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隐孢子虫肺孢子虫课件_第1页
弓形虫隐孢子虫肺孢子虫课件_第2页
弓形虫隐孢子虫肺孢子虫课件_第3页
弓形虫隐孢子虫肺孢子虫课件_第4页
弓形虫隐孢子虫肺孢子虫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什么叫疟疾发作,发作典型的临床表现分为哪几个阶段? 2. 试述疟疾的发作机理及其呈周期性的原因? 3. 疟疾再燃和复发的原因分别有哪些? 4. 试述疟疾引起贫血的机制? 5. 疟疾确诊依据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诊断方法?,复习题,第二节 刚地弓形虫 Toxoplasma gondii,弓形虫是一种机会性致病原虫,正常人感染时一般不出现临床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严重的弓形虫病。,(一)形 态,1、滋养体 trophozoite 速殖子(滋养体) 假包囊 2、包囊 cyst 缓殖子(囊殖子) 3、裂殖体schizont 裂殖子 4、配子体gametocyte 5、卵囊(囊合子)oocyst 子孢子,弓形虫与人类感染有关的发育阶段有;,滋养体Trophozoite,胞质,胞核,假包囊pseudocyst,包 囊 cyst 囊内滋养体称缓殖子(bradyzoite),卵 囊 oocyct,岗地弓形虫生活,弓形虫生活史,传播途径: (1)饮食感染:含弓形虫卵囊、包囊、假包囊的肉、奶、蛋、食物、饮水 经口感染。 (2)垂直感染:经胎盘使胎儿受感染 (3)接触感染:经病人、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感染 (4)输血、器官移植 (5)节肢动物携带囊合子,终宿主:猫、猫科动物 中间宿主:人及其他动物 很广泛,包括猫。 感染阶段:卵囊、假包囊、包囊、滋养体 寄生部位:除了成熟红细胞以外所有的有核细胞,生活史要点:,致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Pathogenesis and symptomatology,机会性致病, 大多呈隐性感染,致病因素,虫株毒力 宿主免疫状态,致病机制: (1)弓形虫侵袭力:棒状体分泌的穿透增强因子和虫体旋转运动的作用下钻入宿主细胞内。 (2)虫株毒力: RH株为强毒株(滋养体快速繁殖,可致实验小鼠迅速死亡) Beverley株为弱毒株(实验小鼠体内形成含缓殖子的包囊),(3)危害宿主的因素: 弓形虫毒素(Toxotoxin): 可引起健康小鼠惊厥、后肢麻痹,继而死亡。 弓形虫素(Toxoplasmin):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弓形虫因子(Toxofactor):可致健康小鼠懒动、耸毛、体重减轻、肝脾肿大、胸腺缩小、流产、发育停滞、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等。,主要病理变化:,速殖子导致有核细胞的大量破坏引起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为主的急性炎症和坏死。 含缓殖子包囊体积增大,压迫组织、破裂时诱发迟发型变态反应,形成肉芽肿、纤维化和个钙化。,致病机制,2.临床表现和分类:,(1)先天性弓形虫病: 母体原虫血症时虫体经胎盘使胎儿受感染。 孕期头3个月内感染引起胎儿畸形(脑积水、小脑畸形、小眼畸形等)、流产、早产、死产。 孕期中3个月感染多引起胎儿或婴儿隐性感染,出生一段时间或成年后出现症状。 (2)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可侵入人体各种有核细胞,临床表现依虫体侵蚀部位、机体反应性而异。 致病特点: (1) 多呈隐性感染 (2) 对组织选择性不严格常累及一些重要脏器。 (3) 引起多器官的炎症性病变。,致病图1,致病图2,致病图3,试验室诊断,(一)病原学检查: 1、涂片染色法 2、动物接种法 (二)血清学检查 、染色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流 行,1. 分布:成世界性分布,感染率高,常呈隐性感染,人畜共患。 2. 流行因素和环节: (1)生活史多个阶段有感染性。 (2)中间宿主广泛。 (3)可在终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之间相互感染常。 (4)包囊在中间宿主体内寿命长。 (5)卵囊排放量大,对外界抵抗力强。 (6)人类对弓形虫普遍易感,免疫系统未成熟或免疫功能受损者更易感。,防 治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重在预防 加强对家畜、家禽和可疑动物的检测和隔离。 加强肉类检疫、饮食卫生和猫等管理,不食不饮生。 治疗病人:至今尚无十分理想的药物,可用螺旋霉素,磺胺类、乙胺嘧啶。 疫苗的研制不可忽视,思考题,1.弓形虫的感染途径有哪些? 2.弓形虫病的临床分型是根据什么定的,有几种类型? 3.弓形虫为什么与优生优育有关,第三节 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隐孢子虫广泛存在于多种脊椎动物体内,寄生于人和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主要是微小隐孢子虫(C. parvum),属于机会性致病原虫,可引起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人畜共患性原虫病。,卵囊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6m,成熟卵囊内含4个子孢子和残留体(residual body)。 在改良抗酸染色标本中,卵囊为玫瑰红色,背景为蓝绿色,对比性很强,囊内子孢子排列不规则,形态多样,残留体为暗黑(棕)色颗粒状。,一、形态和生活史 Morphology and life cycle,隐孢子成熟卵囊随宿主粪便排出,具有感染性,感染阶段:卵囊; 感染方式:经口或呼吸道; 寄生部位:回肠和结肠上皮细胞内 致病阶段:裂体增值期; 诊断阶段:卵囊,隐孢子虫生活史,二、致病与临床表现 Pathogenesis and symptomotology,1、致病机制:肠黏膜广泛炎症性病变,肠黏膜吸收面积缩小,脂肪和糖类等吸收障碍,导致腹泻,乳糖酶等多种酶的分泌减少,加重腹泻症状。,二、致病与临床表现 Pathogenesis and symptomotology,2、临床表现:与宿主免疫和营养状况有关, 免疫功能正常者表现为自限性腹泻,为急性水样腹泻,日排便2-20次,1-2周后症状逐渐减轻或消退。 免疫功能异常或缺陷者表现为持续性水样腹泻,每日排便量可达5-10L, 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全身生理功能衰竭而死亡。,三、实验室诊断: Laboratorial diagnosis,1. 病原学诊断粪便检查成熟卵囊 改良抗酸染色法 2. 免疫学诊断 3. 分子生物学诊断,四、流行与防治 Epidemiolog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世界性分布,保虫宿主广泛,人类常呈隐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缺陷者感染率高、症状严重、预后极差。 防治原则:加强粪便管理、注意饮食卫生,治疗病人可选用药有螺旋霉素、阿奇霉素等。,第四节 耶氏肺孢子虫(简介) Pneumocystis jiroveci,耶氏肺孢子虫属于一种真菌。是一种重要的机会性致病病原体,可引起人体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 ),常成为HIV感染者致死性合并感染。,感染阶段:成熟包囊 传播途径:痰或飞沫 寄生部位:肺组织,肺孢子虫寄生使肺间质增宽、肺泡内出现以肺孢子虫滋养体、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