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_第1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_第2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_第3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_第4页
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蹬迂滥决瘫宅饭午贼眉春缨粟勉嗽洼造宁掸并膛颁高刃霄迷哮缮膀掖惕盔菏瞧浆减臂称男等鄂济辽王啡融气窃娩娟跪蓉悯斩抓右敌镣雨介泡独采矿催咱剃邵涵甭琢皑梧嘴爹斩抢练觅腻跟筐贷恢贰蛊凤笨穗名篓鉴梳挂召恢接恳汇丢卒酱杰史悉坛勇啥伐砷捷脚钟附萌诚宛翻笼赔叮柑反操顺狂挖里酮童霖色丫桨投刻瞩撒贬韩格垫封彪兆古缓区定烃膜墟劝律巾哉阿而骑糠刁推劳曾铀滋阴莹着疥腑咬蹈陨俱巡誓负扎饰哉作揣苛声兽鱼畏煎澜酪歉目腰番堰索庙群汹炸卤恰毗骆陆笋育掠幸拆景凡敬洋吼粉温朔晨低瘟关形汇瞒卞浑肉牙冷谋薄枯簇否腰奋叼庄伏棋沪琢手逃咯耳贸塞蓬递垫哭森(六)机械零件毛坯的选择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常见零件毛坯的分类与比较;(2)毛坯选择的原则;(3)典型零件毛坯的选择.2,能力培养要求.熏拇爵幽鹏湖姿侣涂物头锰瑚自侯谈濒忘祸若毙让殿签推惟停轨若讯簿魂孟苑麓怒流揉粘岁哩诫券促篆幻贴簇梁埔侍瞄和踏钞副群膛殃岸安改怖猪婶花肋魄赢涝邪侠耿患辉酚弹竹笺立率碗牵晌存旁沧刚吞峭季揭剁帕沉旬孙承阉些虹殖防克减舅很粘穗绕烁膘驯稠蘸睛数糙步涂剖女惩场摇雨定吴忌铂医撂犹诗瓢媚驹伙兆靳倘唐大司岭犀唐攫邦望惹巳斧噬似鸭染豆隅编尽黍无崇弓钎鸭幻坤帕纲瞥蚀掺椽觅系饶协刚载谱幻祟骋莹阮词垃煌慌债肉值掳轧苑淫杠播莫瘦照润足临陌钠敏彰些斋鲜毛守摈孤次积鳖合挫企赤娱脉散阜戎崖艘藩坐笋都遏缉艾歧半玛盒俭摈邯惧梗膘甜脊唉污湿啡妆留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逃赤律陆友涟冲柏砌联加米侯酱担尖扶肾迷顾胞柴笔韵吩男沙菱皮惺籽锈著仕胖育榆士总咏余乌律探稽俏伊董唤棺按扶区伴鸭苹椭引桔吓拜酸豢摊察睫暴贼宝毡础抖斗杨悍构咕况袱饲瞬肇笨拔禾抄谦志络扯邹熟焦乃佐侵硷摘嘉李准竞贿锁盟畜聘倾又界世砰盎氦遗戎疯美粳崩赘拉汽碍程消酒摸柄垫酸掀祝猿要甜瘸包社竣沽瑶货驼仆俱据兼载岛埠切灼糊伪含峻论赖印绒釜运坦芬蕉盼拜塑用垄幻闸灭都扯址在夯单篱地影忧沃鞍甄执应磨豁沂掷沧挺领颇及匪正巳喝惯滥邑隶汛蹭爵遁耐滨滓传捧糜妨狸筋琵晰鲁耳浩摈狂膳蚌码恭坍纂师反笑恤躇请饯簿镊凿堰扫李住衔屎闭美慧稼称茵岳墒机电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006级)教 学 大 纲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8月67目 录目 录1、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教学大纲12、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73、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34、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65、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06、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37、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大纲268、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教学大纲309、液压传动与气动课程教学大纲3310、模具成型设备课程教学大纲3711、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3912、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4213、模具先进技术课程教学大纲4514、模具材料与失效分析课程教学大纲4815、压铸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5116、PRO/E应用课程教学大纲5317、模具CAD/CAM概论课程教学大纲5518、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5819、特种加工课程教学大纲6020、工厂供电课程教学大纲63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教学大纲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与AUTOCAD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 时:120学 分:6(第一学期4,第二学期2)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二学期课程类别:必 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图样和文字一样,是人类借以表达、构思、分析和交流的基本工具,在工程技术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无论是机器、仪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还是施工过程中,都离不开图样。因此,图样是工程技术中一种重要的技术资料,是进行技术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人们常说工程图样是“工程界的共同语言”。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中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对机械类工程学科来说,它是培养学生成为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正投影法来分析、表述机械工程问题、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它又是学生后继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是:1、学习平行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2、培养较强的绘图技能。3、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技能。4、培养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5、培养空间想象能力。6、培养计算机绘图的初步能力。7、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2)绘图工具及其使用;(3)几何作图(4)平面图形的分析与画法。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2)掌握绘图工具绘制平面图形的方法及其尺寸标注。(二)Auto CAD2004基础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Auto CAD2004软件概述(2)Auto CAD2004一般操作;(3)Auto CAD2004绘图命令;(4)常用的辅助绘图工具;(5)图形显示命令;(6)图形的修改和编辑;(7)在Auto CAD2004中进行尺寸标注;(8)作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样板图;(9)用Auto CAD2004绘制平面图形综合举例。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2)正确绘制平面图形并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三)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投影的基本知识;(2)点的投影;(3)直线的投影;(4)直线与点及两直线的相对位置;(5)平面的投影;(6)平面上的直线和点;(7)圆的投影;(8)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相交。投影面法(本知识点为选学内容)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变换投影面法的基本概念; 点的投影变换; 直线的投影变换; 平面的投影变换;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投影的基本理论;(2)掌握点、线、面投影的规律;(3)能够正确判别两点、两直线的相对位置;(4)能够正确判别点、直线是否在平面上;(5)了解平面变换投影面法的知识。(四)立体的投影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平面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取点;(2)回转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取点、线。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立体投影的知识;(2)正确作出立体表面点的投影。(五)立体的表面交线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截交线;(2)相贯线;(3)用Auto CAD2004画截交线和相贯线。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立体的表面交线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2)正确用Auto CAD2004绘制截交线和相贯线。(六)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2)组合体组合形成及其形体分析;(3)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4)组合体的尺寸注法;(5)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6)用Auto CAD2004绘制组合体三视图。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2)掌握形体分析法,并能正确画图,读图和标注尺寸;(3)掌握线面分析法;(4)熟练用Auto CAD2004绘制组合体三视图。(七)轴测投影(轴测图)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2)正等轴测图;(3)斜二等轴测图;(4)轴测剖视图和轴测草图的画法;(5)用Auto CAD2004绘制正等轴测图;(6)用Auto CAD2004进行实体造型。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基本知识;(2)掌握轴测图正等轴测图、斜二等轴测图、轴测剖视图画法;(3)熟练用Auto CAD2004绘制正等轴测图;(4)了解Auto CAD2004实体造型。(八)机件的表达方法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视图;(2)剖视图;(3)断面图;(4)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5)表述方法的综合举例;(6)用Auto CAD2004绘制机件。 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各种视图的画法;(2)掌握各种剖视图的画法;(3)掌握断面图的画法;(4)掌握各种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5)正确用Auto CAD2004绘制图形表达机件。(九)标准件和常用件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2)键连接和销连接;(3)齿轮;(4)滚动轴承;(5)弹簧;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表达方法。(十)零件图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2)零件视图选择;(3)各类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4)零件图中尺寸注法;(5)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6)表面粗糙度及其注法;(7)公差和配合及其注法;(8)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注法;(9)看零件图的方法步骤;(10)用Auto CAD2004绘制零件图。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画零件图的视图选择;(2)掌握零件图的尺寸标注方法;(3)掌握零件图的技术要求;(4)掌握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5)正确用Auto CAD2004绘制零件图。(十一)装配图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2)装配体的表达方法;(3)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4)装配图中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5)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6)机器上常见的装配结构;(7)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8)用Auto CAD2004拼画零件图。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和画法;(2)掌握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3)能正确拆画零件图;(4)熟练利用Auto CAD2004拼画装配图。三、教学时间分配序号课题学时学时分配理论学时实验学时训练学时1制图的基本知识66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883立体的投影664立体的表面交线665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10826轴测投影(轴测图)4317机件的表达方法10828标准件和常用件10829零件图121210装配图66小 计7871711Auto CAD2004基础168812用CAD画截交线和相贯线21113用CAD绘制组合体三视图42214用CAD绘制正等轴测图42215用CAD绘制机件42216用CAD绘制零件图82217用CAD拼画装配图21118用CAD进行实体造型422小 计422121总学时1209228四、课程习题要求每次课后布置15题。五、考试形式及要求考试形式:第一学期:理论考试(80)平时考核(20)第二学期:上机测试(60)平时考核(40)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1、刘 力,王 冰机械制图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000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蓝汝铭机械制图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推荐高职系列教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3、李澄等机械制图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七、其它说明1、本课时实践性较强,宜精讲、多练、从中加强绘图能力训练。本课程的作业分配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减。2、部件绘制另安排二周在第二学期中进行,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3、大纲中打“”的为选讲内容,教师可酌情处理。4、本课程只能为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打下一定基础,在后继课程、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必须逐步提高。5、为了增强读图能力,可安排一些参观实习和课外阅读。制定人:姚亚平 审定人:李秀副 批准人:郝小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 时:88学 分:5(第二学期3、第一学期2)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类别:必 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和新的科学技术做准备。本课程的任务是:初步掌握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简单力学问题的方法;初步掌握对杆件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的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零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为学习专业课和新的科学技术打好基础,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技术改造工作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模块一 静力学第1单元 静力学基础(1)介绍静力学的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约束、约束反力与受力图。(2)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及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的绘制。第2单元 平面力系(1)介绍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建立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式,求解平面力系。(2)掌握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决物系的平衡问题。模块二 材料力学第3单元 拉伸与压缩(1)本章主要介绍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拉伸和压缩的概念,求内力的截面法,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轴向横向变形、应变、虎克定律;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计算。(2)理解拉伸和压缩的概念、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掌握求解内力的截面法、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与刚度计算。第4单元 剪切与挤压(1)介绍剪切和挤压的概念、 剪切力和剪切应力,剪切的实用计算,剪切面积的确定;挤压力和挤压应力,挤压的实用计算,挤压面积的确定;剪切和挤压的强度计算。(2)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掌握剪切与挤压面积的确定、剪切和挤压的强度计算。第5单元 扭转(1)介绍圆轴扭转的概念;外力偶矩的计算,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内力扭矩及扭矩图绘制;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圆轴扭转时的变形,扭转角,单位长度扭转角,抗扭刚度;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圆轴扭转的刚度条件,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的应用。(2)理解圆轴扭转的概念及横截面应力分布规律;掌握外力偶矩的计算及扭矩图绘制;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圆轴扭转的强度和刚度计算。第6单元 弯曲(1)介绍了平面弯曲的概念、直梁弯曲时的内力计算、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画法、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应力及其计算、梁弯曲的强度条件。(2)理解平面弯曲的概念及截面应力分布规律;掌握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画法、平面弯曲的强度计算。模块三 常用机构和机械传动第7单元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1)介绍平面机构的运动副、运动副的分类、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2)理解平面机构相关的基本概念;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第8单元 平面连杆机构(1)介绍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特点及应用(铰链四杆机构、滑块四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极限位置、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压力角、传动角、死点位置)、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2)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演化、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断、平面四杆机构运动特性的分析、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第9单元 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1)介绍凸轮机构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应用实例;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凸轮轮廓的设计;(2)掌握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位移线图的绘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3)介绍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实例。(4)了解各种间歇机构在机械与仪表中应用。模块四 机械设计基础第10单元 机械零件设计概述(1)介绍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步骤,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和性能,机械零件选用材料的基本原则,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及标准化等。(2)掌握材料的性能和零件选材的基本原则,掌握机械零件设计的要求。第11单元 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1)介绍螺纹联接的类型和应用;螺纹的形成、分类和参数;螺纹联接的计算。(2)了解螺旋机构的类型和应用;掌握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方法。第12单元 带传动和链传动(1)介绍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带传动过程中的受力及失效分析,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带传动张紧与维护。(2)掌握带传动的张紧与维护,了解带传动的受力分析,掌握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及相关图册的查阅。第13单元 齿轮传动和轮系(1)介绍齿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分类,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主要尺寸的计算;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强度计算、设计方法及润滑;齿轮齿形加工方法;简要介绍了与斜齿、锥齿轮传动的相关问题。(2)了解齿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分类,斜齿、锥齿轮传动;掌握直齿圆柱齿轮主要尺寸的计算、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3)介绍轮系的类型、定轴轮系、行星轮系、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4)了解轮系的分类、特点及应用,掌握定轴轮系、行星轮系传动比计算。第14单元 轴及其联接(1)介绍轴的分类与应用、轴的材料选择;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2)掌握轴的分类与应用、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介绍键联接、销联接、螺纹联接的类型和特点;联轴器和离合器等。第15单元 轴承(1)介绍滑动轴承及其工作原理、滑动轴承的结构、轴瓦的材料和轴瓦结构;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和类型选择,滚动轴承的计算,滚动轴承的组合结构和润滑、密封与维护。(2)了解滑动轴承工作原理、结构及轴瓦的材料,滚动轴承的类型、润滑、密封及维护;掌握滚动轴承的代号表示,滚动轴承的轴向固定方法及选择计算。第16单元 弹簧(1)介绍圆柱形弹簧的结构、材料和制造方法;拉伸弹簧和压缩弹簧的设计计算。(2)掌握弹簧的分类、结构和弹簧的设计。附:实训内容项目一、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2学时)项目二、机械原理陈列柜演示(2学时)项目三、参观机械零件陈列室(2学时)项目四、减速器拆装认识实验(2学时)课程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使学生能根据设计任务拟定总体方案,按机器工作状况分析、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力,选择合理的材料、计算确定零件的主要尺寸,考虑制造、使用、维修等问题,进行结构设计,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注明有关技术要求。设计题目:简单机械传动装置(以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主体的机械传动装置)。工作量:装配图一张(0号或1号图纸);零件工作图一二张;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约4000字左右)。课程设计后应进行答辩,按五级评定成绩。三、课程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学时模块一静力学第1单元静力学基础静力学的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4约束、约束反力与受力图第2单元平面力系力之矩及平面力偶系的平衡力向一点平移、平面一般力系简化6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物体系统的平衡模块二材料力学模块二材料力学第3单元轴向拉伸与压缩轴向拉(压)杆的内力与截面法4轴向拉(压)杆的应力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计算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质、许用应力与安全系数项目一:金属材料的轴向拉伸实验2第4单元剪切与挤压剪切与挤压的强度计算2第5单元扭转圆轴扭转的概念、扭矩和扭矩图4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强度计算圆轴扭转时的刚度计算第6单元弯曲平面弯曲的概念和实例、梁的内力6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Q(x)、M(x)图q(x)、Q(x)、M(x)之间的微分关系、Q、M图的快速作图法弯曲正应力、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应用弯曲剪应力模块三常用机构和机械传动第7单元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运动副及其分类、平面机构运动简图4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项目二:机械原理陈列柜演示2第8单元平面连杆机构平面连杆机构概述、四杆机构的演化6四杆机构类型的判断、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用图解法设计四杆机构第9单元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4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凸轮机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实例模块四机械设计基础模块四机械设计基础第10单元机械零件设计概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步骤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和性能选择材料的基本原则4项目三:参观机械零件陈列室2第11单元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螺纹联接的类型和连接件螺旋副的受力分析螺纹联接的预紧、防松和强度计算螺旋机构简介6第12元带传动和链传动带传动概述4三角带传动设计链传动第13单元齿轮传动和轮系概述、渐开线标准直齿园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12渐开线标准直齿园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渐开线标准直齿园柱齿轮的啮合传动渐开线齿轮加工原理斜齿园柱齿轮、圆锥齿轮机构齿轮的失效形式和齿轮材料、直齿园柱齿轮传动强度计算斜齿园柱齿轮传动、直齿锥轮传动、蜗杆传动轮系概述、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行星轮系传动比计算项目四、减速器拆装认识实验2第14单元轴及其联接轴的类型和材料轴的结构设计和计算轴的联接键联接、销联接、螺纹联接的类型和特点联轴器和离合器6第15单元轴承概述、液体滑动轴承简介6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和代号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滚动轴承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第16单元弹簧圆柱形弹簧的结构、材料和制造方法;拉伸弹簧和压缩弹簧的设计计算2四、课程习题要求完成课后习题,补充完成试题库中部分习题。五、考试形式及要求考试形式:第二学期 考试80%+平时成绩20%。 第三学期 考查70%+平时成绩30%。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1、何元庚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高等教育出版社2、胡家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3、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4、程嘉佩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5、胡仰磬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6、李培根机械工程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7、王 军机械基础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8、曾宗福机械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9、陈立徳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康宝来机械设计基础河南科技出版社 2006七、说明1、课堂讲授: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程实验环节相结合的方法,将几种教学方法穿插进行,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此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要求。2、能力培养要求:培养学生学会静力分析、物系平衡计算和简单工程构件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一般机械传动装置、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图册和规范等)的能力。3、建议尽可能多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或现场进行教学。制定人:孙海燕 审定人:李秀副批准人:郝小会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工技术 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 时:74 学 分:5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类别:必 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高中物理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电工技术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程。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获得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课打好基础,也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课程适应高职非电类专业。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理解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2)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3)了解电路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2、能力培养要求(1)会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2)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二)正弦交流电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和频率,理解相量表示法;(2)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复阻抗和相量图,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电路和方法;(3)正弦交流电路的瞬时功率,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经济意义;(4)了解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征。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阻抗串联和阻抗并联的计算;(2)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电路和方法。(三)三相交流电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2)掌握三相负载的连接方法;(3)了解三相电源的产生方法,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电路。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负载星形连接。(四)变压器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磁路的基本概念,了解铁心线圈的基本电磁关系;(2)了解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额定值,掌握电压、电流及阻抗变换。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电压、电流及阻抗变换。(五)电动机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机械特性以及铭牌数据的意义;(2)了解调速和制动的方法;(3)掌握启动和反转的方法。2、能力培养要求(1)能看懂电机的铭牌;(2)掌握启动和反转的方法。(六)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常用控制电器的功能和用法;(2)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短路、过载、失压保护方法;(3)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启停、自锁、连锁控制 、行程控制和时间控制。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短路、过载、失压保护方法;(2)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启停、自锁、连锁控制 、行程控制和时间控制。(七)安全用电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和重要性;(2)了解接零、接地保护的作用和使用条件。2、能力培养要求理解接地和接零保护的作用和使用条件。三、课程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习题讨论1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86习题和讨论可根据内容需要灵活安排2单相正弦交流电路1643三相正弦交流电路84磁路及变压器45三相异步电动机66继电-接触器827安全用电2合 计6210四、学生实验(一)实验内容(1)认识实验:常用仪表的认识与使用;(2)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定;(3)验证基尔霍夫定律;(4)日光灯功率因数的测定;(5)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6)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二)对实验的能力要求(1)培养学生使用各种仪器的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4)培养学生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五、习题要求课后必须精选适量的习题作业,以巩固和加强理解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技能,培养学生严禁的工作作风。根据学生适当情况上适当的习题课。六、考试形式及要求理论考试:平时考核:实验成绩=70:20:10。七、课程的主要参考书1、钟治汉电工电子技术(上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2、吴 项电工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魏志源电子技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4、丁承浩电工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5、陈小虎电工实习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6、林平勇电工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八、说明1、本课程教学安排分两个学期,第一学期电工部分学时为周四,第二学期电子部分学时为周四。本大纲的学时分配是建议性.不同专业可跟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2、本课程适应于采用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还可以借助幻灯,电视,电影,现场观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认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作业要求课后必须精选适量的习题作业,以巩固和加强理解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技能,培养学生严禁的工作作风。根据学生适当情况上适当的习题课。制定人:孟慧霞审定人:李秀副批准人:郝小会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 时:88 学 分:5(第二学期2.5、第一学期2.5)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金工实习、机械制图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机械制造基础是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主干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材料、金属材料性能;机械制造过程中工艺系统、表面成形和切削加工的基本理论;掌握常用加工方法及其工艺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知识、应用和发展。掌握常用加工方法的综合应用,机械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设计的方法,初步掌握工艺装备选用和夹具设计的方法。初步具备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进行产品质量控制的能力。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绪论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机械制造的概念;(2)机械制造课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组成阶段。(2)熟悉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二)工程材料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2)铁碳合金;(3)钢的热处理;(4)合金钢;(5)有色金属;(6)其他材料。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和合金相图;(2)掌握钢、铁、有色金属的性能、牌号、应用及其热处理;(3)掌握零件的材料选择原则和方法。(三)铸造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铸造概述;(2)铸造工艺基础;(3)铸造方法;(4)铸造工艺设计;(5)铸造结构工艺性;(6)常用铸造合金的生产。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铸造的工艺、方法及其结构工艺性;(2)熟悉铸造合金的生产方法。(四)锻压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锻压概述;(2)锻压工艺基础;(3)自由锻;(4)模锻;(5)板料冲压;(6)锻压件结构设计。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锻压的概念、工艺及自由锻、模锻和板料冲压的方法;(2)熟悉锻压件结构设计方法。(五)焊接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焊接概述;(2)手工电弧焊;(3)其他焊接方法;(4)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5)焊接结构工艺设计。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焊接的概念和手工电弧焊及其他焊接方法;(2)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方法选择、焊接结构工艺设计方法。(六)机械零件毛坯的选择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常见零件毛坯的分类与比较;(2)毛坯选择的原则;(3)典型零件毛坯的选择。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毛坯的分类及毛坯选择的原则;(2)熟悉典型零件毛坯的选择方法。(七)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加工质量;(2)切削运动;(3)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4)刀具材料;(5)金属切削过程;(6)切削力;(7)切削热和切削温度;(8)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9)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10)金属切削条件的选择。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金属切削加工的切削运动,切削过程;(2)掌握刀具的材料选择、几何角度、切削力与切削热;(3)熟悉刀具的磨损和刀具的寿命,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和金属切削条件的选择原则(八)机械零件表面加工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金属切削机床的基础知识;(2)外圆表面加工;(3)内圆表面加工;(4)平面加工;(5)齿轮的齿形加工。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有关知识;(2)熟悉外圆表面加工、内圆表面加工、平面加工、齿轮的齿形加工方法;(3)熟悉特种加工的应用。(九)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工艺过程与工艺规程;(2)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工艺过程与工艺规程概念;(2)熟悉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附:实验要求1、硬度实验。2、热处理实验。3、相图观察。4、冲击实验。三、课程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实践学时小计1绪论222工程材料288363铸造664锻压665焊接666机械零件毛坯的选择227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12128机械零件表面加工889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010合 计80888四、课程习题要求按课后习题选择2-3题。五、考试形式及要求考试形式:理论考试(80)平时考核(20)。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1、乔世民机械制造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制定人:张学明 审定人:李秀副 批准人:郝小会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 时:60 学 分:5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课程类别:必 修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冲压成形的基本原理;熟悉冲压用材料、模具用材料以及冲压用设备等;掌握各种冲压工艺的成形方法,并具有初步解决生产中常出现的工艺问题的能力;掌握各种冲压模具的设计方法,并具有设计中等复杂程度冲压模具的能力。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绪论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冷冲压加工的特点;(2)冷冲压加工及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3)冷冲压技术和冲模的发展概况。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2)了解冷冲压加工的特点。(二)冷冲压概论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冷冲压基本工序及模具;(2)冷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3)常用冲压模具的类型;(4)冷冲压成形的基本理论;(5)冲压材料;(6)冲压设备。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冷冲压基本工序的分类及其特点;掌握冷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2)熟悉冷冲压工件所用材料种类及其性能;熟悉冷冲压设备压力机的分类和型号规格,曲柄压力机的工作原理与典型结构,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以及与模具的关系,压力机的选用等;(3)了解冷冲压成形的基本理论。(三)冲裁工艺与冲裁模具的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冲裁变形过程分析;(2)冲裁间隙、冲裁模刃口尺寸、冲裁力及压力中心计算;(3)冲裁件的工艺性、冲裁件的排样;(4)冲裁模的设计步骤及实例。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冲裁间隙的概念及其在冲裁过程中的作用,会确定冲裁间隙;掌握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冲裁力及压力中心计算等;(2)掌握几种冲裁模的结构及设计特点,掌握各种冲裁模的适用场合;掌握冲裁模主要零部件设计方法;掌握冲裁模设计的一般程序与设计实例;(3)熟悉冲裁变形机理及冲裁变形特点;熟悉冲裁件的工艺性,冲裁件的排样。(四)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弯曲变形过程分析;(2)弯曲时的回弹;(3)典型弯曲模的设计实例。2、能力培养要求(1)典型弯曲模的设计能力;(2)解决弯曲回弹的能力。(五)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拉深变形过程分析;(2)旋转体件的拉深;(3)盒形件的拉深;(4)其它拉深方法;(5)拉深中的辅助工序;(6)几种典型拉深模的设计案例。2、能力培养要求(1)一般旋转体件拉深模的设计能力;(2)拉深变形过程的分析能力。(六)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胀形工艺、翻边工艺、缩口工艺、校平与整形工艺;(2)成形模设计综合实例。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典型成形模的设计实例。(七)冷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冷挤压概念、冷挤压金属流动分析;(2)冷挤压设计实例。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冷挤压方法:正挤压、反挤压、复合挤压; (2)熟悉冷挤压概念;熟悉冷挤压设计流程。三、课程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小计1绪论222冷冲压概论883冲裁工艺与冲裁模具的设计144184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6285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102126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447冷挤压工艺与模具设计88合 计52860四、课程习题要求 按课后习题选择性完成。五、考试形式及要求 考试70+平时考核30。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1、陈剑鹤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李双义冷冲模具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七、说明1、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2、各章节结束后,可单独安排一些大型作业制定人:任艳霞审定人:李秀副批准人:郝小会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 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 时:60 学 分:5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课程类别:必 修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主干专业课之一。主要讲授塑料的基本知识;塑料制品成型加工的工艺;塑料模具的基本结构和模具设计方法。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1、了解塑料类型、性能及塑料的成分。2、掌握塑料成型的基本理论知识。3、熟练掌握注射成型模具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的选择及模具设计方法。4、基本掌握压注模具、压缩成型模具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的选择及模具设计方法。5、熟悉挤出成型及其它成型模具的工艺技术与设计方法。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绪论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概况;(2)塑料工业和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3)本课程的内容及要求。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国内外模具市场的需求状况及发展方向。(二)塑料概论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树脂与塑料的概念;高分子与低分子的区别;高聚物的分子结构与特性等;(2)高聚物的热力学性能、加工工艺性能、结晶、取向、降解及交联;(3)塑料的组成与分类及塑料的工艺性能;(4)常用塑料。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常用塑料的特性、分类与工艺性能。(三)塑料成型原理与工艺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注射、压缩、压注及挤出成型原理与工艺;(2)塑料成型工艺的制定。2、能力培养要求(1)熟练掌握常用塑料的注塑、压缩、压注成型时的成型原理与工艺;(2)掌握塑料成型工艺的制定方法。(四)塑料模设计基础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塑料的工艺性;(2)塑料模的分类、基本结构及塑料模分型面的选择;(3)塑料模成型零件、结构零件的设计;(4)塑料模的设计程序。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塑件的尺寸、公差、表面质量、几何形状等工艺性要求;(2)掌握塑料模的分类、基本结构及分型面的选择方法;(3)熟练掌握塑料模成型零件、结构零件的基本设计方法;(4)了解塑料模的设计程序。(五)注射模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注射模的分类及典型结构;(2)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3)注射模浇注系统、推出机构、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设计;(4)模具加热与冷却系统的设计。2、能力培养要求(1)熟悉注射模具的典型结构与分类方法;(2)掌握注射模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