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复习计划5篇_第1页
三年级科学复习计划5篇_第2页
三年级科学复习计划5篇_第3页
三年级科学复习计划5篇_第4页
三年级科学复习计划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9 三年级科学复习计划 5 篇 ( 588 字) 这一学期三年级共有 2 个班,本人任教三( 2)班。上课课堂纪律很难控制。孩子天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我们在保护这种好奇心的同时,更要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们喜欢科学课的观察、探究活动。由于刚刚接触科学,所以他们对科学观察活动、研究探究活动能力不强,科学探究合作意识不强,只能进行比较肤浅的科学观察研究活动,小组合作中的分工也不够明确,目的性和实效性均不强。 一、复习内容: 1、教材 1 5 单元 2、综合练习 二、复习重点: 2 / 29 1、掌握科学的知识,建立科学的概念。 2、回忆、熟练、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3、熟悉科学试卷的题型。 三、复习时间:约 2 周 四、复习措施 1、时常注意待转学生的学习动态,在课堂上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特别要考虑到中等生、后进生的接受情况,给他们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 他们的学习兴趣做到抓两头,带中间,分类推进,整体优化。 2、了解此类学生的学习心理,充分预见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使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功效性。 3、采取结队措施,让待转学生自己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3 / 29 4、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三年级科学复习计划三: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 ( 1273 字) 一 、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充分反映我国小学自然学科改革的成果,并积极融入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精华。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纲要,在落实知识点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转变原来“掌握多少科学知识”的复习教学观念为“收获多少信息与方法”教学观念,并以是否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为评价复习效率的指标。 二、复习内容和重点 这个学期的教材包含四个单元,分别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和磁铁 ,4 / 29 因此,首先要复习教材 1 4 单元的基本知识点,帮助学生能把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形成比较完整的的知识网络。此外,再进行综合练习,让学生能熟悉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 复习重点: 1、掌握科学的知识,建立科学的概念。 2、回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 3、熟悉科学试卷的题型。 三、复习目标 因为复习课所学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来说缺乏像新授课那样的新鲜感。但由于学生原先在各节课里获得知识是零散 的,因此,只是整理自然就成了复习课教学的核心之一。而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认构是由差异的,他们对知识的建构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通过自主学习,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沟通内在的联系,让学5 / 29 生亲历知识复习的过程。通过比较、辨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活动的体验。 四、复习时间 第一阶段 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课时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 课时 第四单元磁铁 1 课时 第二阶段 综合练习 2 课时 查漏补缺 1 课时 五、复习方法措施 6 / 29 (一)认真复习课堂作业本。 (二)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 结论性的句子。 (三)熟悉以下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 2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3植物根的生长情况、根的作用。 4植物叶的光合作用。 5植物茎的作用。 6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什么和生长过程。 7 / 29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蚕的形态特征。 2养蚕的方法。 3 蚕的形态。 4蚕的生命周期。 5蚕的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 6动物的变态和不变态的区分。 7比较动物、植物和人的异同。 8归纳生命体的共同特征,明确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温度计的读法和写法。 8 / 29 2测量水的温度方法。 3水和冰的相同特征和不同特征。 4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 1磁铁的名称。 2磁铁的性质。 3磁铁磁力大的什么地方。 4磁极的相互作用。 5磁力大小的变化情况。 6指南针的历史。 7指南针的构造。 9 / 29 8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 (四)由于学生有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对于学生要因材施教,做好系统观察和定量观察的指导,让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学生们的动手操作相结合,并让学生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能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给他们信心,给他们动力。 三年 级科学复习计划四: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 ( 5579 字)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学习小组时注重优差搭配,特别注重辅差,适时进行评价,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10 / 29 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总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2、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点,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3、查缺补漏,同时学会做题方法。 4、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做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学困生:通过科学的复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中等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 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11 / 29 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优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科学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欣赏自然、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复习内容及重难点: 本教材安排了四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复习重难点: 12 / 29 1、通过对凤仙花的学习,知道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 物各部分所起的作用。 2、通过对蚕的学习,知道动物的生长过程,以及不同生长过程的特点,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生长过程(包括人)。 3、学习温度并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水的三种状态之间互相转化的关系。 4、学习磁铁,掌握磁铁的性质。会用磁铁制作指南针。 复习要点: 1、认真复习课堂作业本,熟记每一个题目与答案。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课本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和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13 / 29 3、熟悉以下复习材料。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题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4、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5、 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14 / 29 7、植物的(根)能吸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9、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10、植物 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1、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2、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15 / 29 子发芽期、 幼苗期、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开花结果期)。 13、植物生长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14、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15、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复习题 1、蚕是一生要经过多次变化的(昆虫)。 2、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蚕卵是(黑紫)色的,(圆)形。 3、蚕宝宝爱吃(桑叶),它一出卵,我们就要用毛笔16 / 29 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4、养蚕的时候,我们要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残叶),保持蚕宝宝“房间”的(清洁)。 5、在养蚕过程中,我们要观察并记录蚕的每个阶段的生长变化。记录可采取(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 6、蚁蚕吃的桑叶要切成(碎片 或条状)。 7、要让蚕宝宝吃饱吃好,喂养的桑叶一定要(新鲜)并保持(干燥)。 8、要把蚕宝宝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9、发现病蚕,应及时(拿走),以防互相传染。 10、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 洒些水 )。 11、蚕的外形是圆筒形,分( 头 ) ( 胸 )、 ( 腹 )17 / 29 三部分。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 气门 )。 12、蚕生长到一定得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13、蚕 不吃东西,身体发黄发亮是因为( 蚕要吐丝了 )。吐丝前,为它搭个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以便它在那里结茧。 14、蚕从蚕卵里出来后,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六次)蜕皮,其中在蚕蚁时(四次)蜕皮,在茧里 (两次 )蜕皮。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蚕的一生要经历 ( 蚕卵 蚕 蛹 蚕蛾 )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蚕是蚕的生命周期的 ( 幼虫 ),蚕蛾是蚕的 ( 成虫 )。蚕的一生要经历( 卵 ) ( 幼虫 ) ( 蛹 ) ( 成虫 )四种形态。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一只雌蛾大约产 ( 400 粒 500 粒 )卵。 15、蚕蛾分 (雌蛾 )和 (雄蛾 ),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膀振动飞快。 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繁殖后代后死亡。蚕的一生18 / 29 经历了 (出生 生长发育 繁殖 死亡 )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 (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56)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要经历出生 生长发育 繁殖 死亡四个阶段。 16、( 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 )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 4000 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织布。 17、蚕蛾是昆虫吗?(是)原因: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18、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自然界中不少动物的一生要经过(变态)。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 所经历的阶段 )不一定相同,( 周期长短 )也不一定相同。 19、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 ( 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 )等。 20、人也要经历(出生 生长发 育 繁殖 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有生命周期。人和动物寿命19 / 29 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21、变态的动物有(蜻蜓、蝴蝶、蚕、蝗虫、苍蝇、蚊子)等昆虫,还有(青蛙、蟾蜍、娃娃鱼)等两栖动物。不变态的动物有(人、牛、羊、鸡、壁虎、鱼、大象)等。 22、动物按繁殖方式可分为两类:卵生的有:(鸡、孔雀、鸭子、壁虎、鱼、蝴蝶、苍蝇)等;胎生的有:(人、牛、狮子、老虎、老鼠、猫、狗)等。 23、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出生前后)和(青春发育期)。脑的生长在(出生前 后)生长最快。 24、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一副(恒牙), ( 恒牙 )长出后终生不换。牙齿生长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 乳牙阶段 )( 混合牙阶段 )( 恒牙阶段 )。 25、青春期是从( 童年 )到( 成年 )的过渡阶段。( 合理的膳食 )、( 足够的营养 )、( 充足的睡眠 )、( 加强体育锻炼 )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题 20 / 29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温度 ),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 的温度可以用( 温度计 )测量。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4、一般情况下,人体对于超过( 45)的水温就会感觉到烫。对低于( 20)的水温就会感觉凉或冷。 5、冰 与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体。 不同点:冰有固定的形状、很冷,不会流动,很坚硬,21 / 29 是固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较凉、会流动、柔软、是液体,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能浮在水面。 6、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加热能加快蒸发。 7、水在自然界中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8、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 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 9、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玻璃杯壁上就会出现一层冰霜,是因为冰中放盐后使冰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 0 摄氏度以下的玻璃杯就直接变成了小冰晶。 22 / 29 10、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 江河湖海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云随风飘动,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空气托不住时,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水或雪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直接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有的汇成小溪,流入江河湖海。水就是这样以不同的形态在天空、陆地、海洋之间循环流动的。 第四单元磁铁复习题 1、根据磁铁的形状不同,可分为(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等。 2、在家庭物品中( 电冰 箱的门上)、(柜子门上 )、(包上)都用到了磁铁。 3、我们所了解的磁铁性质(能吸铁、能吸金属、会粘在铁片上。有时会推开另一个磁铁、可以做指南针)。 23 / 29 4、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不能吸引哪些物体? 磁铁能吸引大头针、铁钉、弹簧、回形针、钢珠、圆珠笔尖上的小圆珠、一元硬币等, 磁铁不能吸铜、铝、塑料、橡胶、木头、纸、衣服等。 5、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6、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 有(两个)磁极,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 (南极 ),用“ 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 (北极 ),用“ N”表示。 7、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8、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24 / 29 9、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10、钢针经过磨擦可以变成(磁铁)。 11、指南针的构造:(磁针、支架、方位盘)。 12、 2000 多年前,人们把(天然磁石)制成勺形,放在一个光滑的铜盘上,铜盘上刻着方向,轻轻转动勺子,当它停止转动后,(勺柄总是指向南方),人们称它为(司南),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了。 13、司南为什么要放在光滑的铜盘上? 为了能让司南自由转动。 14、一块磁铁会改变另一块磁铁的磁力,用(相吸)的方式会使(磁力变大),(相斥)的方式会使(磁力变小)。 15、你是怎样制作指南针的? 研究的问题:怎样制作指南针? 25 / 29 准备材料:钢针、磁铁、塑料碗、水、吹塑纸、笔 制作过程: 1、用手拿着磁铁的一端,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 20 30 次。 2、如果钢针能吸起大头针,说明钢针有了磁性。 3、把磁化的钢针插在吹塑纸上,放在水中,磁针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在吹塑纸上写上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我们的指南针就能指示方向了。 16、指南针的制作原理: 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我们把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 S 表示 ,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 N 表示,指南针就是根据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17、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相同磁极相互排斥的磁力)26 / 29 悬浮起来的。 四、复习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