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综合检测卷四(时间:100分钟分值: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之所以说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发展的必然,原因是()A贵族政治已成为雅典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的障碍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渐趋激烈C雅典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并提出分享权力的要求解析:贵族政治上的专权和经济上的豪夺,使其成为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共同反对的目标,双方矛盾激化,雅典的贵族政治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这就是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答案:A2大化改新的措施中,把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的措施是()A公地公民制度B班田收授法C租庸调制 D改革统治机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公地公民制度把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地位有所提高,故A正确。答案:A3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与之相应的变法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 B免役法C方田均税法 D市易法解析:关键信息是“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A项农田水利法是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修建水利工程。B项免役法是民户向官府交钱,官府雇人充役。C项方田均税法是重新丈量土地,计算税收。市易法是朝廷在开封设置市易务,平价收购市场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贩赊货,按规定收取利息。因而选D项较合适。答案:D4美国Williamson牧师在评价王安石的某一措施时说:“不但把农民从沉重的乘人之危的高利贷负担中解放出来,而且他们能够在偶遇资金短缺时,不必中断农作。”他评价的是()A青苗法 B均输法C保马法 D募役法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从沉重的乘人之危的高利贷负担中解放出来”,其针对的是豪强之家在农民青黄不接的时候放高利贷给农民。故他评价的是青苗法。答案:A5忽必烈改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措施是()A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B在地方推行行省制C重视发展农业D实行兵民分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忽必烈改制的理解。A、C、D三项只是对当时起作用,而B项中的行省制奠定了后来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答案:B6在德意志民众心目中,他是一位敢于与上帝摔跤的信心伟人。由他发动的宗教改革运动构成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德意志现代化历程的开端。“他”主张()A“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B“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C“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D“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丁路德的主张,意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辨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德意志”和“他发动的宗教改革运动”等可以判断“他”应是马丁路德,他主张因信称义,C项正确。答案:C71712年,彼得一世建立了新都圣彼得堡新俄罗斯的象征。“新俄罗斯”巩固了()A金融贵族和工业家的国家B手工工场主和贵族的国家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国家D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解析:彼得一世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故可排除A、B、C三项,选D项。答案:D8沙皇俄国在克里木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战败的共同原因是()A社会制度腐朽落后B在战争过程中孤立无援C统治腐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D国内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解析: 克里木战争时,俄国处在落后的农奴制下,农奴的处境恶化,农民运动发展,国内阶级矛盾尖锐;19041905年日俄战争时,俄国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在沙皇专制统治下,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因此共同原因为C项。答案:C9日本明治维新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利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扩张藩阀以天皇的名义长期垄断政权藩阀专制和愚民政策A BC D解析: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的表现。均为局限性,属于经济基础,属于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故选A。答案:A10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进行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是()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D戊戌变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材料信息总结历史结论的能力。题干提供的材料说明在新政提出后中国的民族企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反映了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A项正确。B、C项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D项所述内容材料没有反映。答案:A11维新运动引发的思想巨浪,昭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以下叙述正确的有()具备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阶层形成了维新派的实践给沉闷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近代文化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影响。一个新的时代包括思想意识的民主化、文化教育的进步、社会生活的文明开化等多方面,四个题肢都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答案:D12少数党员干部贪污腐化,其原因主要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领导干部思想觉悟水平普遍降低少数领导干部受到了腐蚀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A BC D解析:少数党员干部贪污腐化,只是党内少数人的思想觉悟低,而不是普遍低,错误;随着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发展,人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不符合史实;是造成腐败现象的主观原因。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3(14分)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戊戌变法也遭到满洲贵族的激烈反对,新法颁布后,“满族诸人大哗,谣谤四起”“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1)依据相关内容指出两次变法中各有哪些措施直接触犯了传统势力的利益。(各举两例)(6分)(2)商鞅变法中,“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一种刺面割鼻的酷刑)其傅”,严厉打击反对势力。戊戌变法中,“时百日间,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光绪帝也“三令五申”,“数四严责”,推动变法法令的贯彻落实。两次变法中,改革者都表现出了坚决的意志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为什么结果迥异?在推动变法的过程中,改革者往往有是选择和风细雨的改革,还是选择雷厉风行的改革的困惑。对此,谈谈你的看法。(8分)解析:第(1)问据所学知识举例即可。第(2)问变法法令的贯彻落实需要掌握国家机器,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动变法。也就是说,掌握国家机器是改革者进行变法的前提和保证。本题中两次变法即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因此改革者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变法策略。答案:(1)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戊戌变法: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2)原因: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变法法令的贯彻落实;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力量软弱,光绪皇帝没有实权,变法法令得不到贯彻执行。看法:改革者应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支持与反对变法双方的力量对比,采取适当的策略,确保改革取得成效。14(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回答。材料一圣祖(注:康熙)天纵神明,多能艺事,贯通中、西历算之学,一时鸿硕,蔚成专家,国史跻之儒林之列。测绘地图,铸造枪炮,始仿西法。凡有一技之能者,往往召直蒙养斋。其文学侍从之臣,每以书画供奉内廷。又设如意馆,制仿前代画院,兼及百工之事。故其时供御器物,雕、组、陶埴,靡不精美,传播寰瀛,称为极盛。清史稿艺术传材料二俄国彼得一世(16721725)深刻感受到俄罗斯与西欧各国的差距。他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的国家改造成一个同样强盛的欧洲国家,他采取各种措施加速把俄罗斯赶向文明。他把个人对西方科学技术的痴迷化作了国家的行为。他按照西欧的模式兴办学校,开设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等,他不断地引进俄国人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1725年12月,俄国科学院正式成立,成为国家集中科学人才、发展科学事业的核心机构。彼得亲自为科学院制定了预算,每年约2.5万卢布。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德国、荷兰等国的大批科学家,从这时开始,对科学研究的重视成为俄国的传统,并一直延续。(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康熙帝是怎样对待西学的。(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康熙与彼得一世对待西学的态度加以评价。(6分)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一中康熙帝重视西学的相关信息进行概括。第(2)问从个人与国家的角度去分析康熙与彼得一世对待西学的不同,进而对其进行评价。答案:(1)融合西方历法于中国历法之中;仿照西法测绘地图,铸造枪炮;重用在西学方面有特长的人才;设立画院展览、观赏西式器物。 (2)康熙向西方学习基本上是个人行为,而彼得一世将其化为国家行为;康熙设立的画院是个人观赏性的,彼得一世设立的俄国科学院成为发展科学事业的领导核心;康熙引进西方科技人才有限,彼得一世引进了西方大批科学家。彼得一世使重视科学研究成为俄国的传统;而康熙以后中国逐步走向闭关锁国,西学东渐的势头逐渐衰落下去,科学研究亦未成为清朝的传统。彼得一世统治时期,俄国大规模向西方学习,使俄国摆脱了落后局面,逐渐成为欧洲强国,康熙帝个人观赏式地学习西方,没有使国家摆脱落后状态。1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思想文化上,经院主义神学日渐衰落。文艺复兴唤起的理性主义和批评精神在知识分子中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这一切都为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全德;在瑞士,加尔文的改革活动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新教的影响到16世纪中叶,新教的三个主要教派,即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和作为英格兰国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欧洲出现新教虽然有很多派别。但在教义方面有三个共同原则,即因信称义、信徒人人都可成为祭司和圣经具有最高权威,这三大原则和天主教是针锋相对的。(1)根据材料概括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4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因信称义”与天主教的“针锋相对”之处,并指出这一思想的进步意义。(8分)解析:第(1)问,材料主要从政治、思想文化两方面阐述了宗教改革的背景,概括回答即可。第(2)问,天主教强调因行称义,人得救要靠教皇和教会,而因信称义则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作用;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动摇天主教会地位、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答案:(1)新兴的民族国家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作用。(2)“针锋相对”之处:天主教宣扬因行称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而新教宣扬因信称义,主张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 进步意义: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起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1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墨菲率领代表团访华,与中方洽谈合作事宜。在谈判中,美方提出了一个中方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英语词汇“joint venture”,并将其解释为“合资经营”。墨菲解释说:“简单地说,合资经营就是把我们的钱包放在一起,合资共同办个企业,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这是一种互利的合作方式。若要再说得通俗一点,合资经营就好比是结婚,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中方对此感到新鲜有趣和增长了知识,同时又认为,尽管对方说的有道理,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美方提到合资经营就好比是“结婚”“建立共同家庭”,就更不可思议。中方代表团将谈判内容上报中央后,邓小平做了“合资经营企业可以办”的批示。197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获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1980年4月,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如北京航空食品公司、北京长城饭店公司。 摘编自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中方代表最初认为美方“合资经营”的提议不可能实现。(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创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作用。(7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中时间“1978年10月”以及材料中“美方提出了一个中方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英语词汇joint venture,并将其解释为合资经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粮库安全生产试题及答案
- 中学生应急预案(3篇)
- 武汉市政治考试题及答案
- DB1306T 283-2025 蟾蜍养殖中防逃防天敌技术规程
- 2025年现代通信概论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用户体验研究员人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房产投资顾问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奢侈品跨界合作模式分析-洞察与解读
- 2025年风险投资顾问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翼城英语考试题型及答案
- 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教学设计-高二下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 1到六年级古诗全部打印
- 转动机械找对轮找中心有图有公式
- BIM-建筑信息模型
- GB/T 22415-2008起重机对试验载荷的要求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手册
- 《投资银行》或《资本运营》风险投资业务课件
- DBJ50T-163-2021 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技术标准 清晰正式版
- 低阶煤、褐煤干法制备气化用高浓度水煤浆技术
- GB∕T 37458-2019 城郊干道交通安全评价指南
- DB33_T 2301-2020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高清正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