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集备将相和徐焕哲.doc_第1页
导学案集备将相和徐焕哲.doc_第2页
导学案集备将相和徐焕哲.doc_第3页
导学案集备将相和徐焕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备:徐焕哲 审核人:赵爱霞 黄巧娜 授课人: 班级: 小主人: 18将相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加点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4分析第一个故事。重点、难点:品行人物言行,感受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阅读资料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预习导引(预习案)自学质疑:一、 认识本课生字(形近字、多音字)召集、商议、隆重、约定、胆怯、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二、 理解本课词语无价之宝 、理屈、 绝口不提 、失信 、完璧归赵、 渑池 、示弱 、抵御 推辞 瑟 缶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三、 初步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思路:这篇课文共讲了 小故事,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 、 和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 )合作探究(探究案)一、课题探究()题目为将相和,请同学们思考:将指的是相指的是和在这里指朗读第一个小故事,总结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起因: 经过: 结果: 精讲点拨:一、问题导学:1、再读课文1-10自然段,思考:(1)说说蔺相如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秦国的,他是怎样一步步与秦王展开斗争的,结果怎样?分别用“”“”标画出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2)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小组内交流解决。(3)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儿读出来当堂检测(巩固案):一、词语补充( ) 之宝( )直( )壮完( )归( ) ( )无不( )负( )请( ) ( )心( )力二、比一比,再组词。璧( ) 秦( ) 廉( )壁( ) 泰( ) 镰( )避( ) 奏( ) 谦( )渑( ) 侮( ) 换( )蝇( ) 诲( ) 唤(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课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 ”到“ ”再“ “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_ _时候,主要讲了_ _,_ _,_三个故事。(3)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 人。18将相和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第二、三个故事,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3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重点、难点:2、学习第二、三个故事,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3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一、合作探究(探究案)1、读11-14自然段,思考:(1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来体会。)(2)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3)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2、读第三小故事,回答问题:(1)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2)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二、精讲点拨:(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说说从前面三个小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三、 归纳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1. 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 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提示:全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 、 和 ,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2个故事是第1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3个故事的 ,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四、当堂检测(巩固案):改写句子1、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1)改为陈述句:(2)改为转述句:2、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改为“因为所以”的句式:2、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3、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