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论语》导读上期末考试答案.docx_第1页
尔雅《论语》导读上期末考试答案.docx_第2页
尔雅《论语》导读上期末考试答案.docx_第3页
尔雅《论语》导读上期末考试答案.docx_第4页
尔雅《论语》导读上期末考试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导读(上) 期末考试成绩:100.0分一、 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子之所慎:齐、战、疾”,孔子认为在某些方面必须非常慎重,其中不包括()。(1.0分)1.0分窗体顶端 A、祭祀 斋戒 B、战争 C、疾病 D、修道窗体底端我的答案:D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1.0分)1.0分窗体顶端 A、人不堪其忧,回亦不改其乐 B、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登山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4子曰:(),然后君子。(1.0分)1.0分窗体顶端 A、文胜质则野 B、知行合一 C、文质彬彬 D、风度翩翩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5孔子认为什么人接近仁德?()(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坚毅 B、木讷 C、其言也讱 D、以上都对窗体底端我的答案:D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好之者不如学之者 B、好之者不如行之者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好之者不如敬之者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7樊迟问知,孔子的回答是()。(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三人行必有我师窗体底端我的答案:A8“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孔子说的是()。(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子贡 B、子华 C、子路 D、颜回窗体底端我的答案:B9论语宪问中有,贤者避世,其次(),其次(),其次()。(1.0分)1.0分窗体顶端 A、辟地、辟言、辟色 B、辟地、辟色、辟言 C、辟色、辟地、辟言 D、辟人、辟地、辟言窗体底端我的答案:B10“二三子以我为隐乎”中的“二三子”指的是()。(1.0分)1.0分窗体顶端 A、人数稀少 B、孔子的弟子们 C、与孔子作对的大臣 D、上古先贤窗体底端我的答案:B11“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0分)1.0分窗体顶端 A、比喻 B、夸张 C、通感 D、隐喻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12“不违如愚”是孔子对谁的第一印象?()(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子贡 B、曾子 C、颜回 D、子禽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13士希贤,贤希圣,圣希()。(1.0分)1.0分窗体顶端 A、人 B、王 C、天 D、道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14“先王之道”中的先王不包括()。(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尧 B、舜 C、禹 D、帝辛窗体底端我的答案:D15“君取于吴为同姓”中的“取”是指()。(1.0分)1.0分窗体顶端 A、拿取 B、借道 C、通“娶”,婚嫁 D、掠夺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16孔门四科不包括()。(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德行 B、言语 C、政事 D、骑射窗体底端我的答案:D17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当仁 B、不仁 C、不知也 D、可为仁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18根据论语记载,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谓之()。(1.0分)1.0分窗体顶端 A、仁 B、义 C、文 D、德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19“一门三贤”指不包括()。(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冉耕 B、冉求 C、冉雍 D、冉旭窗体底端我的答案:D20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1.0分)1.0分窗体顶端 A、不逾矩 B、不惑 C、从心所欲 D、不自知窗体底端我的答案:B2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出自()。(1.0分)1.0分窗体顶端 A、论语学而 B、论语为政 C、论语雍也 D、论语述而窗体底端我的答案:B22“故旧不遗,则民不偷”中的“偷”指的是()。(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偷盗 B、盗贼 C、偷巧 D、人心浇薄窗体底端我的答案:D23鄹人之子指的是()。(1.0分)1.0分窗体顶端 A、老子 B、孟子 C、庄子 D、孔子窗体底端我的答案:D24士不可以不弘毅,()。(1.0分)1.0分窗体顶端 A、任重而道远 B、人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克己复礼为仁窗体底端我的答案:A25“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的意思是()。(1.0分)1.0分窗体顶端 A、上知为生而知之,下愚为学而知之 B、上知者则固,下愚者善变 C、上知不可使为恶,下愚不可使强贤 D、上知者知行合一,下愚者德不配位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26子见南子,是在哪个国家?()(1.0分)1.0分窗体顶端 A、齐 B、鲁 C、卫 D、韩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27“邻里乡党”,()家为“邻”。(1.0分)1.0分窗体顶端 A、二 B、三 C、五 D、十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28“谁能出不由户,莫由斯道也”,孔子这里感叹的是()。(1.0分)1.0分窗体顶端 A、非道远人,人自远道 B、知行合一,德行一致 C、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D、君子在外,小人在内窗体底端我的答案:A29将孔子尊为“至圣”的是()。(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司马迁 B、利玛窦 C、黑格尔 D、程颐窗体底端我的答案:A30子夏通孔门四科中的哪一科?()(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德行 B、言语 C、政事 D、文学窗体底端我的答案:D31子夏问孝,孔子的回答是()。(1.0分)1.0分窗体顶端 A、能养 B、无违 C、无为 D、色难窗体底端我的答案:D32“嫂溺援手”的典故出自()。(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窗体底端我的答案:B33子曰:言必信,行必果,()。(1.0分)1.0分窗体顶端 A、硁硁然小人哉 B、俨然非君子 C、谦谦君子也 D、唯小人难处窗体底端我的答案:A3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出自()。(1.0分)1.0分窗体顶端 A、诗经秦风 B、诗经卫风 C、诗经豳风 D、诗经邶风窗体底端我的答案:B35根据汉书,“里仁为美”中的“里”指的是()。(1.0分)1.0分窗体顶端 A、五家 B、五户 C、五邻 D、五国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36对“君子不器”中“器”的解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形而上者谓之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 B、形而下者谓之器,器者各适其用互相通达 C、形而上者器,器不能行用,故不相通 D、形而下者谓之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窗体底端我的答案:D37“子张学干禄”,孔子的回答是()。(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君子不器 B、周而不比 C、谨言慎行 D、勤学好问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38“人不知而不愠”达到的是以下哪种境界?()(1.0分)1.0分窗体顶端 A、不惑 B、而立 C、耳顺 D、知天命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3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孔子()的教学方法。(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启发式 B、因材施教 C、灌输式 D、体验式窗体底端我的答案:A40“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孔子说的是哪位学生?()(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子路 B、曾子 C、颜回 D、冉有窗体底端我的答案:D41孔子的“五德”指的是()。(1.0分)1.0分窗体顶端 A、温良恭俭让 B、仁义礼智信 C、忠孝勇恭廉 D、德智体美劳窗体底端我的答案:A42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中的“救”意思是()。(1.0分)1.0分窗体顶端 A、拯救 B、诊治 C、协助 D、阻止窗体底端我的答案:D43关于“雅言”的说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1.0分)1.0分窗体顶端 A、正言 B、尔雅 C、夏朝的语言 D、祭祀的用语窗体底端我的答案:D44在论语中,“从政”指的是()。(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君 B、卿 C、大夫 D、王侯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45子曰:(),祭神如神在。(1.0分)1.0分窗体顶端 A、祭在 B、祭祀 C、祭如在 D、祀如在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4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出自()。(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史书 B、诗经 C、周易 D、孟子窗体底端我的答案:B47“八佾舞于庭”中的“八佾”指的是多少人?()(1.0分)1.0分窗体顶端 A、三十二 B、六十四 C、八十一 D、四十窗体底端我的答案:B48孔子认为何以报德?()(1.0分)1.0分窗体顶端 A、以德报怨 B、以怨报德 C、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D、克己复礼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49“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指的是()。(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因哀而不忍改 B、合乎道而不必改 C、因孝而不该父之志 D、因义而不能改窗体底端我的答案:A50“其心三月不违仁”,孔子说的是哪位学生?()(1.0分)1.0分窗体顶端 A、子路 B、子禽 C、颜回 D、曾参窗体底端我的答案:C二、 判断题(题数:50,共50.0分)1“言不可以躐等”中的“躐等”指的是超越一定的限度。()(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2“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包含了孔子以孝治天下的思想。()(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3论语中提到了禘,禘是一种祭祀。()(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4一升曰爵,二升曰觚。()(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色养”指的是和颜悦色的奉养父母。()(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指的是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优戚。()(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7孔颜乐处指的是颜回居陋巷也不改其乐。()(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8“不复梦周公”,孔子一方面感慨自己来日无多,另一方面也感慨礼崩乐坏的世道。()(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9“侗而不愿”中的“侗”指的是智慧的抉择。()(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10宗白华认为中国的美学发源于人物评藻之学。()(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11孟子区分了天爵和人爵,天爵指的是上天赋予的美德。()(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12周敦颐尊称颜回为“亚圣”。()(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13“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中的“亡”是通假字,通忙。()(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14“犁牛之子,骍且角”中的“犁牛”指的是仲弓。()(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15“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闻”可以理解为达。()(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16“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说明孔子注重言传身教。()(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17“无为而治”的思想非道家一家之学,儒家也有这样的思想。()(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18孔子认为大丈夫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19才美与骄吝,一正一反,极言德不配位、道不称才、文不合质之弊也。()(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20慎终追远指的是事死如事生,要重视丧葬与祭祀。()(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21恕道指的是反求诸己。()(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22“古之学者为己”,“为己”指的是学问向内求,为的是自我人格的提升。()(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23司马迁认为孔子教育弟子主要是诗书礼乐四个方面。()(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24今人的“学”指的是求知,古人之“学”不仅包括求知,也包括求道、做人。()(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25淫祀指的是不合礼制的祭祀,妄滥之祭。()(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26“子张学干禄”,“干禄”一词指的是为官之道。()(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27孔子认为管仲不知礼。()(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28德治指的是让老百姓有道德。()(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29“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治玉的一整套工具和流程。()(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30伯牛擅孔门四科中的言语科。()(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31道家学说有反智思想。()(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32“讷言敏行”一词是出于论语。()(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33窈窕淑女指的是秀外慧中的女子。()(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34孔子认为泰伯的德行是至德。()(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35孔子教诲弟子与人相处不能盲从,要“择其善者而从之”。()(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36樊迟曾向孔子学稼,“稼”指的是种庄稼。()(1.0分)1.0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37“其为人也孝弟”中的“弟”是通假字,通“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