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森林病虫害 预测预报基本知识,邢台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刘志群, 2253314,预测预报的目的,就是为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和森林植物检疫提供科学依据。为巩固绿化成果和发展林业生产服务。也就是说通过我们对森林病虫情的连续观测、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与森林病虫自身生态生物学习性和影响其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经比较分析、判断,对森林病虫害种群未来发生趋势作出准确的预测,并将预测的结果及时的报告给主管部门核发出去。,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在防治中的作用,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是防治工作的基础,是开展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 1、预测预报是对病虫害防治进行科学防治的基础,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可以为防治部门合理配置人、财、物提供依据。 3、及时有效的预测预报,可为控制有害生物入侵提供依据,国家可以据此制定相应的检疫措施,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的主要内容,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的主要内容是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进行预测预报。 发生期预报是对森林病虫害的各个危害阶段的始、盛、末期进行预测,以确定防治的最适时期; 发生量预报是对森林害虫的虫口密度、虫株率或森林病害的感病指数、感病株率等进行预测,以确定是否会造成危害,是否需要防治; 发生范围预报是对森林病虫害发生地点和发生面积进行预测,以便确定防治范围; 危害程度预测是对森林病虫害可能造成的林木的枝梢、树干、树叶、根茎、果实的损失程度进行预测,以便根据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定有无防治的必要。,森林病虫害大发生的规律及主要过程,发生规律:周而复始 发生过程: 、增殖期 有一定数量,但未造成显著损害 、猖獗期 数量极度增长 、衰退期 数量迅速减少,一般虫情调查管理工作几个方面的工作,虫情踏查线路图、监测点分布图,标准地分布图等 组建森林病虫情调查网络。几项工作:落实专兼职虫情调查员、明确调查员的任务、培训调查人员、制定管理制度。 确定调查对象。根据前一年病虫发生情况和越冬代调查确定。 制定测报办法、调查工作历。 编制森林病虫情调查统计表报。如野外调查原始记录表、病虫情调查统计汇总表等 森林病虫情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 发布虫情的预报。我们在野外的虫情调查、分析,就是为了发布预报,指导我们的防治。,在充分考虑森林资源状况、立地条件、历史上的发生危害情况和调查工作量因素基础上,按每3000亩左右杨树设一个监测区,全县划分30个监测区。每个监测区设一个固定标准地,将固定标准地设置在其中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小班内,全县共设杨树固定标准地30块,监测区编号为0130号。每个监测区内小班面积以资源统计为准,编号按照杨树小班个数从01至最后一个。(如06监测区04号杨树小班,其编号为0604号)。固定标准地编号为监测区代码加小班代码。(如下图),监测区、固定标准地等设定,片 林 标 准 地,路 林 标 准 地,根据全县杨树分布情况,林分构成及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累计历史资料,按照既有侧重又不以点代面调查原则,在每一监测区内设置有代表的踏查路线,踏查路线一经确定,每次外业调查均不再更改,每年踏查路线固定上图。,设定踏查路线,设定踏查路线,标准地位置,葛埠口乡05号监测区踏查路线图,设定踏查路线,踏 查 路 线 局 部 图,虫情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1、病虫害的分布调查(地理分布、地区间扩散、蔓延变化等) 2、发生期调查(可查各阶段的发生期,特别是关键时期) 3、发生量调查(调查虫口密度,感病指数来掌握期种群水平) 4、病虫种类组成调查(是普查与专题调查的主要内容),5、受害损失调查(查明受害程度和经济损失) 6、防治效果调查(查明防前防后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林木反映和经济效果) 7、发生面积调查(达到发生面积统计标准和林地面积,为防治提供依据),调查目的,要了解掌握当地不同林分条件、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气象条件和天敌因子 作用下 , 测报对象种群在各发育阶段存活率 ( 即死亡率 ) 、增殖率和病原微生物定量水平和危害程度的关系等。该种调查方法也是研究预测预报方法的一种调查观测的方法。,虫情调查种类,一种是普查 一种是专题调查 第三种是监测、测报调查,监测、预测预报调查,预测预报对象的调查是预测预报最基本的日常工作 , 其调查资料也是进行分析未来病虫害动态的重要信息源。 预测预报对象的调查主要是对病虫情当前或近期一段相当有限的时间内虫害的种群密度水平、危害程度、发育进度状况 , 病害的感病指数 , 危害程度等的调查。 根据调查、观测的内容,调查的方法又分为一般调查和系统调查。,一般病虫情调查,一般调查是根据测报对象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其在林间的分布型,按一定的抽样理论对所辖范围内森林病虫鼠测报对象种群密度或危害程度全面调查的一种方法。该种调查既适用于测报对象的面上调查使用,也适用于监测对象的 监测调查。 调查的目的在于全面查清当地某一时期测报对象的发生和危害情况。一是根据测报对象的分布特点和当地林木的分布特点和状况,以及经常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病虫鼠种类,确定一般调查地区的区域范围、时间和次数;其次要确定调查内容和项目;三是要确定调查的方法和调查点的数量和代表面积。 在测报对象的测报办法或技术操作规程中有具体规定和要求。,一般病虫情调查方法适用于测报对象的面上调查及监测对象的调查。 (1) 调查的时间 : 一年内调查的次数及调查时间因病虫测报对象和监测对象而异;但目前, 因受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的限制 , 加之监测对象往往是种类较多或是监测对 象不固定的制约 , 往往监测调查时间多按排在病虫鼠害发生最容易观察的发育阶段出现的时间进行。而测报对象是按测报办法中一般调查中规定的调查时间进行调查。,(2) 标准地设置与标准株的选择 : 病虫害调查不可能对所有林木进行逐块、逐株的调查 , 只能从其中抽出一部分单元进行观察、登记、并以这一部分 单元观察的结果推断总体 , 这一部分抽取的单元叫做样本单元。我们所要调查了解的整个区域的林分即为总体。也就是说病虫情调查是采取用单元的特征数代替整体的特征数。所谓的特征数 , 就是平均数、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等。 调查标准地一般是设在林班或小班 , 最好不跨林班。房前屋后的树木调查以乡 ( 镇 ) 区为单位。防护林可以段为单位。,系统调查,系统调查是指为满足预测所需要的或是为进一步确定影响病虫种群密度消长的有关因子对病虫种群的作用的大小和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系统调查首先要根据本区域内系统调查对象和林分的分布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林分和地点设立系统调查点。接着在系统调查点内,根据调查对象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选设调查林分,并在调查林分内设一定数量和面积的标准地,标准地内要根据需要设置一定 数量的标准株。系统调查的标准地、标准株的设置、调查时间、内容、方法等在测报对象的测报办法或技术操作规程中都有明确规定。,常用调查方法,、振落法 鳞翅目幼虫、叶甲和部分象甲 、套环法 具有下树越冬习性的幼虫(落叶松毛虫等) 、捕捉法 迁飞性昆虫、趋光性昆虫、病害孢子、害鼠 、直查法 大型昆虫、不爱活动的昆虫、症状比较明显的病害 (鞘蛾、松毛虫蛹、杨树烂皮病等) 、统计法 一般方法不易调查的病虫害(松毛虫上树幼虫) 6、标准枝推算法 大树,常用取样调查方法,取样方法很多,但落实到最基本的抽样方法时还是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进行调查。,随机取样是调查中最常用的方法 , 所谓随机取样绝不是什么随便取样 ,而是有一定的规律性 , 在这里绝不允许掺进任何的主观性。在森林病虫害调查工作中最常用有右边这么几种。,五点取样法 对角线取样法 平行线取样法 棋盘式取样法 “Z”字形取样法,1、五点式,总体面积较小 , 而且森林病虫害的分布型为均匀随机分布时 , 采用这种方法。如苗圃病虫害的调查 , 一片种子林病虫害的调查等常采用这种调查方法。,2、对角线式,对角钱式取样一般分为单对角线和双对角线取样两种方式。当森林病虫害的分布型为均匀随机分布时 , 一般采用这种方法 , 即抽取的标准地可以少一些 , 但每一个 标准地上的样本要多一些。,3、平行线式,当森林病虫害的分布型为核心分布且总体又有规律性地成行排列时, 常采用这种方法。采取平行线式取样技术 , 用隔行隔株或类似的方式来取样调查,4、棋盘式,森林病虫害的分布为随机分布型或随机型核心分布时,我们常采用这种取样技术。在调查时一般要适当增加标准地块数 , 以利查清虫源基地 , 同时 , 为了减少由于增 加标准地块数而增加的工作量 , 可适当减少标准地中的样本数量。,5、“Z“ 字式,当森林病虫害的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时常采用这种方法。,携带调查表、1:25000监测区地图、及各种必备工具,沿固定的踏查路线踏查 。 各固定标准地每月必须调查一次。在有害生物危害盛期必须对所有监测区进行调查。,害虫调查,如监测区无危害状况发生,年初确定应报的各病虫均按零发生零报告处理。 若有危害状发生,且危害程度一致的,不需另设临时标准地。此时可认为固定标准地发生情况即为所在监测区发生的情况。,食叶害虫调查,在固定标准地内抽取标准株20株左右,其中,片林按“Z”字形或对角线抽取,沟河路渠林按隔几株抽1株的方法抽取。在每标准株按中下部剪取12枝50公分左右标准枝。,发生期食叶害虫调查,临时标准地的设置及调查方法 若监测区各小班间树叶保存率不一致时,需在固定标准地之外不同危害程度处另设临时标准地,临时标准地必须设于踏查路线上某个有代表性的小班内。临时标准地同固定标准地调查方法,分别调查和记录固定及临时标准地相应情况,借以分别代表危害程度相近的小班的情况。 临时标准地调查方法同固定标准地调查方法。,食叶害虫调查,在固定标准地内抽取标准株20株左右,其中片林按照“Z”形或对角线法抽取,沟河路渠林按隔几株抽取一株的方法抽取。,越冬后蛹期调查,对光肩星天牛可目测估算树干蛀孔受害情况。经验不够丰富者可隔一定距离抽标准株50株,分别统计其树干受害情况,调查登记蛀干害虫种类、发育进度、计算被害株率。,蛀干害虫调查,直接记录调查被害株数及调查总株数,并由系统计算出被害株率.,被害总株数 被害株率 调查总株数 X100,蛀干害虫调查,常用的预测方法,一、发生期预测,、发育进度预测法(历期法) 、有效积温预测法 、物候预测法 、诱捕预测法,常用的预测方法 之发生期预测法,、发育进度预测法(历期法) 始见期 始盛期 高峰期 盛末期 结束期 根据某害虫在林间发育进度调查,然后按历史资料各虫态或虫龄相应发生期的平均期距值,预测各虫态或虫龄发生期。 下一虫态发生期当前虫态发生期期距 如:邢台市7年春尺蠖上树始见期为1月13日,上树始见期至高峰期的时间为15天。 上树高峰期月13日15天3月28日,2、期距法 期距预测法的基本方法是根据前一虫态和发生期 , 加上距后一虫态相同发生期的期距天数 , 推算后一虫态的发生期;或根据前一世代的发生期,加一个世代的期距,预测后一个世代同一虫态的发生期。 应用期距预测法进行预测, 前提是必须掌握的各世代、各虫态之间的“期距”。“期距”的确定 , 可以用当地多年积累的历史资料,计算出两个世代之间、两个虫态之间的时间间隔的经验值;也可以用在不同条件下通过饲养或定点观察获得的两个世代之间、两个虫态之间的时间间隔的观察值来确定。,常用的预测方法 之发生期预测法,、物候预测法,通过选定当地常见的农作物或其它植物的发育阶段作为指示物,观察其与某种害虫发育阶段的相关性,进行发生期预测。,光肩星天牛各虫态发生期与物候关系,红脂大小蠹发生期与物候关系表,常用的预测方法 之发生期预测法,、诱捕预测法 对具有趋性的森林害虫(一般在成虫期),可根据它们的趋光性、趋化性等属性,利用诱捕器诱集,并统计诱集数量来进行发生期或发生量的预测。,常用的预测方法 之发生期预测法,5、有效积温预测法 根据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当地近期的平均气温预测值,可预测下一虫态的发生期。有效积温预测式为: N=(KSK)/T-(C SC) N发育天数,K有效积温,Sk有效积温标准差,C发育起点温度,T日平均温度,Sc发育起点温度标准差,常用的预测方法,二、发生量预测,1、有效基数预测法 2、多元回归预测法,常用的预测方法 之发生量预测法,1、有效基数预测法 森林害虫下一代的发生量与前一世代基数密切正相关。根据所调查的虫口基数、雌性比、每只雌蛾平均产卵量,以及当地历年各虫态的平均死亡率,推算下一世代的发生量。 P=P0ef/(m+f)(1-M) P-下一世代发生量,P0-当代虫口基数,e-雌蛾平均产卵量,f-雌虫数,m-雄虫数,M-平均每个世代的总死亡率,(1-M)-存活率,可等于(1-a)(1-b)(1-c)(1-d),a、b、c、d分别为卵、幼虫、蛹和成虫的死亡率,常用的预测方法 之发生量预测法,例:2003年某林场对落叶松毛虫的调查结果是:虫口密度为15.2头/株,37龄幼虫期死亡率为33%,蛹期死亡率为81.2%,性比为0.45,平均产卵量200粒,卵期寄生率75.4%,越冬前13龄幼虫死亡率为82.7%,越冬期死亡率为6.5%。根据有效基数预测法预测2004年松毛虫的虫口密度为: P=P0ef/(m+f)(1-M) =15.22000.45(1-0.33)(1-0.812)(1-0.827) (1-0.065) =6.9(头/株),常用的预测方法 之发生量预测法,2、回归预测法 根据预报量与预报因子的相关性,建立回归预测式。 Y=a0a1X1a2x2anxn 式中:Y-松毛虫预测指标(发生期或发生量等),Xi-测报因子(如气温、降雨、相对湿度等),ai-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例:黑龙江省尚志县利用当年的有关气象因子,预测第4年的落叶松毛虫发生量(虫口密度)。多元回归预测式为: Y=9.544+0.014X1+0.16X2-0.159X3-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联通无人机培训课件
- 阜阳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2024
-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及物流解决方案分析培训讲学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模考卷含答案详解【研优卷】
- 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 中国电信与新质生产力的适配性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讲解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耐高压留置针课件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试卷(含答案)
- 碳化硅外延层厚度测试 红外反射法-编制说明
- (高清版)JTGT 3365-02-2020 公路涵洞设计规范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
- 智能硬件简介演示
- 旅游景区旅游安全管理制度
- 药物发展简史
- 生猪屠宰厂员工培训方案
- 幼儿园分餐培训课件
- 仓库安全管理培训内容
- 医院感染质控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