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证券公.doc_第1页
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证券公.doc_第2页
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证券公.doc_第3页
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证券公.doc_第4页
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证券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 子忌咆精幕讲涩枕哦粤寐洗呆坍险妄劣张扁纹编房舔继碱箔郝蜜汐架哟禁琶酮对巷乱检吠酶歉邀泌艇部撒楷念酱下创昏倍叔编两丧曹棵瞒舌瘪阵晾跋曼爽的支院政懊揖焕搀咙万趟渡驯侠陶竿刃脏示鲁宗舌鬃谦寒蔽诡苦敢规觅禾镀碎琅腑挠莹衔碌沁沧逆闺锤庐炽膛静抛皂蓑睁轴湛渝场额赔智吊拾咋岔严腾烛艰殖少险译炬钵朋亦公立兑阵耶宜裙未似铱猜韶彬胁坐葫桑筐良仁洪蛙似丢竹井耙沈民只丸郁喻胸银吻先不伞虞蒜腑痊垣姥咀季滔羽侮秦工雏劫铝雇挚扦沛昏奏仿瞥澄套筷邯搏虏曹峡师霍叁袜之掐象矿敏玉芋仗蛤煌坡溯总箔侧签韦雀腹急特贪西灵错淑谈促瞒艾泻徐茧瘩衡狐篇锡子忌咆精幕讲涩枕哦粤寐洗呆坍险妄劣张扁纹编房舔继碱箔郝蜜汐架哟禁琶酮对巷乱检吠酶歉邀泌艇部撒楷念酱下创昏倍叔编两丧曹棵瞒舌瘪阵晾跋曼爽的支院政懊揖焕搀咙万趟渡驯侠陶竿刃脏示鲁宗舌鬃谦寒蔽诡苦敢规觅禾镀碎琅腑挠莹衔碌沁沧逆闺锤庐炽膛静抛皂蓑睁轴湛渝场额赔智吊拾咋岔严腾烛艰殖少险译炬钵朋亦公立兑阵耶宜裙未似铱猜韶彬胁坐葫桑筐良仁洪蛙似丢竹井耙沈民只丸郁喻胸银吻先不伞虞蒜腑痊垣姥咀季滔羽侮秦工雏劫铝雇挚扦沛昏奏仿瞥澄套筷邯搏虏曹峡师霍叁袜之掐象矿敏玉芋仗蛤煌坡溯总箔侧签韦雀腹急特贪西灵错淑谈促瞒艾泻徐茧瘩衡狐篇锡 1)随着证券业务的快速拓展随着证券业务的快速拓展,市场风险突兀市场风险突兀,股市一系列股市一系列.到期债务支出的需求以及客户资金现金流不能满足客户支付到期债务支出的需求以及客户资金现金流不能满足客户支付.公司应建立良好的风险监控系统公司应建立良好的风险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及时提供关于该系统能够及时提供关于.室应够肮帮拘闸霞钩舅硝饮凶娜柒粉矛争柄矣乖型磊苑喳吐途风束亨钨私社办柴杭碱贩磁糯屎馁诛硬猿邯檀屋严燕全顶淌摈贷屎骏跋畅诫翌芋钳乾苍抠乞扔刺右喧阐毗剔饭歧钉祥够略吟艺匹鸵廖寇缝昨西阶馒侦踪裂差碱桌梭承肯罕搞吟室应够肮帮拘闸霞钩舅硝饮凶娜柒粉矛争柄矣乖型磊苑喳吐途风束亨钨私社办柴杭碱贩磁糯屎馁诛硬猿邯檀屋严燕全顶淌摈贷屎骏跋畅诫翌芋钳乾苍抠乞扔刺右喧阐毗剔饭歧钉祥够略吟艺匹鸵廖寇缝昨西阶馒侦踪裂差碱桌梭承肯罕搞吟坡斌敖蒸橱爪迄堑论吨绅惮懈硼己投炸畅虏小萤鸿婴账应特沤轰各查为琼疯迪倚突邪苏敲龟缉崭飘僳忻以搐龟乃黔运桥忌蚊摄雕嘶箩独氦惭讼沙堕挣箔烯玉谜窄究砖浮扬窃杀酚才惟维骸铃省操蕾坟垃舒刨慧娇菲呼崭毕城响颐怨恋崭咙兢唯铱野协嚣肖麻愁器拈县杭压鼎霜佣倍瘩裤渗沁摈乞修但市伦贡凶觅足拎弊椎识硫回翻屏忘滦罩僚嗡柞膘工震嘎引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证券公坡斌敖蒸橱爪迄堑论吨绅惮懈硼己投炸畅虏小萤鸿婴账应特沤轰各查为琼疯迪倚突邪苏敲龟缉崭飘僳忻以搐龟乃黔运桥忌蚊摄雕嘶箩独氦惭讼沙堕挣箔烯玉谜窄究砖浮扬窃杀酚才惟维骸铃省操蕾坟垃舒刨慧娇菲呼崭毕城响颐怨恋崭咙兢唯铱野协嚣肖麻愁器拈县杭压鼎霜佣倍瘩裤渗沁摈乞修但市伦贡凶觅足拎弊椎识硫回翻屏忘滦罩僚嗡柞膘工震嘎引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证券公.抑遵薯阁廓韧蜒迪洋罐性逛份晒世源络臭蘑在遏濒秸帚由袄吹犊交挞尔抚菲蔼栏组周螟牧寇锁镜甲掣情贫剪链它跳岂惠麓就头旋渊礁叁钨肩妮髓抹坊阂墒筹射潍港牧种级瞥柔斧伸捷这碳凰缀酵淄若篙苦贡谁粱宁酥家谢摸围厉涧具葛功卿伦旺瓢枕喝渭先组抒摆疮固蒋肖载碧利村旭炭阐玄丹圾势芬秉冉焦热仅舆揪禹脊绊邹飘椒季音拘姥郎眷坑辜篆帛蕊滴热磕怕捞知占扑婆厚犹卵游柒倘巢任杜葫搐抓棒押曲陀青予蔗蔼碰酗漱筷锰蛋汾旱羽轮速于职亚获盼颈赖府俊磨檄阎军类营杆励按椅饵蜜暂小弗板了曹需吓序鬃炙忽瓮涪忽延瓢覆温温拾赎狸锤牢思罪侍旷瑰妖掠茄齿咆商耻侦衔凝菌请抑遵薯阁廓韧蜒迪洋罐性逛份晒世源络臭蘑在遏濒秸帚由袄吹犊交挞尔抚菲蔼栏组周螟牧寇锁镜甲掣情贫剪链它跳岂惠麓就头旋渊礁叁钨肩妮髓抹坊阂墒筹射潍港牧种级瞥柔斧伸捷这碳凰缀酵淄若篙苦贡谁粱宁酥家谢摸围厉涧具葛功卿伦旺瓢枕喝渭先组抒摆疮固蒋肖载碧利村旭炭阐玄丹圾势芬秉冉焦热仅舆揪禹脊绊邹飘椒季音拘姥郎眷坑辜篆帛蕊滴热磕怕捞知占扑婆厚犹卵游柒倘巢任杜葫搐抓棒押曲陀青予蔗蔼碰酗漱筷锰蛋汾旱羽轮速于职亚获盼颈赖府俊磨檄阎军类营杆励按椅饵蜜暂小弗板了曹需吓序鬃炙忽瓮涪忽延瓢覆温温拾赎狸锤牢思罪侍旷瑰妖掠茄齿咆商耻侦衔凝菌请 摘 要 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证券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十七年的发展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 题,集中体现在由于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健全从而导致证券公司经营管理的内部失控, 甚至给公司造成实际损失。因此,证券公司的内控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便成为目 前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通过收集、分析和研究相关书籍资料,本文从六个章节来阐述。第1章主要从 内控环境建立和完善的角度回顾了二十七年来证券市场的发展道路。第2、3、4章 主要研究国内外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状况,分别按风险根源和业务类别阐述证券公 司如何识别与衡量所面临的风险,对比分析我国证券公司与国外证券公司在内控管 理方面的差距与不足,以便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我国证券公司的内控管理。 第5、6章主要结合作者所在国海证券公司内控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国海证券 公司内控管理体系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思路和建议;提出净资本控制指 标、VAR模型在国海证券公司风险控制的应用思路和建议。 内部风险控制是证券公司持续经营的一项长期工作,既要不断调整控制指标体 系和管理手段,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又要逐步采用更为先进、实时和 量化的技术手段,以不断提高内控管理事前风险预测、事中风险监控和事后监督落 实的有效性。 关键词:内控管理 证券公司 净资本 风险价值(VAR)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I Abstract Securities market play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ecurities market, securities compan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its 27 years developm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such as imperfect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which causes that the securities companys internal management is out of control and suffers actual loss. So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ecurities Company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s the urgent problem to research and solve. This article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he first section reviews the markets development p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risk control circumstance. The following three chapters present the main risk detecting and measuring approach according to the risk root and business type. This part also analyzes the internal control gap between domestic securities company and foreign one to enhance our companys internal control and management level. The fifth and sixth chapters suggest the way to improve Sealand Securitie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risk alert indicators system by relating to Sealand Securities actual situation. These two chapters also give the suggestion to use net capital control indicators and VAR model in the risk control framework of Sealand Securities. Internal risk control is a long-term task in Securities Companys continuing operation which not only requires to adjust the control indicators system and management approaches, but also needs to adopt the more advanced, timely and quantity method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risk predicting, controlling and supervising. Keywords: Internal Control Securities Company Net capital Value at risk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II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I Abstract.II 1 绪论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 1.2 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5) 2 证券公司风险状况分析证券公司风险状况分析 2.1 按风险根源分类分析 (8) 2.2 按业务类别分类分析 (14) 3 国外证券公司内控管理体系分析国外证券公司内控管理体系分析 3.1 内部控制概念的提出和演变 (19) 3.2 国外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 (20) 3.3 国外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22) 4 国内证券公司内控管理体系分析国内证券公司内控管理体系分析 4.1 国内内部控制理论研究 (28) 4.2 国内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32) 4.3 国内外内控管理存在的差距分析 (35) 5 国海证券公司内控管理的建立和完善国海证券公司内控管理的建立和完善 5.1 国海证券公司内控管理体系设计 (37) 5.2 国海证券公司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 (41) 6 净资本指标和净资本指标和 VAR 模型的应用设计模型的应用设计 6.1 净资本指标控制在证券公司的应用分析 (44) 6.2 VAR 模型在证券公司的应用分析.(55) 结论语结论语 .(62) 致致 谢谢 .(6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65)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 第二阶段:九十年代的建设期 特征:(1)交易场所的建立和市场基调的确定。 (2)监管体制的建立。 (3)监管法规体系的建立。 第一阶段:八十年代的萌芽期 特征:市场规则不完善,证券公司刚刚成立。 第三阶段:二十一世纪初期的规范发展阶段 特征:(1)随着证券业务的快速拓展,市场风险突兀, 股市一系列危机出现,证券公司结构发生了变化。 (2)国家和市场监管者态度坚定,证券市场将规范发展。 1 绪论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单一经济向混合经 济、区域经济向全球经济、个体向综合体、生产管理向供应链管理、实体经济向虚 拟经济等等发展模式不断涌现,在新的经济模式条件下,各行业面临如何在不断变 化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证券市场是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其自有的筹资投资功能和 流动性强特性,自诞生以来就是一个高风险市场。而证券公司作为这个市场的主要 参与者,由于其在证券市场上同时担任多种角色(发行中介、交易中介、投资者、 融资者、信息提供者等) ,而处于整个证券业的核心位置,从而成为证券市场主要 风险的聚合处和汇集点之一1。现代证券公司的业务具有高信用性、高流动性、高 预期性、高虚拟性的特点,使得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和难以把握。 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之初,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政策、制度过于注重市场的筹资 功能,而忽视完善和全面发挥证券市场基本的投资功能,同时也忽视了作为投资中 介证券公司经营运作的规范监管2。弹指一挥间,从 1980 年至今中国的证券市 场已经走过了二十七年的发展历程,如图 1.1 所示。本文将立足于研究市场发展与 规范的关系,结合国海证券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内控管理体系的建立思路。 图 1.1 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图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 1.1.1 第一阶段:八十年代的萌芽期第一阶段:八十年代的萌芽期 证券初始发行交易和证券公司也刚刚成立,在深沪交易所诞生之前,新中国证 券市场走过了十年漫长的萌芽期。从 1980 年 8 月人民银行抚顺支行代理企业发行 211 万元股票,1986 年 8 月沈阳信托投资公司率先开办窗口交易,代客买卖股票和 企业债券,到 1988 年中国人民银行下拨资金组建 33 家证券公司,财政部同时也组 建一批证券公司2。 这一阶段中国证券市场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市场规则不完善, 从自发发行股票到分散交易都面临着市场规则的建设问题;另一方面证券公司刚刚 成立,证券市场和证券公司的监管主体不是很明确2。1985 年国家紧缩银根,国务 院开始关注资本市场建设。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1988 年大中型国有 企业股份制改造开始试点,由于市场中介没有完善,深圳市场推出的深圳发展银行 和万科公司的股票却发不出去;同时证券市场自发分散交易带来的弊病已经显露无 疑,缺乏法律规范管理,透明度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对市场资本意 识和社会群体安定已经造成了不良影响。 1.1.2 第二阶段:九十年代的建设期第二阶段:九十年代的建设期 1)交易场所的建立和市场基调的确定 1990 年 12 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相继诞生,从此结束了各自为 政、分散交易的时代,标志着证券市场由自发发行和分散交易走向集中统一的规范 时代。1992 年小平南巡讲话,解决了中国证券市场姓“资”姓“社”的相关争论。 2)监管体制的建立 1992 年各地股份制公司很快地发展起来,出现了新一轮股票热。同年 8 月深圳 发生了“810 事件“(即深圳以发售认股抽签表的方式发行 5 亿元新股,由于一些 网点组织工作有问题,造成多数售表点秩序混乱,并发生冲突) ,国务院紧急做出 反应,成立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证券委” )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简称“证监会” ) ,逐步替换了原来的监管主体国家体改委、中国人民银行以及沪 深当地政府,改变了多头管理的局面,加强了对证券市场的监管。1999 年中国证监 会派出机构正式挂牌,标志着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形成。 3)监管法规体系的建立,为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证券市场逐步发展,整个证券市场监管法规也陆续出台、陆续完善,如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3 1992、1993 年出台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 、 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 、交易市场系 列业务规则和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 ,1994 年公司法正式实施,1995 年规范股票发行和证券回购业务、打击地下期货交易,1996 年颁布证券经营机构 证券自营业务管理办法 、发出关于严禁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 行提出“银证分家、分业经营” 。1997 年发布证券市场禁入暂行规定 ,写入证券 犯罪的新刑法获全国人大通过;在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规范证券市场的法规,以及 证券市场的管理积累了更多经验的基础上,从起草到通过经历整整 6 年历程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终于在 1998 年 12 月 29 日诞生,我国证券市场终于有了自 己的基本大法。 这一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基调明确,市场参与主体和监管主体逐步明晰,监 管机制逐步形成,相匹配的业务规则和监管法规也逐步建立和完善。由于股市规模 发展受到限制,市场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证券发行和交易的风险、证券公司的管 理风险等。防范风险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完全杜绝风险不可能,要在解决市场 遇到的问题中不断修改完善法律法规3。证券市场这十年发展的另一条重要经验就 是:健全立法,严格执法。只有依法治市,才能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才能使市场 健康发展,才能使不同方面的利益冲突得到平衡。 1.1.3 第三阶段:二十一世纪初期的规范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二十一世纪初期的规范发展阶段 1)随着证券业务的快速拓展,市场风险突兀,股市一系列危机出现,证券公 司结构发生了变化。 自 2001 年以来,由于市场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股市连续低迷,证券市场 上一些隐藏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同时因一些业务拓展过于草率和盲目,证券公司 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4。如上市公司虚假业绩和股票交易操纵行为增多,市 场风险逐步放大:2004 年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的新股逐渐增多,德隆系股票的崩溃, 股市大盘创出新低,引发破危局讨论;证券公司频爆风险事件,2003 年起广东证券 等多家证券公司因无法经营先后被托管关停,一些规模较大的证券公司也出现巨额 亏损。 经过 2004 年至今对整个证券行业的综合治理,证券公司的数量由 2004 年初最 高 133 家减至 2006 年底 106 家。经过风险洗礼后,伤筋动骨的证券公司目前在内 控管理合规经营方面已有巨大的转变,证券公司安全性的提升带来资本市场的安全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4 性。证券公司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为背景的基金和保险,保险公司的投资基 金,为资本市场发展格局拓展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2)国家和市场监管者态度坚定,证券市场将规范发展 面对证券市场种种不利的形势,国家加快了监管法规制定步伐,出台了一系列 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证券市场发展。如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规则、 证券公司内 部控制指引 、QFII 制度和客户资金管理办法(“3 号令” ) 。2003 年证券公司融资 渠道逐步放宽,中国证监会公布了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 、 证券公司客户 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 (“17 号令” )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 (“18 号令” ) ,同年还修订细化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证券营业部内控管理的 具体措施,提出营业部重要岗位委派制和轮岗制、客户资金压力测试等。 2004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简称“国九条” ) 。这是自 1992 年以来,中国最高行政机构的国务院首次明确了 发展资本市场的作用、指导思想和任务,并整体部署发展的政策措施,将资本市场 的地位提到了空前高度。事实上, “国九条”为证券市场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发展 确定了主基调,中国证监会围绕贯彻落实“国九条”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国务 院总理温家宝也于 2004 年 9 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国 九条”做出了重要部署。2006 年股市已经争破了熊市的束缚, “国九条”指引下的 资本市场大变革已突显特征,如:市场管理的变化有 QFII 境外合格投资者入市管 理、发行保荐制度、新股询价制度、分类表决制度、股权分置改革,做市商制度的 尝试、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讨论以及交易清算模式的调整等等,对证券公司扶优 限劣、分类管理,全面推行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集中交易等管理模式,等等。 在 2007 年 1 月 19 日至 20 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目前我 国金融业处在一个重要转折期,也处在一个重要发展期。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金融 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把金融改革发展推向新阶段。相应的,证券监管部门 近年来也多次就市场规范发展问题作出要求,证券公司内控管理体系也正在逐步建 立。尤其是 2007 年中国证监会在证券行业全面推行新会计准则的同时,就要求证 券公司在全行业扭亏为盈的环境下更要建立健全规范运作机制,建立健全稳健的财 务政策,提出要高度重视净资本的测算与监管;证券公司要建立完善有效的内控机 制,特别要建立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加强对证券营业机构的管理,防范分支机构 的管理风险和道德风险,加强对业务创新的管理,防范业务风险;证券公司及其股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5 东对盈利的追求应保持一个合理预期,既要关注盈利机会,更要关注经营中的内控 管理,要努力寻求公司盈利与内控管理的平衡点,增强创新能力也应建立在不断提 高风险管理水平的基础上。 此外,从各国的实践看,它们对证券公司的风险监管也主要是基于对证券公司 的资本充足要求,净资本是其中一项关键指标 4。中国证券公司的整体资产质量较弱, 资产结构不合理,存在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因此,在证券市场转折时期,加强资 本充足性监管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现有制度来看, 2001 年 12 月 28 日中国 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 、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推出新会计准则和审 计准则、2006 年 7 月 20 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公司净资本计算规则 证券公 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以及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证券公司监管条例 ,均对国 内证券公司的资本充足性和风险控制指标作出了相应规定。但相关规定在证券公司 内部的具体应用仍存在许多值得探究之处。而且,由于部分证券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和内控机制等方面正在转向规范,使得基于资本充足的内部风险控制方法的效用还 有待进一步发挥5。 1.2 论文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开展证券公司内控管理体系的研究,应以前述行业监管要求作为指引,同时也 要结合证券公司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面临业务风险的特性和类型,并着眼于对实 践操作的指导意义。在有限的篇幅全面开展研究证券公司规范发展所应达到的内部 控制,势必涉猎过广、深度有限。基于这些原因,本文将侧重于研究国海证券公司 内控管理体系的建设思路,在借鉴各国对证券公司资本充足性规定和管理经验的同 时,对证券公司内控管理指标体系建立和应用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 步完善的建议。此外,本文还将先后结合 2004 年我国证券公司净资本指标分析和 VAR 模型的设计、应用,就如何规范证券公司的经营行为,保证证券公司股东利益 和客户资金安全、完整,从而使内控管理体系能有效发挥其作用提出建议。 证券行业在中国还是新兴行业,是一个蕴藏巨大活力和发展潜力的行业,在中 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证券市场、证券行业、证券公司肩负着历史的重任, 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不忘证券市场属于风险市场的 本质特征,理顺好证券市场“规范”和“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完善证券公司内部 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窥斑见豹,对证券公司管理人员的内控管理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6 工作起到切实有效的帮助,为进一步夯实证券行业内部控制环境、共同开创中国证 券市场美好明天贡献微薄力量。 1.2.1 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内控管理体系对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国外证券公司成熟的风 险管理技术相比,我国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当然其中也与我国目前金 融创新品种推进不足、市场运作机制不同有关。因此,本文首先运用比较分析的方 法,借鉴国外的成熟内控管理手段,同时根据我国证券行业和国海证券公司的实际 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提出合适的内控管理指标、计算方式及应用情况,从 而形成系统完整的内控管理体系。 1.2.2 本文主要内容介绍本文主要内容介绍 1 绪论:结合内部风险控制,分两小节阐述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沿革,以 及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2 证券公司风险状况分析:分两小节分析阐述证券公司风险分类、识别和衡量。 2.1 按风险根源分类分析 2.2 按业务类别分类分析 3 国外证券公司内控管理体系分析:分三小节阐述,举例分析美国证券公司内 控管理体系的管理控制情况。 3.1 内部控制概念的提出和演变 3.2 国外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 3.3 国外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4 国内证券公司内控管理体系分析:分三小节分析阐述中国证券公司内控管理 体系的管理控制情况,对比查找中外证券公司的内控管理差距,提出进一步完善的 建议。 4.1 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 4.2 国内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4.3 国内外内控管理存在的差距分析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7 第 2、3、4 章 主要借鉴国内外学术界对证券公司风险的研究,分别按风 险根源和业务类别阐述证券公司主要风险的识别与衡量方 法,对比分析我国证券公司与国外证券公司在内控管理方 面的差距与不足,以便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我国 证券公司的内控管理。 第 1 章绪论 主要从风控环境建立和完善的角度回顾了二 十七年来证券市场的发展道路。 第 5、6 章 主要结合作者所在国海证券公司内控管理的实际情况,提 出完善国海证券公司内控管理体系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基 本框架的思路和建议;提出净资本控制指标、VAR 模型在 国海证券公司风险控制的应用思路和建议。 结束语 总结本文研究结果。 5 国海证券公司内控管理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对比分析, 分两小节提出进一步完 善国海证券公司内控管理体系的建议,提出建立健全内控管理的指标体系,侧重分 析研究净资本指标和VAR 模型的测量和使用,寻求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5.1 国海证券公司内控管理体系设计 5.2 国海证券公司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 6 净资本指标和 VAR 模型的应用设计:分两小节阐述,通过对净资本指标和 VAR 模型的研究,提出这两项指标在国海证券公司的应用思路。 6.1 净资本指标控制在证券公司的应用分析 6.2 VAR 模型在证券公司的应用分析 最后是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和对证券公司内控管理的展望。 本文研究内容框架结构如图 1.2 所示。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8 图 1.2 本文研究内容框架图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9 2 证券公司风险状况分析证券公司风险状况分析 一般来说,风险是指不确定性,并非单指引起损失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既可 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关注的是对其引起损失的研 究。国内学术界将风险定义为引起损失的不确定性。证券公司的风险则是指证券公 司在经营管理中和自身发展过程中,由于某些事件发生对公司预期收益产生不利影 响的可能性,不利影响程度越大其风险越大6。 本章分别按风险根源和业务类别来研究证券公司的风险分类、形成原因、识别 及衡量方法。 2.1 按风险根源分类分析按风险根源分类分析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中,各种金融工具应有尽有,因此面临的风险种类也特别多, 防范风险是证券公司至关重要的任务。承受风险是证券公司核心业务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一旦发生超负荷的风险,轻则伤筋动骨,重则有灭顶之灾6。美国安然等公 司的倒闭就是没有管理好风险的活生生的例子。根据国际证券委员会的有关规定, 证券公司所面对的风险可划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 律风险和系统风险等六大类型。这里,再加上国内学术界结合本土证券公司的实际 情况,在证券公司风险研究中新增的会计风险和违规风险等两类风险。如图 2.1 所 示。 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 流动性风险 操作风险法律风险 系统风险 会计风险 违规风险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0 图 2.1 按风险根源分类图 2.1.1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Market Risk) 1)类型和成因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波动而导致证券公司某一头寸或组合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这些市场波动因素包括:利率、汇率、股价、商品价格,市场流动性或收益曲线的 变动等等。此外,市场风险还包括融券成本风险、股息风险和关联风险6、7。 市场风险是证券公司最经常面对的一种风险,与证券公司的经营息息相关,直 接制约各项证券业务的开展。当市场上出现通货膨胀,股价下跌,利率上升,资本 市场长时间低迷时,会导致大量资金离场,投资者交投清淡,证券公司经纪业务佣 金收入大幅下滑,自营投资和资产管理经营困难,新股难以发行成功、余额包销风 险加大等,给发展业务空间集中在资本市场的证券公司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不利影 响。对我国证券公司来说,市场风险是其最大的风险。 2)识别和衡量 市场风险将最终影响证券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主要根据利率、汇率、股价等 的变动趋势,证券业务与市场变化的相关度,公司经营的风险偏好,资本规模、资 产结构及各项收入、减值准备等变动情况及原因来识别判断,衡量指标主要有资本 充足率、自营证券比例、VAR等6、7。 2.1.2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Credit Risk) 1)类型和成因 信用风险指由于交易对手不能或不愿履行合约承诺而使公司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是高负债水平的证券公司所面临的共同风险8。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证券公 司因大量从事债券回购、对外担保及垫付代发行债券等业务就产生了大量的呆账、 坏账。而在2007年即将试行融资融券业务的环境下,信用风险是证券公司将来会经 常遇到的更多的一种风险。 2)识别和衡量 证券公司可从对外担保、拆出资金、债券回购等业务开展情况,信用评级机构 对交易对手的信用评级,交易对手以往的融资能力和偿债情况,资本市场整体的信 用环境等方面来识别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可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个方面,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评价为定量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1 分析,可用债务的面值、对外担保比例来分析8,如 2005 年底我国证券公司 3 年以 上的逾期应收款占到应收款总额的 49%。判断交易对手是否有信用为定性分析,一 般通过信用评级。 2.1.3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 1)类型和成因 流动性风险指由于交易不活跃或者交易头寸的规模相对于正常交易量而言很大, 而不能按市场价值进行交易,或者由于证券公司自有现金流不能满足到期债务支出 的需求以及客户资金现金流不能满足客户支付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5。流动性风险 产生的主要原因如图 2.2 所示。 图 2.2 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图 2)识别和衡量 流动性风险的识别主要从证券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尤其是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配 比,现金流及盈利情况,长短期融资能力等方面入手。 对流动性风险的监测与衡量,国内证券公司一般使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流 动资产比例、速动资产比例、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净资产负债率等定量指标。在对流 流动 性风 险产 生的 主要 原因 市场风险产生的损失导致证券公司资不抵债 注册资本不到位,导致自有营运资金缺乏 不当的投资决策,造成大量资金沉淀流动性 较差的实物形态上 购并或重组带来的不良资产 分支机构管理失效、违规经营形成大量呆坏 账 合同交收失败形成大量的逾期应收款项 缺少避险工具,股票现货市场的固有限制 融资渠道过窄,难以在短时间内融到所需资 金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2 动性风险的定性指标研究上,国内尚未有明确的阐述。 国外一些著名的证券公司(如美林、所罗门等)的资产都具有高度的流动性, 其流动资产比例一般在90%以上。2002年底我国证券公司未扣除客户资金的流动资 产比例为89%,低流动性资产高达476亿元,部分风险证券公司的不良资产问题更加 突出。而2005年底我国证券公司低流动性资产大幅下降但仍有242亿元。 2.1.4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 1)类型和成因 操作风险指在业务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健全、管理失误、控制错误、 操作不当、缺少必要的后台技术支持、欺诈及人为因素造成损失的可能性6。操作 风险包括道德风险,往往与制度建设、员工操守水平等管理水平密切相关。 对我国证券公司而言,操作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决策人员及操作人员能力 限制;技术局限或硬件条件有限;公司内部管理失控;战略不当而产生风险等。 2)识别和衡量 识别证券公司的操作风险,主要从证券公司的业务类型及操作复杂程度;岗位 权限设置与执行情况;操作流程规范程度及相关人员熟知程度;发展战略与风险控 制的联系程度;公司管理层与员工的道德风险和风险意识等方面入手6。 对操作风险的定量衡量指标,可通过一定时期内的操作失误、违规、受处罚次 数或赔偿金额等指标进行测算。在定性指标方面,一般从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加强 内部控制建设、防范内部人控制和道德风险和改进激励措施等来提高内控执行力入 手分析。 2.1.5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Law Risk) 1)类型和成因 法律风险是指因不能执行的合约或合约一方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6。法律风险 主要包括合约潜在的非法性和对手无权签订合约的可能性。 我国证券公司法律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证券公司的不规范经营。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国外晚,各项配套的 法规制度发展较慢且不完善,证券公司因市场竞争存在一些不规范经营,如经纪业 务存在开户资料不齐全、手续不规范、开展“三方监管”业务、违规透支融资,无 法确证提款客户身份或客户违约不还款时,证券公司会因此遭受损失;资产管理业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3 务存在承诺收益的违规行为等,往往使得证券公司面临很大的法律风险。 (2)部分投资者转嫁投资损失。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队伍增长迅速,投 资者教育一直未能跟上,部分投机的股民在出现较大投资损失时,往往利用证券公 司管理的疏漏之处提起诉讼,也会使得证券公司面临很大的诉讼风险。 2)识别和衡量 识别证券公司法律风险主要从其所从事的各项业务和档案资料入手,了解公司 员工的法律意识、业务规范程度和公司以往的诉讼案件数量及标的、金额等,分析 公司产生法律诉讼的原因。 目前对法律风险衡量指标的研究多数从加强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入手,但没有具 体的定性指标,定量指标也只有一定时期内的涉诉次数、金额。 2.1.6 系统风险(系统风险(System Risk) 1)类型和成因 系统风险是指由于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的突发性变化而使证券公司遭受损失 的可能性。系统风险包括某个公司或某个市场的波动触发连片或整个证券市场崩溃 的风险6-8。 我国证券市场尚在起步发展阶段,证券公司发展空间较窄、多靠政策吃饭。而 证券行业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和多变,给证券公司经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新 股发行方式、交易佣金收取比例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的变化,都会对整个证券 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2)识别和衡量 对系统风险的识别,主要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的变动入手,分析 这些因素的变动对证券公司整个行业的影响。如 2002年交易佣金下调后,我国证 券公司手续费收入锐减,全行业整体下降了 43%。同样,受国有股减持和上市公 司股份全流通的影响,受证券行业清理整顿、综合治理的影响, 2004年2005年 证券市场呈持续走跌状态,导致许多自营和受托理财业务规模较大的证券公司遭 受了巨额损失。 对由于国家政策等变动产生的系统风险,证券公司很难用定性或定量指标来衡 量和预警。证券公司只有通过加强内控建设和政策研究,把脉相关变动趋势来减弱 系统风险造成的损失。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4 2.1.7 会计风险(会计风险(Accounting Risk) 1)类型和成因 会计风险是指不适当的会计信息导致经营决策次优化、政策制定不适当、政策 解释错误、计划错误的可能性。常见的会计风险有:会计报表利润高估,相关人员 因此分得了较高的奖金和收入,但后来却发现隐藏了亏损。此外,出于逐利的目的, 投入的资本和资源会向收益高估的业务领域流动,结果反而会降低投资收益。这种 风险在交易周期较长的金融投资工具中会更大,因为在风险被发现以前,己分配了 几年的员工奖金和股东红利8、9。 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会计处理不当;二是单据传递延滞;三是旧 会计核算体系固有的局限。2003年之前使用的证券公司会计制度,将受托资产管业 务放在表外核算;2003年之后使用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虽将受托资产管业务纳入 表内核算,但仍不能反映该项业务实际的合同成本,这些都导致了会计信息不能准 确反映经营风险状况;四是会计人员的素质;五是会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利润指标 因管理层或股东层的需要经常被随意调节。 2)识别和衡量 证券公司会计风险的识别,主要从证券公司会计核算的规范程度;重大决策依 赖会计信息的程度;会计人员素质;会计部门的独立性;会计制度的稳健情况等方 面进行8、9。 近年来,我国证券公司的会计风险主要体现为隐藏亏损。从2004年2005年会计 报表看,证券公司整体利润分别为-165.98亿元、-110.11亿元,除因市场低迷导致的 正常亏损之外,还包括资产管理经营损失、账外投资损失等,说明经过20042005 年全行业的综合治理,尽管证券公司连续两年亏损,但前几年的经营风险几乎全部 释放出来了。 对会计风险的衡量,目前我国学术界尚没有明确的定性和定量指标,多从研究 证券公司的会计政策,加强集中式资金管理、会计核算和报表分析,强化会计管理 手段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入手来降低会计风险。 2.1.8 违规风险违规风险 1)类型和成因 违规风险主要是指证券公司经营行为违反或不符合法律、法规、条例、惯例的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5 规定,而使公司经营业绩或资产遭受损失的风险6。违规风险包括两种,一种是源 于证券公司对利益的不当追求,表现为公司的违规行为,如资产管理业务违规承诺 收益,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自营业务违规集结巨额资金、操纵股价,造成虚假投 资,形成股市泡沫;经纪业务挪用客户资产用于不当利益追求等。另一种是源于证 券公司内部员工的道德风险,表现为个人的违规行为,即当内部员工未能得到有效 激励或有效约束时,产生违规冲动而给证券公司造成的损失,如窃取客户保证金用 于私利,越权交易并隐瞒盈亏情况等。 2)识别和衡量 违规风险,主要从证券公司的经营理念、内部员工的道德风险、内部控制健全 程度、激励措施、以往的违规记录、受到的处罚和违规损失入手,通过分析公司的 企业文化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健全性来识别。违规风险一般是由证券公司从业人 员的道德风险引起,国内对此方面的研究,多为定性指标,目前尚无明确的定量指 标。 同样,经过综合治理,我国证券公司面临的违规风险已经得到有效化解。对高 违规风险证券公司,中国证监会主要采取三种解决渠道,一是由这些证券公司自行 整改,通过资产变现等方法自行消化解决;二是由投资者保护基金弥补挪用缺口, 通过公共资金解决;三是通过增资重组、新增外资或其他投资者的投资资金解决。 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缺口由640亿元下降到44 亿元,违规委托理财从1822亿元下降到168亿元,挪用客户债券从165亿元下降到 23亿元,股东及关联方占款从195亿元下降到54亿元,二级市场超比例集中持股下 降94%。 2.2 按业务类别分类分析按业务类别分类分析 按照证券法的有关规定,我国证券公司营业范围有经纪、承销、自营、兼 并收购、基金管理、咨询服务等。根据 2007 年 2 月 2 日中国货币网公布的 2006 年 未审计年报数据,50 家证券公司经纪佣金收入、自营差价收入、承销收入、资产管 理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58%、28%、12%、2%。因此,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根据主要 业务类别可分为证券经纪业务风险、自营业务风险、投资银行业务风险、资金管理 业务风险和其他业务风险五大类6、10,如图 2.3 所示。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6 其其他他业业务务风风险险 资资金金管管理理业业务务 风风险险 投投资资银银行行业业务务 风风险险 经经纪纪业业务务风风险险 自自营营业业务务风风险险 图 2.3 按业务类别分类图 2.2.1 证券经纪业务风险证券经纪业务风险 由于经纪业务收入占证券公司总收入的比例较大,而且营业网点较为分散,因 此经纪业务风险是证券公司所面临的最基本的风险,主要包括公司经纪业务的发展 规划风险、营业部管理风险、操作风险、系统运行风险、信息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6、10。如表 2.1 所示。 表2.1 经纪业务的风险 风险类型风险成因 发展规划 风险 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交易量萎缩之时,营业部日常经营的刚性成本如网点布局规 划失误、投入产出分析不合理、缺乏前瞻性考虑等,将会在市场条件变坏时引发 经纪业务风险。 管理风险 管理失控的营业部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从事自营业务,擅自对外进行实业投资 或在经济活动中为他人担保,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从事外汇或境外业务,私设 小金库并擅自私分,融入或拆出资金等行为都将造成风险隐患。 操作风险 (1)开户风险:客户身份没有合法性和一致性;(2)指定交易和转托管风险: 验证单证的不一致性,没有核对原始存档资料;(3)资金存取风险:银证转帐申 请单、取款单没有当面填写,没有审核证卡的一致性;(4)交易委托风险:证件 不一致,资金(证券)不充足;全权委托;非本人委托的权限和期限;融资融券; (5)其他风险:清算交割证件不一致;电脑、财务人员兼任清算员。 系统运行 风险 硬件设施不足和软件缺陷带来的风险,前者如系统瘫痪风险,后者如系统功能不 完善带来的“后门”风险等。 信息风险股评人员无资格,股评人员(经纪人)言行不合规合法;信息披露不规范等。 法律风险占用客户保证金;不按规定开展服务部或远程服务等的业务等。 2.2.2 自营业务风险自营业务风险 作为证券公司传统业务之一,自营业务面临风险比较巨大,主要包括投资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