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别人的生命因你而变的不同.docx_第1页
让别人的生命因你而变的不同.docx_第2页
让别人的生命因你而变的不同.docx_第3页
让别人的生命因你而变的不同.docx_第4页
让别人的生命因你而变的不同.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者读书,要读谁的书?读什么书?我的经验是:读一人,就读德鲁克;读一本书,就读德鲁克日志。这是一本“德鲁克式语录”,365天的日记,记载了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全部精华,难怪比尔盖茨评价它是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学书籍。那么,管理到底是什么呢?很多管理者不得其解。其实,管理就像北京的立交桥,如果不晓得个中奥秘,就算你是行内人,转上几圈也难免会晕菜,甚至找不到来时的路。向左还是向右?德鲁克日志就是导航仪,指引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走出迷宫。如果要评价德鲁克日志这本书的话,思卓归纳为三个看点:管理圣经,企业家的达芬奇密码,从熊彼特到德鲁克的DNA。管理圣经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德鲁克毕生著述的39本著作、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30余篇文章,以及未在传统媒体发表过的论文摘取精华。经济学家赞誉为:目前为止的管理理论,最多只产生过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那就是德鲁克。德鲁克是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日志更是一流的管理学著作,阅读之中,感受颇多。二三流的学者往往学艺不精,领悟不深,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半生不熟,繁复难懂,读起来也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然一流大师的东西反而浅显易读,德鲁克日志中写道:“人的能力越强,缺点也就越多,这好比山峰越高,峡谷就越深”。“好人的说法不成立,因为我们必须搞清楚一个人好在哪里”。 9月20日人事决策: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利用员工的长处去创造生产力,他根据员工所能处理的事情来安排岗位和晋升,并不是去缩小他们的缺点,而是使他们的优势最大化。4月3日绩效精神:组织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未来的机遇上,而不是集中在过去的问题上。真理总是那么简单,精品总是那么容易消化。好书就是这样,一句话改变一个世界,如同圣经一样,成为基督徒的心灵盛宴。说起圣经,想起最近看过的两本书,都叫管理圣经,一本是德国人赫尔穆特毛赫尔写的,一本是美国人鲍伯尼尔森写的,写得也不错,但是标为“圣经”,不免“农夫山泉,有点酸”。小烧叫小烧就挺好,没必要冠之以“山寨茅台”。精品就是精品,那可不是“三鹿”。耶稣33岁而亡,而后弟子著圣经;孔子73岁而终,其后弟子著论语。相比之下,德鲁克年逾九旬仍撰述不辍,创作了这本德鲁克日志。它是德鲁克毕生作品的精华,是由95年生命历程、62年管理生涯精心酿造出来的。正如茅台之30年陈酿,红酒之太阳王路易十四,真材实料,甘美醇厚。思卓解读:这本书对于管理者的意义,有如论语之于儒家弟子,圣经之于基督徒,换言之:德鲁克日志是企业家的论语、管理者的圣经。企业家的达芬奇密码“德鲁克迷”们收藏德氏著作,德鲁克日志是首选。本书在操作性、实践性上堪称德鲁克作品之冠。我归纳了一下,这本书至少涉及管理实践中的26个主题:包括创新、变革、战略、决策、组织、目标、计划、领导、绩效、沟通、宗教、政治、经济、人性、工作、信息技术、成本控制、核心能力、企业宗旨、社会责任、政府管理、非营利组织、社会生态、知识管理、商业伦理、竞争情报等。本书脉络清晰,在每一篇的下边都提出了一个行动指南。6月11日里的良禽择木而栖:你如果想取得自身的发展,就必须在合适的组织里从事合适的工作。下面的行动指南里提出:你身处的组织适合于你吗?理由是什么,如果不适合,不妨另谋他就。可以说这是一本“管理者成功速查手册”。举几个例子,如何提升绩效?1月14日的“管理者的态度”提出两点:一是把重心放在解决人力问题,关注人力资源比物力资源重要。二是放在态度上,人力资源利用中,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如何选择领导?挑选什么样的人做领导?4月5日“挑选领导”标准简单到只有一条:是否愿意让你的儿子为那个人工作。4月8日,挑选人才的决策步骤:简单而实用。马歇尔将军的经验:第一步:仔细考虑任务是什么?第二步:有哪些人选;第三步:哪些人适合;第四步,证实谁最适合;第五步,帮助他们计划与实施。用人失败,往往是省略了关键的一步,钢铁就是这样锻炼废的。如何提升执行力?10月5日的“将决策转化为行动”中回答五个问题:决策必须让谁知道?必须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贯彻落实?应当由谁来采取行动?这一行动包括哪些内容?是否与决策者和执行者的能力适应?一个大师,谈的并不是虚无的理论,而是非常浅显的、可操作的方法,让你明白到无须再次消化,实用到你照做就行。诚然,德鲁克日志和世界上任何一件东西一样,也有着它的不足之处:书中某些主题归类不够。比方说,创新问题、领导力问题分散在几个部分里,不便于查阅。但瑕不掩瑜,他的精神实质仍给我们读者以方向。思卓解读:管理不想犯糊涂,常读德鲁克语录。从熊彼特到德鲁克的DNA经济学鼻祖熊彼特深刻的影响着德鲁克,而德鲁克不仅具有和熊彼特相同的管理基因,还超越了熊彼特,成为享誉全球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之所以为德鲁克,用两句诗词来说:一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二是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何解释呢?梅花香自苦寒来,追求完美;为有源头活水来,善于学习。1994年12月,一位36岁的年轻人拜访德鲁克,在吃饭的时候说:我怎样回报你呢?德鲁克说:你已经回报我了,今天和你的谈话中,我已经学到了很多。“刹那间,我顿悟了为什么德鲁克先生是与众不同的,因为他不把自己当作一位大师,而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学生。对于许许多多管理学的专家而言,他们必须要说什么,而德鲁克先生则觉得自己必须要学什么。”正所谓教育以父母之心,学习以赤子之心。这位年轻人就是美国最著名的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一般演讲标价每小时6万美元,每月工作半天,一年不少于300万美元的收入。也许因为德鲁克是基督徒的缘故吧,德鲁克日志的字里行间,不时透出对管理者和组织的人文关怀:只有同情能够拯救认知,我所担负的无以言传的责任认知,是对精神的认知。社会需要一种精神价值的回归并不是说要抛弃所有物质的东西,而是为了使物质充分创造价值。12月23日精神的价值:人绝不仅仅是生物生理学意义上的存在,而更是一种精神存在。这使我想起了一件可能是影响德鲁克一生的事情:1950年1月3日,41岁的德鲁克跟随父亲去拜访誉满全球的经济学家,66岁的熊彼特。当时他仍在哈佛大学教书,同时在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职位上表现活跃。当时问到熊彼特:“你现在还会提到,希望后人怎样记得你?”熊彼特听了放声大笑,因为年轻时,熊彼特希望有人记得起他曾是欧洲最伟大的情圣、最伟大的骑师、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回应:“以我现在的年龄,已经能体会到,光让别人记得你的著作或理论还不够,除非你能让其他人的生命因你而有所不同,才算真的有所作为。”这次会面后5天,熊彼特辞世而去。“让别人的生命因你而有所不同”。熊彼特对德鲁克做到了这一点,德鲁克对更多的人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超过了他敬爱的老师。有两种东西改变这个世界,一种是用笔(思想)来改变世界,另一种是用剑(武力)来改变这个世界,德鲁克选择了用笔来改变世界,而且重新改造了很多手握宝剑者的思想。思卓解读:“让别人的生命因你而有所不同”,德鲁克做到了这一点。思卓读书也应如此:“让别人的生命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