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选择题练习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选择题练习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选择题练习2.doc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选择题练习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选择题练习2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练习1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A李时珍、毕升 B毕升、蔡伦 C蔡伦、郭守敬 D李时珍、郭守敬2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是( ) A天文 B石氏星表 C授时历 D齐民要术3关于天文观测仪器 浑仪,下列有关其叙述不正确的是是古代中国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至迟秦始皇时就 已经有了这种仪器突出优点在于赤道式装置,对于观测星辰的周日运动最为方便经过石申的革新,结构简化,精度提高,称为“简仪”在望远镜发明以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A. B.C. D.4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5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有关部门隆重纪念这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主要是因为其A宣扬了明朝的国威,显示实力 B发展了古代的对外贸易C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D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6. 关于诗人屈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古代的伟大诗人,开创了诗歌新体裁“骚体” 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曾受到秦王的重用 他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入其代表作离骚中,表达了对人民的热爱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其作品天问A B C D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首词反映出作者的创作特点是( ) A风格气象万千,语言平实而精练 B思想感情豪迈奔放,景物雄浑壮观 C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 D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来源:学_科_网8关于聊斋志异,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借谈鬼狐,描绘世情百态 B.写得出神入化,寓意深刻 C. 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D. 是我国古代一篇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9 阅读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以上材料的文学体裁及作者分别是A.散曲;马致远 B.散曲;王实甫 C.宋词;马致远 D.宋词;张若虚10. 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 ) A. 夫妇饮宴图 B. 洛神赋图 C. 游春图 D. 步辇图11. 古代中国的绘画中画学兴起的时间是在( )A两宋时期 B元明清时 期 C民国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12. 汉字形体演变在古文字阶段,其演变的序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篆书行书 B.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C.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 D. 甲骨文篆书金文楷书13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 )A兰亭序 B九成宫醴泉铭 C祭侄文稿 D乐毅论14中国的戏曲是从下列哪项发展而来( )A原始乐舞 B原始歌舞 C诸宫调 D皮影戏来源:状元源15. 京剧成为流行全国的最大剧种是在( )A. 清朝时期 B. 明朝时期 C. 明朝中后期 D. 元朝末年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练习1.下列表述与伽利略无关的是( )A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B修正了由狭隘经 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C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基础 D自制望远镜观察天空,发现了许多新天体2. 海王星的发现是根据( )A. 牛顿理论的推测 B. 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C. 爱因斯坦对时间、空间属性的揭示 D. 普朗克量子论的提出3. 经 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 代科学的形成,主 要是因为它( )A建立了一套实验观察与数学演绎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B具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和预见性C将天体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概括在同一理论之中D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4.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他( )A否定了牛顿的的力学原理 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学说 C. 修正了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 D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5“蒸汽机”突破了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作为机器动力的局限性, 1785年蒸汽机首先在一家( )投入使用A煤矿 B纺纱厂 C冶金厂 D面粉厂6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为显著的成就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D 化学工业的建立7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是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汽船 有轨电车 蒸汽火车 飞机的出现A B C D8首次提出生物进化观点的是( )A拉马克 B达尔文 C孟德尔 D施莱登9证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 要,使人的思想上发生跃进的学 说是( ) A血液循环学 说 B细胞学说C现代进化论学说 D生物进化论学说10互联网和全球信息网出现的时间分别是( )A20世纪40年代、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60年代、20世纪9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20世纪90年代D20世 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练习1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和实质是 A振兴清王朝 B.“ 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 C.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介绍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2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倭仁3海国图志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介绍并传播了西方先进技术,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A.冲破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B.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C.介绍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D.探索出强国御侮之路4.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主张的正确理解是 A.以“自强”和“求富”为基本出发点 B.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客观评价 C. 借助西方科技维护中国的传统封 建制度 D.用“中学”来对抗“西学”的传播5.下列不属于维新思想的 代表人物有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李鸿章6.下列著作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是A.孔子改制考 B.海国图志 C.各国律例 D.天工开物7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主张有根本区别的是A鼓励开矿建厂B改革教育制度C改革政治制度D抵制农民起义8.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的影响 C.十月革命的影响 D.尊孔复古逆流9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A.民权平等 B.民主科 学 C.打倒孔家店 D.民主共和10“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在当时的积极效果是A缓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矛盾B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C吸收消化尊孔复古思想D使各种思想自由发展11.以下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彻底的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 A.民报 B.海国图志 C.新青年 D.资政新篇12.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的是 ( )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陈独秀的文学革 命论 C.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D.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3.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A.主张民主制度 B.倡导学习西方 C.反对尊孔复古 D.坚持反封建14.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这一运动的实质是A.中国资产阶级文化开始兴起 B.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C.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 D.资产 阶 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15. 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这里的“新”指的是 ( )A.改变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B.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C.开始宣传俄国十月革命 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16.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17.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口号的进步意义体现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的富强 促进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 B. C. D.18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作为斗争矛头所向,最主要的原因是A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依据 B当时北洋军阀推崇儒家思想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阻碍了中 国资本主义发展19.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 A.宣传科学、民主 B.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C.宣传马克思主义 D.宣传新三民主义20.下列图中的两位代表人物,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分道扬镳。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是 A李大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新文化运动前期,二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二者对五四运动的态度不同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1.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样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指: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22.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纷纷建立,其主要活动是 A.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C.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论战 D.领导工人武装起义23.五四运动后,一大批先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