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艺术专题(课件).doc_第1页
雕塑艺术专题(课件).doc_第2页
雕塑艺术专题(课件).doc_第3页
雕塑艺术专题(课件).doc_第4页
雕塑艺术专题(课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雕塑艺术专题 第一节:雕塑艺术概说 第二节:雕塑的艺术特质 第三节:中国雕塑艺术特征 第四节:西方雕塑艺术特征 第五节:中西雕塑艺术文化比较 没有生命便没有艺术。一个雕塑家想要说明快乐、苦痛、某种狂热,如果不首先使自己要表现的人物活起来的话,那是不会感动我们的,因为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一块石头的快乐或悲哀,对于我们有什么相干呢? 罗 丹 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与居室,以作绘画,故雕刻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故者也。 梁思成 第1节 :雕塑艺术概说 雕塑是运用形体、量感、明暗、塑痕、材质、环境等手段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的艺术样式。雕塑是视觉性的三维空间造型艺术,具有实体性、立体性的空间造型,单纯性、象征性的艺术表现,装饰性、纪念性的审美功能等艺术特征。 一、雕塑的基本手法 雕塑的范围有刻、镂、雕、凿、琢、塑、铸等。 在坚硬的材料上刻出浅凹线为刻; 刻的深而且空为镂;用锤击凿去料为凿; 水晶、玛瑙之类易碎,必须用斫轮等钻切者谓之琢; 凡此种种,统称为雕刻。 用粘土之类软材料造型谓之塑。 作为基本制作方法,雕塑是“雕”与“塑”的合称,即“减”与“加”。 “雕”即减,用凿、刻、削的方式将材料不必要的部分除去,从而得到立体的形象,这就是个去料的过程; “塑”即加,用可塑的材料堆积、揉捏、浇铸而成为立体的形象,雕塑因此得名。 青铜艺术是铸造技艺、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高度结合的综合艺术。 除了这些手法,现代还出现用焊接钢板、钢管等既非雕又非塑手法创作而成的雕塑。关于工艺技术和艺术二、雕塑的类别 根据不同的标准,雕塑有不同的分类。 分类一:按照所占空间和形象的突显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圆雕、浮雕与透雕(镂空雕),其中,圆雕与浮雕最为普遍: 所谓圆雕,就是完全立体、形象凌空可供四面观赏的雕塑。 如说唱俑、阿波罗与达芙妮。 所谓浮雕,就是在平面的底板(泥、石、木等)上塑造雕刻形象。 浮雕近似绘画,是介于圆雕与绘画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根据形体凹凸的高低厚薄程度,可以分为深浮雕、中浮雕和浅浮雕。 深浮雕,如帕特侬神庙墙上的命运三女神; 中浮雕,如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和等。 浅浮雕,如亚述国王猎狮等。昭陵六骏,之二“飒露紫”,图为大将丘行恭在为其拔出征战中被射中的利箭。虽然是浮雕,还是把战马圆肥的刻画出来。该图和第四幅现存美国费城。 亚述国王巴尼拔猎狮 透雕:是在浮雕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成为介于圆雕与浮雕之间的一种雕塑,从艺术效果上分为单面雕和双面雕。 如:双龙高纽谷纹白玉壁 分类二:根据材质不同,可分为石雕、金属雕等; 分类三:根据人物多少,分为单人雕、双人雕、群雕等; 分类四:根据题材内容,可以分为纪念性雕塑和装饰性雕塑等。 纪念性雕塑,顾名思义是供纪念用的一种雕塑艺术,用以纪念某一特定的人物和事件。如霍去病石刻,彼得大帝纪念碑,圣路易斯拱门等。 如:彼得大帝纪念碑 法尔克涅 法国 如:圣路易斯拱门 美国 装饰性雕塑一般多用于建筑装饰或园林造景等,如命运三女神、舞蹈和地狱之门等。 如:舞蹈巴黎歌剧院正门装饰性圆雕 卡尔波 法国 1868-1869年。三、雕塑的艺术语言 雕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主要包括:形体、量感、明暗、塑痕、材质和环境等。 (一)形体 雕塑离不开体积与空间,形体是其基本语言,块面的凹凸、起伏、转换,可以创作出各种各样的形状,传递出不同的情绪。 实体形状会引起人们不同感受:方形给人方正、平静、威严之感,正三角的稳定感,倒三角的危机感,圆形的饱满、完整、充实之感,还有一些说不出特点的造型 如:思考者 罗丹 法国。 如:掷铁饼者 米隆 希腊 如:皇太子柯阿伯尔像 古埃及 如:人的凝固 阿尔普 德法 如:斜倚人体 亨利摩尔 英 除了形状,形体的起伏、凹凸也是雕塑家关注的重要因素,这些起伏与凹凸有节奏性变化,它们与形体的体量、明暗效果有密切联系。 传统雕塑是向外凸出的实体,现在雕塑家创造出一种用凹陷的结构来来表现人体凸出的部位, 使得凹陷的“负空间”成为雕塑的要素。 如:被禁锢的行动 马约尔 法 如:站立的女人 阿尔奇片科 俄罗斯 (二)量感 雕塑以物质实体为载体,必然唤起人们体量感觉。 一般而言,金属重纸张轻,体积大的重而体积小的轻,但是气球虽然大而感觉轻。 在造型艺术中,大体量雕塑容易感到崇高和威严,小体量雕塑产生优美与亲切。 如:第一公民 布鲁塞尔 狮身人面像与金字塔以简单的体形和巨大的体量使人感到历史的永恒与宇宙的无限,感到生命个体的短暂与渺小,给人深刻艺术感染。 雕塑的体量要根据环境来确定,纪念性大型雕塑的位置要开阔,欣赏时视角大,须仰视,引发神圣崇高威严之感,如美国斯总统山。 小型雕塑空间位置小,恰恰相反,如第一公民 为了实现量感:强调浑然整一的整体性,轮廓简练,省略细节,采用粗犷、稳重、饱满的形体可以强化量感,如霍去病墓石雕。 而精细雕刻、细节出现多层次的明暗、光影变化,则产生较轻的量感,如贝尔尼尼作品,圣德列萨的迷狂。 (三)明暗 绘画中的明暗效果是描绘出来的,雕塑的明暗则是在亮光照射下产生的,因此,雕塑家要在考虑到不同光线的情况下雕塑。 罗丹非常重视发挥光影明暗作用,在加莱义民中,垂到地面的大麻衣形成大块面的深暗阴影,使雕塑有了更加深厚的体量,又衬托了心理化、个性化的表情与手势。 如:加莱义民 罗丹 法国 青铜 (四)塑痕 雕塑中的塑痕也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古典主义的雕塑是没有塑痕的,表面光滑,突出单纯和谐的审美情趣,如哀悼基督和米洛的维纳斯。 如:哀悼基督 米开朗琪罗 法 近现代雕刻则强调塑痕,表现复杂动荡的情感,如罗丹的巴尔扎克等作品都通过塑痕丰富了情感表现力。 布德尔的弓箭手赫拉克勒斯的塑痕则表现雄壮的气势。 现代金属雕刻中,焊接后形成的灼烧、熔化和焊接点成为特殊的塑痕,产生不同于石雕木雕和泥塑的质感肌理。 如:巴尔扎克 罗丹 法国 (五)材质 雕塑离不开实体性物质材料,从一开始,它就与石头、木材、泥土、金属这些材料本身的结构、色彩、硬度等给人的外在直观感受离不开。 金属材质因为金是财富象征,也因为其光泽、耐久的特点,自古成为富贵、尊严与豪华的象征,如青铜器。 充分利用材质的固有色泽与天然纹理,中国的玉雕非常突出。 如:玉龙 红山文化 如:四羊方尊 商朝晚期青铜器 礼器 如:玉琮 浙江余杭 反山出土 良渚文化 石头坚硬,用它表现小巧东西就感觉生硬; 木材温暖舒适和细腻,用它表现凝重的东西会感觉轻飘; 青铜器等金属材料适合表现男性阳刚美;大理石石材细腻,有晶莹洁净和美丽的花纹,适合雕刻细部和表现女性优美形象。 花岗岩质地坚硬,且有天然斑点,打磨后光彩照人,适合做室外大型雕塑和公共建筑;因此,罗丹在雕刻时选择不同材质表现不同内容。 如:吻 罗丹 大理石 如:老妓欧米埃尔 罗丹 青铜 (六)环境 环境是雕塑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处理好雕塑作品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室外的环境。 例如亨利摩尔经常把雕塑作品安放在大自然环境,大型的雕塑尤其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配合,协调,如国王与王后。此外,还有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第2节 :雕塑的艺术特质不论东西方,雕塑的艺术特质都有如下共性:一、雕塑是三维空间艺术 雕塑和绘画都属于静态的视觉造型艺术,但是,绘画是在平面上造型,形成三维立体幻象。 雕塑是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艺术。受材质限制,雕塑主要用单纯的形象,概括地反映生活,通过艺术形象的瞬间动作和表情引发观众的想象与联想。 维林多夫的维纳斯,诞生于2万多年前,出于原始社会的奥地利的维林多夫地区。造型简朴,风格粗犷,虽然只有11厘米,却反映出母系氏族社会对生殖的崇拜,对多产的祈望,同时带有某种巫术的意味和明显功利的目的。二、雕塑单纯取胜,追求精炼、含蓄,耐人寻味 作为静态的造型艺术,不可能像文学那样自由地叙述与交代,也不可能像绘画那样自由地描绘人物与环境。 因此,雕塑在取材上必须以单纯取胜,高度浓缩,以简驭繁,以静为动,使观众想象雕塑有限空间中的丰富内容。 很多雕塑选择有孕育性瞬间完成动态审美联想过程。 例如,拉奥孔: 拉奥孔以拉奥孔为中轴,一个儿子刚刚被缠死,拉奥孔正在遭受巨蟒的撕咬,另一个儿子刚刚被蛇缠住正试图逃脱的瞬间造型。 被缠死的儿子让人产生怜悯之情,拉奥孔让人产生痛苦之情,刚被缠住的儿子让人产生恐惧之情。一件作品引发人们如此丰富情感,确实不易。三、雕塑讲究形象自身及形象与环境的有机统一 (一)雕塑艺术与环境的有机统一 环境是雕塑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处理好雕塑作品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室外的环境。 亨利摩尔经常把雕塑作品安放在大自然环境,大型的雕塑尤其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配合,协调。 此外,自由女神像、杰斐逊纪念碑等雕塑作品,都极好的考虑到艺术品与环境有机统一的问题。 (二)雕塑艺术自身形象的统一 由于观众与雕塑艺术处于同一空间,他们欣赏的远近,角度不同。 因此,雕塑艺术特别强调艺术形象自身局部与整体,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有机统一。 如:大卫 米开朗琪罗四、雕塑艺术是形体美与性格美的统一 雕塑艺术要给人形体美,但更重要的是形象要具有性格,富有精神内涵,如是,雕塑艺术才有艺术生命力。 罗丹的思考者是形体美与性格美的完美结合,具有鲜明的个性,反映了形象内心世界的微妙情绪变化。 思想者以封闭内敛的团块结构突出内心的激烈碰撞,健壮而强烈的生命力在极为痛苦的思考中收缩着。 紧皱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伏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人体似乎都被思想的无形压力所驱动,预示着人对现实思考的深刻与永恒。 如罗丹的思考者。 如:走向世界 田金锋 1985 该作品于1985年荣获中国首届体育美展的特别奖,现在陈列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洛桑公园的国际奥林匹克总部。 雕塑选择一位竞走的中国少女形象,风格朴素,真切感人,有较高艺术价值与美感。五、雕塑所用物质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雕塑使用的材料,如石头、木材、泥土、玉石、金属等材料,也会产生不同的美感。 石头坚硬,用它表现小巧东西就感觉生硬; 木材温暖舒适和细腻,用它表现凝重的东西会感觉轻飘; 青铜器等金属材料适合表现男性阳刚美;大理石石材细腻,有晶莹洁净和美丽的花纹,适合雕刻细部和表现女性优美形象。 花岗岩质地坚硬,且有天然斑点,打磨后光彩照人,适合做室外大型雕塑和公共建筑;因此,罗丹在雕刻时选择不同材质表现不同内容。第3节 :中国雕塑艺术发展历程与艺术特点 如前所讲,中国雕塑艺术可以横向分为陶俑、陵墓雕刻、宗教雕塑三大类。在此,我们将对中国雕塑艺术做一个纵向简略巡礼,同时明晰雕塑的艺术特质。一、发展历程 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 正如梁思成所言:“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与居室,以作绘画,故雕刻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故者也。” 真正具有艺术形态,可以当作艺术品来欣赏的是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马家窑、半坡、红山文化中的陶塑艺术。如彩陶人形壶和半坡鱼纹盆。 在此之前,我们先看一些原始人的杰作。 如:“许家窑人”的石球 山西许家窑出土 如:“北京人”石器 周口店出土 如:舞蹈纹彩陶盆 马家窑文化 如:鹳鱼石斧彩陶缸 河南临汝阎村出 仰韶文化 (二)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雕塑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艺术水平很高,且装饰成分增加。 一方面,是青铜器的局部雕塑,如肩部、腹部等做突出的立体装饰;如四羊方尊、人面方鼎等。 另一方面,整个器皿做动物造型,如羊尊、虎尊等。 除了青铜器,还有陶塑、玉雕、骨雕、象牙雕、木雕等。 如:人面方鼎 商代 青铜器 如:羊尊 西周 青铜器 (三)秦汉时期的兵马俑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雕塑在建筑装饰、陵墓装饰和“明器”中发展,形成雕塑史上第一个高峰。 代表性雕塑艺术:霍去病墓石刻、秦始皇兵马俑、说唱俑和长信宫灯等。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墓出土的长信宫灯,是一件铜铸的宫女掌灯圆雕,装饰意义大于实用意义。 如:长信宫灯 西汉 (四)魏晋的石窟雕塑艺术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佛教思想与儒学思想不断碰撞交融。 统治阶级利用宗教大建寺庙,凿窟造像,利用直观的造型艺术来宣传统治者的思想与教义。 代表性石窟雕塑艺术有: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石窟开凿后的佛像,有石雕、木雕、泥塑、铜像等,使得佛像雕塑成为中国雕塑的主体。 (五)唐宋雕塑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宗教造像艺术、陵墓装饰雕刻艺术、陪葬的陶瓷雕刻艺术、“唐三彩”艺术等都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雕塑艺术的第二个高峰。 除了敦煌石窟,还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宋代之后,造像艺术转向南方,如四川广元、大足,杭州、赣州等地区。 唐三彩是又一代表性雕塑艺术。 1959年西安土门中堡子村唐墓出土,它是唯一一件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的唐三彩。 1989年,在美国纽约的一次中国古董拍卖会上,一件个头并不大的唐三彩马,拍出了将近5000万港元的天价,这是中国古董和中国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拍出的最高价。 如:三彩骆驼载乐舞俑 唐 1985年陕西长武县郭村唐张臣合墓出土。 女舞俑通体彩绘,头上梳着一种复杂而高峻的发髻,叫做双环望仙髻,是唐代著名发型。 这种发髻非常高,超过二尺,梳理这样一个复杂的发髻大约要六个小时。 如:彩绘双环望仙髻女舞俑 唐 如:晋祠塑像 宋 (六)明清时期雕塑 明清时期,中国雕塑的发展呈现多样化样态,形成雕塑的第三个高峰。 诸如建筑装饰雕塑、陵墓装饰雕塑、宗教造像艺术等,其中,木刻、玉雕、牛角雕、象牙雕、根雕、石雕、核雕等,陶器瓷器、琉璃雕塑、泥塑等都呈现多样化发展。 作品一般造型灵巧精制,缺乏大气和大型之作,呈现个人化和内聚性。 与资本主义萌芽和市民文化兴起有关。 如:五彩鱼藻纹大罐 嘉靖 明 如:竹根雕松鹤笔筒 明 朱鹤 如:竹根雕罗汉 清 封恩禄二、雕塑艺术特点 中国雕塑整体型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类型化、理想化倾向 中国雕塑艺术与宗教联系密切,其中的佛祖造像都是千篇一律地庄重、和善、慈悲、微笑的神态。类型化突出。 同时,雕塑多用想象、夸张、象征手法超越现实,构建理想。 类型化特点与中国固有的集体主义思潮有关。 (二)绘塑结合,注重线条色彩的造型能力 中国雕塑与绘画结合起来,如泥塑大都为彩塑,石雕、木雕、宝石雕要注意材质的天然色彩的利用与搭配。 因此,雕塑有“三分胚子七分画”之说。 浮雕的凹纹明显表现出线条痕迹,体现了绘塑结合的特点。 (三)写意传神,追求意境 中国文学艺术的总体性特征是写意性,雕塑不追求比例、结构的准确与客观性,注重从大处着眼。 注重写意传神,气韵生动。例如霍去病墓的石刻。 这一点形成与西方雕塑注重描摹写实的不同特点。 (四)工艺精巧,技艺精湛 中国雕塑是手工操作,它不像诗词歌赋被列为正宗,往往被当做民间艺术来对待。雕塑家多被称为匠人,作品很少署名。 匠人凭借技巧创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艺术创造性和表现力。 如:核雕 滴水观音 如:内画 鼻烟壶第4节 :西方雕塑艺术发展历程与艺术特点西方雕塑艺术,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一、原始雕塑 一般说来,雕塑要比原始的洞窟壁画早上几千年。 欧洲的雕塑作品除了诞生于2万多年前的 维林多夫的维纳斯,还有就是持角杯的女人像。 在法国罗塞尔洞出土的石板浮雕作品,属于所鲁特文化期。(公元前30000年)从形象上看,她似乎在主持一种巫术仪式,也许在祈祷本族人狩猎满载而归,也许是在祝愿氏族的昌盛。 二、埃及、希腊和罗马雕塑 英国艺术史家冈布里奇说过:“希腊诸大师曾受到埃及人的影响,而我们全都是希腊人的学生,因此,埃及美术便对我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了”。 埃及是典型的东方奴隶制国家,其雕塑艺术遵循“正面律”要求,以其庄严风格和整体匀称,三千年缺少变化。 如狮身人面像、尼菲尔泰王妃像、拉霍泰普及妻洛佛列特、书吏像等。 如尼菲尔泰王妃像。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作品(公元前1570年),彩色石雕,现存柏林博物馆。 描绘了东方美女形象,面部细节真实,脖颈修长。 色彩鲜艳,肤色浅红,眉毛浓黑,嘴唇深红,显得典雅美丽。 眼睛铜料镶边,雪花石膏填白,水晶石做成眼珠,黑白分明,明亮生动。 色彩优雅高冠,胸饰华丽,增添贵族气派。 “正面律”影响下的埃及雕塑具有庄重匀称的特点,也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呆板,其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希腊雕塑具有新的特点。 古希腊人借助奴隶主的民主制、海上贸易、体育运动等深化诸多有利因素,对人体展开了开放式的试验和探索。 因此,温克尔曼有此评价: “无论是姿势还是就表情来说,希腊艺术杰作的一半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希腊雕塑艺术保持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其代表作有米隆的掷铁饼者,柏里克莱妥斯的持矛者,菲狄亚斯的雅典娜女神,吕西波斯的刮垢者,以及独秀于世的米洛的维纳斯。 希腊雕塑与体育运动和战争,有着密切联系。 古希腊最伟大的雕刻家是菲狄亚斯,他设计了雅典卫城建筑,创作了卫城大量雕刻和装饰浮雕,作品典雅静穆,是雕刻古典美的典范。 雅典娜女神高12米,用木胎包以黄金、象牙刻成,女神一手托小胜利女神,一手执盾,受到到同时代和后时代人们的崇拜。 从公元前八世纪,西方进入古罗马时期。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罗马人冷静的思考和求实的精神,希腊的单纯与浪漫已经逐渐散去,罗马人形成实用性、写实性和纪念性的艺术观。 从奥古斯都到阿格里帕,从贵妇人到卡拉卡拉,无不渗透着蓬勃的生气和写实的作风。 代表作有:母狼,戎装的奥古斯都屋大维像,高发式女人像,卡拉卡拉像,图拉真纪念柱浮雕等。 如:母狼 古罗马 佚名 如:卡拉卡拉像 古罗马 如:戎装的奥古斯都屋大维像 古罗马 图拉真纪念柱浮雕是古罗马著名的浮雕装饰作品,约作于114年。在高约30米的圆柱上,以1米宽的幅度,做23圈螺旋浮雕带形式制作。 该浮雕详细描述图拉真皇帝战胜达里亚人的历史经过。其有2500多个人物。 对达里亚人刻画的无拘无束,比较生动自由。 作者采用散点透视,出色完成了复杂历史事件的构图,用色彩强化主次效果。该浮雕叙事性很强,掺杂神话和象征性描述。三、中世纪雕塑 大约从公元5世纪到14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形成、发展和繁荣时期,历史学家将这段长达千余年的时间称为“中世纪”。 中世纪,艺术成为“图画的圣经”和教会宣传教义的有力工具,雕塑除了附丽于神圣的教堂之外,在整体上呈现一种冰冷单调、缺乏人间情感的倾向,古希腊的诗意和古罗马的写实在神秘的天国氛围中几乎丧失殆尽。 基督教美术主要成就是教堂建筑,雕塑随着教堂风格出现,代表作品有最后的审判,报佳音、圣母玛利亚访问伊丽莎白等。 如:圣母玛丽亚访问伊丽莎白兰斯大教堂 法国 如:报佳音 兰斯大教堂 法国四、文艺复兴时期雕塑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人文主义雕刻以反封建、反宗教,注重社会现实展开艺术上的一场革命,一方面表现了对古典主义艺术的关注,另一方面表现了对科学与人文艺术的关注,发展了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这时期出现了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此外,还有多纳太罗等人,而多纳太罗最出名的雕塑作品是加塔梅拉塔骑马像。 从中世纪宗教雕刻向人文主义转变的早期雕塑家是意大利的多纳太罗。 圣乔治为作为其早期作品,着意刻画人物的勇敢精神和坚毅性格。 意大利的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优秀的雕刻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哀悼基督、大卫、摩西等。此外,还有晨、普鲁特斯、暮、昼、夜等。五、法国新古典主义雕塑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对新古典主义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此之前的17世纪,巴洛克风格盛行。 巴洛克一词原指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有奇形怪状、矫揉造作的含义。 该艺术风格具有贵族阶级的华丽性和宏大性,常常打破均衡、强调动态的造型手法,在情感上追求强烈。 意大利贝尔尼尼的阿波罗与达芙妮及圣德列萨的迷狂是其代表作。 18世纪,洛可可艺术从法国宫廷兴起,它则适合王公贵族享乐的需要,比巴洛克更加注重纤巧、华丽、繁琐和精美,造型多采用S形和漩涡的曲线,反映了没落贵族的趣味。 洛可可后来被新古典主义取代。 18世纪下半叶,随着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激化和革命的爆发,洛可可艺术在对新艺术呼唤中隐退,代之以崇尚理性、强调客观描写、倡导英雄主义精神的新的艺术形式。 乌东的伏尔泰坐像、卡诺瓦的丘比特与普塞克和马赛曲为代表。 伏尔泰坐像人物造型整体威严、具有古代的典雅气质。 他侧身做倾听状,锐利的眼神和嘴边讥讽的纹路,显示睿智和敏捷的思维。 通过将瞳孔加深的塑造方法,使眼睛有晶莹透亮的感觉。 如:丘比特与普塞克 卡诺瓦 如:马赛曲 吕德 法国六、十九世纪以后的雕塑 十九世纪以后,法国出现了现实主义雕塑运动,罗丹是其突出代表。 他的思想者、地狱之门、吻等作品是其代表。之后,西方出现了诸多雕塑流派,例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极少主义等。第5节 :中西雕塑艺术文化比较一、经济基础和文化特征 1.中国的农耕社会与“家文化”的守成性 中国小农经济与君主的家长式管理,决定了以伦理为基础的中国文化观,其核心是“国之本在家,以孝治天下”。 这直接影培养了中国人求静不求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封闭的生活方式。 与之紧密相连的是厚葬之风,商周青铜器、秦兵马俑、霍去病墓石刻和昭陵六骏等都是这种“家文化”的象征。 同时,这种守成体现在修墙多过修路。 中西都重视真善美统一问题,但是西方侧重美与真统一,强调艺术的认识作用; 东方侧重美与善统一,强调艺术的教化功能。 因此,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