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民对教育公平的价值要求7.doc_第1页
浅谈人民对教育公平的价值要求7.doc_第2页
浅谈人民对教育公平的价值要求7.doc_第3页
浅谈人民对教育公平的价值要求7.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人民对坚持教育公平的价值诉求代泽斌(铜仁一中 贵州 铜仁 554300)摘 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满足人民对教育提出更高的价值诉求,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关键词: 人民;教育公平;价值诉求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 Discussion of Fair Education Value the People DemandDAI Zebin(Tongren No.1 Middle School Guizhou Tongren 554300)Abstract: Fair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the social justice. Safeguarding the people to have opportunity to accept good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fair education, is the basic education development policy of our country and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Key words: the people; fair education; education value demand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根据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来加以落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满足人民对教育提出更高的价值诉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1 教育公平是人民对教育提出更高的价值诉求中国教育正面临历史性的转折,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来加以落实,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的公益性问题的实质就是实现什么样的教育发展和怎样发展教育的问题。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必须重申公立学校的公益性质,从公法的角度对公立学校进行规范,使公立学校真正成为一类由国家设立的、以培养人才为目的、为不特定多数人服务的公立公益性机构。 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是,在普及教育的初期,人们追求的教育公平目标主要是就学权利的平等,即起点公平。当起点公平基本实现后,人们就会提出新的就学条件平等的目标,即过程公平。在过程公平基本实现后,人们又会不懈地追求更进一步的教育公平目标,即结果公平。我国1986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法体现的就是一种起点的公平,实现人人有学上的教育公平目标。经过20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我国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5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目前,全国受教育人口超过3亿,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8.5年左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7000万,全民族的素质明显提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就学权利平等的伟大目标,目前又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教育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强烈需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协调,素质教育推进仍然面临困难和阻力,公共教育投入不足,等等。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时,充分肯定了教育发展的成就,指出“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但同时也指出,教育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较多。这说明,中国教育正面临历史性的转折,人们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历史性地提出了更高阶段的教育条件的平等目标,即过程的公平。2 教育公平是人民对具体实现法治教育的价值诉求我国的现行法律明确地规定了我国公共教育制度的公益性质。教育法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了体现这种公益性质,教育法第八条第二款从公益性的角度规范了教育与宗教的关系:“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教育法第二十五条则从公益性的角度规范了学校和市场的关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这表明,我国的公共教育制度和公立学校体系是建立在公益性基础上的。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的受教育权具体表现为就学的平等权、上课权的受教育的选择权等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论述中,把“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完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部分,也对坚守教育的公益性提出了要求。3 教育公平是人民希望实现教育公益性的价值诉求在十七大报告中,教育被当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以相当大的篇幅给予了重视。再次突出强调了教育的公益性,并表示将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保障教育的公益性,就必须正视当下教育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教育在最近几年确实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可不容忽视的是,高收费让教育门槛依然偏高,教育的公益性不时面临着教育产业化的诱惑。教育(特别是非义务教育)作为稀缺的资源,仍然没有普及到全社会。有调查显示,20年前,大学学费只有200元,现在已高达5000多元,涨幅达25倍,高中的学杂费不到100元,现在已高达2000-5000多元,涨幅达20-50倍。一个农民家庭要用13年的收入,才能供得起一名大学生。正是因为教育中存在着这些问题,所以强调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就显得十分必要。保障教育的公益性,关键是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数据显示,去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840亿元,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名学生的学杂费。今年,这一范围将扩大到全国农村。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湖南等中东部省份,不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交学费和书籍费,连城市小学和初中也免除了学费和书籍费,上海、江苏已决定免除高中阶段学费和书籍费。这些都表明,在教育事业上,政府投入逐年增加。但同时还应看到,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还有待提高,3%的比例与实际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而,十七大报告出要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无疑是教育的最大福音。事实上,教育的公益性还体现在它的平等性上,不能将公民分为三六九等、提供不同的教育,而是要一视同仁。因而,必须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民众更期盼着这些保障性措施能够扩大到高等教育。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党和政府是在着手全力解决,如2007年月日,温家宝总理专程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了刚刚入学的免费师范生,并与几百名学生和老师座谈。当一名同学谈到家乡很多孩子辍学打工时,温家宝总理说:“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使教育体现出最大的社会公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圆上学梦。希望我们的学生懂得农民的甘苦,把他们记在心里;希望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更多地关注贫困家庭和孩子。学校的大门是向人人开的。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是穷人教育学。”这种做法是党和政府解决人民希望实现教育的公益性的价值要求的有效途径。人民对教育公平的价值需求还有很多,如果满足人民的需求、切实按照法律办学,坚持教育的公益性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