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故礼部侍郎通议大夫陈府君之墓志铭.doc_第1页
隋故礼部侍郎通议大夫陈府君之墓志铭.doc_第2页
隋故礼部侍郎通议大夫陈府君之墓志铭.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隋故禮部侍郎通議大夫陳府君之墓誌銘君諱叔明,字慈尚、陈书宜都王叔明传:“字子昭,因隋炀帝元德太子名昭,避讳而改慈尚”。,吳興長城人也。出自帝舜之後,胡公滿食菜于陳,因而賜姓。源與潁川同祖,漢太邱長寔之支子釣徙家長城、后汉书集解陈寔传卷六二载:“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也。”寔生有六子:纪、蘷、洽、谌、休、光。元和姓纂卷三“陈”姓条(153)载:“谌曾孙凖,晋太尉,广陵公。”陈书高祖纪载:“凖生匡,匡生达,永嘉南迁,为丞相掾,历太子洗马,出为长城令。悦其山水,遂家焉。”是徙居吴兴郡之长城县始於陈达。陈达原名世达,唐时避太宗讳而名达。新唐书世系表谓:“世达,长城令,徙居长城下若里。”按:志文云寔之支子钓徙家长城,世达是否又名为钓?。若夫三君比駕,遠映德星、陈寔六子中,以纪、谌最贤,后汉书陈寔传载:“纪字元方,亦以至德称。弟谌字季方,与纪齐德同行,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其时寔从诸子与荀爽夜会饮宴,被太史奏称为“德星聚”。二子連環,高談旦月、二子指陈纪、陈谌。旦月,乃指汉末汝南流行品评人物“月旦评”。后汉书许劭传载:“初劭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此处以喻纪、谌兄弟连环进行之旦月高谈评论。汝潁人物,許洛名流,世蘊奇偉,時摽秀傑、汝颍指汝水、颍水,亦指汝南郡、颍川郡,东汉末二郡所出名士甚多,均属许州到洛阳一带的名流人物。或世代名门,或当代的秀杰。金山鵝響,岳峻不褰。銅柱魚遊,澹澄無底。應東南之王氣,拯淮海之橫流、此数语是写地域环境,会给俊秀人物带来东南之王气,赋予他们以拯救淮海横流的使命。三后在天,四帝丕緒、语出诗经下武“三后在天,王配于京。”傳:“三后:太王、王季、文王也。”谓叔明乃帝胄之后。四帝:指陈朝高祖、世祖、废帝、宣帝等四帝。丕绪,后裔之谓。君前陳武皇帝之孫,孝宣皇帝之第六子、陈宣帝名顼,陈书宜都王叔明传:“宜都王叔明字子昭,高宗第六子也。”。太建七年策封宜都郡王、陈书宜都王叔明传作“太建五年,立为宜都王”。此“七”为误。,時年十二。潤漸天潢,表河房之宿、天潢,星宿名,帝王后裔亦称天潢。河房,星宿名,古谓房星之精为河龙。此是说有皇室的滋润,赋予了龙马的使命。;華分日幹,拂扶陽之景、华,光照。日幹,太阳也。景,即影。扶阳:古代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拂其树杪而升。此是说由太阳发出的光华,可以去除任何遮住阳光的影子。君共苐四兄長沙王叔賢同產、陈书高宗二十九王传载:“何叔仪生长沙王叔坚、宜都王叔明。”长沙王叔坚传称:“(祯明)三年入关,迁于瓜州,更名叔贤。”是名避隋文帝杨坚讳而改。宣皇命貴妃袁氏養之。禮貫群蕃,恩深諸子。八年授宣惠將軍。九年授衛尉卿,其年改授智武將軍。十年出授東揚州刺史,將軍如故。十二年進授散騎常侍,南徐州刺史、对宜都王叔明太建八年至十二年的任官及迁转,陈书宜都王叔明传记载简略,只云“七年授东中郎将、东扬州刺史,寻为轻车将军、卫尉卿”。奈本志逐年列记,更为详实。十三年授使持節都督、吳興太守。十四年加誠武將軍。至德元年征授侍內秘書監。二年改授侍內左衛將軍。三年授內書令。真明元年,冊拜司空、对叔明太建十三年至祯明元年所历官职,如十三年吴兴太守,至德元年征授侍内秘书监,三年授内书令,祯明元年,册拜司空等,陈书宜都王叔明传均未列载,可补史志之失。“侍内”即侍中,“内书令”即中书令,因避隋文帝父杨忠讳而改。真明,即祯明,为陈后主年号,因隋高祖之祖名祯,故改“祯”为“真”。公上爵曲峊,地擬應韓、曲峊,即今山东曲阜。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曲阜,是为上爵之封地。战国时代的韩国介于魏、秦、楚三国之间,乃兵家必争之重地。此处所喻叔明所授东扬州、南徐州,既是上爵之封地,又是兵家要地。近衛鉤陳,寄深王傅,畿輔北門之要,枌榆東戶之重、对王国保卫的策划布署,寄讬于王的身上。畿辅北门之要,担当着对京邑北门保卫的要务。枌榆东户之重,枌榆,汉高祖即位后,将秦故骊邑的枌榆树移置于新都,后借此喻帝乡或皇宫。此处乃言捍卫皇宫以东的重任。豐珥左右,徽章內外、珥,本为珠玉之耳饰,此处指日月之晕。隋书天文志下:“青赤气圆而小,在日左右为珥月晕有两珥。”是言皇帝的左右,犹有丰珥所在。徽章,乃区分等级的标志和规定,南朝宋傅亮宋公九钖策文云:“朕闻先王之宰世也,庸勋尊贤,建侯土,褒以宠章,崇其徽物,所以协辅皇家,永隆藩屏。”此处是说对内外上下都有处置安排,此喻叔明任朝官之重职。,陟六符而聳轡,歷三階而振策、六符,指三台六星的符验,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颜师古注:“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应劭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庻人。”此喻叔明握六符如控马之络头,历天之三阶而有所振兴。真明三年,百六運拒,庚子數終、百六,厄运之谓,古人以阴阳代表对立面,阴为六,阳为一,互为消长,百一为阳数极点,百六为阴数极点。庚子数,乃道家所认为的气数已尽之数。此喻隋军灭陈,陈朝亡。,與青蓋而同入,渡滄江而不反、青盖,后汉书舆服志:皇子为王者乘青盖车。沧江,实指长江。此指陈亡后,宗室王子等一起沿长江西上入关,再也没有回来。東陵廢侯,空想種瓜之地、史记五三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於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此喻叔明也处于东陵废侯种瓜的境地。;南冠縶者,徒操懷土之音、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捆绑)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解)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乐官)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此喻身为囚徒,仍操怀南土之音。曹志亡國之餘,特降以採,張錫歸朝已後,方蒙召見、曹志为“魏陈思王植之孽子”亡国之后,为晋武帝所採用,事见晋书卷五曹志传。张锡,即张天锡,前凉末代王,凉亡归于苻坚,坚“以为尚书,封归义侯”(晋书卷八六张天锡传)。曹、张二事皆指亡国之王裔,重被新朝录用之例。这里为下文陈氏兄弟重为隋用作铺垫。大業二年,散官未廢,詔授正五品朝散大夫。四年兼鴻臚少卿。六年守禮部侍郎。七年東巡,檢校右禦衛虎賁郎將、实指随从东征高丽。八年授朝議大夫。其年以臨遼勳,例授通議大夫,尋攝判吏部侍郎事。九年檢校左屯衛鷹揚郎將。卿寺增輝,郎曹切務。越遼浦而升侍,奉旌門而轂立。大業七年,凱挺西旆,禮畢使轅、志文此前已叙及八年授朝议大夫,九年检校左屯卫鹰扬郎将,由西凯旋,当在大业十年。此“七”当为“十”误。其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還屆洛川,奄然暴殞,終於河南縣思順里之宅,春秋五十三、叔明卒于大业十年(614),据此推算,其出生当在公元562年(陈天嘉三年),策封宜都郡王时年十二,应在太建五年(573)。由此可证陈书宜都王叔明传作“太建五年,立为宜都王”可信,而志文作太建七年为误。荏苒波瀾,儵忽泉夜,未輟罇酒,便嗟古今。君幼稟純孝,早尚風格,容止可觀,折旋有度,新知父要,不絕賓筵。秋夕春朝,無棄光景。達生達命,善始善終。以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辛酉,卜兆于雒陽縣安山裡鳳台原。永恨他鄉,徒感蘇韶之夢、:事见太平御览八百八十三引晋书及太平广记三百十九引王隐晋书:苏韶托梦给堂弟苏节,叫他将自己的墓葬迁移至家族墓地,以完成生前心愿。,長悲異縣,豈恤孫嘉之言。敬勸玄陰,式傳不朽也。高卞鵝嶺,清霅龍淵,欝盤鎮地,映澈浮天,神區靈府,感聖登賢,命世五百,齋期一千。帝屏愛子,皇寵季,魏桓名隆,漢蒼親懿,壃宇繞別,麾幢出蒞,戎衛禁闌,途言近侍。時謝運,遷播飄淪,淮海墟厲,關河若辛,東箭去越,南冠入秦,楚出晉用,克國取人。既收其實,靡棄其珎,紱冕右寺,簮纓仙閣,廷連叢,階蘭並握,貔貅戒,鷹隼軍幕。三渡碣門,再陪沙抈,長筞始振,奔曦遽落,晷景未移,音容如昨,望鄉望國,悲故悲新。朱揚咽,素柳徐輪,交蛇竁壤,結蟻埋塵,魚脂豈曙,馬矯徙春,幽扃育勤,盛德無泯。陳太建十年娶仁威將軍黃門郎駙馬都尉到鬱第三女為妃,隋大業元年先,今便同壙。墓誌文字隱秀峻潔,多引典故以敘亡國之恨,最終客死異國,情以何堪?為隋志中所罕見。入隋後,晚年雖從政,官至禮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副部級,看似風光,然卻低落、彷徨。從“東陵廢侯,空想種瓜之地;南冠縶者,徒操懷土之音;永恨他鄉,徒感蘇韶之夢;長悲異縣,豈恤孫嘉之言”諸句,弦外之音自見,含蓄深沉,非江表舊臣哀傷亡國之辭相與比。卒時,由於對隋朝形勢估計不足,故致志文中不留子孫名諱,以免後憂,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