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十一第32课泷冈阡表(自读课)学案苏教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十一第32课泷冈阡表(自读课)学案苏教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十一第32课泷冈阡表(自读课)学案苏教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十一第32课泷冈阡表(自读课)学案苏教版.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十一第32课泷冈阡表(自读课)学案苏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泷冈阡表(自读课) 走近作者欧阳修(见朋党论) 相关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欧阳修在父亲欧阳观(字仲宾,封崇国公)死后,曾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作先君墓表,但未刻石;宋神宗熙宁三年他任青州(治所在今山东青州)知州时,才在先君墓表的基础上加以精心修改,写成这篇泷冈阡表,相距已近20年,离其父下葬已60年,作者时年64岁。文意感知本文生动地叙写了作者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依靠母亲辛勤抚育成长的经历,表现了其父母的美德,表明自己为官作宰得以“幸全大节不辱其先”,完全有赖于父亲的盛德遗训和母亲的谆谆教诲。思维导图一、通假字1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同“又”,译为“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2故自嘉祐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同“赐”,译为“赏赐”3是足以表见于后世同“现”,译为“呈现”二、古今异义1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古义:遗憾今义:仇恨2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古义:挟、抱的意思,动词今义:兵器或运动器械的一种,名词3今上初郊古义:祭祀活动,皇帝在南郊祭天今义:城市周围的地区三、一词多义1居2好3然4为5所以6于7而8之9其10以四、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在夜里(2)名词作动词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立墓碑,刻写碑文2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汝能安之以为安(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使受辱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1)此死狱也。(“也”表判断)(2)此汝父之志也。(“也”表判断)(3)世为江南名族。(用动词“为”表判断)(4)此理之常也。(“也”表判断)2被动句(1)其后修贬夷陵。(“贬”为语意被动,被贬)(2)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进号”为语意被动,被晋封)3省略句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之)庇而为生。4状语后置句(1)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介宾短语“于泷冈”作“卜吉”的状语,后置;“于其阡”作“表”的状语,后置)(2)以有待于汝也。(介宾短语“于汝”作“有待”的状语,后置)(3)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介宾短语“以俭约”作“治”的状语,后置)(4)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介宾短语“于舍”作“终”的状语,后置)(5)是足以表见于后世。(介宾短语“于后世”作“见”的状语,后置)5宾语前置句吾何恃而能自守邪?(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恃”的宾语,前置)1文章开头就交代父亲安葬60年后才写下这篇阡表是因为“有待”。说说这两个字的具体内涵。明确:这“有待”二字极为重要,因为它是统摄全文的纲领,亦是纵观通篇的眼目。按照宋史职官志关于“赠官”的规定,子孙显贵,其已亡故的父祖可有赠封赐爵的荣耀,所追封的世数(自一代至三代)和赠官司阶级高低视子孙的官位而定。“待”也者,待己显贵,荣宗耀祖,然后上阡表,可以告尉于先灵。2第二段写父亲的为人和居官,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写的?有什么特点?明确:本段主要通过母亲之口来写父亲。作者引述太夫人的叙述时又紧紧扣住“有待”二字展开,缅怀往事,追述亡父行状,反复突现一个“知”字:“知汝父之能养”,“知汝之必有立”,“知汝父之必将有后”。3第三段写母亲德行,写法上与第二段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虽然整篇文章因母显父,以父扬母,但这一段略写父,详写母。这是因为前文写母亲的叙述,目的主要在于写父亲,而母亲本人的德行还没有正面的直接表现,所以这一段进行直接的叙述。这样的安排互相映衬,融为一体,详略得当,不枝不蔓,次序井然,十分自然,显示了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4文章末段为什么还要交代立碑作文的时间?列数官职名有何用意?明确:本段交代立碑作文的时间,既是“阡表”文体格式的需要,也照应了文章开头的“六十年”。最后详细列出自己的一系列官禄,是对“有待”二字的再次照应。写法鉴赏1写法别具一格,不落俗套作为阡表,文章的写法别具一格。墓表,旨在记载人物的“学行德履”,最易按人物生卒年月、主要履历及其功德,按部就班,平铺直叙。而作者却不落俗套,并不实陈崇公之事,只从太夫人口中说出。这样的写法又极为自然得体,毫不做作。由于欧阳修父亲亡故时,他才四岁,无法知悉亡父的生平行状,这样写,正是避实就虚、以虚求实、以虚衬实。一方面以此为依据,追念和表彰其父的仁心惠政;另一方面,在表父阡的同时,颂扬其母亲的贤惠德性和节操;同时,又弥补了自己对父亲没有直接的了解的不足。一碑双表,明暗交叉,互衬互托,构思实为高明。2人物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文章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人物的语言、神态,并融情于描写之中,如写其父之“能养”:“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由“祭而丰”,想到“养之薄”,由“今有余”想到“昔常不足”,拳拳孝心,令人感佩。又如写其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其父忧国忧民、忠心尽职的形象,如在眼前。“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将其父不满狱治的黑暗、为官仁厚、不苟于世俗的美德,表达得淋漓尽致。“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更显情深语挚。素材挖掘一碑双表泷冈阡表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在儿子四岁时病故,欧阳修在母亲郑氏的教养下日渐成人,官做得很大,位及宰辅,文章写得好,声望极高。地位显赫又文章出色者,历史进程中是不多见的。欧父卒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而阡表作于熙宁三年(1070),欧阳修为什么要等到父亲骨骸化为黄泉里的泥土时才写此阡表呢?他自称:“非敢缓也,盖有待也。”“有待”于子承父愿,事业上有所建树之时,才敢“表于其阡”,以丰硕成果回敬父亲的地下之灵。与儿子并肩等待的,是欧母郑氏。欧父59岁辞世时,欧母29岁,年轻守寡,抚孤成才,直至皇祐四年(1052)辞世,她陪伴着儿子等待了四十多个春秋。母子相依,共同等待,是因为这个行将成熟的“果实”里蕴涵着“积善成德”“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地涉及人的生命进程的重大因子,也就是说,母子二人要在天理、命运这至关重大的问题上等到一个水落石出,才能给亡人一个完满确切的回答。所取者远,则所待必久,所就者巨,其所忍必强。这等待的过程与其说是酝酿阡表的过程,毋宁说更是欧阳修母子忠诚地、一丝不苟地实践死者遗志的艰难行进的过程。应用角度本篇是欧阳修于熙宁三年(1070)奉诏改知青州时所写。皇祐年间,他曾写过一篇先君墓表,本文是“墓表”的修改补充篇,此表写成时欧阳修已六十四岁,是他去世的前两年,他大概自知年事已高,因此刻留家世、表述家训以示后人,便成了他的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