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太极拳运动对身心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孟维燕摘要:太极拳是一种宝贵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除了有丰富的健身价值以外,它又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整理出太极拳对身心健康水平的影响,为今后开展太极拳健身普及工作打下基础。关键词:太极拳运动 身心健康 重要作用前言:国务院2011年2月24日发布了新的全民健身计划刚要,明确指出未来五年“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广泛组织健身操(舞)、传统武术、健身气功、太极拳(剑)、骑车、登山、跳绳、踢毽、门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三亚市市长王勇在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会议上指出“要让学生在学校学会一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项目”。太极拳是我国独有而古老的优秀健身拳术之一,它博大精深,涉及到哲学、文学、心理学、生物学、运动力学等多种学科;同时,融武术、导引、气功、医学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几百年来,太极拳以它独特的练功方法和强身祛病、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功效享誉世界,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健身运动,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党和政府对太极拳运动高度重视,毛泽东主席就专门提倡打太极拳,指出太极拳运动能健身。邓小平还亲笔题写了“太极拳好”予以推广,太极拳真正成了大众服务的健身、养身、修身、防身、防病、治病的运动健身方法,并且每年的5月份定为太极拳健身月。一般而言,太极拳练习包含功法练习、拳架练习、推手练习、技击练习等,还有操化的太极拳和太极拳单式训练。当代著名太极拳家冯志强先生认为,完整的太极拳练习是拳架练习、功法练习和推手练习三者合一,是养练合一、体用兼备的武术。事实上,在大众健身(Sports for all)领域,太极拳练习主要是指以拳架练习为主体的太极拳锻炼形式。本研究追踪调查部分“太极拳健身”的实质是,以太极拳拳架为主要内容的锻炼来促进身心健康之意。概而言之,本研究中的太极拳健身原理的涵义是指通过太极拳练习(尤指拳架练习)促进身心健康的基本规律。(Health-promotion principles of Taijiquan means fundamental rules of enhancing and Promot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y means of practicing Taijiquan-especially practicing routines of Taijiquan)。当前,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又从心理、生理、生化等不同层面对太极拳健身原理进行了极为广泛地探索。大体而言,可归纳为“体质促进说”(Study of physical promotion) 、“心理健康增进说”(Studying of enhancing mental health)、“免疫促进说”(Studying of immunity enhance)三种学说。它们从不同的“面”或“点”展开阐述,又互相渗透包容。1体质促进说缓慢的有氧运动能够促进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各项功能的提高。太极拳就是一种缓慢的有氧运动。太极拳运动十分强调意识主宰下肢体活动和呼吸配合,意识、动作和呼吸构成太极拳锻炼的三大要素。太极拳一般采用腹式呼吸(即所谓“气沉丹田”),要求气向下沉,与动作自然配合,使呼吸逐渐做到“深、缓、匀”,保持“腹实胸宽”的状态。能够促进呼吸系统功能的提高。并对内脏起到按摩作用,是一种中等运动强度的有氧运动。太极拳的运动强度一般为最大心率的70%,符合美国运动心脏协会建议的强度标准,是一种可以维持或促进心肺功能的运动。同时缓慢均匀,螺旋,进退,曲折的运动又可以对身体肌肉和内脏器官亦能起到按摩的作用,从而调理内脏器官,促进消化系统促进胃,肠、肝、胆、胰脏分泌消化液的功能,从而充分消化从外界摄取的食物,提高各种营养成份的吸收利用率。这种按摩还能加速肠道内固体废物的清除,缩短粪便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消除便秘现象。因此,坚持经常练太极拳,可以增进食欲,预防或减少不能完全消化的食物腐败后转化成的毒素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包括癌症在内。同时太极拳锻炼还在骨骼运动系统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常年参加太极拳锻练的人群,骨骼健康水平较高,运动能力,肢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都有所提高。还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保健和衰老的延缓起到一定的作用。2心理健康增进说2.1运动与心理健康国内外关于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的认识是比较一致。1996年国际医学会报道川(Surgeon Generals Report),认为“身体运动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症状和焦虑,提高情绪。”同时指出,“规律性运动可能可以预防抑郁症的发生。”Daniel W. Landers通过大规模的元分析(meta-analysis)后说,“足够的证据支持运动减轻抑郁症症状和焦虑,从而有助于心理健康。”Greg Woolf更直接地认为,“事实上,运动对心理和情绪的作用胜于对生理的作用。”他说,“对人类而言,运动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心理治疗师之一。”Craft发现运动的抗抑郁作用不受年龄、性别、锻炼人群大小以及不同抑郁量表的影响,而且运动的抗抑郁效果在临床上有与精神疗法、行为干预疗法和社会支持疗法的效果同等”。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医生,追踪曾经罹患重度抑郁症至少9个月的5名中年男性和7名妇女,发现药物对这些患者的疗效相当有限,甚至是无效。后来,研究人员要这些患者每天在跑步机上运动30分钟,在10天的运动期间,逐渐增加其运动量,并评估患者情绪状况的变化,结果在运动10天后,有6名患者表示抑郁情绪己大有改善。 张力为等.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2).2000年,美国Duke大学医学中心的Blumenthal教授和他的同事把156名老年临床重性抑郁症患者分成运动组、药物组和运动药物组三组进行为期四个月的治疗研究,结果表明,规律性中等强度的运动是中性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手段。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追踪研究中,他们发现:运动组比药物组和运动药物组的反弹率更低(P=0.01)。2.2运动模式与心理健康那么什么样运动能产生扩大身体活动心理效应呢?Larry Leith教授的研究表明,有全身大肌群参与且富有自然节奏的运动对减轻抑郁有效。Danel M.Landers研究认为有氧运动比无氧运动对减轻焦虑更有效。另外有几项研究的结果也表明,中等强度比高强度对增强心境更有效。其中一项研究发现:8分钟高强度(100W功率自行车)锻炼后通过心境状态剖面图(POMS)测量发现,紧张和疲劳感短时间内增加:而低强度(25w)的锻炼导致精力感和朝气蓬勃感等积极的心、境变化。Skrinar L.M研究认为有氧运动提高了体内意识和体能,从而增加或改善了运动者对他们身体的满意程度。这对积极心态的形成极为有益。Berger和Owen比较了游泳、健身操、瑜伽和击剑四种运动模式,结果表明:“有氧的、非竞争、可控性强的(more predictable)和周期性重复的运动更有助于减轻应激反应。”他们在这一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模式如下表,虽然这一模式肯定有待完善,但至少为今后的研究指出了一个方向。表 3 身体活动与心理效应的主要因素主要的要求 因素令人喜爱和快乐的活动 有氧活动或有节奏的腹式呼吸活动特征 没有人与人间的竞争可控性强的活动(封闭性)活动要求 强度中等活动时间 至少20或30分钟练习总时间无限定,应坚持活动练习当前,太极拳的练习方式和内容与这一模式的要求有相当程度的吻合。事实上,太极拳不仅拥有运动对心理作用全部可能的益处,又因其“动中求静” 的特征,更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潜在作用机制。“求静”以养性养生的理论渊源于中国传统医学。2.3中医理论与心理健康中医的基本理论认为,人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灵枢天年篇指出:“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方药中,许家松.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 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五脏、气,血、营卫等属于人的生理结构,神、魂、魄,意,志是人的心理活动。只有这些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密切配合,成为统一整体时,“乃成为人”。这种人体生理与心理统一的整体观,是中医学一大特色。在它的指导下,促使二千多年来我国的医疗保健实践,高度重视心理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现代医学也已经证明,人的心理活动可以有效地促使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变化之剧烈甚至可以引起功能器官的形态实质改变。这种改变可向积极方向发展,起到健身治病作用,调动人体潜能而为人类造福;向消极方向发展,可给人体造成危害。目前,对这一规律的认识不系统,不全面,至今还不被大多数人普遍自觉地重视。张洪林认为加强这种心理生理形态环节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将会对现代医学乃至人体生命科学出不可估量的贡献。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促使医学模式开始了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历程。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编委会.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人体健康是在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二者互促互补的良性循环中得以保持和增进的。心理健康乃是身体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可是,人有七情六欲。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要保持情绪稳定、心理平衡,并不容易。在中国,儒家要求修身养性,道家讲究恬淡虚无(指心境安闲、满足,没有贪欲、杂念)。他们都强调“养生莫如养性”,“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谓“养性”,就是健康心理的培养和锻炼。它的基本内容是“精神内守,心静神藏”,是一种积极发挥个体能动性的方法,究其核心是一个“静”字。这种强调“静”的养生观,创造并积累了包括气功、太极拳等健身术在内的极其丰富的经验。3免疫促进说国内外的研究普遍认为,规律性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然而,近几年,运动生理学家却发现,在比赛或高负荷训练期间,运动员有更高的感染率,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运动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适度的运动能促使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而激烈的运动则使免疫系统的功能被抑制,其抑制效果在运动结束后持续372小时,免疫抑制期间更易于感染,故称“开窗期”,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免疫“开窗”理论。概而言之,运动中T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B细胞、NK细胞和血浆细胞因子的数量或浓度上升,运动后T细胞、B细胞、NK细胞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唾液IgA在运动中和运动后都下降,这可能是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和比赛后,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增加主要原因。目前,运动导致免疫抑制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是大强度运动是对机体的一种应激刺激,由HPA介导CRH、ACTH、GC等应激激素分泌持续升高,引起循环中抗感染细胞功能水平下降,主要是白细胞(leukocyte)的数量和活性下降,从而导致感染。也有人认为是大强度运动致使的体内能量缺乏,影响了免疫细胞的质和量从而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邵黎等人为研究大强度运动免疫功能抑制的机制,采用T淋巴细胞转化法测定运动受试者血中应激免疫抑制蛋白的含量,并以评定量表方法测定受试者的运动心情及主观体力感觉的变化。结果发观:11名大学男生受试者在大强度运动持续7天后血清中应激免疫抑制蛋白的含量明显升高,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该抑制物质的产生与受试者的运动心情之间有相关关系。换句话说,可能是大强度运动引发受试者情绪波动,是“坏”情绪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不是运动本身强度的刺激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对以追求健康为目的人来说,就应当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这种适当的运动不至于使运动者体力上和精神上产生过重负荷而造成免疫抑制,反而因其适度的负荷量和愉悦安抚心境的特点而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太极拳就是这样的一项运动。综上所述,目前在太极拳健身原理研究领域,研究者大抵重视太极拳运动的以下四个方面特征:一是“心静体松,动静结合”的内功拳特质;二是“缓慢柔和、连绵不断”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性质;三是“节节贯串,劲走螺旋”大小肌群共同参与的整体性运动;四是“意识、呼吸和运动”密切配合富有韵律的运动。上述太极拳运动特征之所以被重视的内在原因是其对健康的特殊意义,可由下图心静体松,动静结合体质促进 社会适应 缓慢柔和、连绵不断 心理健康 节节贯串,劲走螺旋 意识、呼吸和运动免疫增进图 2 太极拳内在的对身心健康的特殊意义.2参考文献:1冯志强、李秉慈、孙剑云.太极拳全书.学院出版社.2000.12全国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武术(上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5 P_49-50 3杜元化.太极拳正宗考析.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4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R 22625:2025 E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 Mobility integration - Physical and functional view
- 棉花纤维质量分析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浆料复卷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芳烃抽提装置操作工突发故障应对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聚氨酯弹性层施工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信息技术发展试题及答案
- 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点试题测试卷
- 银行债券笔试题库及答案
- DB33-T 1261-2021 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 人力资源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地铁轨道安全培训报道课件
- 2025年征信题库及答案
- 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一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2025年社工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
- 同城理发店转租合同范本
- 医院反诈宣传课件
- 2025年日本n4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期人教版3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2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2025乡村医生培训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智慧工业园区AI大模型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