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怀旧作用机制的探析.doc_第1页
关于怀旧作用机制的探析.doc_第2页
关于怀旧作用机制的探析.doc_第3页
关于怀旧作用机制的探析.doc_第4页
关于怀旧作用机制的探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怀旧的作用机制的探析蔡清秀 09心理一班摘要: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回忆,人人都会回忆过去,怀念过去。但是怀旧对于现在生活有着怎样的作用呢,它又是如何影响现实生活的呢?该文通过对心理需求的分析,指出了怀旧是因为对于归属感的需求,同时指出怀旧能够让人变得更善良,更有爱心。该文利用几个有实效信度的实验说明了怀旧是一种积极情绪,并在最后建议人们怀旧,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关键词:怀旧 归属感 善良 过去一、引言在心理学中,怀旧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对于过去事物的偏好。怀旧的内容多种多样,去过的地点、见过的人物、经历过的事件和情境,都可以成为怀旧的对象。人类对于怀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早期的研究大多关注于思乡,即对于一个人故乡的怀念。这种特殊形式的怀旧曾被视为一种生理疾病。例如,17世纪的瑞士医生霍夫分析了在欧洲各地作战的瑞士雇佣兵的思乡症,将其归结为动物灵魂导致的大脑疾病。与他同时代的瑞士学者施瓦泽则认为,思乡症是由于这些瑞士佣兵从阿尔卑斯山区来到平原地区,气候急剧变化导致血液涌上大脑。到了19世纪,思乡不再被当作生理疾病,但是仍然被视为抑郁症的一种形式。二、怀旧的现象怀旧是消极情绪还是积极情绪?怀旧一词来自希腊词nstos和lgos,分别是“回家”和“疼痛”的意思,合在一起大概就是“思念家而带来的疼痛”。在17世纪,瑞士内科医生乔纳斯霍弗把它创造出来就是为了描述在一些奔波于异乡的瑞士商人身上发现的这样一组思乡综合症:心率不齐、不停地啜啼、疲倦而且毫无食欲。这反映了人们惯常来对怀旧的看法:那个让人多愁善感、停滞不前,但却召之即来、挥之不去的讨厌情绪。然而,当心理学家们开始认真地思考并研究这一普遍的人类情绪对我们的意义时,却吃惊地发现怀旧尚有很多积极的心理功能,比如:提高自尊,促使对生命意义的发现,甚至抵御孤独。但细想一下,就会觉得这也许再正常不过了,我们所怀之旧,大都是关于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特别是那些对于我们重要的人们)相处的情境。因此,怀旧作用于人心的本质在于它增强了人们知觉到的与社会的联系。而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又常常从各种社会联系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又从归属感中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三、怀旧的原因1、怀旧因为缺乏归属感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研究的兴起,心理学界对于怀旧的认识也出现了重要的转变。首先,怀旧的定义从单纯的思乡拓展到了过去的各种事物。其次,怀旧不再被看作一种病态的表现;相反,心理学家提出怀旧可能具有多种积极的心理功能,其中之一便是满足人们的归属需要。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类对于归属感有一种本能的需求,希望与他人建立并维持稳定的情感联系。怀旧可以帮助我们满足这种需求,因为它本身就包含有社会性的成分:当我们怀旧时,我们怀念的不仅仅是过去的情境与事物,还有那些与我们一起体验这些情境、经历这些事物的人。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如升学或开始工作)时,归属感可能会受到威胁,此时怀旧就可以让我们与过去的社会关系重新建联结,使我们不再感到孤单。为了支持这种观点,来自中山大学的周欣悦等人考察了怀旧在应对孤独感时所起的作用。在一个实验中,他们首先要求大学生被试完成孤独感问卷,并通过问卷的措辞和结果反馈控制他们的孤独感,然后要求他们完成社会支持以及怀旧感的问卷。结果发现,那些被诱发了孤独感的被试知觉到的社会支持较低,不过在怀旧感问卷上的得分却更高,并且怀旧感可以提升被试的社会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孤独感的负面影响。为了进一步确立怀旧感和社会支持之间因果关系,在另一个实验里他们要求一半被试回忆一个让他们感到怀旧的事件,另一半被试则回忆一个普通事件,怀旧组的被试体验到了更多的来自他人的社会支持,并且认为在自己需要时会有更多的朋友提供帮助。2、怀旧可以带来归属感当怀旧的对象从过去的事件变为具体的产品品牌时,怀旧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荷兰伊拉斯谟大学的拉弗兰等人要求大学生被试坐在电脑前,与网络上的其它3个玩家一起玩传球游戏。实际上这些玩家都是电脑程序控制的;一半的被试在游戏过程中获得了1/4的传球,另一半被试则仅在游戏的开始被传了3次球,之后就再也没获得传球。接下来,研究者给被试呈现一系列商品的品牌,其中一些是过去流行的,另一些则是现在流行的,要求他们做出选择。那些在传球游戏中受到排斥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怀旧的品牌。此外,当被试吃下去怀旧品牌的饼干之后,社会排斥带来的归属感需求也会更容易平复。当我们现有的社会关系面临威胁时,怀旧可以让我们与过去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他人重新建立联系,恢复遭到破坏的归属感。四、怀旧的结果1、怀旧让人更善良吗?之前的研究表明这种归属感常常会导致更多的助人行为。比如:当听到或者看到自己安全依恋对象的名字后,人们表现出更多帮助他人的意愿,并做出更多实际的助人行为。那么,由于怀旧会激发这种社会归属感,是否会进一步地诱发人们助人的动机和行为呢?换句话说,是否怀旧后,我们会更多地给予呢?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开始着手检验这个有趣的假设。我们首先招募了在校大学生,要求其中一半人回忆一些能够让他们感到怀旧的事件。为了更强烈地激发怀旧感,我们要求他们尽可能沉浸其中并详尽地将这件事写下来。作为对照,另一半的参与者被要求填写一件上周发生的普通事情。接下来,我们给参与者看一个虚拟的慈善基金会的宣传页,告知该基金旨在帮助2008年汶川地震的受灾儿童。请他们填写为该基金会自愿服务的时间和捐赠金钱的数额,从而测量他们的捐赠意愿。实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那些被激发了怀旧感的大学生相比对照组愿意为该基金会自愿服务更长的时间,也愿意捐赠更多的金钱给基金会。也就是说怀旧的人更愿意捐赠。2、怀旧似乎让人更善良做研究有趣的一点就是:一个有趣的结果永远不会是终点,它只会使好奇的人提出新的问题,并推动一个有趣的故事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在开心地讨论了这个结果之后,又提出了新的疑问:第一,究竟怀旧增加捐赠行为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怎样的中间过程达到效果的?我们觉得有两种可能性最大:一是怀旧启动了正性情绪,正所谓“人逢喜事”也就格外给力。二是怀旧启动了人们的同情心。第二,汶川地震对于我们中国人有着格外的意义,因此可能使得这一基金会有了特殊性,那么基于此的捐赠行为能否推广到其他更为一般的捐赠情境下呢?针对这些疑问,我们又设计了进一步的实验。首先,我们在诱发怀旧情绪后,测量了参与者此时的一些情绪状态,并计算了正性情绪以及同情这两类情绪的得分。其次,在测量捐赠行为上我们使用一个虚拟的叫做“柠檬田”的基金会,而该基金会致力于改善省内边远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与成长环境。实验的结果又再一次印证了我们之前的假设:即怀旧会增加人们的捐赠意愿。此外,对于怀旧对捐赠行为的作用机制,实验的结果更为支持是怀旧启动了同情心,从而使得捐赠行为增加的假设。怀旧真的让人更善良!虽然看来已有实验结果对假设的证明是比较积极的。但我们还在担心一件事,就是:我们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能复制到现实生活中去呢?也就是说在真实的捐赠情境下怀旧的效应还会出现呢?但是怎么在真实的捐赠情境下操纵人们的怀旧情绪并测量人们真实的捐赠行为呢?在我们想了好多天后,周老师提了两个极具创意的点子:第一,把怀旧的操纵容纳入慈善基金会的广告里;第二,测量实验参与者将我们给予其实验报酬中的多少捐给了我们虚拟的慈善基金会。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一个实验中,我们在慈善基金会的宣传页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广告语,一种是基于过去的:那些日子重建孩子们美好的回忆(即怀旧条件);一种是基于未来的:就是现在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明天(即控制条件)。令我们振奋的是在这个更为逼真的捐赠环境下,怀旧条件依然导致了参与者更多的捐赠行为。3、怀旧不是一首悲伤的歌这里我们关于怀旧的故事可能暂告一段落,但我相信怀旧的故事绝不会止步于此。无论怎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怀旧并不是一味地唱着悲情的故事,让我们沉湎于过去无法自拔,而是充满阳光地载着我们驶向春天。五、建议又是一年毕业季将至,也许当我们和老同学在觥筹交错之间缅怀“那些年”时,也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