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4页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分析实验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实验报告计算机操作系统系 别: 信科系 专 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班 级: 106051 学 号: 10605112 姓 名: 范建英 指导老师: 欧晓鸥 学期:2011年至2012年第二学期实验一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分析(XP操作系统) 实验名称: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分析实验目的:了解数据通信的功能掌握网络资源共享功能和应用户操作功能以及网络管理功能实验内容:1、数据通信功能: 1)连接的建立于拆除,2) 报文的分解于组装,3)传输控制:采用了两种方法:发送等待方式和连接发送方式,4)流量控制,5)差错的检测与纠正。 2、网络资源共享功能: 1)硬盘共享,2)网络打印:假脱机打印系统的组成,共享打模式:客服模式,对等模式。 3、分布式文件系统DFS: 先利用DFS工具来建立一个共享目录,称之为DFS根目录 再在次更目录下建立若干个子目录,这些子目录即可以是常本地子目录,页可以是一个连接点。令这些连接点指向一些他计算机系统上的共享目录文件,这样,就把人们感兴趣的有有关共享目录和文件与DFS根目录下的分布式文件,系建立了联系。 4、应用互操作功能: 1) 信息的“互通性”,2) 信息的“互用性”:网络文件系统协NFS和外部数据表示协议XDR 5、网络管理功能: 1)网络管理的目标:增强网络的可用性、提高网络的运行质量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率、保障网络资源的安全性、提高网络社会和经济效益,2) 网络管理的功能: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3)网络管理模型实验体会:本次实验中,让我深刻体会到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及、发展及需求,对网络上所配置的网络操作系统所能提供的功能也在不断的增加。除了需要具有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两个基本的功能外,还应具有系统容错的功能、网络管理功能、应用户操作功能。通过该次实验我了解并掌握了操作系统的功能。实验二 操作系统接口实验实验名称:操作系统接口实验实验目的:了解常用的字符命令掌握一些简单的字符命令阐述图形的用户接口7.5实验内容:(一)、字符命令的使用 在MS-DOS下通过字符命令创建目录、进入目录并拷入一些内容。 CD. 退回上一级目录 MD 建立目录 CD 进入建立的目录 DIR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内容创建目录A并查看,结果如下: COPY 来源 目标 在当前目录中拷入内容并查看,结果如图:(二)、XP下的图形用户接口:1、桌面、图标和任务栏:1)桌面与图标的初步概念,2)桌上常见的图标:a、我的电脑,b、回车站,c、我的文档,d、Internet Explorer,e、Outlook Express,f、网上邻居,个、收件箱,h、我的公文包 比较常见的图标有以下几个: (1)我的电脑。双击此图标后,桌面上将出现我的电脑窗口,并在此窗口显示出用户计算机的所有资源。 (2)回收站。该图标用于暂存用户所删除 文件和文件夹,以便在需要时将它恢复。 (3)我的文档。该图标用于供用户存放自己建立的文件夹和文件。 (4)网上邻居。如果用户的电脑已经连接到局域网上,那么用户便可通过该图标方便的使用局域网中其他计算机上可共享的资源。 2.开始按钮和任务栏开始按钮开始按钮位于任务栏的左边。当用鼠标的左键单击时,便可打开一个开始菜单,其中包 括了用户常用的工具软件和应用程序。3.窗口窗口的组成标题栏和窗口标题菜单栏工具栏控制菜单按钮最大化,最小化和关闭按钮滚动条窗口边框工作区域4对话框“删除”对话框对话框的组成:标题栏输入框按钮实验体会: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更新,今天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大多是图形界面的,我比较了解和习惯用的是图形操作界面而对字符显示式用户界面是陌生的。通过本次实验我认为了解并掌握一些字符显示式用户界面的字符命令是必要的。实验三 熟悉Windows2000/XP中的进程和线程实验目的熟悉Windows2000/XP中任务管理器的使用。通过任务管理器识别操作系统中的进程和线程的相关信息。 掌握利用spy+.exe来察看Windows中各个任务的更详细信息。实验理论基础及教材对应关系实验理论基础:操作系统中的进程和线程的概念;进程PCB的各项指标含意;本实验内容主要对应于教材第2章。实验内容与步骤启动操作系统自带的任务管理器:方法:直接按组合键Ctrl+Alt+Del,或者是在点击任务条上的“开始”“运行”,并输入“taskmgr.exe”。如下图所示: 1、调整任务管理器的“查看”中的相关设置,显示关于进程的以下各项信息,并完成下表(填满即可):表一:统计进程的各项主要信息序号进程名称进程ID线程数量占用内存优先级占CPU时间虚拟内存1System477304K标准0:00:0628K2Taskmgr.exe386036380K高0:00:022784K3360rp.Exe3384405008K标准0:00:07151576K4alg.exe298853844K标准0:00:001324K5WINWORD.EXE2664748552K标准0:00:0556356K6360sd.exe2444131148K标准0:00:005936K7Ctfmon.exe243613544K标准0:00:001044K8msmsgs.exe248822484k标准0:00:001488K2从桌面启动办公软件“Word”,在任务管理器中找到该软件的登记,并将其结束掉。再从任务管理器中分别找到下列程序:winlogon.exe、lsass.exe、csrss.exe、smss.exe,试着结束它们,观察到的反应是无法结束这些进程,原因是 这些都是操作系统的关键进程。3在任务管理器中找到进程“explorer.exe”,将之结束掉,并将桌面上你打开的所有窗口最小化,看看你的计算机系统起来什么样的变化 所有打开的窗口都被关掉以及桌面上的所有图标都不见了,桌面呈现蓝屏状态、得到的结论是所有进程都结束。(说出explorer.exe进程的作用)。5、运行“spy+.exe”应用软件,点击按钮“”,切换到进程显示栏上,查看进程“explorer.exe”的各项信息,并填写下表:表二:统计线程的各项信息进程:explorer.exe 中的各个线程序号进程ID线程ID基本优先级当前优先级CPU时间上下文开关10000043B000001B0880:00:00.000420000043C00000440890:00:00.0005430000043C00000444890:00:00.0009740000043C00000450880:00:00.000250000043C00000ABC890:00:00.00090760000043C00000ACC890:00:00.0001670000043C00000AD0880:00:00.00014580000043C00000AD4890:00:00.0004690000043C00000B00890:00:00.00036100000043C00000B20890:00:00.00041100000454000000CC8100:00:00.0001612000004540000045C8100:00:00.00046130000045400000460880:00:00.000162981400000454000004688100:00:00.000196、注意某些线程前有“”,如图所示:,说明二者之间的差异是 前者还包含了后者所没有的许多信息 。四、实验体会开始对这些都不是怎么了解,但是通过本次实验我已经知道了许多东西。刚开始一点都不懂,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自己能够独立地完成本次实验。我也了解并掌握了这些知识。有很多东西需要自己亲自动手才能更好、更深刻地掌握。所以,我们要努力自己亲手完成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困难时要努力通过各种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实验四 编程实现进程的控制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进程的相关概念2、掌握Windows2000/XP有关进程操作的API函数的使用。3、了解进程的地址空间的含义。实验理论基础及教材对应关系1、实验理论基础:(1)操作系统中的进程和线程的概念;(2)进程的各种控制;2、本实验内容主要对应于教材第2章和第3章的内容。实验内容与步骤1、打开“ProcessInfo”工程文件,打开文件“ProcessInfo.cpp”,找到函数:CreateProcess()的使用方法。按下列步骤建立一个工程项目,将记事本应用程序运行起来,即创建了一个新的进程。步骤1、创建一个基于MFC的应用程序。步骤2、在应用程序类型中选取“基于对话框”的选项。步骤3、直接点击完成,系统将为你创建一个工程项目。步骤4、然后在“资源视图”中,打开对话框“IDD_MY_DIALOG”,将出现以下对话框:步骤5、打开界面上的“工具箱”,放置一个“按钮”,如下图:步骤6、双击上面的“Button1”按钮,切换到代码的编写处:输入以下语句:步骤7、编译并运行此工程项目,看看运行的结果。2、编写批处理文件,并且执行系统嵌套调用当应用程序中需要操作系统提供服务时,应用程序使用系统调用命令,由操作系统捕获命令后,便将CPU的状态从用户态转换到系统态,然后执行操作系统中相应的子程序,完成所需的功能,执行完成后,系统又将CPU状态从系统态转换到用户态,再继续执行应用程序,系统调用可以嵌套进行,即在一个呗调用过程的执行期间,还可以利用系统调用命令去调用另一个系统调用,本实验系统嵌套调用过程如下图所示: 系统调用命令系统调用命令2. 命令解释程序的工作原理 命令解释程序是一个用来对命令进行解释的进程, 命令解释程序工作流程:命令解释程序从标准输入读入命令行,并创建一个子进程来之行命令,然后父进程要在读入另一条命令之前,等待这个子进程执行完毕。实际的命令解释程序要负责处理进程流水线和重定向,以及前台进程组、后台进程组和信号。流程图如下所示:3 . 中断机制系统调用是通过中断机制实现的,并且一个操作系统的所有系统调用都通过同一个中断入口来实现,MS-DOS提供了INT 21H,应用程序通过该中断获取操作系统的服务。4. 文件操作系统调用a. 打开和关闭文件 用户在第一次访问某个文件之前,应先利用打开文件的系统调用open,将指名文件打开,即系统将在用户(程序)与该文件之间建立一条快捷通路。在文件被打开后,系统将给用户返回一个该文件的句柄或描述符;当用户不再访问某文件时,又可利用关闭文件的系统调用close,将此文件关闭,即断开该用户程序与该文件之间的快捷通路。b. 读和写文件用户可利用系统调用read,从已打开的文件中读出给定数目的字符,并送至指定的缓冲区中;同样,用户也可以利用写系统调用write,从指定的缓冲区中将给定数目的字符写入指定文件中。Read和write两个系统调用是文件操纵类系统调用中使用最频繁的。5. MS-DOS系统程序、库函数、系统调用的分层关系如下图:用 户标准系统程序(实用程序)系统程序:汇编、编译、编辑、shell 标准库函数标准函数:打开、关闭、读、写、创建、撤销操作系统系统调用: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库函数接口系统调用接口用户接口四、实验体会计算机是一门比较深奥的知识,而且他的应用面比较广。要想好好地学好这门课就要把许多知识联系起来,还要熟记许多的计算机中的名词和不同软件的应用。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MS-DOS系统的许多知识,我觉得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一门深奥难懂的课,但越难越应该更努力地学习他。实验五 Windows中的线程与线程同步现象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中线程的操作。2、熟悉线程不同步时的现象及环境因素。3、掌握一种同步对象的使用。实验理论基础及教材对应关系1、线程和线程不同步的认识。2、线程间的同步和通信。3、本实验内容主要对应于教材第2章中关于线程的各节。实验内容与步骤1、定义全局变量 int i = 0; 初始值置为 0。2、创建两个线程,一个对 i 执行加 1 操作,另一个对 i 执行减 1 操作。两个线程执行相同的次数。显然,正常情况下,i 的仍然保持为 0。#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Count 9000000 / 循环次数要很大,可多次尝试一些值DWORD _stdcall fun1( LPVOID p1)for( int j =0 ;j MaxCount;j+)i+;return 0;DWORD _stdcall fun2( LPVOID p1)for( int j =0 ;j MaxCount;j+)i-;return 0;3、观察两个线程执行后的情况,可以发觉最后 i 的值不一定是 0, 有时是很大的正数,有时是很大的负数,这就是多个线程在操作同一个变量 i时,未同步时带来的严重问题。 还应该了解,在多个线程操作共享的变量时,才需要考虑同步问题。1、 给这两个线程加上同步代码,再来观察对 i 值的影响。步骤2的函数稍微改动即可:CRITICAL_SECTION cs;DWORD _stdcall fun1( LPVOID p1)for( int j =0 ;j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