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含答案.doc_第1页
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含答案.doc_第2页
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含答案.doc_第3页
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含答案.doc_第4页
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1)姓名_ 班级_ 完成时间_ 家长签字_ 一、 文言文基础知识(一)、解释词语: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藐小( ) (2)鹤唳( ) (3)怡然( )(4)土砾( ) (5)丘壑( ) (6)庞然( )(7)童稚( ) (8)凹凸( )( )(9)癞蛤蟆( )( )( )2为下列加粗词的词义选择正确答案。(1)作青云白鹤观( )A作为 B当作 C造成 D制造(2)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A观察 B明白 C考察 D苛求(3)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A完成设计 B成全 打算 C现成 横行 D成为 比作(4)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A明亮 B光明 C眼力 D透明(5)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A僵硬 B强硬 C强大 D超强(6)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A机关 B神气 C精神 D神灵(7)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A白色 B单纯 C原有 D向来(8)故时有物外之趣( )A特意 B故意 C原因 D因此3“为”字通常有下列几种意思,请给句中的“为”字选择正确的解释。A做 B当作C认为 D因为 E被 F是(1)项为之强( ) (2)以丛草为林( )(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凹者为壑( )4“其”字通常有下列几种意思,请给句中的“其”字选择正确的解释。A第三人称代词 B自己的 C这、那 D连词(1)神游其中( ) (2)常蹲其身( )(3)使其冲烟飞鸣( )(4)必细察其纹理( )5解释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1)拔山倒树而来() (2)而二虫尽为所吞( )6写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两项( )( )A观之正浓 B驱之别院 C故时有物外之趣D项为之强7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然后翻译句子。(1)盖一癞蛤蟆也。解释:_ 翻译:_ _(2)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解释:_;_翻译:_ (二)、简答题1课文描写了童年时期的哪些趣事?作者笔下的种种事物为什么能写得如此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2仔细阅读课文第一、二两段,然后答题。(1)本文语言简朴、自然、生动。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词句加以分析。(不少于两处) (2)作者儿时“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这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语段阅读(一)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1幼时记趣选自_,作者_,字_,苏州人,_代作家。2解释字词。(1)拟( )(2)强( )(3)素( )(4)唳( )3翻译下列句子。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_ 作青云白鹤观_ 4“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这句话既是夸张又是比喻,为什么这样说?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二)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哪两件事?_ _2给加点的字注音。土砾( )怡( )然自得凹者为壑( )盖一癞蛤蟆( )也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凹者为壑( )不觉呀然惊恐( )捉蛤蟆,鞭数十( )以土砾凸者为邱( )4解释句中的加点词。于土墙凹凸处( ) 使与台齐( )以丛草为林( ) 方出神( )5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常蹲其身( )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观之正浓( ) 驱之别院( )6翻译句子:鞭数十,驱之别院。译文:_ _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文:_ _ (三)往事依依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了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1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雕镂( ) 镌( )刻2结合文意解释下列词语。油然而生_ 信口_ 3这一段文字叙述的是什么往事?作者认为这一往事对她而言,有怎样的意义?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 4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老师讲课的“入情”的?回忆一下,你的老师“入情”时有怎样的表现?可以仿照上文,用一两句话描述出来。 5老师的讲课给我的印象很深,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请举例做简要的分析。 6“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这一句话,在这一段文字中的作用是什么? 初一语文寒假作业(1)参考答案1(1)mio(2)l(3)y(4)l(5)h(6)png(7)zh(8)o t(9)li h ma2(1)B(2)A(3)D(4)C(5)A(6)C(7)A(8)D3(1)D(2)B(3)E(4)B4(1)C(2)B(3)A (4)A5(1)连词,表修饰(2)连词,表承接6A、D(均代“情景”)7(1)句首发语词,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原来是一只癞蛤蟆。(2)均为动词,意思分别为“鞭打”,“赶”(我)心神安定下来,赶忙捉住蛤蟆,鞭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8浮生六记沈复 三白 清 综合题1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三件趣事:观蚊如鹤、观虫相斗、鞭打蛤蟆。因为具有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2(1)如“夏蚊如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并隐含比喻的修辞手法。“昂首观之,项为之强”,是细节描写,表现了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中“吐”和“吞”两个动词,极为生动地表现了蛤蟆用舌头捕捉小虫动作的迅速,准确传神。(2)原因是: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3)这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是“总分”关系(或“先总后分”)。(一)1镂(lu) 镌(jun) 2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信口:随口。 3这一段文字叙述了中学时代“我”的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情形。其意义是: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4从两方面写的:一是从老师读书的动作中体现,“老师朗读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二是从老师的眼神中体现,“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5“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从“至今”“几十年过去”“滚瓜烂熟”“信口背出”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时间过去很久,但记忆却清晰非常。可见老师所讲内容给“我”印象之深。 6具有照应前文的作用,强调了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