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期末测试.doc_第1页
高一地理上期末测试.doc_第2页
高一地理上期末测试.doc_第3页
高一地理上期末测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地理)一、 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内。)1、在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月球的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2. 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是( )A、太阳黑子 B、耀斑爆发 C、太阳辐射 D、核聚变反应3、元旦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北移动4、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 ) A季节相同 B.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 昼夜长短相同 D地方时相同5、 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D随地球自转运动而移动6、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读锋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冷暖冷暖7、所示两图中表示暖锋的图是( )A.图 B.图 C. 图.图都是暖锋 D. 图.图都不是暖锋8、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出现的共同天气现象是( )A.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B.气温升高,气压降低C.都出现连续性降水 D.天气转晴 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据此,回答1718题。9、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10、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后句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A.海陆间循环 B.陆上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三者都不是1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东南多,西北少西北多,东南少夏秋多,冬春少冬春多,夏秋少A. B. C. D.12、造成“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河流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13、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B. C. D. 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反映的是()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15、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读天体系统的示意图,回答12题。16、在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A银河系、太阳系 B河外星系、地月系 C太阳系、地月系 D总星系、太阳系17、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A地球 B太阳 C金星 D月球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回答45题。18、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读右图,完成67题。19、当地球公转到A点时,此时为北半球的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7读下图中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2021题。20、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 AB CD21、地貌景观典型分布的地区依次是A.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北岛 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C.喀斯特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亚平宁半岛 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台湾2010年9月20日7时,第11号台风“凡亚比”正面登陆福建,致使福建省部分市县受灾严重。据此回答22-23题。22、下列各天气系统能表示“凡亚比”成因的是 23、台风中心的天气状况是 A狂风暴雨 B炎热干燥 C阴雨连绵 D晴朗无云右图是沿某大陆3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1516题。24、2012年五一节,小明和他的朋友随团去长白山旅游。在旅游途中迷失了方向,不巧又是阴天。下列能够帮助小明辨别方向的有 利用随身携带的罗盘 利用太阳 根据树木的年轮 利用夜间星体 根据积雪的融化情况 根据低矮的蕨类和藤本植物 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 A B C D 读下图,回答1819题25、图中表示热带雨林气候类型的是 A 甲 B乙 C丙 D丁26、图中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甲 B乙 C丙 D丁读下图,回答2022题。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且按照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两类。读后结合右图回答2728题。27.地热能与读右图中序号相符的是A. B. C. D.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2930题28、该山地是 A武夷山脉 B黄山 C泰山 D秦岭29、该山地南、北两侧自然带基带的不同体现了 A经度地带性规律 B纬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30、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臭氧层破坏 森林被大量砍伐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 B C D二、综合题(共4题,每题10分)(1)A、B、C、D表示气压带A是 带, B是 带, C是 带, D是 带。(2)E、F表示风带E是 带, F是 带(北半球)。在D气压带控制下常形成_气候,此气候类型特点为终年_。 在C气压带与E风带交替控制下会在中纬度地区形成_气候,在E风带控制下会形成_气候。(1)A、B、C、D表示气压带A是极地高气压带, B是副极地低气压带,C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是赤道低气压带。(2)E、F表示风带E是盛行西风带, F是东北信风带(北半球)。在D气压带控制下常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此气候类型特点为终年高温多雨。 在C气压带与E风带交替控制下会在中纬度地区形成地中海气候,在E风带控制下会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32.读地球绕日公转图回答:A(1)图中字母所示日期:A B C D DB(2)图中地球公转速度 点较快, 点较慢(填字母)(3)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且白昼越来越长,地球处在 C向 的阶段。(填字母)(4)由B点向C点,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 (向南、向北)(1)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2)D B (3)A B(4)向南33.读下面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丙乙(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属于断层的是_。(2)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乙处是 地貌,丁处是 地貌,它们的形成,除了地壳运动的原因之外,还与 作用有关。(3)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4)丁处地貌形成原因是 。(5)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甲、乙、丙三处的 处为好,其中 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属于背斜的是乙,属于向斜的是丁。属于断层的是_丙_。(2)从地貌形态来看,图中乙处是谷地地貌,丁处是 山岭 地貌,它们的形成,除了地壳运动的原因之外,还与外力 作用有关。(3)乙处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4)丁处地貌形成原因是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更紧实,不容易被侵蚀。(5)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甲、乙、丙三处的乙处为好,其中丙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34.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用直线画出箭头,表示水循环路径。(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