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代如何保护你的隐私.doc_第1页
IT时代如何保护你的隐私.doc_第2页
IT时代如何保护你的隐私.doc_第3页
IT时代如何保护你的隐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IT时代如何保护你的隐私实验报告二级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 级 108030601 、 108030602 学生姓名 何佳、陈昌、陈伟、汪琴、张飞 学 号 106、202、 204 222、 230 指导老师 巫 茜 2010年10月IT时代如何保护你的隐私?摘要:随着IT时代的到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威胁着公民的个人隐私,凸现了财产权、公共利益与公民隐私的冲突。新华网北京2月20日电(记者张舵、崔军强)当不断被互联网曝光的名人隐私,在现实世界吸引越来越多的看客时,人们忽略了一件事:也许下一个受害者就可能是你自己。信息时代,当我们把越来越多的工作和秘密交给手机、互联网和个人电脑处理,想没想到该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呢? 关键词: IT时代 保护 隐私 一、近一个月的360与QQ之争,这场战争丝毫见不到会有平息的现像,反而还越演越烈。随着这场网络战争,我们才发现,在当今的IT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隐私,成了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二、个人隐私公众化引出一个严肃话题 艳照门事件陈冠希“艳照泄露”事件成为近期的舆论热点,围绕着着艳照来源和泄露过程,电脑数据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讨论的话题。事实上,我们已经处于一个个人信息安全隐患重重的环境中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社会、伦理等各方面的负面影响。个人隐私的泄露问题即为科技发展带来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不禁惊呼:“谁动了我的隐私?” 而近几年,各种信息秘密泄露事件比比皆是。信息安全专家说,处于信息化时代,电脑、互联网、手机这些先进的电子设备,在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分忧解难的同时,也随时“准备着出卖”它们的主人。更可怕的是,因为信息社会网络和通讯的发达,个人的私密信息可以以难以想像的速度和程度蔓延、传播开来,这在近期的“艳照门”事件中已经被充分展示。一些电脑软件可以记录你在键盘上敲打的任何字母你的银行帐号及密码,你的邮件地址和密码,你的身份信息等等都会被记录,然后传到那些图谋不轨的人手里。之后,你的银行存款可能被取走,针对你亲朋好友的各类诈骗将不断出现。三、先进窃密手段防不胜防现代社会发展已经走上一条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电脑等信息技术的道路,但这些高智能的机器和程序日益变成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重要信息被记录或盗用的风险。江民反病毒专家指出,一般电脑用户在处理废弃电脑时十分随便,以为只要将电脑硬盘内的数据格式化就可以了,其实格式化后的数据只是在电脑内搬了一个家,数据还原封不动地保留在硬盘内,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轻易恢复这些数据。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一批专门通过恢复废弃硬盘内有价值信息并出售获利的人群,他们往往通过在废品市场购买或从单位回收旧电脑设备,然后将硬盘内的信息恢复,将有价值的信息出售,以此获得比硬盘本身价值更高的利益。更有甚者,一些黑客软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控制,侵入连在网上的另一台计算机,对储存在其硬盘中的资料任意浏览、复制、删除。这已经不再仅仅是侵犯隐私权的问题,而是对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严重侵犯,无异于入室抢劫。然而没有法律和技术上的保护,受害人只能任对方为所欲为。四、隐私贩卖正向我们走来身边就有不少人抱怨,自己的电话号码、生日、住址、职业、保险状况总是被很多陌生人所知,经常被拨出型商业推销电话骚扰。这背后的一个事实是,大量个人信息正在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被盗取和传播。五、如何保护我们的隐私?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舒适和便捷,但这种享受决不应以牺牲自身的隐私权利为代价。一个人如果时时刻刻都处于被人监控的状态,犹如“透明人”一般,无法拥有心灵的平静和安宁,那么再完美的物质生活对他而言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信息时代,隐私权的发展之路必定是利益冲突与协调之路。那么如何合理、合法地保护公民的隐私。专家指出,信息社会,个人信息的安全隐患来自多个方面,防患于未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保护个人隐私首先要从个人做起,在上网和使用电脑时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我简单地罗列出以下的方法来保护我们的隐私:1、处理文件。江民公司的电脑专家提醒,电脑用户在删除文件以及处理废弃电脑时,一定要注意使用以下方法,对文件和电脑硬盘进行不可恢复性处理。平时删除重要文件务必不要使用系统自带的删除功能一删了之,瑞星数据安全专家警告,无论DEL删除,还是格式化硬盘,都不能从根本上保证清除硬盘数据。而应当使用杀毒软件自带的“文件粉碎”功能,对文件进行彻底的不可恢复性粉碎。2、处理废弃硬盘。个人和单位在处理废旧电脑时,应当对电脑硬盘进行特殊处理,千万不要简单地格式化,一定要把硬盘内的盘片打孔或毁坏,以防硬盘内的数据被不法分子盗取。3、社会应从法律和舆论等方面形成一种压力。专家表示,由于我国对个人信息的采集、存储、使用、传播、转让至今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相应的法律,主要是找不到侵权主体,而且取证也有难度,这些因素从客观上助长了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发生。北京律师刘明俊认为,保护个人信息亟待法律“护航”,以约束各行各业加强对个人信息的管理,促使相关企业信守承诺,并依法追究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者的责任。4、限制高科技监控手段的滥用 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种视频监控设备的应用已不可避免,但对其监控范围必须严格限定在公共领域内并且必须合法安装。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1)只有特定的合法主体,具有合理、合法、明确的目的时,才可以使用视频监控设备,并且这些主体的使用,也要受到限制。只要能够实现管理目的即可,不能盲目贪多贪密。 (2)整顿视频监控设备市场,打击非法销售者,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 (3)加强信息保障制度建设,设立安全的网络信息交易环境,防范恶意软件对公民的隐私权和财产权的侵害。 (4)明确责任主体和履行责任的方式。比如,在视频监控设备使用中,建立一种“谁安装谁负责”的制度,促进设置主体对监控录像的管理。同时,应在立法中明确,侵犯隐私权的惩罚措施和具体程度,进而规范高科技产品的应用。 5、完善我国“隐私权”立法 我国关于隐私权的保护体系尚未完善,目前还只是“间接”保护,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只有从立法上明确肯定隐私权,才能真正地把隐私权的保护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完成保护公民隐私权的重大任务。如果立法上不承认隐私权,那么我国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只能处于一种理论与立法严重脱节的尴尬境地。笔者以为,隐私权的保护应以民法保护为主,其他法律保护为辅。 一方面,应该加快隐私权的民事立法,明确隐私权的权利范围、权能、保护方式等,在民法典的立法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先制定单行的人身权法或侵权行为法等特别法,将隐私权列为其中一章,予以详细规定。另一方面,也可以先由国务院制定统一的行政法规,或地方各级政府制定行政规章,在行政管理层面将高科技监控手段予以规范化,从而为隐私利益与公共利益划定一个相对明确的界限,这样就可以为隐私权提供一个完善的保护框架,较好地协调其与高科技技术手段所代表的公共利益的冲突。笔者认为,必须对高科技监控手段的使用加以限制,同时完善我国相关立法。面对信息技术的冲击,既有的隐私权制度难以对笼罩在信息之网下的个人提供比较周到的保护,我们不得不运用我们的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