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建设第一标段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科技城)建设的一部分,创新基地位于临安经济开发区环青山湖区域的胜联区块,未来将是全省科技资源的集聚区、技术创新的源头区、高新企业的孵化区、节能减排的示范区。本次设计涉及的建设项目位于创新基地,入住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三家科研院所。设计地块呈L型,其中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在地块西侧,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在地块东北角,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在地块的东南部。三、规划用地范围及用地现状条件基地用地面积为72457平方米(远期用地面积为79057平方米),为一L型地块;地块内地势东高西低,规划后无明显高差起伏,东侧为原驻居民点,西侧依靠群山,南北均为平坦农田,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三、设计理念1、设计目标:整体上形成以“科研、实验、办公”为目标的现代都市科研创新基地,使新建的科研创新基地有不同于其它科研综合体的所独具的特色。2、设计要点:(1)、规划布局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功能分区清晰、合理,交通流线便捷、顺畅。(2)、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景观水系,将自然景观与人工环境融为一体。(3)、充分考虑现有东西两侧山景,使本基地的建筑空间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又使本基地建筑独具特色,富有个性。(4)、综合规划三家科研院所的交通流线,既做到方便相互联系,又能保证各院所相互独立成系统。3、方案构思过程分析(见图示) 设计过程中,我们对方案的空间组合及立面造型进行多次的讨论。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中,我们空间上考虑以多层为主的庭院式布局方式,造型以平屋顶为主的现代简约式。经过讨论,我们觉得方案布局过于呆板,立面造型过于平谈,故舍弃了这一方案。如图所示的“方案二”中,我们空间较方案一有所变化,立面造型以简欧风格为主要基调。经过讨论,我们觉得立面造型与基地山水通灵的现状不协调,故也舍弃了这一方案经过多次对比,我们选中现设计方案(方案三)。空间布局上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在各个单体建筑的层数有了一个高低错落的设计,使得天际线有一个起伏的变化,与群山的天际线相互呼应;立面造型上以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风格为底版,运用现代的立面设计手法,形成现方案的现代简约风格。四、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科研创新基地内总共有三个功能综合体,位于西侧的功能综合体为中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其建筑体量都在三个功能综合体中占主导地位。东侧有两个功能综合体,分别为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和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其间由一20M宽规划绿化带天然分割,结合此绿化带布置了三个功能综合体共享的景观中心,使之成为整个基地提供呼吸的生态“绿肺”。总平面布局力图做上述三个功能综合体各区块功能分区清晰(各个科研院所单独成区)、合理;其间一条弧状道路系统像一条纽带连接三个功能综合体区块,此弧装道路系统在中间20M规划绿化带由硬质铺砖连接,成为步行通道,也符合设计导则里所提议的“三个功能综合体相互联系”的原则;同时,各功能综合体在自已区块内交通系统独立设置,都单独成环状布置,满足消防等要求。五、各功能综合体规划设计具体来说,本设计根据上述原则,结合三个功能综合体自身特点我们对各功能综合体进行了单独的系统设计:1、 中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一纵一横两轴分区)结合区块两个入口运用纵横两条轴线将基地分成两大功能区及五个单体建筑:(1)纵轴(南北向)始于南侧主要规划道路,沿南北轴侧线由基地形象入口广场,经由南侧功能区组团(综合业务及国际合作中心、卫星遥感监测中心、观测系统维护与设备监测中心组成),次入口广场,以北侧功能区组团(数据处理与产品信息中心、数据处理与产品信息中心组成)结束。(2)横轴(东西向)区块次入口与西侧规划支路相接,轴线由西侧次入口广场、下沉广场及尽端照壁组成,横轴延伸过规划中间绿化带,以东侧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的“安全科研及浙江省应急指挥中心”为背景作为结束。(3)南侧功能区组团南侧功能区组团包括综合业务及国际合作中心、卫星遥感监测中心、观测系统维护与设备监测中心。三个单体有连廊连接,形成内庭院景观空间。(4)北侧功能区组团北侧功能区组团包括数据处理与产品信息中心、数据处理与产品信息中心两个单体建筑。这两个单体西侧由一个单层车间连接,形成一个朝向规划绿化带的U形空间。2、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一高一低两个单体)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主入口由北侧规划道路进入,由北侧一幢9层约40M高点式综合大楼及南侧一幢4层约17M高科研楼组成,两幢单体之间由一两层高门厅连接,门厅朝向西侧规划绿化带。是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实际主入口。其正西侧一硬质广场不仅是主入口的广场,也是北侧点式综合大楼的消防登高场地。3、 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三单体围合一南一北两庭院)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总共由三个单体建筑组成,由南至北分别为:6层高的A楼“专业实验室及配套用房”、6层高的B楼“行政管理办公及生活服务用房”和5层高的C楼“安全科研及浙江省应急指挥中心用房”。其中A楼和B楼及其西侧主入口门廊围合成一U型南庭院;B楼和C楼及其东侧联廊围合成一U型北庭院。主入口由东侧规划道路进入,正对由A楼和B楼及入口门廊围合的南庭院。使之成为该区块有纵深的入口广场,展现出一定的气势;B楼和C楼及其东侧联廊围合成一U型北庭院,朝向西侧规划绿化带,庭院景观与绿化带相互渗透,成为主要景观节点。三个单体及其相互连接的门廊组成一个S型的空间造型。六、交通流线及停车场设计1、中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南北两条环状路网组合成一条大环路)区块的主要出入口设置在南侧的主干道上。机动车由南侧规划道路经主入口广场环形道路系统(南环路网),南环路网能提供直接到达“综合办公及国际合作中心”入口处门廊,为办公人员提供方便。经过南环路网可以直接与北环路网连接,到达任何一幢单体建筑。南北两条环状路网组合成一个园区大环形道路,交通便捷。同时南北两条路网天然将园区分成两块功能区,即南侧的入口广场区及北侧的办公实验区。区块除了南侧主要形象入口外,还在西侧规划支路上设置了一个次出入口,次入口处设置一个次入口广场,成为南北两大功能区天然的分割。区块共设置了一南一北两个地下车库出入口,各个主要单体建筑周边也就近设置了一些地面机动车停车位,以供访客及临时停车要求。区块内部道路以6M为主,能够直接到达任何一幢独幢的办公楼,为工作人员提供方便。2、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区块的主要出入口设置在北侧的规划道路上。机动车由北侧规划道路进入,经由一条6M宽环状道路到达两个主要单体建筑。在区块南侧设置一地库出入口。3、 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机动车由东侧规划道路进入,经由一条6M宽环状道路到达各个主要单体建筑。在区块东北侧设置一地库出入口。为了节约成本,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与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地下汽车库相互连通,地下停车位资源共享,相互协调。七、 主要空间景观节点(点、线、面相结合)本基地内的空间景观节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贯通南北的确20M规划绿带,即我们所说的线性景观: 20M宽规划绿化带,结合此绿化带布置了三个功能综合体共享的景观中心,使之成为整个基地提供呼吸的生态“绿肺”第二是各单体围合的的内部庭院及海洋所南入口广场及西侧次入口广场景观点,即我们所说的点状景观:利用两幢单体及其间的连廊围合空间,形成一个小型的景观点,强调景观的亲合力。第三是上述20M宽线形绿化带及各庭院围合的点状绿化景观点相互渗透形成景观面,提供休憩、交流空间,着重刻画办公和生活中的恬静、舒适以及轻松的氛围。八、 单体设计1、 中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1)综合业务及国际合作中心综合业务及国际合作中心是一幢6层高的板式办公楼,位于海洋研究所地块的最南侧,建筑面积约7200平方米。该中心提供行政办公、后勤保障、学术会议中心、客座研究用房、国际培训阶梯教室等功能用房。(2)卫星遥感监测中心卫星遥感监测中心是一幢8层高的板式办公楼,位于海洋研究所地块由南往北第二幢单体建筑,建筑面积约9600平方米。包括“数据接收中心、数据管理与分发中心、研究与开发中心、应用与系统服务部”等功能。(3)观测系统维护与设备监测中心观测系统维护与设备监测中心是一幢6层高的板式办公楼,位于海洋研究所地块由南往北第三幢单体建筑,建筑面积约7200平方米。包括“各类实验室,实验平台及库房”等功能,是为海洋观测系统提供强用力的条件保障。(4)数据处理与产品信息中心数据处理与产品信息中心是一幢7层高的板式办公楼,位于海洋研究所地块由南往北第四幢单体建筑,建筑面积约8400平方米。提供“数据接收和交换,数据实时接收、加工和分发”等功能的办公室。(5)海洋观测技术研究中心与分析测试中心海洋观测技术研究中心与分析测试中心是一幢9层高的板式办公楼,位于海洋研究所地块最北侧,建筑面积约10800平方米。除9层的板式办公楼外,还包括一2000平方米左右的车间,包括各类功能的实验室,为观测需求开展观测技术研究、开发和产品生产,重点开展观测技术的研发、改进及产品研制与生产提供方便。2、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1)科研楼科研楼位于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地块的南侧,是一幢4层高,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的板楼,满足研究开发和日常办公、会议的功能,以竹质新材料和竹笋膳食保健学科开展研究。(2)综合大楼综合大楼位于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地块的北侧,是一幢9层高,建筑面积约10800平方米的点式楼,包括“生物质能源工程中心竹质分中心、分析检测中心、综合办公、学术报告厅,会议研讨室和产品展示中心”等功能。3、 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1)专业实验室及配套用房专业实验室及配套用房位于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地块的最南侧,是一幢6层高,建筑面积约6500平方米的板楼,包括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矿山安全检测实验室、非矿山安全检测实验室三大类专业实验室。(2)行政管理办公及生活服务用房行政管理办公及生活服务用房位于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地块三幢单体建筑的中间,是一幢6层高,建筑面积约7500平方米的板楼,包括行政管理办公用房及展示厅、接待室、学术报告会场、职工食堂及其他一些附属用房。(3)安全科研及浙江省应急指挥中心用房安全科研及浙江省应急指挥中心用房位于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地块北侧,是一幢5层高,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板楼,包括各类实验室及技术研究室。4、 建议:竹子研究所由于南北进深大,东西面宽狭窄,主入口位于侧不利于建筑形象,建议可设置在东侧道路上,距路口70M以上(详见总平面图二)九、造型及立面设计本方案的建筑形态充分考虑了周边环境的空间形态及肌理,在建筑造型上力求使整体的协调性和个体的特色相结合,立面造型上以双坡屋顶、青砖、白墙等具有江南特色的建筑形式为底版,整个单体立面均汲取这一元素,加入现代建筑工艺,使之成为整个地块独特的建筑风格,形成了清新现代的建筑个性。同时各个单体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利用体块的凹凸和变化使建筑立面造型在统一中寻找不同的视觉感受。建筑单体立面采用同一个母题,整体造型简洁大方,体现清新亮丽的特色,并和周边水面景观相适应。其生气蓬勃、别具一格的颇有生态象征意义的整体形象,与科研创新基地特有的生态特质相吻合。在材质上主要使用灰色石材和青砖,来表现单体建筑的亲切感,增加整个园区的人性化气氛。在色彩上力求与江南建筑意象相匹配。十、 节能环保设计绿色建筑的精髓是因地制宜,本方案的建筑设计充分考虑到本地块所在的自然环境和本方案的具体要求,在以下方面作了生态节能的处理:1、建筑单体除满足建筑节能的基本要求之外,还针对江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在建筑的南三侧设置竖向遮阳,起到了很好的隔热节能作用。2、建筑平屋面设置屋顶绿化花园;3、本方案拟在局部建筑上采用以下节能示范措施:(1)、建筑屋面太阳能光伏板发电系统及太阳能热水系统;(2)、利用湖水源或地源的热泵系统;(3)、屋面雨水收集用于非饮用生活用水(如冲厕等)。十一、消防设计专篇。1、总平面建筑布局间距高层大于13米,多层大于6米。2、高层建筑长边落地,并设登高场地。3、高层办公满足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要求。4、所有高层均设有消防电梯,前室大于6 M;两幢点式高层核心筒内设置两部疏散楼梯,分别设置楼梯前室(其中一个楼梯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面积大于10 M)。5、地库设自动喷淋系统,每个车库防火分区不大于4000 M,各设备分区不大于1000 M,地下车库每个分区均有两个疏散出口,且每个分区最大安全疏散距离不大于60 M。十二、技术经济指标。1:基地总指标 规划总用地面积: 72457 M (其中远期规划总用地面积: 79057 M) 总建筑面积: 110613M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80913M 地下建筑面积: 29700M 容积率: 1.168 绿地率: 37.1% 建筑密度: 21.7% 机动车停车位: 750个 其中:地上停车位: 50个 地下停车位: 700个2: 中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区块指标:区块用地面积: 49300M 总建筑面积: 60832M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46132M 地下建筑面积: 14700M 容积率: 0.93 绿地率: 40.0% 建筑密度: 18.7% 机动车停车位: 370个 其中:地上停车位: 20个 地下停车位: 350个3: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区块指标:区块用地面积: 9757M 总建筑面积: 23357M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14907M 地下建筑面积: 8450M 容积率: 1.54 绿地率: 35.1% 建筑密度: 25.6% 机动车停车位: 200个 其中:地上停车位: 20个 地下停车位: 180个4: 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区块指标:区块用地面积: 13400M (其中远期规划总用地面积: 20000M) 总建筑面积: 26424M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19874M 地下建筑面积: 6550M 容积率: 0.994 (按远期规划用地面积计算) 绿地率: 28.1% 建筑密度: 29.7% 机动车停车位: 180个 其中:地上停车位: 10个 地下停车位: 170个十三、结构设计:(一). 设计依据:1. 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的国家颁布的现行主要标准、规范、规程:(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3)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5)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年版)(7)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J186-2002(8)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二). 结构选型:1. 本工程建筑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2. (1)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2)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6度设防烈度设计;(3)多层部分采用框架结构,抗震等级:框架为四级;(4)高层部分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框架为四级,抗震墙为三级; (5)楼面及屋面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 (6) 地下室人防部分按六级人防设防.(三). 地基基础:采用桩承台+筏板基础,桩拟采用人工挖孔桩, 以山地基岩作为桩端持力层.(四). 设计要求:1. 混凝土强度等级:墙柱采用C40C25,梁板采用C40C25.2. 外墙采用页岩多孔砖,内墙采用轻质材料,容重不超过7Kn/m3.3. 地下室底板,外墙及水池(箱)均采用防水密实混凝土,混凝土抗渗等级底板为0.8Mpa,外墙为0.8Mpa. 4. 设计活荷载: 实验室,办公: 2.0Kn/m2 资料室: 2.5Kn/m2楼梯: 3.5Kn/m2 车间: 4.0Kn/m2 仓库: 5.0Kn/m2 机房 :7.0Kn/m2 地下车库(单层): 4.0Kn/m2 汽车通道: 20.0Kn/m25. 基本风压: 0.70Kn/m26. 基本雪压: 0.16Kn/m2(五). 其他:1.本工程各区块的单体楼,位于地面以上部分的长度不大,在加强屋面保温和屋面梁板配筋的前提下均不设伸缩缝. 海洋二所区块地下室部分在中部设施工后浇带,不设伸缩缝; 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和安全科学研究所区块地下室因长度较长,除分段设施工后浇带外,在中部合适位置设伸缩缝。 2. 各区块单体楼之间及单体楼与连接楼之间层数相差较大,连接处均设防震缝。3. 选择合适的持力层,减少总体沉降量,不设沉降缝。十三、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建设单位设计任务书 (GB50015-2003) (GB50045-95)(2005年版) (GB50084-2001)(2005年版) (GB5006797)其他专业提供的资料(二)、给水(1)、水源 海洋二所区块、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和安全科学研究所区块各自从周边市政给水管网分别接入DN150和DN100给水管供本区消防及生活用水。(2)、水量 用水指标为50l/人.日,海洋二所区块最高日用水量为130m3,、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和安全科学研究所区块最高日用水量为60m3。(3)、给水系统 充分利用城市市政管网的压力,三层一下采用直接供水方式。四层以上由变频供水设备供给。各区块分别在其地下室设置了不锈钢生活水池和生活泵房。每个单位单独计量。(三)、 排水(1)、排水量:海洋二所区块每日最大排污废水量为117m3。、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和安全科学研究所区块每日最大排污废水量为54m3。(2)排水体制:室内污水废水分流,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他废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3)雨水:雨水自成系统就近排向室外,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四)、 消防给排水(1)、按现有“高规”要求高层内设置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室内消防系统:海洋二所区块、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和安全科学研究所区块分别建消防水池及消防水泵,内设消火栓泵和自喷泵,均为一用一备。室内消火栓布置保证二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并保证消火栓的间距不大于30m,消防电梯前室设消火栓。在每个消防箱下放置2具5A手提式干粉(磷酸氨盐)灭火器。每个消火栓处均设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消火栓的栓口直径均为65mm,水枪喷嘴口径为19mm,水带长度为25m。消火栓系统设三组消防水泵接合器。(3)、自动喷淋系统:从自喷泵的出水管上接出两根供水干管至每幢建筑的报警阀间,每个报警阀间内设为本幢建筑服务的湿式报警阀,每组报警阀控制喷头个数不超过800个。除卫生间和不宜用水灭火的场所外均设自动喷淋喷头,喷头设置以中危险级为准。无吊顶处采用直立喷头,有吊顶处采用吊顶型喷头。每层均设一组水流指示器。保证最不利点喷头工作压力不小于0.1Mpa。自喷系统设置二组消防水泵接合器。(4)、室外消防系统:a室外消火栓直接接在室外环管上,并沿建筑物周围道路布置,间距不大于120m,在其范围内的已有室外消火栓记入在内。b消防水量:室内消火栓水量:20 l/s ;室内自动喷淋水量:27 l/s ;室外消火栓水量: 20 l/s十四、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本院各专业提供的条件也为本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二)、强电部分:1、用电等级及供电电源:本工程为由三个单位的多栋建筑及地下室组成,其中A区为海洋二所的科研基地,包括地上与地下两个部分,地上主要功能为各类监测中心,地下为类停车库。B区为省安全生产科研所用房,C区为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用房,B/C区地上部分为各单位的科研用房,B/C区地下室连通为一个整体构成一个类停车库。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中各区块用电等级均为一级,采用2路独立10kV电源供电。2、负荷估算:根据单位面积负荷密度法进行负荷估算,分地块描述如下。(1)海洋二所的科研基地:该区块中地上部位负荷密度按100W/m2,地下室按10W/m2,室外景观用电约100kW,本区块用电装机容量约4847kW,取同时系数0.75,考虑无功补偿后低压侧功率因数不小于0.92,则本区块计算负荷为3951kVA,本区块地下室内建一座独立的10/0.4看V变电所,拟内设4*1250kVA干式变压器,总装机容量5000kVA,变压器平均负载率79.0%。(2)省安全生产科研所:该区块地上部位负荷密度按100W/m2,地下室按10W/m2,室外景观用电约50kW,本区块用电装机容量约2136kW,取同时系数0.85,考虑无功补偿后低压侧功率因数不小于0.92,则本地区块计算负荷为1973kVA,本区块地下室内建一座独立的10/0.4看V变电所,拟内设变压器2*1250kVA,总装机容量2500kVA,变压器平均负载率78.9%。(3)竹子研究开发中心该区块地上部位负荷密度按100W/m2,地下室按10W/m2,室外景观用电约30kW,本区块用电装机容量约1594kW,取同时系数0.85,考虑无功补偿后低压侧功率因数不小于0.92,则本地块计算负荷为1472kVA,本区块地下室内建一座独立的10/0.4看V变电所,拟内设变压器2*1000kVA作为大楼用电,总装机容量2000kVA,变压器平均负载率73.6%。综上所述,本工程内变压器总装机容量为9500kVA。3、供配电系统:由本工程内附设的10kV开闭所向各个区块分别引入两路相互独立的10kV电源进入其各自的10/0.4kV变电所。各变电所内10kV侧采用五防型中置式10kV配电柜,采用110V直流电源操作,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所有变压器均采用SCB10型干式变压器,0.4kV侧采用固定间隔式低压配电柜。各变电所内设置电力监测系统,对10kV和0.4kV进线和各馈线回路的电流、电压、有功、无功、谐波等各类电气参数进行监测。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混合的形式。各区块内部根据需要设置二次计量。除消防设备采用两路相互独立的0.4kV电源同时供电并末端自动切换外,重要的数据机房、电梯等也采用两路相互独立的0.4kV电源同时供电末端自动切换。4、防雷与接地:三个区块内的所有建筑物均按三类防雷建筑设计,在各建筑物的屋顶沿女儿墙敷设避雷带,利用结构柱内主钢筋作引下线,利用基础内主钢筋作接地极。设置公共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另外根据各类机房要求设置专用的接电装置。本工程内各区块的接地保护采用TN-S系统。 5、照明:本工程根据房间的不同功能设置与之相适应的照明形式,并满足各类房间对照度的要求,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内单独设置重点照明。重要的设备机房、数据机房设置备用照明。走廊、楼梯间、前室等处设应急疏散照明等。户外考虑设置外墙泛光照明和园区的景观照明。照明灯具采用低耗高效的节能型光源。(三)、弱电部分:1、通讯系统:本工程地上部分按40平方米设置一对信息点(包含一组语音及数据),地下设备机房变电所、水泵房预留语音及数据接口。各单位自建通讯机房,均采用虚拟网技术为各自的工作提供语音通讯服务。各单位根据自身需求预留ISP运营商接口,地下室设光缆进线室,各种接入方式均设置足量的配线与交换设备。2、保安监控系统:各地块的内设置各自独立电视监控系统,在建筑物内的重要部位设监控摄像机,以提高大楼内工作、生活的安全性。同时各大楼内设独立的报警及巡更设备。各个大楼的安保中心与其消控中心合而为一。3、有线电视系统:本工程内设置有线电视系统,信号取自市内有线电视网。终端接口根据需要而定。4、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在各单位的建筑内分别设一套楼宇自动控制系统(BAS),以控制各工程内的空调、水泵、电梯等动力设备及照明。使建筑内的工作人员有一个更加舒适的工作及生活环境。通过合理得调节,使各种电器设备更加经济地运行,以节省电力能源。5、停车库管理系统:按地块设置停车库管理系统,对进入地下车库的车辆进行合理的调控。6、背景音响系统:大楼内的公共场所设置背景广播扬声器,播放由物业提供的音频节目。火灾时该系统强切为火灾事故广播。(四)、电气消防:1、电源:所有消防设备电源均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自动切换。2、应急照明:重要的设备机房、数据机房设置备用照明。走廊、楼梯间、前室等处设应急疏散照明等。3、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本工程中所有建筑都属于2级保护对象。各区分别自建一消防控制室,内设一套火灾报警系统主机,保护形式均为集中报警系统,各单体内设消防接线端子箱。但要求B、C区的消控主机之间可以互相通讯,两个消防报警主机之间采用共用的通讯协议,每个火灾报警主机可以反映另一区块的报警信号。4、消防广播:各地块内分别设置消防广播系统,在大厅、办公室、实验室、会议室、走廊、前室等处设置广播扬声器。该套消防广播与各单位内的背景音响系统合一,平时用作工作广播,消防时由消控主机控制强切为消防事故广播。5、消防电话:本工程内每一消防分区内都设有消防对讲电话接口,任何接口都可与各自消控室直接通话。各消控室内设专线电话与当地消防局直通。十五、暖通设计:1 设计依据l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l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版);l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l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l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l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l 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l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GJ67-2006;l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l 建设单位提供的批准文件资料及要求;l 土建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l 国家和杭州市市有关的其他法规、规范和技术规程2 设计气象参数(杭州地区)l 大气压力 冬季 Pd=1020.9hPa夏季 Px=1005.0hPal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空调 twk=-4冬季通风 twf=4夏季空调 twk=35.7夏季通风 twf=33l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tws=28.5l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7%3 空调配置方式: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第一标段项目是一个以科研为主体,集实验室、信息中心、会议、办公等多种功能的楼群。考虑到这些楼群分属三家不同的使用单位,功能多样,单体规模不大。本工程的空调系统应该确保各个大楼能独立使用,使用方便,操作灵活、并且节能的空调系统。考虑到这些因素,本方案拟采用变冷媒流量多联热泵空调系统(VRF)。4 VRF空调特点:变冷媒流量多联热泵空调系统(VRF)具有节约能源、智能化调节和精确的温度控制等诸多优点,而且各房间可独立调节,能满足不同房间不同空调负荷的需求。VRF多联体中央空调机的每台室内机可自由开停,运行中根据负荷量室外机自动适应并输出相应的能力,将压缩机功率消耗降低至最低限度,较一般中央空调节能1525%;室温控制精确:室内机通过出风温度传感器、回风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精确感测室内温度变化,通过对电子膨胀阀的调节,根据室内负荷准确调节冷媒流量,实现控制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只有0.5的波动,大大提高了舒适度。通过房间遥控器可以启动空调室外机,保证空调系统可分区独立使用。除房间温度控制器外,群组控制器(最多可控制96台室内机),可以集中监控空调的使用,用于门厅、会议厅等。对本项目的三个区块,拟对每个用户独立设置一个触摸屏空调集中控制器。触摸屏控制器每个最多可管理400台室内机,100台室外机,具备年度时间表、统一时间管理以及其它先进的管理功能。 5 空调配置:空调装机配置估算如下表:子项夏季值冷负荷冬季值冷负荷空调装机量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644K0W4500KW2500HP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2100KW1470KW770HP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2800KW1960KW1050HP系统布置和装机容量:采用变冷媒流量多联热泵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原则上每层独立布置,自成系统。初步考虑,空调室外机放置在屋面(屋面平段)或地面绿化带,空调室内机采用天花式或暗装管道式。6 通风设计一般性通风新风和排风:每层设置新风机房,每层独立新风。新风量见卫生防疫篇。卫生间通过竖向排风道集中排放至主楼屋面,屋面设引风机集中抽风。a) 不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室按一般机械排风设计,换气次数按12次h计算。做到室内、走道无异味。b) 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换气次数分别如下:场所换气次数(次/时)备 注水 泵 房4机械送排风低压配电6机械送排风变配电室按发热量计算机械送排风库房4机械排风停车库6机械排风兼排烟无有害气体产生的实验室1-2机械送排风有害气体产生的实验室工艺确定负压机械排风卫生间10-157 环境保护/卫生防疫 本工程采用小型多联空调系统形式,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高效制冷剂R410a。为保证室内空气满足健康和舒适的需要,设置完善的机械通风系统,使室内空气品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标准。停车库、变配电房、水泵房等设备房分别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换气次数见通风设计部分。实验室通过通风柜、局部排风罩、污染区负压控制等措施保证污染物不扩散到人员活动空间。实验室排风系统经无害化处理,保证实验环境空气中的毒尘有害物质的浓度不超过国际标准和有关规定 。对高危害的污染物一般采用活性炭过滤器对排风进行处理。污染区排风不循环利用。实验排放气体出屋面高空排放。汽车库尾气在屋顶高空排放,通风设备采取隔震和消声措施,送排风管加装消声器和软接头。空调,机组下衬橡胶减振垫或弹簧减振器。8 节能:8.1 设计依据l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l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l 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l 国家、地方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标准和规程本项目属于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界定的甲类公共建筑。8.2 节能设计措施拟采用的变冷媒多联机为冷暖热泵型空调。制冷时,其能效比IPLV值优于3.2。测试实验室、餐厅、会议厅等空调均独立设置按需使用,每个房间配温度控制器;所有房间均独立地手动或自动调节温度。餐厅、会议和无特殊污染实验区采用新风、排风热回收技术。新风经各楼层的新风机采集处理后水平管道输送至各房间。消防控制室、电话总机房、弱电机房拟采用独立的空调系统,如商用分体空调系统或多联式空调。9 消防:本工程单体有多层和高层建筑。按相关防火设计规范本工程的地下停车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各楼内走道部分采用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不同防烟区档烟垂壁分隔,大型会议厅采用机械排烟。防烟楼梯及其合用前室以自然通风方式为主,不满足自然通风条件的,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防烟楼梯及其合用前室加压量分别为4550Pa和25Pa。加压送风机放置在主楼屋面。地下停车库设计排烟量6次小时换气次数,利用汽车库坡道自然进风补风或机械补风。排烟系统按防烟分区布置。内走道排烟指标60立方米/时.平方米,排烟风口为多叶排烟口,火灾时打开着火层及其上一层风口,排烟风机放置在屋面机房顶。通风和空调系统送、回风管道的下列部位,均设置防火阀:穿越防火分区处;穿越沉降缝或变形缝的两侧;竖风道与各层水平支管的连接处;风管穿越空调、风机机房隔墙处。火警时,所有空调系统和一般性通风系统电源自动切断。十六、人防设计专篇:人防设计另定。十七、投资估算:投 资 估 算(C区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设计方案)一、建安工程费用:地下室: 1、土建:6429.00平米2400元/平米=1542.96万元 2、土方围护:6429.00平米600元/米=385.74万元 3、水卫:6429.00平米85元/平米=54.65万元 4、电气:6429.00平米150元/平米=96.44万元 5、通风:6429.00平米75元/平米=48.22万元 小 计2128.00万元竹子中心综合楼 1、土建:10500.00平米1100元/平米=1155.00万元 2、外装修:5775.00平米300元/平米=173.25万元 3、内装修:10500.00平米100元/平米=105.00万元 4、水卫:10500.00平米60元/平米=63.00万元 5、电气:10500.00平米150元/平米=157.50万元 6、弱电(智能):10500.00平米50元/平米=52.50万元 7、消防:10500.00平米40元/平米=42.00万元 8、分体空调:10500.00平米150元/平米=157.50万元 9、电梯:10500.00平米100元/平米=105.00万元 小 计2010.75万元竹子中心科研楼 1、土建:3800.00平米800元/平米=304.00万元 2、外装修:209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艺考签约班合同范本
- 用工合同保险协议书范本
- 生物柴油厂采购合同范本
- 物业务工合同协议书范本
- 项目投标工程协议书样本
- 电商开店学员合同协议书
- 物业服务协议终止协议书
- 汽车租赁合同解除协议书
- 高空作业安全协议合同书
- 门面转让合同协议书样本
- 剪纸手工活合作合同范本
- LY/T 3416-2024栓皮采集技术规程
- 《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期末考试
- 水稳料采购合同协议书
- 2025内蒙古烟草局招聘14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高考作文-“新八段文”精讲
- 构建高校生涯教育内容体系
- 议论文知识点总结及真题训练
-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课件
- 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培训
- 抚养权变更协议模板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