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其中的“驱除鞑虏”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发展资本主义 B推翻专制统治C建立民主政治 D实现民族独立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驱除鞑虏”即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为创立一个民主的共和国创造条件,故选B项。2“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中心纲领是()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解析:选C分析材料,孙中山认为“民族革命”只能推翻清朝政府,却无法铲除君主专制政体。要想使革命成功,必须把“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紧密地结合起来,而“政治革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权利,故选C项。3孙中山指出:“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为避免“第二次革命”而倡导“社会革命”,他提出了()A民生主义 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解析:选A材料强调孙中山针对资本主义国家因为贫富不均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了民生主义,想通过辛亥革命一次性的解决这些问题,避免再次革命。4“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C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解析:选C“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说明孙中山强调以民为本,故C项正确。5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剧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A BC D解析:选A新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依靠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的联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正是由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从而使民主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近代史,中国都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的加剧。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这种理论的完善与发展,说明孙中山对革命的坚持不懈,也就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故A项正确。6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目的是()A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B提高工人和农民的政治地位C解放工人和农民D约束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选A“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是属于孙中山民生主义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实现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余,反对贫富分化严重。7毛泽东曾强调“新三民主义”必须是“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在此,毛泽东着重强调新三民主义必须()A代表工农阶级的利益 B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特点C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内涵解析:选D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方面,明确提出了反帝的要求,这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反帝反封建)基本一致,从而成为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8“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解析:选D由“孙中山晚年”可知题中所指为新三民主义;由“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可知,与旧民族主义相比,新民族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由“多数之民众”可知革命所依赖的力量也由最初的民族资产阶级发展为全体民众。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驱逐鞑虏。今之满洲和中国多事,长驱入关,来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奴隶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其政府,还我主权(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的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民族的国家。1911年军政府宣言材料二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三、凡革命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国家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起以后则否。1912年孙中山宣告各友邦书材料三(一)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1)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的宗旨是什么?这种看法有何局限和失误?(10分)(2)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态度有何变化?影响孙中山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因素是什么?(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及其发展。第(1)问,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一,从民族主义只指向满洲政府来分析。第(2)问,注意对比材料二、三的内容,从中得出区别;结合材料出现的时间分析时代背景,得出孙中山转变的原因。答案:(1)宗旨:推翻清政府统治,光复汉民族国家。局限:此时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还没有提到反对帝国主义。失误:把国内的民族矛盾、民族问题与外国侵略的界限混淆;把满族排除在“中国”之外,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2)态度变化:辛亥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技术概念方案
- 我心中的医学人文精神
- 脑转移瘤综合治疗策略
- 浙江省杭州市江南实验学校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校级交流活动组织与实施框架
- 药品采购知识培训
- 舞蹈课成果汇报
- 药品半年销售总结
- 同济医院心肺康复指南
- 挑战第一天讲解
- 2024年西藏米林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上海市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10066.4-2004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
- PMC知识培训课件
- CJJ82-2019-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个人信息(模板)
- 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工作底稿模板
- 婚育情况登记表
- (完整版)水电工安全技术交底
- 骨科学研究生复试真题汇总版
- 久日新材料(东营)有限公司 年产87000吨光固化系列材料建设项目环评公示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