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双语版以义为利篇.docx_第1页
《大学》双语版以义为利篇.docx_第2页
《大学》双语版以义为利篇.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The officer Mang Hsien said, He who keeps horses and a carriage does not look after fowls and pigs. The family which keeps its stores of ice does not rear cattle or sheep. So, the house which possesses a hundred chariots should not keep a minister to look out for imposts that he may lay them on the people. Than to have such a minister, it were better for that house to have one who should rob it of its revenues. Thi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aying:-In a state, pecuniary gain is not to be considered to be prosperity, but its prosperity will be found in righteousness.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When he who presides over a state or a family makes his revenues his chief business, he must b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me small, mean man. He may consider this man to be good; but when such a person is employed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a state or family, calamities from Heaven, and injuries from men, will befall it together, and, though a good man may take his place, he will not be able to remedy the evil. This illustrates again the saying, In a state, gain is not to be considered prosperity, but its prosperity will be found in righteousness.THE END【原文】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注释】孟献子 鲁国大夫,姓仲孙名蔑。畜马乘(音,胜) 指初作大夫官的人。畜,养。乘,用四匹马拉的车。不察於鸡豚 意为做了大官的人,不应该关注养鸡养猪的财利。察,关注。豚,(音,屯)小猪,这里泛指猪。伐冰之家 丧祭时能用冰保存遗体的家族,指卿大夫。百乘之家 拥有一百辆车乘的人,指有封地的诸侯王。聚敛之臣 搜刮钱财的家臣。聚,聚集。敛,征收。盗臣 盗窃府库钱财的家臣。长(音,掌) 成为国家之长,即君王。务 专心。彼 指统治国家的君王。无如之何 无法对付。【现代解说】孟献子,这位鲁国的贤良大臣,发表了以下对国家如何管理财政、如何预防小人干政、如何正确对待国家与人民之间的财利关系,而讲出了真切感人的政见:“身居卿大夫之地位的人,就不应该再注重百姓的养鸡养猪所获之微利。而丧祭之时能用冰保存遗体的贵族之家,更不应该去做那些与百姓一样的养牛养羊的生计。这些身居高官地位的人,不应再与民争利。此外,获得封地的诸侯王,本身已据有很大的财富了,就再也不应该豢养那些专门搜刮百姓民财的家臣。如果豢养专务搜刮百姓民财的家臣,那你还不如去养几个专门偷盗国库钱财的家臣!”听,孟献子之语讲的是何等痛切!孟献子表达的政见,就是在告诫执政者:一个邦国不应该处处事事,为谋一己之私的财富为利益。 (犹如今天之戏谑:“一切向钱看”之说。)他痛切地批判了这种不良政风,并郑重提出:国家应该大力提倡的是“要以仁义为利益”。他指出:如果执政者,一心一意旨在为一己之私而谋财事,那一定是听从了小人的主意。往往有些执政者,错误地认为顺从自己的小人就是好人。但却没料到,听信了小人的主意就一定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纵使以后察觉出来而罢免了小人,再任用贤德之臣,可国家元气已被损害,再也无法挽救了。(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也太沉痛了!)鉴于这种沉痛的政治教训,所以孟献子讲出了治国不应只以谋财富为利益,而应“以仁义为利益”的正确见解;通过孟献子的政见,我们应该明白:治理国家必须以仁义、大义为国家之利益。倘若一个国家按这个标准做了,那些怀有觊觎之心的敌国就不敢来侵犯。而在国内,也绝不会发生仗势依权、欺凌百姓、与民争利的事情。国家“以仁义为利”就可以使人民互相亲爱,就可以使社会普遍形成人人讲道德,人人讲大义,这样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所以,由国家操纵的社会舆论和价值导向是多么重要的一件大事!孔子曾经说:治理国家,应该让老年人颐养天年,获得安居;朋友之间崇尚诚信;青少年都怀有积极向上的报国志向;圣人的治国理想也不过就是这三件事吧。因此,在每个家庭中应奉行孝敬父母的“孝”德;奉行尊敬兄长、友爱兄弟的“弟”德;奉行父母为国教子,仁慈愍爱的“慈”德;在国家政府则奉行敬养老人、抚恤孤儿及弱势群体的政策;让天下的人民都养成一种,不只是仅关心自己的亲人;不只是仅独爱自己的子女;让老年人能愉快的颐养天年;少年儿童能获得良好的成长环境;让那些失去妻子、没有丈夫、孤儿、残疾人,都能得到爱心的关注并有所养活;这些就是治国的目的吧!总结纵观古人提倡学习大学之道的目的,就是因为发现了一些不讲道德的人。他们普遍的特点是:没有羞耻心、更没有爱心,也不害怕做违背人伦道德大义的事。反而一心一意注视的惟有钱财私欲而已;一心一意企盼的惟有追逐攀附权势而已;外表上也会百般奸猾地包装自己,运作伪善,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获取自己的一己之私欲而已!故此,想我古贤大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