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第11课伊豆的舞女学案苏教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第11课伊豆的舞女学案苏教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第11课伊豆的舞女学案苏教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第11课伊豆的舞女学案苏教版.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六第11课伊豆的舞女学案苏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伊豆的舞女小说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不仅是因为它记录了人的思想、人的活动以及人的生活环境,还在于它展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艺术天地。如果说小说是一个大舞台,那么活跃其中的就是个性鲜明的人物;如果说小说是一枝如椽笔,那么书写的就是酸甜苦辣的人生;如果说小说是一本教科书,那么解读的就是错综复杂的人性。小说,包罗万象;小说,涵盖古今。好的小说,可以说“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本专题共选了四篇短篇小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围绕旅行,以温暖缠绵而又哀婉悲戚的笔触,描述了一段朦胧如诗、纯净如画的恋情,展现了人物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美国作家海明威的杀人者采用纯客观叙事手法,讲述了一个关于杀人者的追杀故事,而中心是表现作为事件旁观者的尼克对邪恶社会的发现与恐惧,体现了作者“于平淡中见深远,于简约中见博大”的风格;美国作家马拉默德的魔桶叙述了犹太婚姻介绍人沙兹曼为犹太青年列奥做媒的趣事,颇有欧亨利的风格,被公认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珍品;我国著名作家汪曾祺的鉴赏家是一篇散文化了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卖果子的小贩对生活的朴素理解和对绘画的真心喜爱,揭示了鉴赏美的准则和品味生活的真谛。四篇小说风格各异,但每一篇都是作家对世界的认识,都是作家对世界的展示,融入了他们的人生智慧,体现着他们对艺术的追求。第11课 伊豆的舞女打开伊豆的舞女,如同阅读一本水彩画册,抑或在聆听一段轻快的乐章。一幅幅色彩明朗的画面呈现在你的面前,同时,潺潺流水溅落岩石般的乐音,使你感觉这些画面绝对不是静止的、表象的。它向你解说着一种隐秘的内在情绪,一种源于日本古典文学传统的纤细、敏感而凄哀的美。它不像一般小说那样注重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塑造,而是通过描绘人物特定的自然环境来渲染艺术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展现作者的审美情趣。无怪乎日本著名评论家吉田精一认为伊豆的舞女“有一种近于散文诗的美感。作为小说可以说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失败作”。(杜隽朴素而纯真的诗 伊豆的舞女的艺术特色)一、字音识记 (一)单音字1翌日(y)2.溺死(n)3紧蹙(c) 4.揩汗(ki)5筵席(yn) 6.窒息(zh)7苍穹(qin) 8.舢板(shn)9佯装(yn) 10.田埂(n)11肮脏(n) 12.惘然(wn)13作揖(y) 14.绯红(fi)(二)多音字1佣2.症二、字形辨识1.2.3. 4.5. 6.三、熟语积累(一)熟语释义1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2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3如愿以偿: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4无以复加: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5踟蹰不前:拿不定主意,不敢前进。6魂牵梦萦:形容思念情切。7呆若木鸡:形容因为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8浮想联翩:形容众多的想象或感想接连不断地涌现出来。9如释重负:形容解除某种负担后心情轻松愉快。10漫不经心:随随便便,全不在意。11若无其事: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二)熟语应用1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各种核心期刊的痴迷和盲目崇拜,简直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2近日,济南一家楼盘打出了“接受无条件退房”的口号,这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3旁听成员们聚精会神地关注着庭审的每一个细节,并不时对庭审情况进行打分。4我的心愿似空中的繁星,只盼望有一日能如愿以偿。5在大盘近期有望持续走高的背景下,联想的资本运作令概念股浮想联翩,有望使概念股成为近期炒作的热点之一。 四、词语辨析1症候征候例句胃寒症是指阴寒停留于胃腑所表现的症候,多因过食生冷所致。近期民航飞行安全问题再次被普通大众所关注,其实在业内,无论是否出现事件征候或者事故,作为民航人,飞行安全始终是时时刻刻谨记的头等大事。辨析“症候”指疾病,症状。“征候”指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2应接不暇目不暇接例句小时代3将上映,大牌服饰又要让你应接不暇。从前两部就可以看出,华丽的服装就是这个电影的特色,小时代3势必要打造与众不同的时尚盛宴。从空中看,如今的长沙城高楼林立,让人目不暇接,绿树成荫,路网四通八达,展现出一派现代宜居城市的气息。辨析“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后来也用以形容人或事物过多,接待应付不过来。“目不暇接”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1920年入东京帝国大学求学。曾任记者、杂志编辑、大学讲师、日本笔会会长等。1924年与横光利一等人创办文艺时代杂志,是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之一。作品富有印象主义色彩,语言洗练质朴,意境新颖,注重抒情和主观感觉的描写;但创作思想受佛教影响较深,常带有消极悲观情调。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浅草的少男少女禽兽睡美人古都山之声千只鹤雪国等。其作品在欧洲也有影响。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4月16日在自己的工作室自杀身亡。伊豆的舞女发表于1926年,是作者27岁时的作品。小说描写的是20岁的高中生“我”与14岁的舞女熏子在伊豆相遇而产生感情的故事。小说的发表使川端康成名声大震,以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提起川端康成这个名字,便会说他是伊豆的舞女的作者。这是一篇自传体的小说,作者根据自己20岁时去伊豆旅行的体验写成的。川端康成三岁丧父,四岁又失母,从此,他便随着祖父母回到老家大阪府三岛三郡丰川村过日子。7岁那年祖母也去世,10岁那年,唯一的姐姐又夭折了,剩下川端康成跟他的几乎双目失明的祖父住在一所古老的大房子里,阴郁地过活。15岁时,祖父又溘然长逝,他成了举目无亲的孤儿。1917年川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幼年的不幸和孤儿生活造成的心理创伤以及性格上的畸形,使他时时感到凄凉、痛苦和郁闷,远离故乡来东京求学,在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中,他更觉难以适从。1918年秋天,川端刚升入高二不久,怀着一种暂时逃离宿舍,逃离人群,使自己透一口气的心情,作了一次伊豆旅行。在伊豆,他与巡回艺人兄妹及一家相遇相识,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情。作为一个在社会上过多地承受过分的怜悯或无端的歧视的孤儿,这都是他过去不曾得到过的感觉。听到舞女从社会的一般意义上夸奖自己“是个好人”,他第一次感到摆脱了孤儿出身的阴影,第一次感到自己是个正常的人,第一次感到满足和陶醉。“无论是在下田旅馆窗边,还是在轮船上,舞女所说的好人给我带来的满足和对于说好人的舞女的好感,使我流出了欢喜的热泪。”伊豆的舞女围绕旅行,以温暖缠绵而又哀婉悲戚的笔触描述了一段朦胧如诗、纯净如画的恋情。主人公“我”到美丽宜人的伊豆旅行,途中偶遇一群巡回演出艺人,“我”被其中一位舞女深深吸引,钟情于她,便制造机会和他们相伴前行。在这次不同寻常的旅行中,“我”与舞女之间产生了似有若无的朦胧爱情,“我”作为孤儿第一次体味到了爱的温暖。虽然最终以无奈的分别结束了旅行,给“我”的生命留下难以排遣的惆怅和忧伤,但这种感情最终升华为一种温情,久久回荡在“我”的心间。赏情节1小说通过哪些情节来描写“我”与熏子纯洁朦胧的情感?明确:(1)“端茶”表现出舞女情感的微澜。舞女从楼下端茶上来,脸臊红了,手不停地颤抖,茶洒了一地。舞女的动作和神情生动地反映出她心情的不平静,是对“我”产生朦胧恋情的表现。(2)“听鼓”体现出“我”对舞女全身心的牵挂。每次“我”听见鼓声,心胸就豁然开朗,可是鼓声停息下来,“我”就不能忍受,一想到舞女今夜有可能被人玷污,心里就阵阵作痛。“我”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充分体现出“我”对舞女的关心与牵挂。(3)“同行”是舞女真情的流露。舞女始终跟在“我”的身后,当“我”停下来时,她替“我”掸去身上的尘土。“我”说要喝水,她马上说“我去找找看”。“我”说路边的矮竹做手杖正合适,她马上跑去拿一根给“我”。这些细节,透露出舞女内心掩藏不住的情感。(4)“送别”是双方脉脉无语的心声。“我”动身那天,不见姑娘的芳踪,这对于“我”真是一种剐心的寂寞,但当“我”看到早已等候在码头的舞女时,一股幸福的热流从心底涌出,舞女在船走远之后,才开始挥舞她手中白色的手巾。这无言的告别,道出了两人惜别的痛苦心情和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悲哀思绪。从以上的情节中可见,舞女虽然恋着“我”,但却竭力克制自己,保持平淡和含蓄,把炽烈的感情深藏于心底;“我”虽然全身心牵挂着舞女,但始终没将真情透露出来。作者有意将两人的感情写得幽雅朦胧而又纯洁天真。赏环境2从小说的写作背景来看,作家将故事置于富有诗情画意的抒情世界里,为纯情描写制造了良好的氛围。试举例分析本文的环境描写。明确:在作品中,作者善于用洗练的笔调来描绘自然的清新、恬静与纯美,并通过自然色调与气氛来映衬人物的活动与心理。作品没有大段大段的景色描写,而是在展开故事的同时,描绘了远离闹市的伊豆那重叠的山峦、原始森林、深邃的幽谷、蜿蜒曲折的山路以及供人们憩息的茶馆,这就给这个纯朴的故事设置了一个最适宜的环境,使自然的纯静与20岁的“我”和14岁的“舞女”之间那种纯真之恋造成对应。唯其描绘的纯美的背景,这种纯真的恋情才得以充分体现;唯其感情的纯真,那纯美的背景才变得活泼而真切。纯真的感情与纯静的自然水乳交融,达到了一种超乎尘世的境界。如当“我”在“铺满了落叶,壁峭路滑,崎岖难行”的山间小径上攀登时,别人都落在后面了,只有“舞女独自撩起衣服下摆,急匆匆地跟上了我。重峦叠嶂,寥无声息”。在这里,通过人物行动间穿插的自然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幽静寂寥的氛围。这条崎岖难行的山路,这种寥无声息的气氛,为人物感情交流布置了最好的场所。烘托了情窦初开的“舞女”对“我”产生的那种微妙的欲近不近的羞涩,表现了那种若隐若现的朦胧意识。空灵、含蓄,别有古雅温柔的诗情。赏形象3这篇小说的主人公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示她性格的不同方面的?明确:熏子是一个羞涩天真、纯洁优雅的少女形象。小说通过多处细节描写展现出舞女性格的不同方面:(1)温婉可人、羞涩柔媚。她端茶给“我”时,会羞红了脸,端茶的双手不停地颤抖,险些跌碎了茶碗;被我无意间看见了睡姿,“满脸绯红,猛地用双手捂住了脸”。(2)天真纯洁、活泼可爱。她还是个孩子,童心未泯,一兴奋起来就忘乎所以,在浴池发现我们时,会“满心喜悦,就这么赤裸裸地跑到日光底下,踮起足尖,伸直了身躯”(3)忧伤沉静。看电影的希望破灭,她的失落与无奈分明写在脸上,但又“显得很淡漠”“仿佛连抬头望我的勇气也没有了”。赏主题4小说作者想要表达或者揭示些什么呢?明确:作者童年的悲惨身世,亲人早逝,孤苦无依,导致了他性格的孤僻、扭曲,他是为了感受自己的存在感,从东京沉闷的生活中摆脱出来进行了伊豆之旅,舞女的纯真像清泉般流淌在他的心灵里,伊豆之旅后他的性格开朗起来。主要是想讴歌一份人间的纯真的恋情和这份恋情带给自己心灵的感动,将自己的孤儿特性纠正了。5“我”与熏子一见面就倾心相爱的基础是什么?明确:“我”一见熏子就倾心相爱,这种爱的基础在于彼此的平等相待、理解和尊重。少年的平等相待,发自内心深处的友善和尊重,带给受尽歧视和侮辱的舞女莫大的感激和安慰。同样,舞女真诚的赞誉使素有“孤儿秉性”的少年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温暖。6为什么小说弥漫着一种孤寂凄清的情调?为什么熏子和“我”不可能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明确:小说中的“我”和熏子的爱恋,没有欢欣喜悦的热烈表白,也没有悲愁痛苦的剧烈宣泄,而始终郁结着一种淡淡的和绵绵的惆怅。“我”孤儿身世,多愁善感的本性,使“我”怀着哀伤的心态面对一切。而舞女身份卑微,境遇悲惨,也有着发自灵魂深处的悲伤,所以在那样的时代,“我”和舞女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萍水相逢般的结识,带来的注定只是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最终留下的只有无限的惆怅和无奈的忧伤。赏技巧7作品中是如何表现“我”与舞女的爱情的?试举例。明确:作品中对“我”与舞女的爱情,不是直截了当地描绘的,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情绪来透露、暗示的,特别依赖于人物的感觉。作品中无论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人物的一颦一笑,动作举止皆是感觉的产物,是人物情绪的表露。因此,作品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和抒情性,充溢含蓄空灵之美。不仅如此,作品还注重表现人物的悟觉。如作品的结尾:当“我”与舞女离别之后,纯真之恋已经终结,“我”在船舱里:“脑子空空,全无时间概念了。泪水簌簌地滴在书包上。脸颊凉飕飕的,只得将书包翻了过来。就是让人瞧见我在抽泣,我也毫不在意了。我若无所思,只满足于这份闲情逸致,静静地睡上一觉。产生了一股美好而又空虚的情绪,无论别人多么亲切地对待我,我都非常自然地接受了我感到一切的一切都融为一体了。”“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1善于刻画人物的情感和心理活动作者通过细节描写着力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时还采用西方文学中意识流等手法剖析人物的深层心理感受。伴随着和舞女的相遇、相识、相爱、别离,“我”的心绪不断起伏变化,时喜时悲、时欢时忧,或简洁直接,或含蓄曲折地表现了出来。“夜雨闻鼓”部分,作者细腻地刻画了“我”在短时间内多层次的感情变化:当暴雨倾盆而下,“我”“坐立不安”,担心天气阻止了舞女的演出;当暴雨声中隐约传来鼓声时,“我”焦急地几乎“抓破”挡雨板,把身子“探了出去”,渴望将鼓声听得再清楚些;当黑魆魆的夜空中断断续续传来阵阵鼓声,“惘然呆坐”“心情紧张”的“我”顿时舒畅起来;当热闹欢腾的酒宴突然静止下来,“我的眼睛明亮了。仿佛想透过黑暗,看穿这寂静意味着什么”。“我”担心舞女会被人玷污而忐忑不安,心烦意乱“我”的心被“鼓声”牵引,或焦急、或失落、或兴奋、或慌乱作者生动刻画“我”的一系列动作、神态、心理变化,表达了“我”对舞女的牵挂和爱恋。2善于对自然风物进行刻画作者常常把人物放在自然风景中进行描绘,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中,表现一种优雅、纤细的美。晶莹透明的阳光与少女洁白修长、宛如一株小梧桐的胴体交相辉映,衬托出少女纯洁无瑕的灵魂,像清泉般荡涤着“我”的心。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作者还借对景物细腻深入的描绘烘托出人物微妙的感情世界。小说开篇的那场骤雨“白亮亮地笼罩着茂密的杉林,从山麓向我迅猛地横扫过来”,表现了“我”急于追寻舞女脚步的焦灼,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黄昏时分的暴雨使“巍巍群山染上了一层白花花的颜色。远近层次已分不清了。前面的小河,眼看着变得浑浊,成为黄汤了”,同样是一场雨,却突出了“我”内心的焦躁与痛苦,因为没有见到那熟悉的身影,眼前的景物就如同“我”紧张烦乱的心绪,呈现出一片混乱。如果说“雨”的意象更多地给男主人公带来了痛苦的体验,那么明媚的阳光则为两人的情感发展营造了一种纯洁美好的意境。澄澈的秋色,如梦似幻般的伊豆风光,也给全篇定下了明朗哀婉的基调。(时间:40分钟满分:56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时代的道德焦虑越是纠结,精神贫血_越是严重,人们对雷锋精神的呼唤就更加强烈。老太婆的话,含有过于轻蔑的意思,甚至_了我的邪念:既然如此,今天晚上就让那位舞女到我房间里来吧。途中,每个村庄的入口处都_着一块牌子:“乞丐、巡回演出艺人禁止进村!”A症候鼓起树立B征候煽起竖立C症候煽起竖立 D征候鼓起树立解析:症候:疾病;症状。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煽起”含有贬义,而“鼓起”是中性词,根据语境应用“煽起”。树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物;竖立,多用于具体的事物。根据语境用“竖立”。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重叠的山峦,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谷,一派秋色,实在让人目不暇接。B当时有三个年轻的姑娘。那位舞女提着鼓。我不时地回头看看她们,一股旅行的情趣油然而生。C我心情紧张,一直敞开门扉,惘然呆坐着。每次听见鼓声,心胸就豁然贯通。D舞女在饭馆二楼正襟危坐,敲打着鼓。我可以望见她的背影,恍如就在跟她贴邻的宴席上。解析:“豁然贯通”是指一下子明白通晓了某个道理。此处是指心里变得明朗起来,应用“豁然开朗”。答案:C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B自199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据统计,我市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45.6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C截至去年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D随着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2017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解析:B项,搭配不当,最后一个分句中“老龄人口”与“全国平均水平”不搭配,应该改为“老龄人口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C项,表意不明,“这”指代不明,删去“这使”。D项,语序不当,把“不仅”放到“公民”之前。答案:A4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家长对老师说:“令郎在艺考中获得好成绩,多亏老师的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激您。”B王先生对商场经理说:“贵商场待客很热情,服务很贴心,下次我还要惠顾。”C李老师对语文课代表马芬说:“你每天收发作业,劳苦功高。”D付明送给我的书的扉页上写道:“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敬请雅正。”解析:A项,“令郎”是敬辞,用于称对方的儿子。此处应改为“犬子”。B项,“惠顾”是商店对顾客说的客套话。此处使用不当。C项,“劳苦功高”指出了大力,吃了大苦,立了大功。这里使用不当。答案:D二、阅读鉴赏(34分)(一)课内阅读阅读课文“艺人们各自带着越过天城山时携带的行李乞丐、巡回演出艺人禁止进村”,完成58题。(20分)5请简要概括选文里表现舞女对“我”喜爱和尊重的几件事。(4分)答:_答案:(1)爬山时始终和“我”一起走;(2)主动给我掸去身上的尘土;(3)为“我”寻找泉水;(4)为“我”拿来竹手杖。6请分析舞女与“我”登山的过程中为什么总是“若即若离”。(5分)答:_答案:离开别人紧紧地跟着“我”,是因为舞女对“我”有好感;始终与“我”保持着“两米左右的距离”,一是因为他们之间还不是很熟悉,而舞女的身份使她有着一定的自卑感。7舞女等人为什么会在背后议论“我”的牙齿?(5分)答:_答案:说明短暂的接触使一行人对“我”产生了好感;把“我”当作自己人,希望“我”更加完美,充满了对“我”的喜爱和尊重。8“我”为什么会对艺人们私下议论自己是个好人心存感激?(6分)答:_答案:“我”有着悲苦的身世,“性格被孤儿的气质扭曲”,形成了脆弱敏感的个性。而自己之所以到伊豆旅行,正是为了摆脱抑郁。是艺人们对“我”的理解和尊重,平等和纯洁地对待“我”,才使“我”内心十分激动。(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14分)雪夜的故事日太宰治注那天一早就下起了雪。由于之前替侄女小鹤制作的裤裙已经完成,那天放学时,我便把它送到中野的叔母家去。叔母给了我两片鱿鱼干当礼物。等我在吉祥寺站下车时,天色已变暗,雪已积了一尺多深,而雪仍毫不停歇地静静落下。一直到家里附近的邮筒,才发现腋下夹着的鱿鱼干纸包已经不见。虽然我是个粗枝大叶的人,但至今尚未掉过东西,一定是晚上在积雪的路上跑跑跳跳,才把东西弄掉的。我很泄气,本来还打算要把它送给嫂嫂的。我的嫂嫂今年夏天要生小宝宝喔!听她说肚里有了小宝宝之后,常会觉得肚子饿。我一直无法忘记最近嫂嫂跟我一起清理晚餐残余时小声地叹着气说“嘴好馋,好想吃鱿鱼干”的情景,所以那天偶然间从叔母那边拿到两片鱿鱼干后,便兴奋地想把它带回来准备偷偷拿给嫂嫂吃。可是,鱿鱼干丢了,真不知如何是好。众所周知,我与哥哥嫂嫂一同生活。哥哥是个脾气古怪的小说家,由于年到四十还默默无闻,所以一直都很贫穷。他总会嚷着时运不济,却一点也不帮着做家事,使得嫂嫂连男人粗重的工作都得做,真是非常可怜。 有一天,我义愤填膺地说:“哥哥偶尔也该背着背包去买菜。外面的先生大多都会这样做的喔!”他马上生气地骂道:“混账!我又不是那样低贱的男人。我们一家就算是饿死,我也不会那样不知羞耻地出去买东西。那是我最后的骄傲!” 我的父母亲都是东京人。由于父亲长年在东北的山形办事处工作,所以哥哥和我都在山形出生。父亲在山形过世时,我们母子三人再度回到东京。前些年母亲过世后,现在就变成哥哥、嫂嫂及我的三人家庭。因为我们没有所谓的故乡,所以没办法像其他家庭那样,可以托乡下送来食物。一想到如果将那两片鱿鱼干拿给嫂嫂,她不知道会有多高兴,我就觉得自己很差劲。我叹着气,重新撑起伞,试着仰望阴暗的夜空,此时雪花就像百万只萤火虫般,狂乱地飞舞。好漂亮啊!道路两旁的树木都覆盖着雪,沉重地垂着枝头,树身仿佛在叹息般,偶有微微地抖动。这一切简直就像童话世界一样,我内心突然有一个奇想,想把这美丽的雪景带给嫂嫂。比起鱿鱼干,这说不定是更好的礼物。 哥哥告诉我,人的眼睛可以储存风景。于是,我放弃鱿鱼干,在回家的路上,尽可能地眺望周围美丽的雪景。不只是在眼里,一直到胸口,都藏有纯白的美丽景色。回到家,马上对嫂嫂说:“嫂嫂,快看我的眼睛。我的眼底藏有最漂亮的景色喔!”“什么?怎么了?”嫂嫂笑着站在我的面前,把手放在我的肩上。 “眼睛到底怎么了?” “哥哥曾告诉过我。在人的眼睛底下,会残留刚刚所看到的景象。” “他的话别放在心上,都是骗人的。” “不过,只有那事是真的喔!我只相信那个。快,快看我的眼睛。我看了很多很多美丽的雪景回来。快,快看我的眼睛,这样一定会生出有着雪般美丽肌肤的小宝宝喔!” “喂!”就在这时候,哥哥从隔壁房间出来,“与其看顺子那双无神的眼睛,看我的说不定还会有百倍的效果!” “为什么?为什么?”我突然很憎恶哥哥,好想揍他,“嫂嫂说过看哥哥的眼睛,胸口会不舒服。” “才没那回事。我的眼睛可是看了二十年美丽的雪景。我在山形一直住到二十岁。顺子还没懂事时就来到东京,根本就不知道山形美丽的雪景,才看了东京这样的小雪景就激动,真是无聊。我的眼睛可是看了百倍、千倍甚至连自己都觉得看腻了的美丽雪景,说什么都会比顺子来得更上等。” 我懊恼得想要哭泣。此时,嫂嫂救了我,她微笑着静静地说:“但是,你的眼睛里除了有几百倍、几千倍的美丽风景,同时也有几百倍、几千倍肮脏的东西啊!” “对啊!对啊!比起优点,缺点也很多呢!所以眼睛才会变得那么昏黄污浊,嘿嘿。” “胡说八道。”哥哥把脸一板,又钻回隔壁六榻榻米大小的房间去。 注太宰治,日本作家(19091948),本文选自他二战时期创作的短篇集女生徒,有删节。9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中的“偷偷拿给嫂嫂吃”一句说明“我”是背着哥哥做的,这表明在家里“我”和嫂嫂的关系亲密,而和哥哥的关系疏远。B哥哥在家里不帮忙做家务不说,连男人粗重的工作也不做,如背包去买菜,这说明他是个好吃懒做的、只知道埋头写小说的作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