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201211A卷 模块考查 满分50分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10题。(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霎时(sh) 盘踞(j) 祈祷(q) 蓦然(m) 憎恶(zn)B.窈窕(yo) 匏樽(po) 石罅(xi) 缭垣(hun) 拖累(li)C.舵柄(tu) 趿拉(j) 文绉绉(zhu) 揩油(ki) 惩罚(chn)D.绮丽(q) 迷惘(wng) 吮吸(shn) 榫头(sn) 逞强(ch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端祥 能耐 放肆 妥协 兵慌马乱B搭讪 抱怨 赔笑 凋谢 俯首帖耳C猖狂 诡密 懦夫 实惠 难以质信D劳骚 决窍 惦记 硝烟 和颜悦色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 了。(2)这些精美的文章,是作家生命激情的 ,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结晶。(3)我们诵读、 前赤壁赋,会得到丰富的景的感受、情的熏陶和理的启迪。A风致 灌注 品味 B风致 贯注 品位C标致 灌注 品位 D标致 贯注 品味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的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B他爱他的家人;但是内心深处那一丝不绝如缕的功名之念,又使他不断而执著地演绎着离别的故事。 C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D经调解,美雅公司放弃了要求起达公司赔偿经济损失的诉讼请求,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一场纠纷变成了愉快的合作。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C林小云在学校有“心算第一人”的美誉,有人说这是训练的结果,也有人说她的速算能力其实可以从家庭遗传的角度得以解释。D这个垃圾处理厂原设计日处理垃圾1000吨,现在,平均日处理垃圾达到了2300吨,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了。6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 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B.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C. 它在水面下游,高耸的脊鳍像刀子似的一动也不动地插在水里。D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赤壁赋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期的作品,以“写志”为主,文章写得活脱灵动,文采灿然。尽管作者内心沉郁,却表现出一种难得的超然。B.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英国戏剧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一面旗帜。代表作有悲剧 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伪君子等。C.“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这是与曹雪芹同时代的永忠,读罢红楼写下的诗句。足见作为最典型的小说红楼梦在情感方面产生的震撼力。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8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B. 石级濡滑, 盘散乃可下。 C.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D. 渐行渐豁,斗见天光。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侣鱼虾而友麋鹿。 乃溢而西南流。名之曰“活水源”。 余方闭目凝想其胜,将图而藏之。A / / B / / / C / / D / / / / 10下列文言句中画线部分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译文:这不就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B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译文:敲着船舷唱起歌来C余方闭目凝想其胜,将图而藏之。译文:把图纸藏起来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大王受蒙蔽太严重了二、阅读荷花淀课文节选,完成1113题。(12分)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 “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 “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 “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 “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 “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 “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 “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懂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11说说节选部分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1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语句表现人物怎样特点。(6分)(1)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2)“他们几个哩?” “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3)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13水生是怎样一个人?(3分)三、默写(限选其中4道题,写清题号,然后作答。8分,每空1分)14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原句。(1)举酒属客, , 。 (苏轼前赤壁赋)(2)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穷。 (苏轼前赤壁赋)(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受下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4)树色一例是阴阴的, ; ,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朱自清荷塘月色)(5)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6)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B卷学期综合 满分50分16第二联中的“寒涧”一词有什么作用?(4分)17作者借“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两句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请举例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822 题。(15分,每题3分)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 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 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 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抎(亡失)之,焉能有四焉?” 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 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 王斗曰:“世无骐驎騄駬,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俊、庐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取材于战国策齐策)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闻之过 过:错误 。B天子受籍 受籍:授位或赐给封地。C立为大伯 大伯:即“太伯”,霸主。D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 造:制造。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B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 不如因而善遇之。C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于是举士五人任官。 晋于是始墨。20.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理解:我快步走进去拜见大王是趋炎附势,而大王快步出来迎接我则是礼贤下士。B宣王忿然作色,不说。理解:宣王听后,气得脸色大变,一句话也说不出来。C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理解:于是宣王快步走到门口去迎接王斗,与他一块儿进来。D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理解:大王要人做帽子,不会让自己亲近宠爱的人去做,却要工匠去做,为什么?21.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能表现齐王有得到人才愿望的一项是 ( )先生徐之,寡人请从。 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 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抎之。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 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A B. C D. 2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的主人公王斗具有“直言正谏”的可贵品格,这从“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一句话中可以看出来。B王斗列举先王桓公的事迹,并拿桓公与宣王作比较,直接指责齐宣王不礼贤下士的缺点,使齐宣王勃然大怒。C齐宣王虽有得到人才来治理国家的良好愿望,但因缺乏善于发现人才的眼光,致使齐国贤才未能及早得到重用。D王斗敢触龙颜,斗胆劝谏,可钦可佩;而齐宣王面对不留情面的揭短,则表现出应有的开明,这样的君王值得称赞。六、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完成2326题。(18分)绝唱严阵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清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以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高尚的凄美。 它不再以绿叶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世间如此,人生如此。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2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在于它不迎合季节,既盛开于五六月间,也持续到十月残秋。B作者很善于细节描写,例如文中画线语句通过对碧荷上水露的描写,产生了集静态美与动态美于一体的效果。 C第7段无疑而问,自然过渡,既水到渠成引出作者以为最美的荷花,又引发读者 的阅读的兴趣。D作者引用李商隐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不仅切合文章题意,而且富有文化意蕴。E作者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看荷花,是因为这里的荷花有警醒人们时刻不能忘记民族历史耻辱的意义。24作者最爱十月的残荷,为什么要从春夏的荷花写起?(4分)25从第8段看,作者笔下的荷花的神奇世界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分)26文章题目为“绝唱”,请根据文意,理解“绝唱”的含义。(4分)C 卷作文 满分50分八、作文(50分)27按照要求作文。(50分)生活中,“墙”无处不在。有形的墙,我们每天都面对;无形的墙,我们有时也难以回避。有的墙是安全的保障,是迷人的风景有的墙是情感的隔膜,是观念的差距,是文明的枷锁有的墙需要筑,有的墙需要拆;有的人在筑墙,有的人在拆墙这期间会有许多的生动故事,也有许多鲜明的形象,也有许多深刻的道理请以“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章题目自拟,字数800以上、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来源: /北京市三十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第一学段语文模块考试(答案) 20121114(略)15C 3分。“暗含着作者对此的委婉批评”错,作者对松树没有批评。 16. 突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艰苦;与下一句中的“翠楼”形成对照;为下联的“瘦叶几经雪”做铺垫;暗示了松树难以得到权贵的喜爱。本题4分。共4个要点,每点1分。答“交代了上句怜君意独真的理由”,可充抵后三点中的一点,得1分。17本题10分。“社会现象”表述准确,4分;举例恰当具体,2分;能分析事例的价值、论述这种现象的危害等,2分;表达准确、简洁、有条理,2分。社会现象表述示例:这两句以桃李受喜爱、松树无人买的现象,反映了权贵们只看重趋时媚俗的阿顺之人,(2分)正直有才能的寒士(人)不被任用(或屡遭打击)的社会现实。(2分)(举例可写寒士不被任用,也可写正直之人遭受贬谪。)这两句以桃李与松树境遇的对比,揭示了长安的富贵之人只看重人(或物)的外在魅力,而忽略其内在的价值,(2分)致使有德有才之人(或有美好内涵的物)被冷落的社会现象。(2分)18.D (意为“到”)。19.C (A、而:前者是连词,不译;后者表转折。B、因:前者是关联副词,于是,就;后者是趁机。C、之:均用于主谓之间,表停顿,取消所在句子的独立性;D、于是:前者是连词,不译;后者是介宾短语,在这时)。来源: / HTTP:/WX.JTYJY.COM/20.B (“说”通“悦”;“不说”,不高兴之意,并非“说不出话”)。21.A (,齐宣王能降低身份主动迎接王斗,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