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0年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4.doc_第1页
(人教版)2010年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4.doc_第2页
(人教版)2010年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4.doc_第3页
(人教版)2010年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4.doc_第4页
(人教版)2010年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亲爱的同学:平时辛苦地学习,今天细心地做题。望你充分调用知识储备,给每一道题每一个空 格书写一个满意的答案。祝你成功! 第 I 卷 一、基础知识(33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踱步(d) 袅娜(nio ) 被八创(chung) 蓊蓊郁郁(wng) B、颤动(zhn) 落蕊(ru) 潭柘寺(zh) 脉脉含情(m) C、召唤(zho) 似的(sh) 雏菊花(ch) 百舸争流(g) D、漫溯(shu) 佝偻(lu) 茅津渡(jn) 殒身不恤(x)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寂寞 寥阔 弥望 缕缕清香 剩菜残羹 B、缈茫 辉煌 桀骜 平平仄仄 星辉斑斓 C、嘻闹 瞥见 镶嵌 急不暇择 书生义气 D、嫩绿 攀缘 颓圮 恍然大悟 风神潇洒 3、下列各句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 的路;白天也少人走, 夜晚更加寂寞。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 不到十足。 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 旧让 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 品尝 软弱 B、幽僻 品尝 柔弱 C、幽僻 赏玩 柔弱 D、幽静 赏玩 软弱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黄老师的书房就是一个小图书馆,那儿真可称得上汗牛充栋了。 、由于在春节前就已经做好防寒工作,因此那里的香蕉都能硕果仅存,蕉农也能安心过节。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 增加酒店的收入。 、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 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B、中国发展航天事业,不是为了挑起太空的军备竞赛,而是为了促进太空资源的开发、探 索与和平利用。 C、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强调,美国应当立即行动起来,向以色列施加压力,要求其切实执行 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D、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 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6、课文中选取的刘和珍的几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刘和珍的思想品质,以下分析正确的 一项是 ( )刘和珍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刊物。 刘和珍敢于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 。 女师大复校,赁屋授课结束,刘和珍“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 刘和珍“欣然前往”请愿。 A、 思想进步,积极向上 她在政治上想有所作为,出人头地 对学校怀有深厚感情 不怕反动派的凶残。 B、 热情渴求革命真理 具有革命斗争精神 为学校的前途而黯然神伤 为了国家, 宁死而不屈 。 C、 喜欢读鲁迅主编的刊物 具有大无畏的造反精神 具有革命责任感 关心国家的 前途和命运 。 D、 渴求革命真理 具有革命斗争精神 对学校怀有深厚感情,具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终老不复取 B、蒲苇纫如丝 C、箱帘六七十 D、诺诺复尔尔 8、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物质上不富有) B、约为婚姻(结为亲家) C、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十分) 9、对下面“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唯君图之 何厌之有 函封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A、和相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 C、和不同,和不同 D、和不同,和相同 10、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咎:灾祸 B、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顾:顾惜 C、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致:招来 D、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问候 11、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围墙,遥望那复关。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213 题。 (6 分,每小题 3 分) 采 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衷。 注释依依:柳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霏霏:雪飞貌。 12、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是说出征时是春天。 “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 子。 B、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是说归来时是冬天。 “雨雪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 C、 “行道迟迟”的意思是说路途那么遥远,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 D、 “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是语助词。 13、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B、前四句以景写情,情景交融,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主人公内 心的情感。 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当初离家出征时 内心的悲伤,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戍卒归途的情景, “我心伤悲,莫知我衷”两句 是直接抒情。 三、文言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垓下之围片段,完成 14-16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 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 仰视。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 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 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 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 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 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 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 死。 注:檥(y 倚):整船靠岸。面之: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 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筑壁垒 B、持短兵接战 兵:兵器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受 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纵:虽然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B、汉军至,无以渡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C、骓不逝兮可奈何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D、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乃自刎而死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四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 王别姬”的悲剧。B、项羽之所以乌江拒渡,是因为觉得没有脸面见江东父老。 C、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都表现了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 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第卷(共 102 分) 四、 (共 20 分) 17、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共 10 分) (1)天之亡我,我何渡为?(3 分) (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3 分) (3)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4 分) 18、补写出下列课文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 10 分,每空 1 分) (1)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 (诗经氓 ) (2) ,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 (短歌行 ) (3) ,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 ) (4)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再别康桥 ) (5)至易水上, ,取道。 (荆轲刺秦王 ) (6) ,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 (记念刘和珍君 ) (7)携来百侣曾游。 。 (沁园春.长沙 ) 五、现代文阅读(共 24 分) (一)课内阅读(共 6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完成 1921 题)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 了。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 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 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 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 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19、句中“特殊优惠的保护”是指_;“廉价的劳动力”是指_。 (2 分) 20、句中运用的具体说明方法有 。 (3 分) 21、句,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 分) (二)课外阅读(16 分) 阅读下篇文章,完成 2225 题。 最后的沐浴 方 叶 为母亲洗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母亲躺在木床上,眼皮微微闭合着,嘴角含着一朵淡淡笑容,仿佛刚刚睡去。 哦,母亲即将远行,去那一片永远宁静的净土,作为儿女的我们来为她作临行前的梳洗。 默默松开蓬松的发髻,我的手在颤抖,心更无法平静。沐浴过多少阳光风雨,堆砌过多少 羞怯秀丽,编织过多少人生梦幻的秀发云鬓,全都被漫漫的岁月漂白了。 我知道,辛劳而省俭的母亲似乎从来都没有善待过自己的头发,平日连香皂也舍不得多抹 几下。今天我们特意煮了一锅清香四溢的檀香木热水,掺和着飘柔香波。轻轻搓揉着,漂洗 着,涤尽发际间每一颗结垢,剔去云鬓上每一粒砂尘,让她一尘不染地上路,去寻找等待她 多时的夫君。骨骼本来就粗壮的手脚,因为肌肉萎缩,青筋暴涨,更峥嵘如古松了。渔家 女出身的母亲,3 岁丧父,9 岁失慈,从小跟着叔叔在风波浪涛中讨海为生。当过童养媳, 放过牛羊,后来,又随着逃荒大军躲过日本鬼子的炮火,跋涉过万水千山,看手掌上的每一 朵茧花,脚板上的每一道裂痕,无不在诉说着生命的艰辛和苦难。 倏忽,脚踝上一道长长的伤疤,如同一团火焰灼亮了我的眼睛。记得我考上中学那年,大 哥正在读大学,弟妹又小。这对勉强糊口的我们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再苦,孩子的 书一定要念,我们是睁眼瞎,可不能误了孩子的前程。 ”母亲斩钉截铁地对父亲说。于是父 亲风雨无阻地奔波在乡间小路上。母亲更是起三更睡半夜,跑码头,摆地摊,种菜养猪,一 有空闲别了柴刀上山砍柴卖。一天傍晚,刚从溪边码头卸货回来的母亲,顾不上满头汗水, 拿起柴刀又要上山去。我忍不住跟了去。母亲去砍一棵高大的木荷树,那树长得东倒西歪的, 倒下时,一根粗壮的树丫打在她的脚踝上,登时鲜血如注 是的,这伤疤将永远被母亲带去了,轻轻用湿毛巾擦拭着,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大姐小心翼翼解开母亲身上的蓝布衫,啊,母亲裸露在我们的面前,蜡黄的肌肤,起伏的 胸廓,那丰满秀美的曲线哪里去了?母亲说过,我小时像羊羔一样,喜欢跪在地上吃奶。母 亲曾很自豪地向左邻右舍夸我,说这孩子将来一定很孝顺。作为女儿的我,真的懂孝道,真 的孝敬过父母吗?“古来父母多痴心!”母亲,世上所有的母亲,都曾经用自己圣洁的乳汁 哺育过自己的子女。那丰满的乳房却被我们一群兄弟姐妹吸干了,变得那么干瘪、松散,紧 紧贴在瘦骨嶙峋的胸脯上。我小时候吸奶,常常顽皮地用乳牙咬着喷香的奶头,让母亲痛得 怜爱地拍打着我粉嫩的脸蛋。母亲,还能让我吸一口那甘甜的乳汁,接受一次你怜爱的拍打 么? 岁月无情,人生如露。母亲静静躺在灵床上。没有花花绿绿的供品,没有凄凄惨惨的挽联, 甚至不敢大放悲声。佛云,悲啼会使死者的灵魂贪恋尘世,进不了圣洁的天国。眼前唯三柱 清香,一缕若有若无的诵经声,和着两行无声的心泪。但人又怎能不依恋尘世?回望生命的 轨迹,无论甘甜还是艰辛,不都值得回味、眷恋吗? 我慢慢地跪下去,跪在母亲身旁,泪水滑过她的胸脯。母亲即将去那矻矻追求了一生的净 11 土,此时此刻我们在为她作最后一次梳洗,尽最后一次孝心。 22、第段的描写表现了母亲临终时怎样的心态?(2 分) 23、 (1)第第两段写为母亲洗发,其中有个句子概括了母亲生命的历程,这个句子是 (2 分) (2)第至第段写为母亲洗手脚,重点写了母亲脚上的伤疤,其作用是(2 分) (3)第段写为母亲洗身,段末的问句所表达的愿望实际上是(2 分) 24、依第段所说,母亲的一生是值得她回味、眷恋的,为什么这样说?(4 分) 25、对这篇散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文章通过记叙为母亲临终时的沐浴,表现了母亲苦难而坚强的一生,歌颂了母亲对子女 伟大、广博的爱心。 B文章善于组织材料,作者围绕“最后的沐浴”这根主线,将能表现母亲品格的有关材料 作合理的穿插,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C文章语言生动流畅、活泼轻快,但感情真挚、深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和诚挚的怀念。 D文章所说的母亲“矻矻追求了一生的净土” ,指的是不用忙忙碌碌、辛勤劳动,却能吃饱 穿足,且平平安安的生活境地。 E唐代诗人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篇文章所记所叙完全可以看作是对 这两句诗的诠释。 六、语言运用(8 分) 26、把下面一则新闻写成一句话新闻并概括内容要点。 (5 分) 在重庆库区,国家决定初步纳入规划保护的文物点为 750 处,到目前为止,在 501 处地 下文物中已开展工作的项目仅 42 处,不足 10;已经完成发掘面积 485 万平方米,不足 发掘总面积 12876 万平方米的 4%。地面文物 244 处,由于规划滞后,文物搬迁选址工作 举步维艰,至今搬迁工作无法实施。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移民迁建区的施工建设与开发, 大量古墓葬、古遗址、古民居、石刻受到破坏;盗掘古墓葬、古遗址的事件屡有发生,给抢 救工作增加了难度。 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 14 个字)(2 分) 内容要点: (1) 。 (2) 。 (3) 。(每条要点均不超过 10 个字)(3 分) 27、把下面一段文字改写成一组排比句。 (不得改变原意) (3 分)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和画卷,而是一粒种子,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播种和培育,描绘和 渲染。理想是一片荒漠而不是葱茏的绿洲,需要你去开垦它,改造它。 改为: 。 七、作文(50 分) 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先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组成完整的标题,然后再进行审题、构思、行文;不 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 第卷答题卡(共 102 分) 17、把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共 10 分) (1)天之亡我,我何渡为?(3 分) (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3 分) (3)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4 分) 18、补写出下列课文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 10 分,每空 1 分) (1)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 (诗经氓 ) (2) ,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 (短歌行 ) (3) ,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 ) (4)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再别康桥 ) (5)至易水上, ,取道。 (荆轲刺秦王 ) (6) ,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 (记念刘和珍君 ) (7)携来百侣曾游。 。 (沁园春.长沙 ) 19、句中“特殊优惠的保护”是指_;“廉价的劳动力”是指_。 (2 分) 20、句中运用的具体说明方法有 。 (3 分) 21、句,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 分) 。 22、第段的描写表现了母亲临终时怎样的心态?(2 分) 23、 (1)第第两段写为母亲洗发,其中有个句子概括了母亲生命的历程,这个句子是 (2 分) (2)第至第段写为母亲洗手脚,重点写了母亲脚上的伤疤,其作用是(2 分) (3)第段写为母亲洗身,段末的问句所表达的愿望实际上是(2 分) 24、依第段所说,母亲的一生是值得她回味、眷恋的,为什么这样说?(4 分) 25、对这篇散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 ) 26、把下面一则新闻写成一句话新闻并概括内容要点。 (5 分) 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 14 个字)(2 分) 内容要点: (1) 。 (2) 。 (3) 。(每条要点均不超过 10 个字)(3 分) 27、把下面一段文字改写成一组排比句。 (不得改变原意) (3 分) 改为: 。 七、作文(50 分) 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高一语文答案高一语文答案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1、C(A.踱 du,B. 颤 chn,D 漫溯 s) 2、D (A. 寥廓;B. 渺茫;C. 嬉闹 书生意气) 3、C (“幽僻”指幽静偏僻,用在句中更贴切;句用“赏玩”才能和前面的“秋的味, 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相照应;“软弱”的对象常常指人,所以句用“柔弱”更贴切。 ) 4、A(硕果仅存:比喻经过淘汰,留存下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C 项“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啬 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句中语境拿出钱的目的是消费而不是帮助人。贻笑大方:让内行人笑 话)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乌江以东虽然 小,土地方圆千里,有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 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 ”项羽笑道:“上天要让我灭亡,我还渡江干什么呢? 况且我项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