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诗派和两宋之际的诗歌.ppt_第1页
江西诗派和两宋之际的诗歌.ppt_第2页
江西诗派和两宋之际的诗歌.ppt_第3页
江西诗派和两宋之际的诗歌.ppt_第4页
江西诗派和两宋之际的诗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诗派和两宋之际的诗歌,第一节 黄庭坚的诗歌及主张,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有山谷集。 黄庭坚一直苦心研诗,对杜甫尤为推崇,通过汲取杜诗在艺术表现方面的一些长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风格,而且他还提出了一整套的“诗法”,使得许多使人诗翕然相从。,黄庭坚的主张,首先,黄庭坚主张以丰富的书本知识作为写诗的基础,他认为杜诗韩文“无一字无来处”(答洪驹父书),又说“词意高盛,要从学问中来尔”(论作诗文)。,其次,黄庭坚提出了著名的“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论。一,借用前人诗文中的词语、典故,加以陶冶点化,化陈为新,使之在自己的诗中起到精妙的修辞作用。二,师承前人的构思与意境,使之焕然一新,成为自己的构思与意境。,第三,去陈反俗,好奇尚硬,求 奇求硬求新,厌俗厌熟厌常。 如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二句,把“倾城倾国”的成语用得极有新鲜感。,第四,主张用拗律、拗句,改变一般诗句的平仄关系。有意造成一种不平衡不和谐的效果,犹如书法中生硬曲折的线条,给人奇峭倔强的感觉。 “故人相见自青眼,新贵即今多黑头”,自应平而仄,多应仄而平。,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藤。,这首诗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主要特点:善于用典,时有跳脱,无一字无来处,但又明白晓畅,有意用拗句,生新瘦硬。,江西诗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首,下列25人。这派诗人学习杜甫,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法,讲究篇章字句的安排、锤炼,主张无一字无来处,多用典,多用拗句,诗风奇峭瘦硬。元代方回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第二节 江西诗派,一,江西诗派的组成概况 第一期:产生期。代表诗人是黄庭坚、陈师道等人,其创作理论与实践是后代的楷模。 第二期:扩展期,以吕本中、曾几、陈与义为代表,体现了江西诗派的成熟与变化。 第三期:余波期,其影响波及到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等人的创作,但他们都能从江西入而不由江西出,到此宣告结束。,二,江西诗派的文学理论 江西诗派的主张与黄庭坚旨趣有相似处,重工力,但更强调循规矩而主变化,倡活法而主悟入,讲“锻炼而归于自然”。(刘熙载艺概 ),三,江西诗派的文学创作。 江西诗派由于多注重从外部形式上学杜,所以创作成就一般不高,且往往变得生涩艰深,多因袭而少生气。,四,江西诗派的代表诗人 除北宋的黄庭坚、陈师道外,跨两宋之交的江西诗派代表作家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