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玄宗前期开元时期的繁荣盛况平息宫廷政变中宗重新即位以后,政治上毫无抱负,武则天虽然退位,国号也以唐代周,但武氏势力仍然相当强大,政权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由于中宗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他的皇后韦氏就乘机参与政事,妄图效法武则天,独掌政权。武三思(武则天侄)与韦后,由私通发展到政治上的互相利用,结成武韦集团。韦后嫁女安乐公主于武三思子武崇训。安乐公主也颇有政治野心,于是,韦后、安乐公主、武三思狼狈为奸,千方百计想左右政局。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让位的张柬之、桓彦范等人,虽然暂时掌权,但由于武韦集团对他们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张柬之等人多次劝中宗消灭武氏势力,中宗都置若罔闻。反之,武三思、韦后诬称敬晖等“恃功专权,将不利于社稷”,中宗却相信不疑。他按照武三思的意见,表面上封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张柬之为汉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崔玄为博陵王,以示对其尊宠,实际上解除了张柬之、袁恕己的宰相和其他人的职务。武三思、韦后为了争取民心,表现自己的政治才能,上表建议天下士庶为出母(被父休弃的生母)服丧三年,百姓年二十三岁为丁(原二十一岁成丁),五十九岁免役(原六十岁免役)。中宗都表示赞成。不久,武三思又促使中宗把张柬之等五王贬出京师,到外地去做刺史。神龙二年(706)五月,武三思又使人诬告五王参与了驸马都尉王同皎谋害武三思的活动,于是,朗州刺史敬晖被贬为崖州司马,亳州刺史桓彦范被贬为泷州司马,襄州刺史张柬之被贬为新州司马,郢州刺史袁恕己被贬为白州司马。七月,武三思又陷害五王欲废韦后,与安乐公主内外配合,加罪于五王,中宗又流五王于岭南。接着,武三思又派人赴岭南,杀害五王。这时,张柬之、崔玄已死,桓彦范、袁恕己、敬晖被杀。武三思除掉五王,更加肆无忌惮,他得意忘形地说:“我不知代间何者谓之善人,何者谓之恶人;但于我善者则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耳。”安乐公主也更为恃宠骄恣,甚至卖官鬻狱。因为太子李重俊非韦后所生,武三思、韦后、安乐公主等,都经常凌辱太子,甚至呼其为“奴”。安乐公主竟然要求废皇太子,立自己为皇太女。李重俊当然愤愤不平。景龙元年(707)七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发动兵变,杀死武三思、武崇训及其同党十余人。由于兵力不强,很快失败,李多祚被杀,太子走终南山,最后为左右所杀。太子的失败,韦后、安乐公主更为骄横。安乐公主又嫁武延秀(武承嗣子),他们互相勾结,卖官鬻爵,宰相以下,多出其门。安乐公主要把昆明池据为己有,中宗不允,她又另夺民田作定昆池,方49 里。安乐公主的一条裙子,值钱一亿。针对这些腐败情况,中宗不仅未表示反对,反而还加以纵容。如安乐公主常派人掠百姓子女为奴婢,侍御史袁从之把掠民为奴婢者逮捕入狱,安乐公主上奏中宗,中宗竟下敕释放。更为甚者,安乐公主还自为制敕,掩其文要中宗签字,中宗也笑而从之。尽管中宗如此昏庸无能,还不能满足韦后临朝执政,安乐公主欲做皇太女的要求。于是,景云元年(710)六月,韦后与安乐公主密谋策划,毒死中宗。 资治通鉴卷二八,中宗神龙元年。 资治通鉴卷二八,中宗神龙二年。由于太平公主(武则天女)的干预,韦后与安乐公主的目的仍未达到。李重茂(中宗子)先被立为太子,后即皇帝位(殇帝),尊韦后为皇太后。武韦集团并不甘心,中书令宗楚客、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等,力促韦后效法武则天,谋害殇帝,另立国号,但他们又惧怕太平公主与相王(即睿宗,中宗复位后被封为相王)从中阻挠,故不敢轻举妄动。实际上真正对韦武集团构成威胁的是相王的第三子李隆基。李隆基当时是临淄王,他颇有胆识,很有作为,在统治集团内部的频繁变乱中,他暗聚才勇之士,在羽林军中发展势力。他乘中宗被害,武韦集团声名狼藉之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杀韦后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又迫使殇帝让位于相王,恢复了睿宗的帝位,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在消灭武韦集团时,太平公主自恃有功,睿宗又颇念兄妹情谊,对她极为尊重。每逢宰相奏事,睿宗总要先问是否与太平公主议过,于是,太平公主更为擅权弄法。太子李隆基不愿任人摆布,必然与太平公主发生矛盾。太平公主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把李隆基视为最主要的敌人。睿宗懦弱无能,无力处理这些矛盾,借口有彗星出现,要“传德避灾”,表示愿让位于太子。太平公主怕太子即位对自己不利,遂与同党极力劝阻。睿宗坚持己见,终于让位。景云三年(712)八月,太子即位,是为玄宗,尊睿宗为太上皇,改元先天。实行改革,促成开元盛世太平公主结党营私,“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之臣,太半附之”,阴谋废玄宗。先天二年(713)七月,玄宗尽杀太平公主同党,赐太平公主死于家中。十二月改元开元。至此,武周以来的多次宫廷政变暂时结束,开始了政权稳定,经济繁荣的开元盛世阶段。开元年间(713741),玄宗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发展了唐朝政权。为了从历史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他很重视阅读史书。他说:“朕听政之暇,常览史籍,事关理道,实所留心。”由于史书“事关理道”,所以,他认真阅读,但因为有些地方不易读懂,遂又设置了侍读,马怀素、储无量就是他最早的侍读。显然,这是继承了太宗“以古为镜”的传统。玄宗还反对奢靡,提倡节俭。开元二年(714)七月,他针对当时的“风俗奢靡”下诏曰:“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其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后妃以下,皆毋得服珠玉锦绣。”同时,“罢两京织锦坊。”九月,又下诏禁止厚葬。他认为厚葬“无益亡者,有损生业”,“既竭家产,多至凋敝”。于是,他明确规定:“冥器等物,仍定色数及长短大小;园宅下帐,并宜禁绝;坟墓茔域,务遵简俭;凡诸送终之具,并不得以金银为饰。”这种风气,虽然是有始无终,坚持时间不久,但至少反映了开元初年玄宗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开元二十二年(734),他还亲自在苑中种麦,并和太子等人都参加收割。同时还对太子等人道:“此所以荐宗庙,故不敢不亲,且欲使汝曹知稼穑艰难耳。”接着又对侍臣道:“比遣人视田中稼,多不得实,故自种以观之。”他既要使太子等人懂得稼穑之不易,还要了解农民生产的实际情况,正反映了他要加强自己的地位,不甘受人蒙蔽的积极进取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支配下,开元年间的政治措施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资治通鉴卷二一,玄宗开元元年。 旧唐书卷八玄宗纪上。 资治通鉴卷二一一,玄宗开元二年。首先,在政治上为了励精图治,重用贤才,裁汰冗吏。姚崇、宋璟,就是他重用的著名宰相,后人多把姚、宋与唐太宗时的房(玄龄)、社(如晦)相提并论,说明他们在开元年间起过重要作用。姚崇建议“抑权幸,爱爵赏,纳谏诤,却贡献,不与群臣亵狎”等,从刑法、用人、赋税等十个方面整顿政治,玄宗全部采纳。宋璟为宰相,“务在择人,随材授任,使百官各称其职;刑赏无私,敢犯颜直谏。”他还建议恢复贞观年间史官公开记事的制度。贞观时,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向皇帝奏事,史官随同,记录所奏内容,故大臣奏事不敢随心所欲,任意歪曲事实。高宗以后,许敬宗、李义府专权,为了任意密奏其事,不准史官记录其所奏内容。玄宗重视宋璟的意见,恢复了这种制度。政事的相对公开,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抑制政治腐败的作用。姚宋两人还能互相配合。司马光说:“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二人每进见,上辄为之起,去则临轩送之。”两人合作的效果很好,玄宗尊重他们,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开元四年(716),有人认为,当年的官吏选拔太滥,县令多不合格。玄宗立即召集县令,以“理人策”进行考试,结果有45 人不合格被罢官。淘汰腐败无能的官吏,必然加强政权的作用。开元十三年(725),玄宗与中书、门下及礼官、学士宴于集仙殿。他认为“仙者凭虚之论”,“贤者济理之具”,遂改东都的集仙殿为集贤殿,表示他有重视贤才的求实精神。其次,玄宗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开元三年(715)到四年(716),山东发生蝗虫灾害,广大农民无可奈何,只得“于田旁焚香膜拜设祭”。姚崇积极主张捕杀,但有人认为“蝗乃天灾,非人力所及”。姚崇坚决反对坐视蝗虫食苗而不救的悲观论者。玄宗接受姚崇的意见,派人详察各地捕蝗的情况,结果是“连岁蝗灾,不至大饥”。开元年间,还多次兴修农田水利,直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开元二年(714),在文水东北开甘泉渠、荡沙渠、灵长渠,引文谷水溉田数千顷。开元四年(716) 河(今河北三河)修渠河塘、孤山陂,溉田三千顷。开元中,彭山(今四川彭山)开通济大堰一,小堰十,溉田一千六百顷。 旧唐书卷八玄宗纪上。 资治通鉴卷二一四,玄宗开元二十二年。 资治通鉴卷二一,玄宗开元元年。 资治通鉴卷二一一,玄宗开元四年。 资治通鉴卷二一一,玄宗开元四年。 资治通鉴卷二一二,玄宗开元十三年。 资治通鉴卷二一一;玄宗开元三年、四年。开元二十七年(739),武陵(今湖南常德)修北塔堰,溉田千余顷。再者,玄宗为了从经济上削弱贵族的势力,加强朝廷集权,还改变食实封的制度。唐初,凡受封的王公贵族,封户的租调由受封者征收。但唐初受封者仅二三十家,封户也不过千余户。中宗以后,受封者增多,所封户数也远远超过唐初。中宗时的受封者多达一百四十余家,封户遍及五十四州,安乐公主食封四千户,长宁公主三千五百户。睿宗时太平公主食封一万户。食封者不仅征收租调,影响朝廷收入,还任意敲榨封户,使封户增加许多额外负担。玄宗改变旧制,封户的租调由朝廷统一征收,食封者到朝廷定额领取。这样,既加强了朝廷对全国财政的控制能力,也减少了封家对封户的许多苛索,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抑制佛教的泛滥,也是开元年间的重要措施。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南北朝时期有很大发展,唐代更为盛行,武则天提倡佛教,更使佛教泛滥。不少人为了逃避徭役,多削发为僧尼,一些贵族官僚为了从中取利,也争营佛寺。“中宗时,公主外戚皆奏请度人为僧尼,亦有出私财造寺者,富户强丁,皆经营避役,远近充满。”开元二年(714),玄宗接受姚崇的建议,命伪妄僧尼还俗者一万二千多人,同时,还不准再建佛寺。这样,实际上也提高了朝廷控制经济的权力。兵制的改革,也有很大影响。随着均田制度的破坏,府兵制度已难以维持。一方面是农民逃亡日多,兵源枯竭;一方面是府兵不按时更番,久征不还者难以自备资粮,致使许多农民倾家荡产,逃避兵役的斗争日益高涨,“时当番卫士,浸以贫弱,逃亡略尽”,正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在开元十年(722)募兵十三万,充当朝廷的宿卫(后称骑);开元二十五年(737),根据边防的需要,“于诸色征人及客户中召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朝廷供给衣粮,长期戍边。次年,又遣返所有非募而来的边兵。从此,强制征发的府兵制演变为募兵制。兵农分离的募兵制,有利于农民安心农业生产。开元年间,由于玄宗从政治经济各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结束了政治上的不稳定局面,使唐朝进入了富强繁荣时期。当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绵百八十余万屯,布千三十五万端。”这些情况,虽然可能有些夸张,但大体上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同时,也说明杜甫在忆昔诗中说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并非诗人无中生有。由于经济的繁荣,人口也大量增加。开元二十八年(740),全国户数八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口数四千八百一十四万三千六百零九,较唐初甚至武则天时期有大幅度的增加。 新唐书卷三九、四、四二地理志三、四、六。 旧唐书卷九六姚崇传。 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 资治通鉴卷二一四,玄宗开元二十五年。 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开元二十五年(737),由于“岁稔谷贱伤农”,玄宗命提高粮价十分之二三,在京畿和东都一带购粮,两地各得数百万斛。于是,停运当年江、淮之租。同时,“关中蓄积羡溢,车驾不复东幸”。另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房建设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干部档案数字化课件
- 健身街舞考试题库及答案
- 常见的课件结构模式
- 2026届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余姚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带钢板形控制课件
- 师范生实习课件信息模板
- 2025年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检查作业(露天矿山)模拟考试题库(附答案)
- 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方案
- 双方签定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培优卷(北师大版)含答案
- 2025福建福州市鼓楼区国有资产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12345热线考试题库
- 多余物控制管理办法
- 2025年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试题
- 河南省洛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 雅思介绍课件
- 《电商直播运营》教案-任务1 直播平台与岗位认知
- 反邪教宣讲课件
- 儿童呼吸机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