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方剂对失眠的治疗进展摘要:失眠在皇帝内经中又称“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是因火、热、郁、瘀、痰、湿、燥等实邪内扰,或脏腑气血虚损,如阴血不足、心肾不交等,使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安所致。本文分析失眠的病因病机,并通过整理近几年代表方的治疗效果,总结讨论传统及自拟中医方剂对失眠的治疗进展。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nner Canon of Huangdi ,insomnia is also described as “sleeplessness” “shall not sleep” and “eyes cant be closed” . Its because fire , heat, stasis , stagnancy , phlegm , wetness , dryness and some other evil elegants disturbing inside or the qi-blood deficiency for viscera.,such as Ying-blood deficiency and heart-kidney imbalance ,which can make malfunction for heart , live , gallbladder , spleen , stomach ,kidney and other viscera and the unsettlement for heart. This thesis will analyze the pathogenesis for insomnia and summarize and discuss the traditional and innovative Chinese medicings development for the remedy of insomnia by trimming therapeutic effect of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s recent years.关键词:失眠 方剂 治疗进展 传统方 自拟方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失眠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2006年中国六城市失眠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失眠的发病率占受调查人员的57 %,失眠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失眠虽不属于危重病症,但长期持续影响人的精神,醒后会出现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及全身无力等一系列症状,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长期的顽固性的失眠,还会使人们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久而久之,恶性循环,易患药源性疾病。中医注重整体的观念,治疗失眠审症求因从整体调节下手,在治疗失眠上有其明显优势。本文从传统方剂入手,着重整理了传统失眠证型代表方以及一些自拟方的治疗效果,以此讨论并总结中医传统方法对失眠证的治疗效果以及进展。1.病因病机: 景岳全书不寐所论:“不寐证虽病由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所以失眠证在中医中有虚实之分。虚者为脾虚不运,心肝血虚,神失所养,不寐由生。实者或因气滞,或因湿(痰)阻,影响脾胃气机,扰动心神而不寐。而卢世秀(14)等人认为一些虚实错杂病也可导致失眠,多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与气滞、食滞、湿浊、痰热等邪实并存。中医藏象学说认为(6):五脏藏五神,主五志,睡眠的本质是神安于其所,神有五种,分属五脏,不寐的本质在于五神不能安舍于五脏。首先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心主血脉、主神志。心乃神之本,主宰人的七情、五志,故不寐与心的关系较其他脏腑更为密切。心血不足,邪热扰心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情志方面的病症。肝为刚脏,性属木,主藏血,主气机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调节人体的七情、五志。木火同气,一方面肝所主的情志是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神往往易受情志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而失眠。另一方面,肝主疏泄而调畅气机,心主血脉而濡养诸脏,心与肝共同协调调节血。肝之血足则心肝有所养,心神安定,睡眠正常。肝血亏虚,邪气扰肝等均可导致肝疏泄时常影响心神情志而失眠。脾主运化、主四肢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血的产生取决于脾的运化功能。由于人体的精神、情活动依赖于血液的营养,因此,脾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与人的情志相关。此外,脾主思,思虑过度伤及营血,心神失养可以导致失眠。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肺可以调节全身气机,气机的正常运行是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基础。肺主气功能正常,则各脏腑之气机升降正常。此外,肺主治节,朝百脉,助心行血,只有肺主治节功能正常,气血才能在血脉正常运行,心神才能得养,睡眠才能得以正常。肾主藏精,主生殖、发育,为水脏。肾水上升济心,心肾交通,水火相济,心神得养,睡眠正常。肾藏精,能化精生髓,化精养神;脑藏元神,与心气相通,只有肾精充足,髓海得养,脑才能发育健全,产生正常的睡眠节律。由此可见五脏病变均可能影响到睡眠,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影响心神来影响睡眠,所以失眠证与心的关系更为紧密,治疗时也应重心,坚固全局,配合其他脏腑治疗。除了五脏,胃胆等腑的失常也可以导致失眠。素问逆调论曰“胃不和则卧不安”。丁泳(15)认为胃不和则生化乏源,心神失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化源充足,则既可充养心神,也可长养心阴,使神有所依。医学求是云:“中气为升降之源,脾胃为升降之枢纽。胃不和则升降失职,心神不安。清末名医张聿青之医案中多有论述:“胃为中枢,升降阴阳,于此交通,心火俯宅坎中,肾水上注离内,此坎离之既济也。水火不济,不能成寐。故胃不和,中焦不畅,心肾不交,可致不寐。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心主情志”“胆主决断”故有“心与胆相通”之说,意思是说,心对人的精神活动起主宰作用,而胆起决断作用。胆气通于心,主要体现为胆在神志方面的主辅配合关系。临床上,如果胆出现问题,胆气就会上扰心神而出现心悸不宁、惊恐畏惧、不眠等症。2.中医方剂治疗2.1传统方剂治疗 中医治疗失眠时一般将眠分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及阴血亏虚六种证型。临床上还有其他证型的失眠,但多见的以上述六型为主,切多用龙胆泻肝汤,温胆汤,六味地黄丸,归脾汤,安神定志丸,天王补心丹加减进行治疗。以下将通过整理这几味经典常用方的治疗状况,分析总结传统方剂对失眠的治疗效果现状。2.1.1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郁化火失眠现状 龙肝泻肝汤最早见于医方集解,组成为龙胆草酒炒(6g),黄芩炒(9g),栀子酒炒(9g),泽泻(12g),木通(6g),当归酒炒(3g),生地黄酒炒(9g),柴胡(6g),生甘草(6g),车前子(9g)。具有清泻肝胆实火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胆实火上炎扰乱心神所致的头痛失眠。 山西省天镇县新平镇卫生院(1)使用龙胆泻肝汤治疗56历肝火扰心的失眠患者,治疗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物组成:龙胆草6g,黄芩9g,栀子9g,泽泻9g,当归3g,生地6g,柴胡6g,车前子6g,生甘草3g,香附6g,郁金6 g。治疗结果:在56例病人中 ,临床治愈:32例(57.14%);显效:10例(17.80%);有效:8例(14.29%);无效6例(10.7%);总有效率:89.29%。朔州市朔城区北城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火扰心的失眠患者,药物组成:龙胆草6g,黄芩:9g,泽泻12g,车前子9g,当归8g,生地20g,柴胡10g,生甘草6g。若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加香附6g,郁金10g。治疗结果:在23例病人中,痊愈:10例(43.48%);显效:6例(26.09%);有效:5例(21.74%);无效:2例(8.70%);总有效率:91.30%。2.1.2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失眠现状 温胆汤来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药物组成为,半夏汤洗七饮,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各6g),陈皮三两(9g),甘草炙,一两(3g),茯苓一两半(4.5g)。其作用为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临床常用于治疗肝胃不和,痰热内扰所致的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 开封市中医药(11)用温胆汤加减治疗50例痰热内扰失眠患者。药物组成:姜半夏10 g,扶神20 g,夜交藤30 g,竹茹10 g,陈皮12 g,合欢皮30 g,炒积壳12g,炒酸枣仁30 g,甘草6g辨证加减: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加山碴、神曲、麦芽、莱菔子、三棱、莪术消食导滞;痰湿较盛者加胆南星、天竺黄、远志、青朦石清热豁痰;心肾不交者加黄连、肉桂交通心肾,调和阴阳;心烦者加炒桅子、淡豆豉清心除烦;肝郁者加用薄荷、香附疏肝解郁、升解清阳、行气安神;有癖血证候者加赤芍、川芍疏肝理气、活血安神。治疗结果:痊愈5例(10%),显效14例(28%),有效24例(48%),无效7例(14. 00%),总有效率为86%。 湖北省中医院用十位温胆汤(9)治疗30例痰热内扰失眠患者。药物组成:法半夏15g,积实15g,陈皮10g,茯神15g,酸枣仁10g,远志6g,五味子6g,熟地黄15g,太子参15g,炙甘草6g,生姜3g。片水煎,每日1剂,取汁400ml分两次口服。治疗结果:在30例患者中,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2.1.3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心肾不交失眠现状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药物组成为,熟地黄炒,八钱(24g),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各12g),泽泻、牡丹皮、茯苓去皮,各三钱(各9g)。其具有填精滋阴补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多梦。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中医科(8)采用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味治疗31例由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药物以中药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味为基本方,药物组成:熟地黄24 g,山茱萸12g,山药12g,丹皮10 g,茯苓l0g,泽泻l0g,黄连6g,肉桂3g,酸枣仁30 g,夜交藤30 g,柏子仁l0g,麦冬l0g,远志l0g,生地10 g,丹参20 g,当归l0g,每日一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两次服,每次服200 mL。治疗结果:在31例患者中,痊愈:11例(35.48%) ;显效:9例(29.03%);有效:8例(25.80%) ;无效3例(9.68%),总治愈率:90.32%。2.1.4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现状归脾汤出自重订严氏济生方,药物组成为,白术、茯神去木、黄芪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一两(各18g),人参、木香不见火,各半两(各9g),甘草炙,二钱半(6g),当归一钱(3g),远志一钱(3g)。可健脾养心,常用于治疗心脾气血两虚所致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48例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证。 基本方由白术18 g、茯神20 g、当归15 g、黄芪20 g、炒酸枣仁20 g、党参10g、丹参15 g、木香8g、龙眼肉l0g、夜交藤30 g,远志9g、大枣5枚、炙甘草6g组成。随证加减:伴肝阳上亢者加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脾胃湿热者加黄连、黄柏,阴虚者加知母、牡丹皮、鳖甲、熟地黄,肝气郁滞者加郁金、延胡索、川楝子、香附,胆怯惊悸者加朱砂、龙骨、牡蛎、琥珀粉。以上药物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分别于中午及睡前1h温服。治疗结果:4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14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58%。2.1.5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治疗心胆气虚失眠现状安神定志丸宁心安神,益血固精,组成为远志6克,石菖蒲,茯神15g,朱砂2克(冲服),龙齿25克(先煎),党参9克,茯苓15g,酸枣仁汤宁心安神,组成为 酸枣仁(微炒)60克 人参30克 石膏(碎)15克 赤茯苓(去黑皮)22.5克 桂(去粗皮)15克 知母(切,焙) 甘草(炙)各15克。临床上常合用二者并加减治疗心胆气虚失眠证。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使用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5)加减治疗心胆气虚失眠症。治疗药物及疗程: 人参10g,茯苓15g,茯神15g,远志15g,石菖蒲15g,龙齿30g,牡蛎30g,酸枣仁30g,五味子l0g,知母l0g,川芍l0g,甘草l0g。每次150m1,1日2次口服。 28天为1疗程,治疗过程中随证加减。治疗结果:45例患者中,痊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2.1.6天王补心丹治疗阴血亏虚失眠现状天王补心丹出自摄生秘剖,组成为酸枣仁、柏子仁炒,当归身酒洗、天门冬去心,各二两(各9g),生地黄酒洗,四两(12g),人参去芦、丹参微炒、玄参、白茯苓去皮、五味子烘、远志去心,炒、桔梗各五钱(各5g)。功用为滋阴养血,补心安神,常用于治疗阴虚血少所致的虚烦失眠。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中医医院(10)采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50例阴血亏虚心神失养所致的失眠病人。方药组成:人参、丹参、玄参、茯苓、桔梗、五味子、远志各l0g,当归、麦冬、柏子仁、酸枣仁各15 g,生地30g黄连、肉桂各6g,每日1剂,水煎300mI,,分别于中午100mI二及晚睡前200mI,温服。治疗结果:接受治疗的50名病人中,痊愈:6例;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以上各方虽然针对不同证型的失眠,但总有效率全都在85%以上,部分甚至超过了90%。而通过查询资料可以发现,西医方法对于病因复杂,缠绵难愈的失眠症效果并不理想,一般有效率只能维持在70%左右。由此可见,虽然传统方剂不断经过历史的考验,但其对于失眠还是有自己的长处的。如若医师在临床上能在传统方基础上学会变通,针对不同病人进行灵活加减,那么中医传统方剂无疑还是非常适合失眠的治疗的。2.2自拟方治疗失眠 司维(12)通过自拟方治疗66例前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神经科门诊就诊的失眠病人。方药:酸枣仁30 g,柏子仁15 g,夜交藤30 g,郁金10 g,香附10 g,远志6g,合欢皮30 g,珍珠母30 g,灵磁石30 。随证加减:阴虚内热加生地15 g,丹皮10 g,知母10 g,麦冬30 g,五味子10 g;心肝火旺加丹皮10 g,栀子10g,知母10 g,莲子芯6g;肝郁脾虚加柴胡10 g,当归15g,白芍15 g,茯苓30 g,薄荷10g,白术15 g,心脾两虚加党参12 g,黄芪30 g,茯苓30 g,白术15 g;痰热内扰加陈皮10 g,茯苓30 g,半夏10g,竹茹10g,胆星6 g,积实10 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结果:在66例患者中,痊愈15例,显效22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9 %。丁树栋(13)等通过自拟中药方治疗38例顽固性失眠病人。基本方:酸枣仁30g,,夜交藤15 g,党参12g,黄芪15g,熟地黄12g,白芍12g,佛手12g,甘草6g。失眠甚者加合欢皮l0g,远志6g,柏子仁l0g。若心脾两虚,症见心悸健忘,头晕口眩,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而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者,加当归20g,大枣l0g,陈皮10g,茯苓10g,若心胆气虚,症见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舌淡,苔薄,脉弦细者,加龙骨20g,石菖蒲10g,茯神l0g,川芍l0g;若心肾不交,症见头晕口眩,心悸健忘,腰酸膝软,舌红,苔少,脉细者,加黄连l0g,肉桂6g,制首乌l0g。服药方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30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治疗结果:38例病患中,治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 7 % 。 自拟方包含医家自己的理解以及自身的临床经验。总有效率大部分均在90%以上。由此不仅可以看出中医方剂对失眠治疗很有自己的优势,也可以看出医家正在灵活的运用自己的知识并将其与临床经验以及自己的见解很好地结合到了一起。这对中医治疗失眠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势头。总结:事眠无疑是一种病因复杂并且缠绵难愈的疾病。由于其的复杂性,强调对症治疗的西医很难将其彻底治愈,甚至有时难以产生可观的效果。但是强调整体观,通过调节全局来治疗疾病,产生釜底抽薪的效果。治疗失眠很有自己的优势。通过以上的总结,可以看出,近几年虽然仅从方剂看,但是治疗效果还是很乐观的。总有效率相比西医治疗明显略高一筹。一些医家的自拟方也有不错的效果。但是中医治疗失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能总结经验方,但是对于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度研究却很难找到相关资料报道。与此相关的实验也并不多。以后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药物作用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中医方法更好的推广出去,甚至推向世界。参考文献:(1)师延仓,贾华.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重庆庆铃车桥有限公司招聘4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安徽芜湖无为市聘用专职人民调解员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年中国银行校园招聘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游戏业界:新纪元展望
- 手指谣小熊猫教学课件
- 社会网络分析-第3篇-洞察及研究
- 不生孩子合同8篇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综合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 幼儿园班级游戏开展方案
- 学生防震减灾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上海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山东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读及答案讲评(课件)
- 肺穿刺活检术前术后护理
- 智慧医院综合智能化规划设计方案
- 铝合金门窗讲课件
- 人教版-2025秋七级道法上册-2.7.2 共建美好集体教学设计
- 社会责任CSR培训教材
- 脊柱外科入院宣教
- 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Unit1AnimalFriendsSectionA1a-1d课件-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2025铁路局劳动合同示范文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