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模拟法庭案例.doc_第1页
民诉模拟法庭案例.doc_第2页
民诉模拟法庭案例.doc_第3页
民诉模拟法庭案例.doc_第4页
民诉模拟法庭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一:戴正存诉被告xx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原告戴正存,男,1962年11月24日出生,汉族,住xx省双峰县三塘铺镇架子塘村兰田村民组。委托代理人陈慧,吴杰勇,xx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xx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住所地xx市xx区友谊路257号。法定代表人陈忠坪,总经理。委托代理人陈碧辉,xx海天律师事务所律师。上列原告戴正存诉被告xx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0年1月27日立案受理,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陈铁军适用简易程序,于2010年3月10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戴正存及其委托代理人陈慧、吴杰勇,被告xx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委托代理人陈碧辉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戴正存诉称,2002年12月23日,原告与被告下属的后坪二号桥项目部签订了施工责任协议书,协议约定由原告负责对张罗公路后坪二号大桥的所有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桥梁工程中工程量清单以内的所有工程进行施工。该工程于2003年6月底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2005年1月16日,被告下属的后坪二号桥梁项目部对原告完成的工程金额确认为3 884 543.60元。2005年2月4日后坪二号项目部财务负责人龙梦君对已付原告的款项也签字确认,但此后被告下属项目部对剩余工程款却一直借故拖延结算。为了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特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支付工程款共计352 934.92元。原告戴正存为支持其诉讼请求,向本院提供如下证据:证据一、施工责任协议书,拟证明原告与被告所属的后坪二号桥项目部签订了施工责任协议书,协议约定由原告负责组织对张罗公路后坪二号大桥的所有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桥梁工程量清单以内的所有工程进行施工,被告则依约应当支付相应的工程款项;证据二、工程款金额确认单,拟证明被告所属的后坪二号桥项目部对原告完成的工程金额确认为3 884 543.60元;证据三、被告所属的后坪二号桥项目部会计出具的已支付原告工程款项的报告,拟证明被告下属的后坪二号桥项目部至2005年2月4日止向原告已支付了3 531 608.68元工程款。被告xx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辩称,被告所属项目部与原告没有签订施工协议书,我公司与原告没有合同关系,原告起诉我们没有法律依据,被告的后坪二号桥项目已与施工队结算完毕,需要支付的工程款已全部付清,即算原告可以代表施工队向被告主张权利,其主张也已过诉讼时效。被告xx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为支持其诉讼主张,向本院提供如下证据证实:证据一、记账凭证153页,证明当时二号桥项目双峰施工队已领钱的凭据,拟证明施工队负责人不是原告本人;证据二、欠条及施工队负责人廖国林的身份证复印件及银行付款凭证,拟证明被告原欠廖国林施工队工资47 500元整,被告已于2006年6月19日将欠款支付给廖国林:证据三、廖国林的承诺书,拟证明廖国林已收到上述款项且与其负责的施工队的工程款已结清。在本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对上述证据进行了质证,被告xx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对原告戴正存提供的证据发表如下质证意见,对证据一认为没有原件,对其真实性、合法性有异议,未与原告签订过上述协议;对证据二真实性有异议,确认单上我公司王能和杨树南都不是本人签字,项目部公章现在已无法核对,同时该证据不能证明被告和原告的结算关系,与本案没有关联性;对证据三该证据不是原件,无法核实其真实性,项目部也未盖公章,我们无法核实其真实性。原告戴正存对被告xx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提供的证据发表如下质证意见,被告提交的证据一能够和原告提交的证据相互印证,也证明了被告和原告签订了施工协议,领款人廖国林为原告的姨妹夫、戴正意是原告的弟弟,原告本人是施工队的总负责人,票据截止日期是2003年6月13日,而被告对工程量的确认是2005年1月16日,对该组证据真实性没有异议;对证据二真实性无异议,但只能证明工程施工完毕后退场时出具的一个条据,不是双方结算的金额,对证据三承诺书的真实性有异议。承诺书上的签名和领款栏上的签名是否同一人不能确定,但上述款已经收到。上述原告提交的证据一、三,未向本院提供原件,被告否认上述证据,原告亦未有相关证据佐证,本院对上述证据不予采信;原告提交的证据二及被告提交的证据只能证明施工队已完成工程金额及被告已支付的工程款,不能证明原告享有上述债权。经审理查明,2002年12月,被告xx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所属的后坪二号桥项目部为承建后坪二号桥工程,将部分工程交给双峰民工队施工,工程完工后,被告xx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所属的后坪二号桥项目部于2003年6月16日向廖国林为代表的双峰施工队出具欠47 500元的欠条一张。2006年6月19日,被告xx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所属的后坪二号桥项目部向廖国林支付47 500元工程款,同日,廖国林向其出具承诺书,明确被告xx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所属的后坪二号桥项目部与双峰施工队发生的工程款项已结清。现原告以与被告xx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所属的后坪二号桥项目部签有施工责任协议,被告未付工程款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支付工程款共计352 934.92元。本院认为,原告戴正存称与被告xx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所属的后坪二号桥项目部签订了施工责任协议书,其未向本院提供合同原件,亦未提供确实证据证明签订了上述合同,同时,被告否认与原告签订了上述合同,结合被告向本院提供的向施工队付款的付款凭证及廖国林出具的承诺书,本院认为上列原、被告之间未签订施工责任协议,且原告戴正存亦不能代表施工队向被告xx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主张权利,原告戴正存的诉讼请求无事实和法律依据。据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戴正存对被告xx环达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的诉讼请求。本案受理费66 00元,减半收取3 300元,财产保全费2 320元,以上共计5 620元,由原告戴正存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xx省xx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员 陈 铁 军二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代理书记员 向 宇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案例二原告李建龙诉被告xx电视台政法频道名誉权纠纷一案原告李建龙,男,1954年4月15日出生,汉族,无职业,住xx省xx县跳马乡白竹村小塘组438号。委托代理人冯梦豆,xx天恒健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戴卓,xx天恒健师事务所律师。被告xx电视台政法频道,住所地xx市劳动西路346号有色大厦3楼。法定代表人人甘霖。委托代理人胡龙,xx天地人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彭丹,xx天地人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李建龙诉被告xx电视台政法频道名誉权纠纷一案,于2010年1月26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审判员刘万江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代理书记员龚惠龙担任记录。原告李建龙及委托代理人冯梦豆、被告xx电视台政法频道委托代理人胡龙和彭丹到庭参加了诉讼。现本案已审理终结。原告李建龙诉称:原告李建龙于2009年11月3日下午13时驾摩托车在xx市李洞路与万家丽路路口地段与一辆小车相撞,造成重伤,原告当场昏迷,被交警和对方司机送入xx市中心医院急症科,随后被告xx政法频道到医院对原告进行采访。不顾原告处于重伤、神志不清的状态,在没有经过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强行要求瘫坐在医院台阶上的原告站起来,在急诊科室外沿直线行走,并对原告走路不稳的情况进行拍摄,随后离开。在2009年11月16日晚,被告以摩托司机载三人,酒醉还装呆为标题,对原告遭遇的这起交通事故进行了报道,播放了原告走直线,而原告走路不稳的图像,并强调认定原告醉酒驾驶,还装呆想逃避责任。该新闻播出后,原告的亲戚都打电话来询问此事,可见影响之恶劣。而根据交警部门送检后给原告的酒精检测鉴定结果为:未检测出乙醇。此事发生后,原告家属联系了被告,并多次要求被告在造成影响范围内公开道歉,被告只是对原告李建龙主治医生进行了一个补充采访,简单说明原告症状后,再无弥补动作,对于原告要求公开道歉的要求也是置之不理。原告认为,被告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采用诱导式的采访、以及为追求热点题材而进行的强行摆拍,贬损原告名誉,侮辱原告人格,导致原告的社会评价下降,已构成了对原告名誉权的严重侵害。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1、请求判令在造成影响的范围内公开道歉,为原告恢复名誉,消除影响;2、判令被告赔偿精神损失费50 000元;3、判令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和原告的律师费。被告xx电视台政法频道辩称:原告李建龙诉称的事实不是真实的,被告是在原告承认的情况下,进行采访的,所以是有事实依据的,被告没有诱导采访,而是原告自愿的采访,也不存在强行摆拍。没有损害原告的名誉,被告做出报道是真实的。经审理查明,2009年11月3日,原告李建龙驾摩托车在xx市李洞路与万家丽路路口地段与一辆小车相撞,造成重伤,原告当场昏迷,被交警和对方司机送入xx市中心医院急症科,原告苏醒后,被告xx电视台政法频道对其进行了采访并于2009年11月16日进行了播报,其标题为摩托司机醉驾载四人被撞飞。在采访过程中,原告承认自己喝了酒。节目播出后,经交警部门检测,原告血液内没有酒精含量。后原告突然昏迷,经诊断系颅内出血。被告得知此事后,对该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经采访原告主治医生和原告的妻子,对原告没有喝酒、前次报道中原告承认喝酒是因为颅内出血导致神志不清及颅内出血的症状与喝酒症状相似等事实进行了报道。以上事实,有原告提供的xx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出具的(长)公(刑)鉴(理化)字【2009】1308号理化检验鉴定书、法院调取的由被告提供的报道该事的光碟及庭审笔录在卷佐证。本院认为,名誉权是指公民或者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社会评价、人格尊严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属于一般侵权行为,一般侵权行为是否成立,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即主观上是否有过错、行为是否违法、是否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及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本案中,被告对原告撞车一事进行采访,并根据原告自己的述说及在场事故当事人的描述对采访现场进行报道,故被告主观上并没有过错;其二,对于原告是否喝酒一事,从采访现场视频证据可知,原告自己承认喝酒,被告据此进行报道,且在得知事实真相后,被告及时对该事进行补充报道,澄清了事实。从整个报道过程来看,被告的报道行为没有严重失实,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其三,原告并没有提供证据证明被告的采访报道行为对其社会评价、人格尊严造成了损害。由此可知,被告的报道行为不具备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因此原告的诉讼请求缺乏相关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李建龙的诉讼请求。本案诉讼费1 350元,减半收取675元,由原告李建龙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本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xx省xx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审判员 刘 万 江二一年四月二十六日代理书记员 龚 惠 龙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零一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第一百零六条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案例三原告易丽花、张紫钰与被告xx市xx区大托镇新路村潘公塘村民小组(下称潘公塘组)、xx市xx区大托镇新路村村民委员会(下称新路村村委会)承包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一案,原告易丽花,女,1980年7月7日出生,汉族,住xx市xx区大托镇新路村潘公塘组。原告张紫钰,女,2009年11月25日出生,汉族,住址同上。法定代理人易丽花,系原告二张紫钰母亲。被告xx市xx区大托镇新路村潘公塘村民小组,住所地xx市xx区大托镇新路村潘公塘组。代表人张四清,该组组长。被告xx市xx区大托镇新路村村民委员会,住所地xx市xx区大托镇新路村。法定代表人高平,该村村长。原告易丽花、张紫钰与被告xx市xx区大托镇新路村潘公塘村民小组(下称潘公塘组)、xx市xx区大托镇新路村村民委员会(下称新路村村委会)承包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一案,本院于2010年1月22日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李若兰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易林波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潘公塘组、被告新路村村委会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进行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易丽花、张紫钰诉称:二原告是被告潘公塘组的村民,有身份证及常住人口登记卡为证,依宪法、法律享有被告村民同等待遇,同等享有赖以生存的根本权力,同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征用征收费同等的分配权等权力。2007年被告潘公塘组的土地被征收,土地征用征收费的40,约610万元到组上,村民小组现在将剩余的款项以人均25 700元向小组成员发放土地征用补偿费,2010年3月10日又发放土地征用补偿费等人均2 540元。被告以原告为出嫁之女为由剥夺原告的分配权利。原告多次要求补发未果。原告请求法院,判令:1、被告向二原告支付土地征用征收补偿费共计人民币56 480元;2、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被告潘公塘组未提出书面答辩意见。被告新路村村委会未提出书面答辩意见。本院经审理查明:原告易丽花系潘公塘组村民,自幼在潘公塘组生活,参与了潘公塘组土地承包经营。2004年原告易丽花结婚后户口仍未迁出。2009年11月25日生育小孩张紫钰,张紫钰户口随母登记在xx市xx区大托镇新路村潘公塘村民小组。2007年12月,潘公塘组的土地被征收。2009年,有关单位支付了征收补偿款。2010年1月19日,潘公塘组按人平25 700元的标准给该组村民发放土地征收补偿款,3月18日又分配了人均2 540元,均未分配给两原告。两原告遂向本院起诉,酿成本案纠纷。上述事实,有身份证、常住人口户籍证明、存折、结婚证及庭审笔录等在卷佐证,足以认定。本院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依法被征用所获得的补偿,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所有。本集体的成员可以通过民主议定的方式对土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作出决定,也可以自主决定根据成员对集体所尽义务、责任等情况的差别对不同成员所应享有的权利作出不同的安排,但不得因此损害个别成员应当享有的权利。本案中,易丽花、张紫钰母女均系潘公塘组的村民,其有权享有潘公塘组因土地被征用所获得的补偿,潘公塘组根据2005年5月7日的潘公塘组决议书第6条不分配土地补偿费给两原告,明显不当。新路村村委会作为潘公塘组的上一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自治机构,有义务对潘公塘组的土地补偿费分配进行监督、督促,故新路村村委会应对潘公塘组给付易丽花、张紫钰母女土地补偿费的义务承担连带责任。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四条、第一百零六条、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百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二款、第四十九条,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由被告xx市xx区大托镇新路村潘公塘村民小组给付原告易丽花、张紫钰土地补偿费各28 240元,共计56 480元,限本判决生效后5日内履行完毕;二、由被告xx市xx区大托镇新路村民委员会对上述给付义务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案件受理费1 085元,减半收取543元,由被告xx市xx区大托镇新路村潘公塘村民小组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xx省xx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员 李 若 兰二一年四月二十一日代理书记员 李 波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四条劳动群众集体组织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包括:(一)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二)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三)集体所有的建筑物、水库、农田水利设施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四)集体所有的其他财产。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 (镇) 农民集体所有。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第一百零六条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一百一十七条侵占国家的 、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第一百三十条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第五条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三十条农村划分责任田、口粮田等,以及批准宅基地,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权利,不得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妇女结婚、离婚后,其责任田、口粮田和宅基地等,应当受到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条第一款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第二款 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第四十九条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及其监护人或者其他组织和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请求支付相应份额的,应予支持。但已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备案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政府规章对土地补偿费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案例四原告xx环泰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泰公司)诉被告xx海普化工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普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原告xx环泰机电有限公司,住所地xx市火星镇紫薇路紫薇花园116号。法定代表人江敏,总经理。委托代理人郭进,男,1978年1月11日出生,汉族,无职业,住xx市岳麓区麓谷大道668号。被告xx海普化工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住所地xx市赤岭路74号(xx化工机械厂内)。法定代表人李晓明,总经理。委托代理人舒建国,xx汗青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xx环泰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泰公司)诉被告xx海普化工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普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2010年1月22日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由审判员史毅独任审判,于2010年4月29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环泰公司委托代理人郭进及被告海普公司委托代理人舒建国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环泰公司诉称,原、被告于2007年至2009年保持供货关系,但海普公司一直拖欠货款,截止2010年1月18日,海普公司尚欠环泰公司货款总计189 397元。经环泰公司多次催要,海普公司至今未予给付。现诉讼请求:1、判令海普公司一次性还清所欠货款189 397元;2、判令海普公司承担本案诉讼费用。被告海普公司辩称,所欠环泰公司货款属实,但环泰公司所供产品系假冒产品,并已产生了质量事故,故应依公平、合理原则扣减20的货款,且延长质保期至2010年12月底。经审理查明,原、被告双方于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间保持业务往来关系,由环泰公司向海普公司提供以轴承为主的设备配件,双方未签订书面买卖合同。经当庭核对,截止本案起诉之日,海普公司尚欠环泰公司货款188 977元。期间环泰公司多次向海普公司催要货款,海普公司以环泰公司所供产品系假冒产品,且产生质量事故为由,要求扣减部份货款,双方协商未果,遂酿成纠纷。以上事实有环泰公司提交的送货单、进账单及双方当事人当庭陈述在卷佐证,足以认定。本院认为,原、被告之间有长期业务往来关系,双方虽未签订书面买卖合同,但买卖合同关系成立。经当庭确认,海普公司所欠环泰公司货款188 977元属实,海普公司辩称环泰公司提供的产品系假冒产品并产生质量事故,要求扣减部份货款的意见,因海普公司不能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且经本院当庭释明海普公司也未提出相关鉴定申请,故本院不予采信。海普公司应将所欠货款向环泰公司给付清结。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一百零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由被告xx海普化工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5日内,将所欠货款188 977元向原告xx环泰机电有限公司给付清结;二、驳回原告xx环泰机电有限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受理费4 090元,减半收取2 045元,财产保全费1 468元,合计3 513元,由原告xx环泰机电有限公司承担35元,被告xx海普化工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承担3 478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xx省xx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员 史 毅 二一年四月三十日 代理书记员 龙 灿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一百零九条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一百零八条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 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案例五原告王勋诉被告何刚强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原告王勋,男,1975年9月28日出生,汉族,无职业,住xx市岳麓区荣湾路94号。委托代理人孙玉文,xx全胜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何刚强,男,1970年7月4日出生,汉族,无职业,住xx省新邵县严塘镇坳背村5组12号。委托代理人曾良盛,xx泽宇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马颜昕,男,1988年10月20日出生,回族,无职业,住xx省隆回县山界回族乡老屋村4组11号。原告王勋诉被告何刚强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2010年1月7日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由审判员史毅独任审判,于2010年2月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王勋委托代理人孙玉文,被告何刚强及其委托代理人曾良盛、马颜昕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王勋诉称,2007年何刚强因装修需要,从王勋处购得一批洁具,双方于2007年11月26日签订合同,合同总额为33 800元。合同签订后何刚强向王勋支付了10 000元定金,余款根据合同约定待何刚强验货后再支付。当王勋于2008年3月将货物送到何刚强处并由何刚强验收无误后,何刚强以未带现金、时间繁忙为由要求推后付款。后王勋多次向何刚强催要剩余货款,但何刚强至今未付。现诉讼请求:1、判令何刚强支付拖欠王勋的货款本金23 800元及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的利息26 000元;2、判令何刚强承担本案诉讼费用。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原告王勋撤回利息部份的诉讼请求。被告何刚强辩称:1、王勋提供的货物存在质量问题;2、合同中约定安装完毕后付款,但至目前为止王勋仍未派人安装;3、因王勋不派人安装,何刚强不得不找人安装,共花费安装费5 000元,且目前仍有部份设施未安装不能使用;4、因王勋已不能提供售后服务及质保,上述情况无人负责。经审理查明,2007年11月26日王勋以“xx市欧派卫浴商场”的字号与何刚强签订同升湖别墅何总用洁具供销合同1份,约定何刚强向王勋购买价值33 800元的洁具;合同签订后王勋按质按量按进度提供货物,货物进场时间何刚强须提前一周通知王勋,货物除蹲便器和挂便斗外,其余均由王勋安装;售后服务内容为部份部件保用3至7年不等;付款方式为合同签订后交10 000元的定货金,货到验货后交足合同金额的95的尾款,装完即付。合同签订后,何刚强按约向王勋支付定金10 000元,王勋亦按约将货物送至何刚强处,但未经何刚强验收合格,王勋亦未派人进行安装。后何刚强在自行请人安装过程中发现货物部份部件缺失,使用过程中发现部份货物有漏水等质量问题,故以此为由拒绝向王勋支付剩余货款,王勋多次催款未果,遂酿成纠纷。以上事实有原、被告签订的供销合同、何刚强提供的现场照片及庭审笔录在卷佐证,足以认定。本院认为,原、被告之间签订的供销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何刚强按约履行了给付定金10 000元的合同义务,王勋提供货物后,未经何刚强验收合格且未履行安装义务属实,合同中“货到验货后交足合同金额的95的尾款,装完即付”的约定应认定为附条件的给付义务,因王勋未履行该合同义务,何刚强有权拒绝支付至95的货款。另5的货款经双方当事人当庭确认为质保金,因至本案庭审结束之日,尚未到双方约定的质保期,王勋无权要求何刚强提前给付。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百零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王勋的诉讼请求。本案诉讼费450元,减半收取225元,由原告王勋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xx省xx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员 史 毅 二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代理书记员 龙 灿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第六十七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案例六原告xx地凯科技有限公司诉被告李煜翔劳动争议一案原告xx地凯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xx南宁高新工业园科园东四路3号。法定代表人王东生,该公司总经理。委托代理人张亮,xx声威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陈根葆,xx地凯科技有限公司员工。被告李煜翔,男,1984年10月5日出生,汉族,无职业,住xx市开福区庆和里23号2门510房。原告xx地凯科技有限公司诉被告李煜翔劳动争议一案,原告xx地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1月15日诉至本院。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谭任平独任审判,于2010年3月2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张亮和被告李煜翔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原、被告于2006年元月签订了劳动合同书,期限是从2006年元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止。以后双方虽未直接签订劳动合同,但在该劳动合同书中第12条第2款明确规定:本合同期限届满后,非乙方原因未办理终止或者续订手续,双方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视本合同自动续订。因此双方事实上是续签了劳动合同,不应支付双倍工资给被告。2009年9月14日被告无故自动离职,违反了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第10条第5款的规定,原告不应向被告支付经济补偿。现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决驳回被告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的请求。被告辩称:被告从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14日期间在xx地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四年,职位为项目业务员,唯有2006年1月1日签订了一年劳动合同,期限自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月1日,之后未签订任何劳动合同。在工作期间原告没有为被告购买任何保险,2009年9月14日,原告口头通知解聘。经xx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由原告支付被告双倍工资11 378.5元及四个月工资 的经济补偿4 186元,并以xx市历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为基数为被告补缴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14日的社会保险金,承担单位应缴的部分。原告不服仲裁诉至法院,被告请求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并判令原告补缴被告工作期间的劳动保险。原告当庭举证如下:证据一、劳动合同书,合同书第十二条第二款明确约定,本合同期限届满后,非乙方(劳动者)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双方形成事实劳动关系,视本合同自动续订,合同期限内双方另行协商确定,欲证明原、被告之间一直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且证明被告履行劳动合同的地址在xx市芙蓉中路398号新时空1811号,属xx市xx区管辖范围;证据二、商品房买卖合同及房产证,证明原告在xx市xx区购买了房产,被告劳动所在地在xx区;证据三、xx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证明原、被告劳动争议已经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证据四、xx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送达回证,证明原告起诉未超过法定诉讼时效;证据五、职工丁伟玲与公司的财务结算汇总表,证明结算不是离职结算而是财务结算手段。被告当庭举证如下:证据一、劳动合同,证明劳动合同第一条第九款及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原告提出的合同第十二条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有书面的劳动合同才能购买劳动保险;证据二、考勤卡,证明2009年9月14日被告按时上班;证据三、结算书,证明2009年9月14日原、被告进行了结算。对原告所举证据一至证据四的真实性、合法性,被告均无异议,对证据一的关联性有异议,认为不能证明合同期满后,原、被告之间签订了劳动合同,对证据五,被告有异议,被告与丁伟玲没有任何关系,不具有关联性。对被告所举证据一、二、三的真实性、合法性,原告均无异议,但对证据三的关联性有异议,认为结算书是工程结算书,实为劳动者业务提成,不是离职结算,对原告所举证据一至四,本院予以采信,证据五的关联性不予采信,对被告所举证据一至证据三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本院予以采信。根据已采信的原、被告所举证据及双方陈述,本院确认如下案件事实:2006年1月1日,原告与被告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书,合同约定原告聘用被告在原告下属分支机构xx分公司销售部任职,具体负责原告下属xx分公司销售部门防雷工程、防雷产品的业务洽谈,原告按合同最低工资规定结合公司工资制度支付原告工资报酬,具体标准为不低于人民币600元每月,合同期限为一年自2006年1月1日起至2006年12月31日止,试用期一个月。合同第九条规定了合同终止的情形:1、本合同期限届满;2、乙方(指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条件的;3、其他双方约定的情形。第十条约定了合同解除的情形,其中第一款规定为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本合同。第十二条还规定了合同续订的情形:1、本合同期限届满后,经双方协商本合同可以续订;2、本合同期限届满后,非乙方(指劳动者)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双方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视为本合同自动续订,合同期限由双方另行协商确定,合同签订后,被告自2006年1月1日起至2009年9月14日期间一直在原告下属xx分公司工作,但自2006年12月31日后,双方未另行签订劳动合同,原告按2006年1月1日所签劳动合同规定支付了被告自2006年1月1日起至2009年9月14日止的劳动报酬,但没有为被告缴纳社会保险金。2009年9月14日,原告口头通知被告解除劳动关系,被告也同意解除,双方结算了工资。另查明,至2009年9月14日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前12个月被告平均工资1 046.5元。本院认为,原、被告2006年1月1日所签劳动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双方均应遵守合同约定,被告在2006年1月1日与原告建立劳动合同关系后,虽然只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且合同约定期限为一年,但合同第十二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了合同期限届满后,非原告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签订手续,双方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视本合同自动续订,合同期限双方协商确定,原、被告之间于2006年12月31日合同期满后,未签订新的劳动合同,被告继续在原告公司工作,且工作岗位也未改变,根据原、被告所签订劳动合同的约定,视为劳动合同自动续订。故原告虽未与被告另行签订劳动合同,但被告在原告公司工作期间所依据的仍是原来的劳动合同,所以应认定原告在被告劳动期间与被告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被告辩称原告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理由不能成立,被告要求原告支付双倍工资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原、被告之间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虽系原告提出,但被告也予接受应视为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所以原告仍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被告支付经济补偿金。被告辩称要求原告补缴社会保险金,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案范围,本案不予审理。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六条、第四十六条第二款、第四十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由原告xx地凯科技有限公司向被告李煜翔一次性支付四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4 186元(1046.5元每月4个月);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受理费10元,减半收取5元,原告xx地凯科技有限公司承担2.5元,被告李煜翔承担2.5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xx省xx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员 谭 任 平 二一年四月十三日代理书记员 王 金 辉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二十九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案例七原告邓政与被告喻灵芝不当得利纠纷一案原告邓政,男,1973年4月2日出生,汉族,无职业,住xx省南县中鱼口乡小北洲村第八村民小组。委托代理人邓斌、刘自能,xx环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喻灵芝,女,1962年5月30日出生,汉族,个体工商户,住xx市xx区学院街所西文庙坪社区学宫门正街48号。委托代理人刘丹阳,xx君见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邓政与被告喻灵芝不当得利纠纷一案,本院于2010年1月11日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由审判员龙玲玲独任审判,于2010年3月11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邓斌、被告委托代理人刘丹阳到庭参加诉讼;2010年4月6日本案再次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邓政及其委托代理人邓斌、被告喻灵芝及其委托代理人刘丹阳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邓政诉称:2009年初,原告向xx银港大厦培训中心(以下简称银港培训中心)食堂供应肉类及小菜,银港培训中心向原告支付货款。根据银港培训中心的财务制度要求,原告经与被告商定,委托银港培训中心将应付原告货款付至被告经营的xx市雨花区xx高桥大市场姐弟调料商行帐户。2009年9月2日至2009年11月20日,银港培训中心陆续向被告帐户汇款共计人民币14万元,被告收到上述货款后只向原告转付部分货款,尚差7万元拒不支付,原告催讨未果,现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向原告返还不当得利款人民币7万元及利息(利息计算至债务实际清偿之日止),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被告喻灵芝辩称:原告所述不属实,被告已支付全部的货款,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被告喻灵芝系xx市雨花区xx高桥大市场姐弟调料商行(以下简称姐弟调料商行)业主。原告邓政长期与银港培训中心食堂有供货关系,根据银港培训中心的财务制度要求,邓政与喻灵芝商定,将银港培训中心应付货款通过姐弟调料商行账户转为支付。2008年10月11日,原告向银港培训中心出具委托书,委托银港培训中心将货款付至姐弟调料商行帐户。此后,银港培训中心将应付货款付至姐弟调料商行账户,邓政再从商行的业主即喻灵芝处领取现金。邓政多次从喻灵芝处领取现金,双方之间未办理任何手续,也未发生过纠纷。2009年9月2日至11月20日期间,银港培训中心陆续向姐弟调料商行帐户汇款共计人民币14万元,邓政认为仅领取了部分款项,尚有货款未支付。双方之间产生纠纷,邓政遂于2010年1月11日向本院提起诉讼,要求喻灵芝返还不当得利款7万元。庭审中,喻灵芝提供录音资料一份,记载了双方在2009年12月8日就此事进行协商的经过。该录音资料中,邓政提出双方九、十月份已支付的钱款数额有争议,在4万至4.5万元之间,对其他月份支付的钱款未提出异议,但不申请鉴定。邓政对曾经进行协商的事实予以认可,但认为该录音系未经允许私自录制,故对录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均提出异议。上述事实,有原告出具的委托书、银港培训中心的证明及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电子回单、录音资料、当事人的陈述等证据证实,经庭审质证,足以认定。本院认为,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本案中,被告喻灵芝应原告邓政要求,代收银港培训中心的货款并支付给原告,双方之间一直未办理任何手续。现原告提供证据证实银港培训中心在2009年9月2日至11月20日间向被告经营的商行账户转账14万元,主张被告尚有7万元未予支付;被告提供录音资料,证实原告在诉前双方协商时,曾明确尚有4万至4.5万元款项未支付,同时提供其商行工作人员的证人证言及商行电话详单,拟证实已向原告支付全部款项。关于上述证据及拟证明的事实,原告虽对录音资料提出异议,但对协商事实予以认可,鉴于双方之间收、付款一直未办理手续,故对原告在协商过程中明确的4.5万元,本院予以确认;被告提供的商行工作人员证人证言及商行电话详单,因均系间接证据,且无其他证据相映证,其拟证明已支付全部款项的事实,无充分有效证据证实,本院不予认可。综上,原告邓政要求被告喻灵芝返还不当得利款4.5万元及从催收之日即2010年1月11日起至实际支付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标准支付的利息的请求,本院予以支持,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1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限被告喻灵芝在本判决生效后三日内返还原告邓政不当得利款4.5万元,并支付从2010年1月11日起至实际支付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标准支付的利息;二、驳回原告邓政的其他诉讼请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