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乐理知识的一些补充.doc_第1页
对乐理知识的一些补充.doc_第2页
对乐理知识的一些补充.doc_第3页
对乐理知识的一些补充.doc_第4页
对乐理知识的一些补充.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乐理知识的一些补充(2009-03-20 12:31:48)标签:乐理知识补充教育 序音乐基本理论也称基本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入门课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有关声音的性质、律制、怎样记谱(也就是怎样读谱)、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等等,而记谱(和读谱)的方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这本书将以这部分内容为重点,兼及其它。记录音乐的方法有很多种,在中国古代曾经使用过的就有文字谱、工尺谱等几大类别,用于不同的乐器时又有琴谱、琵琶谱之分。同文字类似,乐谱就是人们规定的一套符号体系,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记谱法,其目的都是准确地将音乐记录下来,以便根据这个记录来传播和再现(表演)。目前五线谱是国际通用的记谱方法,我们当然将它作为主要的介绍对象,本书在讲基本理论的部分亦用五线谱来表达;然后再简单地谈一下简谱知识。在掌握了五线谱之后,学习简谱将会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为了方便起见,在有关音阶、调式等内容的章节将用首调唱名法来说明。考虑到绝大多数学校的音乐课是用首调唱名法教学的,这种写法或许更容易为读者接受。限于篇幅,本书只介绍乐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无法兼顾基本技能的训练。有兴趣的读者应该在懂得了这些知识之后通过学习唱歌或某种乐器来进一步地掌握,以达到熟练地视唱或视奏的目的。一音1.声音的基本性质在自然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从表面看来,产生声音的办法有很多,可能由摩擦产生(比如用钉子划玻璃)、由碰撞产生(比如用锤子敲铁板)、由气息的流动产生(比如风刮过树梢),但追根究底,声音的发生有三个必须条件:一是振动体、二是传播媒介、三是动力。振动体刚才已经提到了,如果没有玻璃、铁板,自然发不出声音;传播媒介就是将振动体产生的振动传到我们的耳朵中的渠道,假设使一个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我们将会听不到任何声音,这个传播媒介是什么就无需证明了;动力的意思更容易理解,如果玻璃和铁板静静地躺在那里,谁也不去碰它,它是绝不会发出声音的,只有通过摩擦、打击使它振动,才会响起来。声音有四个方面的性质:高低、长短、音色和强弱,这四个性质说明了 一个音的全部特征。音的高低是由振动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在单位时间(每秒)里振动的次数越多,发出的声音就越高。计量音高的单位是“赫兹”,如果一个音是440 赫兹,就意味着它的频率为每秒钟振动 440 次。人类的耳朵能够感受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 16 次至 20000 次,但音乐中使用的范围远没有这么 宽,其最高音只到 4000 赫兹左右,其中人声能够唱出的范围更窄,大约从60 赫兹到 1000 赫兹。音的长短取决于振动的持续时间,强弱取决于振动的幅度,这两点容易理解,无需多加解释,比较复杂的是音色的差异。音色的区别产生于泛音成份和振动波形的不同,波形的发生原理又牵扯到振动体的形状、材料及共鸣条件等等。关于泛音我们将做一些介绍,而波形的分折已经完全属于声学和电子学的范畴,与基本乐理关系不是很大,就不在这本书中介绍了。对于音乐学习者来说,需要做到的是能够分辨不同的音色,而不是从物理的角度进行研究。问题: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媒介是什么?3.用哪些特征来描述声音的性质?4.音的高低是由什么决定的?它的计量单位是什么?5.音乐中的音最低是多少赫兹?最高呢?4.音名和唱名刚才讲的字母系统叫做“音名”。音名是固定的,比方说无论在什么调 中,C 音的音名总是 C(或者 C1,c 等等)。但是非基本音级的五个音(即钢琴上的黑键)各有两个名字,这是因为它们既可以在低一级的基础上升半音,也可以在高一级的基础上降半音,即升 C=降 D,升 D=降 E,升 F=降 G,升 G=降 A,升 A=降 B。 音名的优点是可以明确地指明每一个音,在理论著作、教材和研究、介绍等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演唱、演奏中却不大方便。事实上,绝大多 数人在读谱时不用音名而使用“唱名”,即 do、re、mi、fa、so、la、si 这七个音节,每个音节代表一个音级。在固定唱名法中,这七个唱名与音名中的七个基本音级完全吻合,也就是说,不论在什么调中,C 总是唱作 do,D 总是唱作 re,E 总是唱作 mi,F 总是唱作 fa,?;但是在首调唱名法中, 唱名随着调的不同而改变。比如说 G 音,在 C 大调中唱作 so,在 G 大调中唱作 do,在 F 调中唱作 re。6.等音在刚才的例子中,升 C 也可以写作降 D,而重升 C 就是 D、降 C 就是 B。这种名称不同而实际音高一样(同音异名)的音叫做“等音”。等音只有在十二平均律中才有可能,因为只有每个半音的距离均等时,它升高或者降低半音后才能等于另一个音。除了升 G(降 A)之外,十二平均 律中的每个音都有两个等音,连同它自己共有三个名称;但升 G(或降 A)只 有一个等音,其中的原因不难分析,不妨自己试一试。各基本音级的等音为: C=升 B=重降 D;D=重升 C=重降 E;E=重升 D=降 F;F=升 E=重降 G;G=重升 F=重降 A;A=重升 G=重降 B;B=重升 A=降 C。将一个音写成同音异名的音叫做“等音变换”。1.拍子在音乐中,时间被分成均等的基本单位,每个单位叫做一个“拍子”或称一拍。拍子的时值是以音符的时值来表示的,一拍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也可以是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或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拍子的时值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比如当乐 曲的规定速度为每分钟 60 拍时,每拍占用的时间是一秒,半拍是二分之一 秒;当规定速度为每分钟 120 拍时,每拍的时间是半秒,半拍就是四分之一秒,依此类推。拍子的基本时值确定之后,各种时值的音符就与拍子联系在一起。例如,当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时,一个全音符相当于四拍,一个二分音符相当于两拍,八分音符相当于半拍,十六分音符相当于四分之一拍;如果以八分音符做为一拍,则全音符相当于八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四分音符是两拍,十六分音符是半拍。练习:1.节奏和节拍的概念有什么区别?2.什么叫拍子。3.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时,一个全音符相当于几拍?一个四分音符相当于 几拍?4.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时,一个四分音符是几拍?一个附点四分音符是几 拍?5.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个附点二分音符是几拍?6.如果十六分音符相当于半拍,一个附点四分音符是几拍?7.当八分音符相当于半拍时,一个附点四分音符是几拍?一个附点二分 音符是几拍?2.拍号拍号是一个分数,写在乐曲开始的地方(第一行谱表的左端,跟在谱号之后,如果有调号,则顺序为谱号调号拍号)。分母表示拍子的基本时值,也就是说以几分音符做为一拍,分子表示每小节中有几拍。例如:2/4 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3/4 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 节有三拍;3/8 表示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拍号的分母部分只有 2、4、8 三种,也就是说,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作为拍子的 基本时值。拍号之所以写成分数,是因为在五线谱中将全音符作为整数、即时值分 割的基础单位看待。全音符的标记是 C,设 C 等于 1,二分音符的时值自然是1/2,当一小节中有两拍(两个二分音符)时,其时值为 1/2+1/2,得出分数 形式的拍号 2/2 ;当一小节中有三拍(三个二分音符)时,时值为1/2+1/2+1/2,分数形式的拍号为 3/2。同样道理,四分音符的时值是 1/4, 每小节有两拍(两个四分音符)时拍号写为 2/4,有三拍(三个四分音符号) 即写做 3/4,依此类推。在谱表上写拍号时,用三线(即中间的那一条线)代替表示分数的横线,不必另写。如果乐曲中途不改变拍子的话,只在开始的地方写一次就可以了,若中途变化拍子,则需标记新的拍号。常见的拍号和音符时值的关系: 练习:1.什么叫拍号?2.在乐谱上,拍号应该写在什么地方?3.拍号为什么写成分数的形式?4.拍号的分子和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5.假设拍号是 6/8,试用语言说明其含义。6.C 代表哪一种拍号?3.小节音乐总是由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的,这种交替不能杂乱无章、任意安排,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构成最小的节拍组织一小节,然后以此为基础循环往复。比如,当两个强拍之间只有一个弱拍时称作“二拍子”,2/4 节拍就是这种类型;当两个强拍之间有二个弱拍时称作“三拍子”,象 3/4 和 3/8; 两个强拍之间有三个弱拍称“四拍子”,常见的是 4/4。两个小节之间用“小节线”隔开。小节线是一条与谱表垂直的细线,上顶五线,下接一线,正好将谱表切断,无论上、下加线离开谱表多么远,小节线都不能超出谱表之外。作品的最后一个小节画两条小节线,并且右面的一条较粗一些,表示一部作品或一个段落的结束。小节线后面的那一拍一定是强拍,并且,每个小节只有一个强拍,其余 均为弱拍(复拍子和混合拍子又作别论,下面将会谈到)。练习:1.记住小节的意义:强拍和弱拍的交替进行。2.在一个小节中哪一拍是强拍?3.一个小节中有几个强拍?4.想一想,小节和拍号的关系是什么?5.任意找一首钢琴曲,注意小节线的画法;再找一首合唱曲,比较一下 两者的不同之处。4.单拍子和复拍子上面提到的、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称为“单拍子”。所有的二拍子和 三拍子都属于这一类,如 2/2(强弱)、2/4(强弱)、3/4(强弱 弱)、3/8(强弱弱)等。如果一小节中包含两个以上同种类的单拍子,出现两个以上的重音,就称为“复合拍子”或“复拍子”。这时,小节线后面的那一拍当然是重音,仍然叫做强拍,第二个重音位置在力度上稍弱一些,称为“次强拍”。最常见的复拍子是 4/4(2/4+2/4),其节奏感觉是强弱次强弱;余者如 6/8(3/8+3/8)是强弱弱次强弱弱,6/4(3/4+3/4)亦为强弱弱次强弱弱。复拍子中还有九拍子和十二拍 子,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四拍子(如 4/4)之外,复拍子的重音位置都是以 三拍子为基础的,即每隔两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练习:1.什么叫单拍子?什么叫复拍子?2.举出几种你知道的单拍子,并说出它们的强弱规律。3.举出几种你知道的复拍子,说出它们的强弱规律,并说出它是由哪一 种单拍子组合而来的。4.在听音乐(无论什么样的音乐)时,努力找出强弱交替的规律,判断它属于什么拍子。5.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乐曲,反复聆听,辨别 2/4 和 4/4、3/8 和 6/8 的不 同感觉。6.选择两首乐曲(一首 3/8,一首 3/4),反复聆听,体会 3/8 和 3/4的不同感觉。5.混合拍子由不同类的拍子组成的复节拍称作“混合拍子”。所谓不同类指的是拍 号的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如 2/4+3/4 构成 5/4,3/4+4/4 构成 7/4。混合拍 子的重音位置要根据它所包含的单拍子来决定。同为 5/4 拍子,如果是3/4+2/4,其强弱规律为强弱弱次强弱;若是 2/4+3/4,就应该是强弱次强弱弱。同样道理,七拍子也有 2+2+3、2+3+2、3+2+2 几种。这些不同的组合在乐谱上通常是没有标记的,但是根据乐曲的旋律和伴奏规 律一般不难判断。关于各种拍子就介绍到这里,这些知识是提高读谱能力、培养良好乐感的基础,平日练习时必须注意不同节拍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并尽量地将它们表现出来。下面是常见节拍的指挥图示,建议在练习时按照指挥图示给自己打拍子,这对正确地把握节拍感觉会有一些帮助:练习:1.什么叫混合拍子?2.你注意到没有,混合拍子的拍号中分子都是奇数,想想这是为什么。3.熟悉常见拍子的指挥图示,在听音乐时先判明乐曲的节拍,然后你来“指挥”音乐的进行。4.如果有同伴一起练习,请他来“指挥”,你在唱(或奏)时体会指挥 线条的运动方向与节拍(强弱)的关系。6.重音重音的基本概念是有意识地加强某个音,使它的力度超过周围的音。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重音不仅是构成节拍的基本要素,也是传达作品内涵的重要手法,还能够组织一些独具特色的节奏型,是一个很有表现意义然而又经常不被重视的因素。上面讲过的“强拍”都是重音,这种重音的位置是由小节线标明的,因 此和乐曲的节拍完全一致,被称为“节拍重音”。在音乐上有一个说法,“凡是长的,就是强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力度相当的情况下,时值较长的音会产生较强的感觉,这样产生的重音叫做“时值重音”。唱一遍下面的例子,立即就可以感觉到时值重音的存在:节拍重音是由小节线标记的,时值重音无需标记。其它情况下,可以根据乐曲表情的需要,人为地规定某个音为重音,这就需要标记重音记号“”(也可写做或)。这种重音没有一定的名称,有人称之为“节奏重音”,有人称之为“表情重音”;实际上,当人们说“重音”时,指的多是这种情 况。上述重音都是“客观”的,也就是说,它们在物理上的确比别的音强一些,因之可统称为“物理重音”。与此相对的是“心理重音”。心理重音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是当某种节拍已经在听众心里形成固定的观念后,在应该出现强拍的地方即使没有物理重音,甚至根本没有声音(休止符),他也会在想象中产生重音的感觉;二是有些乐器(比如风琴、手风琴)的键盘本来是没有力度变化的,无论怎样敲击,发出的音量都不会更大,但演奏者在应该出现重音的地方仍然会弹奏得有力一些。有力的动作可能会使得音符时值发生微小的变化(造成时值重音),但更多的还是演奏者的心理感觉。练习:1.什么叫重音?重音有哪几种类型?2.试说出节拍重音、时值重音、表情重音的概念。3.分析任意一首乐曲,指出其中所有的重音,注意不同类型的重音出现 在小节中的什么位置。4.什么叫物理重音?什么叫心理重音?5.在平日的练习中仔细地唱(或奏)出重音的感觉,并体会其表现意义。7.时值的非常规分割前面提到的时值分割都是以二为基础的等倍数关系:全音符的时值是二分音符的两倍,二分音符的时值是四分音符的两倍,四分音符的时值是八分音符的两倍?,这是常规的分割方式。如果不按照这种规律,而是将一个单位的时值分割为任意等份,就形成时值的非常规分割。将两个常规音符的时值平均地分割为三个同类音符,叫做“三连音”, 例如在 2/4 拍子中,用三个四分音符取代两个四分音符,或是三个八分音符 取代两个八分音符、三个十六分音符取代两个十六分音符,如下例:按照同样的方法,可以用五个同类音符取代四个音,构成“五连音”,下例是用五个十六分音符放在应该是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地方,也就是说,将一拍的时间分作五个等份,而不是四个:用六个音取代四个构成“六连音”、七个音取代四个构成“七连音”、 九个音取代八个构成“九连音”。每一种连音群都可以包含休止符,休止符的时值与连音群中一个音符的 时值相同:练习:1.说明非常规分割的概念。2.什么叫三连音?3.练习下列节奏:8.切分音切分音的作用是打破正常节拍的强弱规律,先看下面的例子:在上面的例子中,凡是切分音都标了重音记号(在演奏或演唱时,切分音应该略强一些)。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地方本来是弱拍,不该有重音出现,但是,由于使用了切分音,使得本来应该是强拍的地方变成了弱拍,这就是切分音的特征:由弱拍开始,并持续到下一个强拍,从而改变了重音的位置。练习:1.反复练习上面列出的节奏(注意:有连线的两个音符应唱成一个,即 连线后面的音符只是前一个音符时值的延长)。2.任意选一首歌曲,指出其中所有的切分音。3.用这首歌曲来做“读”节奏的练习。“读”就是抛开音高的因素,不管什么音都念作“嗒”,同时用手击拍(每拍一下),如下例(箭头是击掌的位置):2/4 嗒 嗒 嗒 |嗒 嗒 嗒 |嗒 嗒 嗒| |嗒 嗒|四音程1.音程的概念音程是两个音之间在音高上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根据两个音的结合方式,音程分为“和声音程”和“旋律音程”。和声音程指两个音同时发音,旋律音程是两个音先后发音。和声音程 旋律音程说明和声音程时应该先说下方的音,再说上方的音,例如“do so”(意 为下方音是 do,上方音是 so),“re la”(意为下方音是 re,上方音是 la): 说明旋律音程时则先说前面的音,再说后面的音,有时还需要说明音程 的进行方向,例如“do so”(或者说由 do 到上面的 so),“la re”(或者说由 la 到下面的 re): 就象长度的单位是米、厘米,重量的单位是克、千克一样,音程也需要一个度量单位,这个单位叫做“度”。谱表上的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都是一度,两个音在同一条线(或同一个间)上时叫做一度或同度,在相邻的线和间上时叫做二度,在相邻的两条线(或两个间)上时叫做三度?。下例是下方音为 do 时各音程的名称(均写作和声音程):音程的度数相同并不意味着两音之间的距离相等,请看下例:例 a 和例 b 都是二度,但例 a 中包含两个半音,而例 b 只有一个半音(mi和 fa 之间本来就是半音);例 c 和例 d 都是三度,但例 c 中包含四个半音(或 者说两个全音),例 d 中只有三个半音(或者说一个半全音)。为了准确地说明,在音程的度数前面必须再加上一个字,构成完整的音程名称。这种说明性的字主要是五个:大、小、纯、增、减;五个字分别用在不同的音程上。凡是二度、三度、六度、七度音程都用“大”和“小”两个字来区分; “纯”字用在一度、四度、五度和八度音程上;在基本音级(即 do、re、mi、 fa、so、la、si)各音之间的音程关系中,只有一个增音程和一个减音程。现在,我们就用基本音级的七个音来认识各种音程的名称(写在前面的是下方音,后面的是上方音):大二度(含两个半音,即一个全音): dore;remi;faso;sola;lasi 小二度(含一个半音,即半个全音): mifa;sido 大三度(含四个半音,即两个全音): domi;fala;sosi 小三度(含三个半音,即一个半全音): refa;miso;lado;sire 大六度(含九个半音,即四个半全音): dola;resi;fare;somi 小六度(含八个半音,即四个全音): mido;lafa;siso大七度(含十一个半音,即五个半全音): dosi;fami 小七度(含十个半音,即五个全音): redo;mire;sofa;laso;sila 纯四度(含五个半音,即两个半全音):dofa;reso;mila;sodo;lare;simi 纯五度(含七个半音,即三个半全音): doso;rela;misi;fado;sore;lami 增四度(含六个半音,即三个全音):fasi 减五度(含六个半音,即三个全音): sifaP 纯八度(含十二个半音,即六个全音): dodo;rere;mimi;?除了大、小、纯、增、减五种之外,还有“倍增音程”和“倍减音程”, 在基本音级的音关系中没有这两种音程。大、小音程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比如,将大三度音程的上方音降低半音(或将下方音升高半音),它就变成了小三度音程;反之,将小三度音程的上方音升高半音(或将下方音降低半音),就会变成大三度音程。可见,音程的度数是由两个音在谱表上的距离决定的,而音程的性质(大、小、纯、增、减)是由它所包含的音数决定的。在上述音程中,所有的纯音程都是“协和音程”,这类音程的两个音同时发音时非常融合(纯八度听起来甚至就象是一个音,难以分辨),但是有单薄,空洞的感觉。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叫做“不完全协和音程”,听起来丰满、悦耳。大、小二度和增、减音程是“不协和音程”,两个音极不融合,有刺耳的感觉。练习1.音程的度量单位是什么?2.音程的性质有几种?说出它们的名称。3.说出下列音程的完整名称(箭头向上为上行,箭头向下为下行): doso;doso;fala;fala;fasi;sifa; rere;sola;sola4.一个大三度中包含几个半音?小三度呢?5.在自然音级中,增四度是由哪两个音构成的?减五度呢?6.以 c2 作为下方音,在谱表上写出下列音程:a.大二度 b.大三度 c.纯四度 d.纯五度 e. 大六度 f.大七度 g.纯八度7.只用一个升号,将上述音程改成: a.小二度 b.小三度 c.减四度 d.减五度 e. 小六度 f.小七度 g.减八度8.只用一个降号,将第六题列出的音程改为第七题列出的音程。9.什么叫协和音程?什么叫不完全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为每种性质 的音程找出两个例子。2.单音程和复音程在一个八度之内的音程叫做“单音程”,超过一个八度的音程叫做“复 音程”。复音程命名的原则是建立在单音程基础上的。遇到复音程时,先将其上方音移低一个八度(或下方音移高一个八度),使它变成单音程,然后就可以按照单音程来称呼了。不过,应该说明是“隔一个八度的大二度”、“隔一个八度的纯五度”等等,以免与单音程相混淆。如下例:例 a 是大十度,其构造是纯八度加大三度,既可以按照级数和音数称之 为“大十度”,也可以直接说成“隔一个八度的大三度”。例 b 是纯十二度, 构造为纯八度加上一个纯五度,可以称为“隔一个八度的纯五度”。同样道 理,例 c 可以称为“隔一个八度的大七度”。复音程的音响性质和单音程是一样的,就上述三例而言,大十度和大三度相同,仍为不完全协和音程;纯十二度和纯五度相同,仍为协和音程;大十四度和大七度相同,仍为不协和音程。练习:1.举例说明什么叫单音程,什么叫复音程。2.用单音程的名称说出下列音程: 大九度大十度纯十一度纯十二度纯十五度3.以 cl 为下方音,在谱表上写出下列音程的上方音:隔一个八度的大二度隔一个八度的大三度 隔一个八度的小三度隔一个八度的大六度4.说出上述音程的复音程名称。转位就是将音程中两个音的位置互相颠倒,上方音移低八度变作下方音、或是下方音移高八度变作上方音。关于转位的目的和音响效果属于另一个范畴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只学习转位的一般规律。在上面的例子中,都是将下方音移高八度,构成了一个新的音程。例 a由纯五度变成了纯四度,例 b 由大三度变成小六度,例 c 由大二度变成小七 度。例 d 由减五度变成增四度。由这几个例子可看出音程转位规则,归纳起 来是这样四条:1.大音程转位后变成小音程,小音程转位后变成大音程;2.纯音程转位后仍为纯音程;3.增音程转位后变成减音程,减音程转位后变成增音程;4.转位前的音程级数和转位后的音程级数相加等于九。 根据这四条规则,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知道某一个音程转位后变成什么音程,例如: 大二度 小七度小二度 大七度大三度 小六度 小三度大六度 纯四度纯五度 增四度减五度?。练习:1.举例说明什么叫音程转位。2.说出下列音程转位后是什么音程: 大三度小二度纯五度增四度3.在谱表上为音程转位的四条规则各写出两个例子。五 和弦1.和弦的概念及各音的名称和弦是若干不同音高的音在纵方向(即同一时间)的结合,这种方法极 大地丰富了音乐音响,扩展和加强了旋律的表现力。和弦中的各音按照三度的关系叠置在一起,最常见的和弦形式是三个音叠置而成的,因此叫做“三和弦”。下面是在七个基本音级上构成的三和弦:在三和弦的三个音中,最下面的叫做“根音”;中间的音与根音的音程是三度,所以叫“三音”;上面的音与根音的音程是五度,叫做“五音”。不论各音怎样排列,名称都不改变。当根音和五音的关系是纯五度时,如果根音与三音是大三度(这时三音与五音当然是小三度),称为“大三和弦”;如果根音与三音的关系是小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大三度),称为“小三和弦”。在基本音级上构成的七个和弦中,有三个大三和弦(例 a)、三个小三和弦(例 b)和一个“减三和弦”(根音和五音是减五度,根音到三音、三音到五音都是小三度,见例 c):如果把四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在一起,从根音到最高音的音程是七 度,称作“七和弦”(例 a);把五个音叠置在一起,称作“九和弦”(例 b):在特定的调式中,每个和弦都有专门的名称;例如,建立在主音上的三和弦称作“主三和弦”或简称“主和弦”,建立在属音上七和弦称作“属七和弦”等等,请参看后面有关调式的内容。练习:1.什么叫和弦?2.什么叫三和弦?什么叫七和弦、九和弦?3.说明根音、三音和五音的名称是怎样来的。4.在高音谱表上以下列音为根音,各写出一个大三和弦和一个小三和 弦:c1e1f1g1a15.在低音谱表上以下列音为根音,各写出一个大三和弦和一个小三和 弦:c d e f g2.和弦转位刚才我们看到的和弦都是根音在最下面的低音位置,这样的和弦叫“原 位和弦”(下例 a)。如果将其它的音置于低音位置,就叫和弦转位,这样的和弦叫做“转位和弦”。就三和弦而言,只有两种转位形式:将三音放在低音位置时称作“第一转位”(下例 b),将五音放在低音位置时称作“第二转位”(下例 c):和弦转位后各音的名称不变:根音不管在什么位置,还叫根音,三音、五音不管在什么位置,仍然叫三音、五音。但是转位和弦有新的名称:在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中,三音(此时处于低音位置)与根音的关系是六度,所以叫做“六和弦”,以阿拉伯数字 6 标记;在三和弦的第二转位中,五音(此时处于低音位置)与根音的关系是四度、三音与根音的关系是六度,叫做“四 六和弦”,用阿拉伯数字 4 和 6 标记(4 在下,6 在上)。下面是几个转位和弦的名称和标记举例。和弦标记中的罗马数字表示和弦是建立在调式的第几级音上(即和弦的根音是调式中的第几级音):在用语言表述时,这些和弦的名称应该读作“一级四六和弦”、“三级六和弦”、“二级六和弦”、“三级四六和弦”、“一级六和弦”。练习:1.和弦转位后根音、三音、五音的名称改变吗?2.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叫什么和弦?第二转位呢?3.在六和弦中和弦的三音在什么位置?在四六和弦中又在什么位置?4.在四六和弦中和弦的五音在什么位置?5.以下列音为五音,在高音谱 表上构成原位和弦:g1 a1 c2 d2 e26.以同样的音为三音,在高音谱表上构成六和弦。7.以下列音为和弦的根音,在低音谱表上构成四六和弦:e1 c1 a g f3.关于和弦的进一步知识前面讲过,除了三和弦之外还有七和弦、九和弦,如果按照三度叠置的办法再向上发展,还会有十一和弦甚至十三和弦。在音乐创作中,七和弦是很常见、很重要的和弦,九和弦也会偶尔出现,其它和弦就很少见了。从结构上来分析,构成三和弦的是两个三度音程;当下面是大三度、上面是小三度时叫做大三和弦,当下面是小三度、上面是大三度时叫做小三和弦,这一点刚才已经介绍过。如果构成三和弦的两个三度音程都是大三度,就成为“增三和弦”,反之,两个小三度音程构成的和弦叫做“减三和弦”。同样的道理,构成七和弦的是三个三度音程,也可以说是一个三和弦上面再加一个三度音程。所以,七和弦的变化形式比三和弦复杂得多。当我们要分析一个七和弦属于什么和弦时,需要抓住两个特征:第一,在根音上构成的三和弦是什么性质的(大三和弦还是小三和弦);第二,由根音到七音的音程关系(有三种可能性:大七度、小七度、减七度)。明确了这两点之后,各种七和弦的名称和结构如下:大小七和弦:大三和弦+小七度(例如“属七和弦”) 减小七和弦:减三和弦+小七度(简称“半减七和弦”) 小小七和弦:小三和弦+小七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