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名称:教育与文化脉络研究.doc_第1页
科目名称:教育与文化脉络研究.doc_第2页
科目名称:教育与文化脉络研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課程研究所 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科目名稱:教育與文化脈絡研究 (The Stud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授課教師:洪志成、鄭勝耀 開課系級:教育學研究所/課程研究所碩士班學分:2授課時間:星期二16:1018:00 授課地點:教405R Office Hour:星期二15:0016:00教師研究室:教508R 、503RE-mail:.tw; .tw E-course: .tw 一、教學目標: 英國學者Raymond Williams與Richard Hoggart在1950左右開始代對於英國社會中文化(culture)的高(high)與低(low)的定義產生極大的懷疑,特別是一直以來英國社會對於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的貶抑,因此,他們在1964年籌設成立了伯明罕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at Birmingham University ),也開啟了伯明罕學派(Birmingham School)與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的新頁;文化研究關心的是日常生活的意義與活動,藉由檢視文化活動中的權力運作關係,進一步揭露與調和知識中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與客觀知識(objective knowledge)的分歧。當文化研究與教育情境邂逅時,如何去釐清補習文化、教師文化與親師文化等校園文化形成中的編碼(encoding)與解碼(decoding)過程,審視校園文化活動中重要的權力運作邏輯,便成為本學科的目標所在。 二、授課大綱:09/15Week1:課程介紹與自我介紹09/22 Week2:教育與文化 張建成(2004)。教育社會學的新視角動態的文化觀。載於張建成(主編),文化、人格與教育(pp.153-180)。台北:心理。 09/29 Week3:文化中的編碼與解碼 Hall, S. (2001). Encoding/Decoding. In Meenakshi Gigi Durham and Douglas M. Kellner (ed.),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KeyWorks (pp. 166-176). Malden, MA: Blackwell. 10/6Week4:文化研究理論(一) 邱誌勇、許夢芸譯(2006)。Jeff Lewis著。第一章:界定文化:文化研究的範疇。載於Jeff Lewis著,文化研究的基礎(pp.3-48)。 台北:韋伯文化。: 10/13Week5:文化研究理論(二) 邱誌勇、許夢芸譯(2006)。Jeff Lewis著。第一章:界定文化:文化研究的範疇。載於Jeff Lewis著,文化研究的基礎(pp.3-48)。 台北:韋伯文化。 10/20Week6:文化研究理論(三) Barker, C. (2003). 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Studies. In Chris Barker, Cultural Studies (Second Edition) (pp.1-30). London: Sage. 10/27 Week7: 文化研究理論(四) Barker, C. (2003). 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Studies. In Chris Barker, Cultural Studies (Second Edition) (pp.1-30). London: Sage. 11/03 Week8:文化研究重要議題(一):補習文化(一)章英華、伊慶春(2004)。Cram school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發表於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第一次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4年6月23-24日。11/10 Week9:文化研究重要議題(二):補習文化(二) 孫清山、黃毅志 (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台灣社會教育學刊,19,95-139。11/17Week10:文化研究重要議題(三):教師文化:抗拒面 姜添輝(2000)。論教師專業意識、社會控制與保守文化。教育與社會研究,1,1-24.11/24Week11 :文化研究重要議題(四):教師文化:創新面 詹志禹(2003)。課程創新與教師的自我創化系統演化的觀點。 教育資料集刊,28,145-173。12/01Week12:文化研究重要議題(五):親師文化 Oplatka, I. ( 2007). Managing Emotions in Teaching: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 Displays and Caring as Nonprescribed Role Element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109 (6), 1374-400 .12/08Week13:分組報告(一) 12/15Week14:分組報告(二) 12/22Week15:分組報告(三)12/29 Week16:分組報告(四) 01/05 Week17:Due Day 三、教學方式: 講授、討論、分組報告、跨組互評四、成績考核: 1. 出缺席、課堂參與 20% 2. 文獻閱讀心得報告 40% 3. 分組與期末報告 40% 五、參考書目:(一)中文部份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2001)。Allan G. Johnson 著。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台北:群學。朱道凱譯(2002)。Zygmunt Bauman著。社會學動動腦。台北:群學。吳潛誠總編校(1997)。Jeffrey C. Alexander與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台北:力緒。邱誌勇、許夢芸譯(2006)。Jeff Lewis著。文化研究的基礎。 台北:韋伯文化。許夢芸譯(2007)。Chris Barker著。文化研究智典。台北:韋伯文化。黃純敏主譯(2006)。Young Pai 與Susan A. Adler原著。教育的文化基礎。台北:學富。盧建榮編(2001)。文化與權力台灣新文化史。台北:麥田。韓莉譯(1999)。Geertz, Cliford著。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出版社。二、外文部份Barker, C. (2003). Cultural Studies (Second Edition). London: Sage.Durham, M. and Kellner, D. (ed.) (2001).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KeyWork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