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孵化机及出雏机的使用.doc_第1页
巷道孵化机及出雏机的使用.doc_第2页
巷道孵化机及出雏机的使用.doc_第3页
巷道孵化机及出雏机的使用.doc_第4页
巷道孵化机及出雏机的使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巷道孵化机及出雏机的使用及一些相关问题的探讨一:巷道孵化工艺简述: 1:巷道刚孵化时的工艺:如果手动调设定温度可以参考以下设定值: 项目入孵批次温度设定(C) 湿度设定(%RH)第一批 38.3 55-58第二批 38.3 52-55第三批 38.2 52-55第四批 38.1 52-55 第五批 37.8 52-55 第六批 37.2 52-55刚上孵前四批时,入口温度应控制在38左右,第五批后入口温度适当降低0.1度左右,这时适当测一下高温点的温度,只要不超过38.3度即可.2:巷道正常孵化时的工艺:对于巷道孵化机孵化而言,由于孵化的种蛋不一样,其孵化工艺也需做相应调整,现仅就宽胸体系肉鸡的孵化工艺作一简单说明,刚上孵前四批时控制入口温度为38度左右,上孵第五批后控制入口温度为37.9度左右, 上孵第六批后,即可按正常孵化温度进行, 关键参考两个点,入口温度,高温点温度,入口温度约37.8-38.1度, 高温点温度不易超过38.5度,最好在38.3度左右,巷道孵化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入口宜高不宜低,高温点宜低不宜高,二者统筹兼顾”,参照出鸡早晚,进行温度优化,最好辅之以照蛋;正常上孵后运用智能调温入口温度可设定为37.9度左右,冬天较夏天温度高约0.1度;如果不用智能调温,可以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调温:在10辆蛋车时,入口端温度应该是38度左右, 在12辆蛋车时,入口端温度应该是37.9度左右;以上主要是对孵商品代肉鸡而言,如果孵祖代或蛋鸡则作相应调整即可,现在商品鸡品种后期代谢热较旧品种多约50%-100%,所以后期用温一定不要高。3:巷道计划停止孵化时的工艺: 当巷道孵化机要停止孵化时,温度的控制还是以入口温度为准,辅之以蛋区温度,入口温度可以控制在37.8-38度左右, 一般在38度,落盘后带蛋的车顺着向前推,入口用空车填位,左右仅需各保留五个车即可.4:巷道孵化机的通风控制:巷道机器安装完后,风门零位开度已经调好,约十五毫米左右,请厂房尽量不要调整其开度,尤其是不要向大的方向开,其换气量已足够胚胎呼吸,只要机器超温风门会自动向大方向开,其最小换气量约200立方米/小时,最大换气量约1000立方米/小时。5:配套旧式巷道出雏机的用法: 现在孵AA+或ROSS308等系列的商品鸡,出雏机大都在36.2-36.8之间,通常在36.5度,大部分鸡出完后,温度还要降一些;湿度刚落盘未出雏前,可以在60RH左右,部分出雏后可以设定至65RH左右;如果孵祖代或蛋鸡则温度应适当提高,约37.2度左右.至于其通风量的问题与环境有关,原则上只要出雏厅内空气新鲜,则换气量为120立方米/小时左右,足以满足呼吸,该种机型的最大换气约400立方米/小时.6:配套新式巷道出雏机的用法: 现在我单位又推出一新式巷道出雏机,较旧出雏机该机的最大优点是健雏率高,较旧机器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好,其最大换气量约1200立方米/小时,尽可能减轻夏天超温问题,而且水冷装置是改种机型的标准配置,下面简要说明一下该机型的用法:(1):温度湿度的校准 将出雏车(带出雏盘)推入机器,将风门设为零位,湿度设为正常值,温度稳定后将温度校准;智能调温探头与主控探头放到一起进行校准完后再分开.(2):温度湿度参数的设定: 建议落盘后设定温度为36.6度左右(该温度适用于肉鸡商品代,如果是蛋鸡或其它鸡型,请参考具体情况作相应改动,另外还与何时落盘有关,该值仅为参考),湿度建议设定为RH65,要求用“温湿联控”来控制加湿;该机型较旧机器出雏晚,但较集中,所以建议二十一天整后出雏,不要过早出雏,具体使用应与实际情况相联系,以上仅为参考值。(用智能调温主控点设为36.6左右,中间设为37.3左右,新的一批开始必须重新设定主控点温度)(3):风门参数的设定 建议落盘后设定风门为“1”位(风门“0”位为10毫米),等温度升起且熏蒸消毒后 ,风门视环境温度进行设定,原则上以出雏机加热及超温情况而定,由于该机型换气量较大,不要以上一代机器为基准进行设定,风门大小为“2”位 足以满足换气量的需要,只要不超温,风门就可以设定小一些。(4):风门动作参数的设定 风门动作参数可由用户设定,在机器状态调整页内加入“风门参数设置”菜单,用户可设定的参数有: A:停留时间:风门由设定向大运动时,每到一档所停留的时间,设定范围是0180秒,新巷道出雏机设为60秒。B:设定“连续运动点” 新巷道出雏机“连续运动点” 默认值为0.2,如果机器配有水冷,则水冷点默认值为0.15。 C:“ 风门有关”一项意味着选中时加热到关位才加热,不选加热与风门无关,建议不选中.(5):甲醛消毒液的投放建议在右观察窗下放一器皿,甲醛消毒液从外倒入器皿中,消完毒后再将废弃的高锰酸钾残渣倒掉。(6):该机具有智能调温功能, 新巷道出雏机智能调温应注意以下: 新巷道出雏机中间加有一个智能调温探头,在机器右边有一主控探头,为述说清楚,规定智能调温探头为T1,主控原始设定探头为T2, 现对智能调温说明如下: 1):智能调温探头温度T1能够设定,该值是以后调温幅度的基准, 智能调温设定值默认为37.5度,具体值以出鸡早晚进行调整,现规定在主控调温设定值不超过原始设定值T2的情况下,可以对主控值自动调整,在调温探头设定值0.08度之内不调,调温温度在设定值-0.08度以下, 主控上调0.8T; 调温温度在设定值+0.08度以上, 主控下调0.8T,调温周期默认为60分钟, 调温周期是可以修改的,范围为20,120分钟. 2):主控点自动调整的上限为原始设定值,下限定为36度,下限设定值是可以修改的,修改范围为35.50,37.50. 3): 智能调温为一可选项. 4):首次开机应验证是否各孵化参数正确,每次开机过设定值后智能调温才开始工作.5):每次关机后再开机保留上次调温后的主控设定值.(7):新出雏机都配有控制柜防水罩,当冲洗机器时请勿忘将其罩上。二:预温室的建立:最好建一预温室,因为如果没有预温室,则夏天通常蛋面要结露, 因为通常蛋库的温度为17-18度,现在假设蛋面温度为18度,从蛋库拉到孵化厅以后,如果要想蛋面上不结露,假设环境温度为28度,环境相对湿度必须为54RH以下,这是很难达到这样的条件的,如果想不结露,降低孵化厅环境湿度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在夏天要达到这样的条件,必须投入大功率除湿设备才行,既然环境温度湿度不太好控制,可以反过来提高蛋面温度,以减轻结露现象,从蛋库里拉到预温室里,该预温室的温度为24-27度,相对湿度为RH左右,在温度为26度,湿度为61RH的情况下,其露点温度为18度,这种条件下将蛋从蛋库里拉到预温室里,就基本上不会结露,用空调设备就可以较易达到预温室环境要求,在预温室将蛋预温到26度后,再拉到孵化厅里,这时要不结露,在环境湿度为80RH的情况下,温度可达29度,这样的孵化厅条件较易达到;如果从预温室里拉出后直接拉到刚刚开机的箱体孵化机里,则不会结露,但如果拉到正在使用的巷道孵化机里,这时可能就要结露,因为这时的孵化温度通常是38度,如果要想不结露,孵化相对湿度必须为48RH, 巷道孵化机通常相对湿度为55RH以下,这时的露点温度为27.5度,为了避免结露,可以将蛋从预温室里拉到孵化厅里,再预温一段时间后,即可推入孵化机孵化,也可在预温室里分阶段预温,最后蛋面温度达到27.5度,当然,暂时降低孵化机湿度到48RH,也会避免结露,等蛋面温度超过28度以后即可恢复正常湿度,这是一个较为简捷的方法,但前提是孵化机的湿度能降到48RH才行,为了较易实现这一点,建议夏天上蛋改为后半夜接近临晨,因为这时通常环境湿度和温度都较低,可以避免孵化机超温潮湿。至于冬天也要考虑预温室,如果使用在箱体孵化机,孵化厅的环境温度达到23度左右,则可以直接在孵化厅预温,但是,要求上孵开始时机器温度不要太高,最好从30度以下开始提温,这样可以避免结露; 如果使用在巷道孵化机,由于在机内环境38度,湿度在55RH的情况下,此时的露点温度为27.5度,为了避免结露,最简捷的方法为将孵化机的湿度暂时下调为43RH,等蛋面温度超过27.5度后,即可将湿度调回正常值,这段时间会很短,一个小时应该足够;当然,也可选择预温室预温到26度左右再上孵,这时仅将孵化机的湿度暂时下调为50RH, 等蛋面温度超过27.5度后即可将湿度调回正常值。预温室的实现: 为了实现预温室的温度达到26度左右,湿度在60RH以下,在冬天时较易实现,只需保持预温室的环境干燥,再加一热风机将温度提升即可;但夏天可不同,由于通常夏天的环境湿度高,环境温度也高,如果仅用空调将温度降至26度,这是容易的,但这时的湿度会变得很高,只要蛋从蛋库拉到该环境里,必然结露,要将原空气中的水分除去,可以将温度降至18度左右,80RH左右,后再升至26度,这时的湿度会变为50RH左右,再从蛋库里拉到该环境里,就不会结露了,可以这样建预温室,在靠近蛋库的房间建一房间做预温室,该预温室通过一保温门与蛋库相连,平时预温室与蛋库相连,该房间保持与蛋库同样的温湿度,为了升温的需要,该房间需装一加热暖风机,该房间当不上蛋时该房间可做蛋库用,一旦需要上孵,则将该房间做预温室,将保温门关上,这时为了提温,加热暖风机启动,控制环境温度为26度,这样预热一段时间后,将带蛋的蛋车从蛋库拉出推入,进行预温。 (参见ID软件)三:关于蛋面温度的一些看法: 可以这样说对于每一个胚胎而言,最关键是蛋面温度,也可说是胚胎温度,如果胚胎温度合理,其它的象胚胎失重、胚胎周围环境的含氧量及胚胎翻蛋等都正常的话,则健康的受精蛋其孵化率是不会差的,那麽合理的蛋面温度是多少呢?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查阅国外的资料,可以说以下数据可以借鉴一下: 孵化阶段 华氏(F)摄氏(C) 孵化的前三分之二阶段 100-100.5 37.8-38孵化的后三分之一阶段 100.5-102 38-38.89由于蛋面温度与周围的环境及与个体本身又很大关系,所以蛋面温度范围很大,但以上面的温度较宜. 四:关于胚胎失重的一些看法:通常认为较好的鸡蛋孵化失水率约12-13%之间, 而鸡蛋在整个孵化阶段的失水率也是不同的,在孵化前期与后期失水率较大,中期失水率较低,而第14-18天之间的失水率与平均值较接近,若仅测一次,宜在孵化的第14-18天之间进行;现介绍国外的控湿一些情况,有些厂家孵鸡湿度孵化参数为九天前湿度为80RH左右,后期第十天至第十八天湿度为30RH左右,出雏期湿度正常,这样的失重率也可达到12-13%之间.五:关于机器内部二氧化炭含量的一些看法:以下是鸡胚胎耗氧量和散热量一览表,该表是测量常规体系鸡的产热量,现在各种宽胸系后期的代谢热较原来的代谢热多50%100%左右,所以应在下列的表格数据基础上相应增加一些. 表11 孵化期间的耗氧量(每1000个蛋.天)孵化天数 1 5 10 15 18 21二氧化碳排出量(m3) 0.0080.016 0.0540.326 0.437 0.653耗氧量(m3) 0.0140.033 0.1070.644 0.851 1.288 表22 孵化期间的胚胎热能交换(鸡)胚龄(天) 5 8 11 14 19 啄壳产热(卡/小时.枚) 3 9 23 61 169 173 损失热 15 18 15 15 31 36胚胎温度() 37.9 37.9 3838.840.140.1(以上数据分别来自“养鸡生产手册”和“现代养鸡生产”)由上表11可得出孵化21天后1000枚蛋每天所需的新鲜空气V1如下:V1=0.653/(0.5%-0.03%)=138.9 m3, 由此可得出19200枚蛋21天后每小时所需的新鲜空气V2为:V2=( V1*19.2)/24=111 m3/h; 由上表22可得出孵化后期一枚蛋每天可产热约4千卡,则对于能孵19200枚蛋的机器来说,假定其活胚率为90%,则其活胚数为17280枚,每天的代谢产热为69120千卡,即每小时12096千焦,为了能把如此多的代谢热排出去所需的每小时新鲜空气量为V3,假设所用的出雏机温设为37,相对湿度为65%,由湿空气焓湿图可查得该状态下的焓值 I=105KJ/Kg,假设出雏厅环境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60%,查得该状态下的焓值 I=62KJ/Kg,空气密度约1.16 Kg/ m3,其进出焓差I=105-62=43 KJ/Kg,则由公式Q=G*I可得出12096=(1.16* V3)*43,可求出V3为242 m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