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赋预习必备【学习目标】1理解一些重点文言词语,丰富文言词汇。2诵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3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感情,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4理解并鉴赏课文把景、情、理有机融合的艺术技巧。【学习障碍】1课文相关资料及字词积累。2诵读课文,理解文中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学习策略】一、障碍突破之策略一:积累法1课文相关资料(1)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谥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著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唐宋八大家:指唐宋时期的八个散文家,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苏黄:指北宋文学家苏轼和黄庭坚。苏辛:指宋代豪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苏门四学士: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他们四人都出于苏轼门下,且诗文成就极高,故而得其名。(2)背景及相关内容苏轼的一生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他在新旧两党之间得不到任何一方的支持和同情,悲惨的命运便不可避免,特别是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新法逐渐失去积极意义,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互相倾轧和报复,苏轼也因此被捕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文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时的作品还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后赤壁赋。本文与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基本内容大致相同,都是写黄州谪居的心情。念奴娇反映了作者怀才不遇、有志无成的苦闷,作者面对无限的江山、悠远的历史和有限的人生,只有用“人生如梦”来聊自宽慰,流露出消极的情绪。如果说念奴娇偏重于内心矛盾的揭示,那么本文更多地写到矛盾的解决,从羽化登仙的超然之乐跌入现实人生的苦闷,然后再在清风明月中找到出路,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3)文体知识赋:本意谓诵说,或谓铺陈描写的特点和方法,到战国时期形成为一种文体。最早以赋名篇的是战国时人荀况所作的礼赋、知赋等五篇。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可见赋体是由诗演变而来的。给予汉赋直接影响的则是楚辞,故楚辞也称为赋,汉书艺文志有“屈原赋”“宋玉赋”“唐勒赋”之目。两汉时期赋形成为一种特定的体制,并成为两汉文学的大宗。赋在形式上讲究文采,注重声韵,兼具诗的韵律、节奏和散文的章法、句式。规模宏大,以铺叙为主的称为“大赋”;篇幅较短,着重抒情的称“小赋”。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和文赋这样几个主要阶段。文赋赋体之一。赋体的发展,从汉赋至律赋,是由散体逐步走向骈偶化和格律化的过程。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一部分赋又呈现出由骈俪返向散体的倾向,无论是在对偶、声律、用典方面,都显得比较自由。它大量吸收了散文的写作经验,章法灵活多变,句式参差错落,同时又保留了小赋的某些特点,骈散结合,在总体上兼具散文和赋体的格局。人们把这类新赋称为文赋。杜牧阿房宫赋、欧阳修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都是其代表作。2课文字词积累:分类比较记忆法(1)识记字音举酒属()客 窈()窕()之章 桂棹()兮兰桨倚歌而和()之 嫠()妇 愀()然 渔樵()江山相缪() 酾()酒临江 匏()樽 枕藉()(2)通假字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通“嘱”,劝人喝酒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冯:通“凭”,乘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盘绕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籍:通“藉”。狼籍:凌乱(3)古今异义徘徊:古,明月停留。如“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今,多指人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美人:古,(文中)指他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如“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今,指貌美的女子。(4)多义词(5)活用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向南,名词作状语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均为名词作状语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攻占,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用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以为侣,名词意动用法。友:以为友,名词意动用法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歌窈窕之章 歌:名词作动词,歌咏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形容词用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渺沧海之一粟 渺: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渺(6)重点词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横:这里为“笼罩”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遗:遗弃羽化而登仙 羽化:古人称成仙为羽化击空明兮溯流光 溯:逆流而上倚歌而和之 倚:循,依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缭,盘绕。郁乎:茂盛的样子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舳舻: ,这里指战船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斟酒。槊:长矛。举匏樽以相属 匏:葫芦寄蜉蝣于天地 蜉蝣:朝生暮死的小虫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是造物者之无尽藏,而吾与子之所其适 藏:,宝藏。适:这里有享受之意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肴核:荤菜和果品。狼籍:狼藉,杂乱的样子(7)特殊句式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状语后置,应为“于江渚之上渔樵”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应为“在安”二、障碍突破之策略二:诵读感悟法这篇文章为辞赋,特别注重声韵美,因此,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以体悟文中真情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节录的关于本文的诵读指导,供参考使用。1第一段指导要点(1)韵脚。前半段无韵,后半段的韵脚依次是“间”“天”“然”“仙”。(2)句法。“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其余皆为骈句或近乎骈句,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舟”后可断,为两个六字句;“浩浩乎”一句中,去掉第一个“而”(骈体文中有些虚词只有辅助作用,常不计入),也可视为宽对。(3)层次理路。首句点题,“泛舟”“赤壁”四字是下文写景、议论的依托。次写泛舟所见景象,而以风、水、月为主,为下文“苏子曰”一段张本。写景用虚实相济之法,先实后虚,虚景(却“浩浩乎”一句)伏下段“乐”字。2第二段指导要点(1)韵脚。有两组:第一组是“光”“方”;第二组是“慕”“诉”“缕”“妇”。(2)句法。这段开头是散句,次用楚辞句法(与九歌中“桂棹兮兰枻”“目眇眇兮愁予”等相似)。“客有其声呜呜然”也是散句,以下都是骈句。(3)层次理路。“乐”字承上,由“乐”而“歌”,歌词暗写苏子胸襟,为下文“苏子曰”一段作烘托。以下写箫声,为“客曰”一段作烘托,兼伏下文苏子“问客”。3第三段指导要点(1)韵脚。有五组:第一组是“稀”“飞”“诗”;第二组是“昌”“苍”“郎”;第三组是“东”“空”“雄”;第四组是“鹿”“属”“粟”;第五组是“穷”“终”“风”。(2)句法。首句及“客曰”中陈述句“顺流而东也”和三个反问句是散句,其余都是骈句。“方其”“况吾与子”是统领字,不计。(3)层次理路。“苏子问”乃承上启下语。“客曰”一段有两层意思:前一层由三“问”组成,先因望月而问“孟德之诗”,次因望地而问“孟德之困于周郎”,最后合问“而今安在哉”这是主要的一问,为下文写悲做铺垫。后一层转而说到自己,先着眼与曹公相比,突出自己的渺小,不禁悲从中来;后写幻想不能实现,并以“托遗响于悲风”作结,呼应上文“何为其然也”。4第四段指导要点(1)韵脚。有四组:第一组是“往”“长”;第二组是“瞬”“尽”;第三组是“主”“取”;第四组是“月”与“竭”,“色”与“适”交叉押韵。(2)句法。以散句为主,只有“惟江上之清风用之不竭”这一段用骈句。(3)层次理路。先借眼前的水和月说明“变”和“不变”的道理:客知其“变”而不知其“不变”,因而生“哀”与“羡”;知其“不变”,则何哀何羡?后以“物各有主”反跌出明月与清风之无主,可以自娱,以“而吾与子”照应上文“况吾与子”。5第五段指导要点韵脚及句法前面已有说明。本段句句皆是承前作结,最后两句意味隽永,主客“自在”之态跃然纸上。6文章思路分析文章作于贬职黄州其间。通过月夜泛舟的情景描绘和主客间的对话描写,表达了矛盾痛苦而又仍然旷达开朗的复杂心情。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况。这一段,正面写了一个“乐”字,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第二段,紧承上文,写作者饮酒放歌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主客舟中对酌,酒酣耳热后“扣舷而歌之”,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以上两段写“悲”。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这一段又由“悲”转“乐”。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为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客喜而笑”的“喜”和“笑”,与前文“饮酒乐甚”的“乐”,以及“怨”“慕”“泣”“诉”“愀然”“哀”“羡”等描写感情变化的词语联属一气。这是全文情感发展的线索,直贯全篇。以下的描写与“饮酒乐甚”句相辉映,而最后两句尽现“适”字之趣。这篇文赋,保留了传统赋体的特点,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行文之中常用排比和对偶。但它又不为“赋”这种文体拘泥,大量使用散句,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韵散巧妙结合,极富声韵之美。全文波澜起伏,由喜而悲,转悲为喜,但始终喜中含悲,悲中见喜,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7设疑解析(1)“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明确:“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都不曾晃动一下便悄然消失了,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明确: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答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主要从观点是积极或消极的方面进行讨论)明确: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的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8感悟写作特点(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压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附:参考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他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日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忽然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西安航天基地公办学校高层次人才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呼伦贝尔五九煤炭集团招聘2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甘肃省民航航空发展有限公司职业经理人选聘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烟台市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卫生类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安徽安庆望江县融媒体中心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员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湖北咸宁市嘉鱼县鱼岳镇招聘社区工作者3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广玉兰夹竹桃课件
- 2025年光致抗蚀剂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金华浦江县国控集团选聘1名市场化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湖北省招募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199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中班语言活动山羊种菜(故事)
- 土地整治投标方案(技术标)
- 广东省省级政务信息化服务预算编制标准(运维服务分册)
-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解读的七个维度
- 妊娠合并先心病指南解读专家讲座
- 雅思考试简介与评分标准
- GB/T 9460-2008铜及铜合金焊丝
- 第7课+李さんは+每日+コーヒーを+飲みます+知识点课件【知识精讲+拓展提升+迁移训练】 高中日语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
- FZ/T 52023-2012高强高模聚乙烯醇超短纤维
- 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 统编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ppt精品课件1(共19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