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一线治疗的最佳选择课件_第1页
多发性骨髓瘤一线治疗的最佳选择课件_第2页
多发性骨髓瘤一线治疗的最佳选择课件_第3页
多发性骨髓瘤一线治疗的最佳选择课件_第4页
多发性骨髓瘤一线治疗的最佳选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髓瘤一线治疗的最佳选择,骨髓瘤一线治疗的目的、目标和方法,治疗目的 早期获得CR,对获得长生存非常重要 迅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目标:在可耐受的情况下,早期获得CR 治疗方法 常规化疗 移植 自体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 异基因移植 新药的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骨髓瘤一线治疗新模式,诱导治疗 + 新型药物,治疗目标: 早期获得CR 诱导治疗:新型药物化疗 (避免烷化剂) 移植以进一步提高和巩固疗效 维持治疗?,治疗目标: 早期获得CR 诱导治疗:新型药物化疗 维持治疗?,年轻和老年骨髓瘤患者的一线治疗,年轻骨髓瘤患者( 65 岁): 自体移植是标准的治疗方案 生存优势与是否获得CR/VGPR有关 诱导/预处理/巩固治疗时加入新药以提高CR率 要避免使用全身放疗 (12G) 或BU 16 第一次移植后 VGPR的病人可进行二次移植 老年骨髓瘤患者( 65 岁): 不建议移植 过去的标准方案是MP 目前的标准方案是新药MP,10,20,30,% CR,MP,新药+化疗,30-40%,5%,自体移植,30-40%,各种治疗选择的CR率对比,适合移植的年轻患者 的最佳治疗选择?,大剂量化疗,常规化疗,p,Attal et al. (N Engl J Med 1996) Fermand et al. (Blood 1999) Child et al. (N Engl J Med 2003),病人数 100 94 201,CR率() 22 ND 44,病人数 100 96 200,CR率() 5 ND 8,0,001 ND 0,001,大剂量化疗的CR率优于常规化疗,新药联合化疗显著提升CR率,新药联合移植的疗效更佳,新药的应用如何优化自体移植的疗效,(1) 移植前及造血干细胞采集阶段 更有效的移植前诱导化疗,获得更高的CR 干细胞动员中采用HD联合新药物清除MRD (2) 移植中及预处理方案 采用更有效的预处理方案, 尽可能清除MRD (3) 移植后及维持巩固治疗阶段 植入后有效的维持巩固治疗-获得分子缓解,新药的应用如何优化自体移植的疗效,(1) 移植前及造血干细胞采集阶段 更有效的移植前诱导化疗,获得更高的CR 干细胞动员中采用HD联合新药物清除MRD (2) 移植中及预处理方案 采用更有效的预处理方案, 尽可能清除MRD (3) 移植后及维持巩固治疗阶段 植入后有效的维持巩固治疗-获得分子缓解,A1,VAD x 4,VAD x 4,硼替佐米 / 地塞米松 x 4,DCEP x 2,DCEP x 2,马法兰 200mg/m2 + ASCT,马法兰 200mg/m2 + ASCT,马法兰 200mg/m2 + ASCT,马法兰 200mg/m2 + ASCT,诱导,巩固,第1次移植,A2,B1,B2,初步分析: VAD (A1+A2) vs.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B1+B2)的诱导后反应 随机分组,年龄 3mg/L 或 3mg/L)及 是否存在13号染色体异常(FISH检测)进行分层,若VGPR,进行第二次ASCT或减低剂量的异基因移植,Harousseau et al. ASH 2006, abstract # 56,硼替佐米 / 地塞米松 x 4,骨髓瘤一线治疗: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vs. VAD (III期临床试验),诱导治疗,N = 161,N=82,N=79,VAD BD 发热/感染 17% 14% 粘膜炎 III/IV度 10% 1% 神经病变 I/II度 7% 23% III/IV度 0% 4% 血栓 4% 2%,毒性,无需第2次移植 55% 78%,诱导后结果,第1次移植后结果 VAD BD,Harousseau et al. ASH 2006, abstract # 56,骨髓瘤一线治疗: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vs. VAD (III期临床试验),诱导治疗,N=204 初治MM 年龄 66 岁,n=100 沙利度胺/地塞米松,n=104 VAD 方案,随 机,PBST 动员 (Cy + G-CSF),91%,91%,4 months,MEL-200; ASCT,83%,Macro et al. ASH 2006 (Abstract 57),骨髓瘤一线治疗: 沙利度胺/地塞米松 vs. VAD (III期临床试验),诱导治疗,终点: 主要终点:诱导后CR+nCR; 次要终点:巩固后CR+nCR, TTP, EFS, OS, 干细胞采集量和安全性 患者: 计划入组450例: 256例已入组(A组 n=129, B组 n=127) 方案: 321天一个周期,Cavo M, et al. ASH 2007, abstract #73,III期研究:中期分析,随机分组,DVT预防: 患者随机接受低分子肝素(伊诺肝素40mg/日),阿司匹林(100mg/日)或者华法林1.25mg/日,VTD vs TD作为SCT前诱导治疗的比较,诱导治疗,Cavo M, et al. ASH 2007, abstract #73,诱导治疗,VTD vs TD作为SCT前诱导治疗的比较,Cavo M, et al. ASH 2007, abstract #73,*改良EBMT标准,细胞遗传学异常 Del 13q 和 t(4;14) 对诱导后的CR+nCR无不良影响;与TD组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相比,VTD组的CR+nCR率显著更高,诱导治疗,VTD vs TD作为SCT前诱导治疗的比较,Cavo M, et al. ASH 2007, abstract #73,因为毒性停药: 3% VTD vs 2% TD 因为毒性死亡: 0% VTD vs 1% TD 91% 的患者接受 90%的硼替佐米计划给药量,诱导治疗,VTD vs TD作为SCT前诱导治疗的比较,VTD与TD作为SCT前诱导治疗的比较,Cavo M, et al. ASH 2007, abstract #73,结论,VTD作为MM的初治方案与TD相比可以显著提高CR + nCR和 VGPR率,且 t(4;14) 或Del13对其疗效无不良影响 VTD作为诱导治疗显著的疗效优势可显著增加SCT后CR+nCR或VGPR的比例 3-4级不良事件, 包括严重AE在两治疗组相当;除外VTD组周围神经病变和皮疹发生率较高,而TD组DVT发生率较高 VTD治疗的毒性较低,表现为:停药率低、接受90%计划给药量的比例较高、没有早期死亡等 以VTD为初治方案对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没有不利影响,诱导治疗,PAD诱导治疗初治MM患者,天,万珂 1.3 mg/m2,1,4,8,15,18,第1疗程,11,21,地塞米松 40 mg,阿霉素 0, 4.5, or 9 mg/m2,万珂 1.3 mg/m2,1,4,8,15,18,第24疗程,11,21,地塞米松40 mg,阿霉素 0, 4.5, or 9 mg/m2,干细胞移植前的初治患者 评价疗效、毒性反应、干细胞采集及后续移植治疗,Oakervee, HE et al. Br. J. Haematol. 129:755, 2005.,*阿霉素3个递增剂量水平(0 mg/m2 :3例, 4.5 mg/m2 :4例 或 9 mg/m2:14例) 19例完成了4个疗程,诱导治疗,疗效,单用PAD诱导治疗4疗程后, CR+PR 95%,CR+nCR 29% 不影响干细胞采集,20/21例干细胞动员成功 18/20进行了移植,CR + nCR 提高到 57%,因体位性低血压及神经毒性出现停药 药物相关的SAE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带状疱疹,恶心/呕吐,及PN 感觉神经病变 48% (5%为3级) 所有病例在治疗结束后有改善,安全性,Oakervee, HE et al. Br. J. Haematol. 129:755, 2005.,PAD疗效和安全性评估,诱导治疗,方案设计,6个疗程VDD: 万珂:1.3mg/m2, d1,4,8,11 Doxil:30mg/m2, d4 Dex:20mg po, 万珂用药当天及第二天给予,18/18例患者成功采集外周血干细胞 中位采集次数为2次(范围14次) 中位CD34细胞数为8.2106(范围:3.241.2) 17例患者完成了1次ASCT,其中11例疗效进一步改善,干细胞采集和移植,A.J.Jakubowiak,A. AI-Zoubi, T. Kendall, et al. Blood 2006 108,VDD高的CR率在ASCT后进一步提高,诱导治疗,诱导治疗后和移植后的疗效 疗效标准:依据EBMT疗效评价标准,并增加nCR标准,A.J.Jakubowiak,A. AI-Zoubi, T. Kendall, et al. Blood 2006 108,53%,79%,诱导治疗,VDD高的CR率在ASCT后进一步提高,新药的应用如何优化自体移植的疗效,(1) 移植前及造血干细胞采集阶段 更有效的移植前诱导化疗,获得更高的CR 干细胞动员中采用HD联合新药物清除MRD (2) 移植中及预处理方案 采用更有效的预处理方案, 尽可能清除MRD (3) 移植后及维持巩固治疗阶段 植入后有效的维持巩固治疗-获得分子缓解,万珂加入到干细胞动员方案中,患者(n=9) 诱导治疗:万珂 + 地塞米松 +/- 阿霉素 干细胞动员方案 万珂 1.3 mg/m2 第1, 4, 8, 11天 环磷酰胺 3 g/m2 第8天 G-CSF从第9天开始,连续使用10天 结果 干细胞容易采集 中位CD34+ 采集数21x106 个/kg,采集次数15次 所有患者都可以接受大剂量马法兰预处理和自体移植 所有患者的干细胞植入顺利 中位ANC恢复天数: 11 天 中位血小板恢复天数:18 天,Stern et al. 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 New York, USA, IMW 2007 (abstract PO-842),干细胞动员,新药诱导治疗对干细胞动员、采集和植入的影响,患者: 40例 剂量和方案: BD组(n=18): 万珂1.3 mg/m2 第1, 4, 8, 11天,21天1个疗程,万珂当天和次日加用地塞米松40 mg TD组 (n=22):沙利度胺200 mg和地塞米松 40 mg (冲击式给药或每周给药) G-CSF 动员干细胞(目标产量:CD34+细胞数 6 x 106 /kg),然后干细胞移植 安全性: 中位疗程数 6个 (BD)和 5 个 (TD),Mazumder A, et al. ASCO 2007, abstract # 8102,回顾性研究 目的: 明确两组新药诱导治疗后干细胞动员和植入的差异,干细胞动员,干细胞采集 /植入: 结论: 沙利度胺诱导比万珂诱导的干细胞采集量少,采集量的多少对老龄患者、接受过放疗或者骨髓浆细胞比例过高患者可能有重要临床意义。,*4/4接受 lenalidomide 的病例也需要 3次采集 植入: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500/L 和血小板 20,000/L,干细胞动员,Mazumder A, et al. ASCO 2007, abstract # 8102,新药诱导治疗对干细胞动员、采集和植入的影响,万珂在常规诱导治疗抵抗后的应用,15例对移植前常规诱导方案抵抗的患者,加用2个疗程的D-PACE (dex, dox, cy, and cisp), : 其中7例患者的肿瘤负荷降低HD CTX+G-CSF 干细胞动员采集 另外8例仍然抵抗,接受了万珂1.3mg/m2 1,4,8,11+HD CTX 第11天G-CSF干细胞动员采集 初步结果: 两组平均采集的干细胞都5.0106/kg,其浆细胞 marker均2% 万珂 HD-CTX可以进一步杀死耐药的残余肿瘤细胞,且不影响干细胞采集 有待继续观察其移植后缓解率和生存期,Katzman et al. Blood 2006;108 (abs 5459); Poster at ASH 2006,干细胞动员,新药的应用如何优化自体移植的疗效,(1) 移植前及造血干细胞采集阶段 更有效的移植前诱导化疗,获得更高的CR 干细胞动员中采用HD联合新药物清除MRD (2) 移植中及预处理方案 采用更有效的预处理方案, 尽可能清除MRD (3) 移植后及维持巩固治疗阶段 植入后有效的维持巩固治疗-获得分子缓解,Mel 干细胞回输 G-CSF V V V V,-6 -3 -2 0 +1 +4 +7,V= 万珂 1.0mg/m2 Mel = 马法兰 200mg/m2,万珂-马法兰用于ASCT预处理的研究,缓解率 CR = 31% !,VGPR = 46% CR+VGPR=77% (历史对照:常规HDM预处理,ASCT后的CR+VGPR=4050%),Rousselet al. Hematology 2006;91 (suppl .1),p98.EHA 2006,abs 0233#,预处理,新药的应用如何优化自体移植的疗效,(1) 移植前及造血干细胞采集阶段 更有效的移植前诱导化疗,获得更高的CR 干细胞动员中采用HD联合新药物清除MRD (2) 移植中及预处理方案 采用更有效的预处理方案, 尽可能清除MRD (3) 移植后及维持巩固治疗阶段 植入后有效的维持巩固治疗-获得分子缓解,II期试验 VTD早期巩固ASCT-清除MRD-获得分子缓解 样本:ASCT后IgH重排 (+)的19例患者 VTD方案(移植后6月内开始): 万珂 1.6mg/m2 1, 8, 15, 22/35天 T 50-100-150-200mg 每周递增 4疗程 Dex 20mg 1-4, 8-11, 15-18 天 初步结果: 3例2个疗程后,巢式PCR (-) 3例实时定量PCR 平均降低0.87log 结论:ASCT后早期使用VTD巩固可以有望清除MRD,获得分子缓解,Ladetto et al .Blood, 2006, abs, 3100#.poster at ASH 2006.,ASCT巩固,VTD用于ASCT后巩固治疗的研究,万珂在Allo-SCT巩固治疗中的研究,kai sun等在移植鼠模型中发现: 万珂抑制急性GVHD的发生同时增强GVM的作用 II期试验,样本:n=18, Allo-SCT后7例CR、11例PR 治疗:万珂:1.3mg/m2,1、4、8、11/21 天 14例完成2疗程,3例完成3疗程,4例完成4疗程 结果:,N=7 CR CR N=3 PR CR N=5 PR FLC50 N=2 PR FLC25,万珂巩固后,N=18 移植后,3/4级AE:plt减少(50),中性粒减少(17),PN (17); 4例发生轻度皮肤或口腔GVHD,Kroger et al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34,2006,(770-775),异基因 - 巩固,患者: 303 例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位年龄:59 岁 方案: 2个疗程 V-DTPACE,马法兰预处理的序贯SCT,TD和V-DTPACE巩固治疗,第2年VDT维持,第34年TD维持,Barlogie B, et al. ASCO 2007, abstract # 8020,TT3试验目的: 提高CR率和延长EFS/OS,促进序贯移植完成率和减少复发;明确特定基因改变是否预测生存的延长,V 万珂 1.0 mg/m2 第1, 4, 8, 11天 D DEX 40 mg 第1 4天 T THAL 200 mg 每天 4天 连续静脉输入: P 顺铂 10 mg/m2 A 阿霉素 10 mg/m2 C 环磷酰胺 400 mg/m2 E 依托泊苷 40 mg/m2,THAL + DEX,Monthly V-DT,第 3-4 年,第 2 年,月,V-DTPACE,THAL + DEX,THAL + DEX,THAL + DEX,THAL + DEX,V-DTPACE,V-DTPACE,V-DTPACE,MEL 200 #1,MEL 200 #2,PBSC,第 1 年,诱导和巩固维持治疗,新药+序贯移植的TT3试验,疗效 中位进行第1次和第2次移植的时间: 分别为3个月和5个月 按计划完成率为 95% 和 82% CR/nCR 的累计比例: 6 个月时达 50% 12 个月时达 75% 18 个月时达 80%,诱导和巩固维持治疗,Barlogie B, et al. ASCO 2007, abstract # 8020,新药+序贯移植的TT3试验,安全性 2级不良事件包括周围神经病变和深静脉血栓 治疗相关死亡率低,24个月时为5% 结论 TT3方案依从性高,治疗相关死亡率低 TT3显著有效 18个月时60%CR和80%nCR 24个月时OS 87%, EFS 84%, 和持续CR 91%,诱导和巩固维持治疗,Barlogie B, et al. ASCO 2007, abstract # 8020,新药+序贯移植的TT3试验,新药和移植的联合 是适合移植的年轻患者 的最佳治疗选择,不适合移植的老年患者 的最佳治疗选择?,常规化疗方案 以烷化剂为基础的化疗:MP/ M2 以大剂量地米为基础的化疗:HDD/ VAD/ DVD 以蛋白酶体抑制剂为基础的方案 MPV(MPB)/ BCD BD/ PAD/ VDD 以免疫调节剂为基础的方案 MPT/ MPR TD/ RD 多种类型药物的联合方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