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doc_第1页
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doc_第2页
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doc_第3页
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doc_第4页
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停、收、等、慢培养孩子11大能力作者:李盈颖父母给爱的方式必须设限,忍一时,能给孩子更强壮的心灵、更卓越的竞争力,停止溺爱,永远不嫌迟!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在温公家范这么说。对溺爱世代的父母,这句话无疑是当头棒喝。这群父母往往给了太多的爱,却不知道该给什么、该给多少?友缘基金会执行长廖清碧表示,现代孩子最需要具备的十一种大能力(编按:十一种能力包括:同理力、自信力、勇敢力、接纳别人的能力、适度的表达力、决定的能力、等待力、亲和力、尊重力、合作力、智慧力),经过核对后发现:被宠溺的孩子几乎样样缺乏。尤其,父母溺爱孩子的首要伤害,会造成孩子缺乏同理心。因为孩子从未被父母喝叱不行!,他就无法体会别人的情绪、需要、想法。被溺爱的孩子也容易没有自信,因为父母为他做了一切,他还能做什么?而总是伸出一只手要帮孩子的父母,也要小心孩子表达力会有问题,因为在他还没表达前,父母就已为之代劳了。所以,不论你的溺爱是放任型,或是过度保护型,父母都要谨记四口诀:停、收、等、慢,收回一只手,让孩子自己面对问题。首先,要停下来。停:给爱前,先问这是谁的需要?溺爱的父母在行事前要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现在要替他做的,是我的需要,还是孩子的需要?第十届梁实秋文学奖散文创作类佳作,樊雪春写的我看见我的女儿一文,内容就描述她母亲给她的是一份专断的爱:成长的岁月中,她嫌我洗澡洗不干净,带着菜瓜布好心的把我拎进浴室,做一场脱皮之旅,她洗得很高兴,我则是低着头像一只代宰的羔羊,就这样一直帮我洗到十八岁。她嫌我的头发太长,盖住了眼睛,把我拎到理发店,剪一个西瓜皮。理发师一面剪,我一面掉着眼泪如果我拒绝吃下当归鸡,她会满怀愤怒的把鸡吃光光没人要的鸡我自己吃。她恨恨的说。母亲的背影,是我最熟悉的姿势。樊雪春这段话隐喻着,母亲的好意和子女的需要经常背道而驰。因此,父母在给爱的时候,一定要问自己:这是谁的需要?第二,有些事要收手,好父母最好是少一只手。收:孩子的问题,留给他们解决父母应该问:现在发生的问题,问题所有权人是谁?让孩子处理属于他自己的问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政大心理系教授锺思嘉指出,父母这样做并不意谓停止对孩子的爱,而是肯定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个管教态度对子女而言,就像送给子女一份信任他的礼物,不用花钱,却是一份无价礼品。如何划分问题所有权?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这事有没有干扰或妨碍到我的生活?、这事对孩子和他人是否造成伤害,甚至危害生命安全?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就不关父母的事,父母要收手,不要剥夺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父母只要从旁鼓励和注意就够了。第三,父母要学会等。等:不立即服务,让他为自己负责等一等,不要立即反应,让孩子经历自然与合理的行为结果。父母一直为孩子做太多不必要的服务,叮咛唠叨,结果让孩子养成不在乎的习惯,父母就得一直扮演为孩子负责的角色。张老师基金会桃园分事务所总干事涂喜敏举例,很多父母一早就耳提面命要孩子带外套、到学校后要记得随温度变化穿脱,出门前又亲自将衣服穿上。如果这时父母能够停下来,让孩子自己尝到没带外套的自然结果,父母往后就不需再吃力不讨好的提醒了。锺思嘉也辅导过一个个案:田先生有四个女儿,在一次家庭会议后,他们同意在晚餐后负责收桌面、洗碗筷,但几天后,他们忘了该尽的责任。隔天,田太太也停止做早、晚餐,孩子不解。只见田太太说:很对不起,我实在没法在又脏又乱的厨房里做饭。接着,田先生夫提议出去吃饭,孩子欢呼的问要去哪一家。想不到田先生说:我没有说要带你们一起去啊!你们得照顾自己,自己想办法了。结果,等到他们回来,孩子都吃过了,而且也把厨房整理干净。第四,要慢。因为延后孩子享乐,是他以后竞争力的来源。慢:延后享乐,竞争力更强这是个非常有名的实验,心理学家华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针对史丹佛大学附近小区的四岁小朋友们,进行一系列为期十多年的追踪研究。当时,他手上拿着两种零食,让每个小孩区分出最喜欢和次喜欢的。然后他告诉小朋友说,他会出去这个教室,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不想等的小朋友会拿到次喜欢的食物;如果可以等,但不知会等到何时的小朋友,会拿到最喜欢的食物。十多年后,米歇尔发现:等待越久的小孩,长大后处理挫折的能力越好,比较专心,表达力、逻辑力、计划力等也越好,且其日后SAT(美国大学入学的学力测验)的分数越高。这就是被称为延后享乐(delay of gratification)的经典研究。改变给爱的方式:先降低频率,再找出孩子真正的需求要父母突然改变与孩子长期相处的模式,并非一蹴可几。初期,父母可先将溺爱的频率降低,然后再将给爱的方式移转成孩子真正需要的。元智大学校长彭宗平举例:很多高中生的父母,花一千小时为他们补习上学接接送送,但大学基测出来,却只能以分数落点去找志愿科系。其实父母应该做的,可能是花五十个小时陪孩子去了解适合的科系,这五十小时的影响远比一千小时的接送要重要。停、收、等、慢,将你的爱升华,才能真正对孩子有帮助。*生活大能力,你的孩子得几分?答题方式请根据孩子的真实状况快速给分,依照符合程度,分数各异:偏高2分、一般1分、偏低0分,做完24题后,累计总分(检测对象此问卷设计系针对孩子6岁至12岁的父母)1. 大部分时间,自己整理书包、准备上学用品2. 受挫或被拒绝时,不会一直吵闹,或与父母交换条件3. 很想要超市、百货公司的某样东西,未经同意,能等待或放弃4. 借东西前,会先向物主说一声5. 做错事不会一直说是别人的错,会想下次怎么做更好6. 会时常关心家庭其它成员7. 客人来家里,会分享所有物或玩具,或给大家留爱吃的东西8. 规定、约定打电动或看电视时间,或上床睡觉时间,可以遵守9. 需要做决定时,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会不知所措10. 对于分配到的打扫、洗碗家事或功课,大多能负责11. 清楚表达想法或需要,不需父母猜测、询问半天12. 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不会马上喊父母来协助13. 能自然的对别人招呼,如邻居、管理员14. 被指出错误,会反省,会思考别人说的,不是只有我对15. 生气适可而止,能说出为何让他生气的事16. 当父母称赞别的孩子,也能学习 欣 赏别人17. 知道父母为他做的一切不是理所当然的,会表达感谢18. 在家与在校,态度、表现一样19. 在零用钱的额度内适当使用,不超支、不预支20. 喜欢自己、 欣 赏自己、肯定自己,有自信的21. 容易亲近,大方和善,或乐于与人合作22. 喜欢动手帮忙做家事,不懒散23. 在大热天,虽会烦躁、抱怨,也能去做该做的事24. 不会一直比较物质的贵贱,或觉得高人一等 检测结果37分以上你不会太宠爱孩子,你的孩子已具备很好的社会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