子认为当时人才归周的主要原因是文、武德盛。显然,这种看法不但与文王以来“ 阴谋修德以倾商政”齐太公世家的历史事实相差甚远,且与当时武王号召诸侯参与灭 商之战的历史背景不符。正是由于孔子之言的前提与“武王曰”的背景不同,因而马融依据孔子之 言所作的注解并不是大誓原文本义。具体来说,其误有三:(1)孔子所谓“才难”,仅就人 才难得而论,不能据此认定武王所谓“乱”就是孔子所谓“才”,进而训“乱”为“治”。因为乱 与治,词义相反,说“乱”指“治臣”,令人难以信服。正如清儒翟灏所指出:“乱之训治,犹故 之训今,在之训徂,允之训佞,义有反覆,旁通美恶,不嫌同名,其义不可通。”卷10 下篇(2)文母见周颂邕隹篇,史载仅以“贤内”著称,并无文治武功。若将她列为武 王“治臣”之一,既与史实不符,又与周人礼制不合,因而宋儒刘敞指出“子无臣母之义”,推测 妇人“盖邑姜也”卷4泰伯。赵翼考证“妇人”指武王之妻邑姜之说,“唐以前已有 此解”卷4乱臣十人。顾炎武驳之曰:“所谓十人,皆身在戎行者,而太姒、邑姜自 在宫壶之内,必不从军旅之事,亦不必并数以足十臣之数也。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 ,惟家之索,(武王)方且以用妇人为纣罪矣,乃周之功业必藉于妇人乎?此理之不可通。”542、543其后,又有学者据唐韩愈“妇人”为“殷人”即指胶鬲之说,提出了两种 说法:一说齐论、古论、鲁论异文,“鲁读妇为殷”卷4泰伯;一说汉石经“妇人” 为“殷人”指胶鬲下篇卷10引任启运四书约旨。但二者均属推测之词,查无实 据。(3)周、召、毕、荣为武王同族旧臣,从盟津会盟的目的在于号召诸侯参与伐纣的实际情形 推断,他们与文母一样不应列在“乱十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百色市平果市民政局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河南郑州市新郑市面向社会聘任政务服务社会监督员、政务服务体验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冀北博望电力产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三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中电信翼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东航东航股份规划部2025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外合作项目合同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上海市新纪元总校高二(上)月考数学试卷(9月份)(含答案)
- 定期安全人员培训课件
- 2025年国际贸易合作协议
- 出入境化妆品抽、采样作业指导书
- DBJ51-T 040-2021 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操作规程
- 中秋国庆双节活动主题
- 中考英语高频词汇大纲表(人教版)
- 血透患者跌倒的预防及管理
- 砼回弹强度自动计算表
- 医防融合知识讲座
- 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说课稿、教案和教学设计
- 黑布林英语阅读初一年级16《柳林风声》译文和答案
- 广东省监理从业人员网络继续教育平台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