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内应五脏的临床意义-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辅导.doc_第1页
五音内应五脏的临床意义-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辅导.doc_第2页
五音内应五脏的临床意义-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辅导.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音内应五脏的临床意义-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辅导五音内应五脏的临床意义是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现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以便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一、音声对脏腑虚实的诊断意义 音声是五脏的外露信号之一,音声的变化是疾病的重要信息之一。一台机器有否毛病靠声音便可识别,同样,人体的疾病也可根据声音的变化而进行判断。 声音的高低、长短、快慢的变化,对脏腑的虚实状况皆有重要的预报意义。大抵声宏则脏实,声怯则脏虚,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指出言而微而终日重复言语的为夺气,尤其为肾虚气夺的标志。因肾为声音之根,肾气虚不能上摄,故言微而重复。此外,声音尤能反映宗气的状况,宗气为心肺之气,积于胸中,上走息道,与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密切相关,宗气虚则言语低微而难以接续。如临床上,胸痹(包括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肌炎后遗症)即常以言语低微,难以接续为发病前兆。故“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直指方)的理论甚是。 声音对实证的诊断。内经也早已有记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总之,脏腑一旦有病,其病理信息都会由声音携带出来。如脾病声慢、肾病声沉、肺病声促、心病声高、肝病声郁,故音声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的状况。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黯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瞅瞅然细而长者,头中病”及内经“胆病者,善太息。”(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等皆可说明。 二、音声异常对疾病的诊断意义 久病声音嘶哑常提示脏精将绝,预后不良,琴将坏时其声必嘶哑,脏腑将败时,其声必破碎,如肺气损伤而致的“金破不鸣”。亦如内经所曰:“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落),病深者,其声哕。”(素问。宝命全形论)。古代名医扁鹊亦甘:“病人五脏已夺,神明不守。声嘶者死”。足见久病声音嘶哑,确实为预后不祥之兆。 现代医学认为声音嘶哑是喉癌的早期信号,尤其40岁以上中、老年人,如出现两周以上不明原因的顽固性声音嘶哑,尤应当心喉癌的隐伏。 此外,严重心脏病,肾脏疾患。因气血郁滞,导致喉水肿,也可以现声哑。总之,声音嘶哑的出现往往揭示疾病深重,预后不良,临床医师应引起警惕。 发声异常(声带本身无异常)往往为内分泌疾患的征兆。如成年男性出现“童声”或“女声”应考虑性腺功能低下情况。成年男子如出现声尖而锐,常为隐睾症、两性人,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或睾丸炎等疾患,如系因病切除睾丸患者,则应考虑补充雄激素。 女性出现“雄鸡声”,为男性化的表现,应怀疑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两性人或其他卵巢疾患,如卵巢肿瘤、卵巢结核、卵巢炎症等皆可导致雌激素水平低下,如因病用雄激素疗法者则应注意停药或减量,以免引起异性化。 三、失音的诊断价值 失音分为窍闭和内夺两种,窍闭属实证,内夺为虚证,肾为声音之根,肺为声音之标。虚多属肾,实多责肺,故窍闭多为肺实,内夺则为肾虚。 失音主要对肺、肾疾患有较大的预报意义,如素问。脉解篇说到:“内夺而厥,则为喑俳,此肾虚也”。内夺失音又称为喑,常和俳(四肢不遂)伴发,故称为喑俳,为肾虚重症,属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瘤、脑肿瘤、脑脓肿、神经梅毒等病的主要症状。总之,失音属内夺的,多为脏竭的不祥信号,预后多不良。如医学入门曰:“内伤虚损,因疮失音者不治,病人阴阳俱绝,失音不能言者,三日半死矣”。 窍闭失音主要为肺窍闭,所谓“金实则无声”一般为外感,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火不及,寒乃大行,民病暴喑”。 四、哕、郑声、谵语的诊断意义 哕即呃逆,久病最忌讳发哕,内经早已有“病深者,其声哕”之告戒!素问。三郝九候亦说:“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凶发哕噫”。提示病深入脏,预后不良。热病极期出现哕呃,也为不祥之兆,如:灵枢。热病说: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 此外,哕也预报肾竭,如肾虚不纳,虚气上逆,又称脱呃,为真元大虚之凶兆。正如林珮琴所说:“虚脱”呃则非大补真元,必难镇摄也。“(类证治裁。呃逆),产后出现则更为不祥,如证治准绳。杂病说:”产后呃逆,此恶候也“。 现代医学认为呃逆和中枢神经中毒及炎症有关,因此临床表现常常较为严重。常出现于脑炎、脑膜炎、脑瘤、脑溢血、脑血栓、脊髓痨“狂犬病、破伤风以及感染性毒血症。肝昏迷,尿毒症后期出现哕呃则预后更为不良。 (1)郑声的诊断意义:郑声的出现对危病也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所谓郑声指出现于生命濒危,精神散乱时的一种语言重复,声音低沉,断续难接的语声症状,为脏大虚之凶象。如伤寒论阳明篇提出:“实则谵语,虚则郑声”,即明确指出了郑声的本质。 郑声无论出现于亡阴或亡阳之际,皆为危候凶兆,如伴厥冷面白,汗出如珠,息微脉弱,则为亡阳之凶象,而面潮、肤瘪、肤热、舌红、气促脉芤,则又为亡阴之险候。 (2)谵语妄言的诊断意义:谵语为神志不清时出现的语声,常发生于高热实证,如伤寒论220条:二阳并病,太阳症罢,但发潮热,手足絷絷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谵语与郑声的区别是,谵语属实、郑声属虚都提示病情危重,但郑声属虚,故情况更为不利,无论亡阴郑声或亡阳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