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1页
襄州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2页
襄州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3页
襄州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4页
襄州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襄州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为进一步推进我区校园文化建设步伐,用校园文化去经营、管理学校,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我区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二、工作目标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创设良好的自然环境,形成学校的特有的物质文化;通过修订、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三至五年努力,使全区90%以上中小学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合格学校,其中50%以上学校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三、工作原则1.育人性: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2.创新性: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在继承中发展创新,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师生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3.高雅性:坚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突出三高(高起点、高素质、高效益)”的工作思路,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争创校园文化精品,彰显学校特色,打造学校品牌。4.整体性: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使校园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静态文化与动态文化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以发挥综合功能和整体育人效应。5.广泛性:充分挖掘与采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调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培养师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四、工作要点(一)校园显性文化建设显性文化是物质方式直接显现的一种文化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净化:加强卫生管理,养成卫生好习惯。落实好每周晨检工作,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留长发;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教室、校园卫生做到每日清扫,垃圾定点堆放,及时清理,达到教室窗明几净;桌面、墙壁无乱涂乱画痕迹,桌兜、书包无废纸、零食及包装袋等,地面无垃圾、果核、纸屑和烟蒂;绿化带无垃圾,文化墙面无脏物等。2、绿化:校园绿化整体规划设计合理、美观,校园绿化覆盖率高,宜花则花,宜草则草,使校园绿化具有园艺性、知识性、艺术性、教育性。绿化带内有警示牌、提示语,内容健康向上、设计美观大方。3、美化:文化长廊、学习园地要定期更换,突出主题,文化墙面内容要注重教育主题的实效性,力求建筑布局、造型颜色搭配得当、和谐美观;通过合理方式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先进事迹、重大活动掠影、星级学生及学校历年成绩等,在加大宣传的同时,起到美化校园的目的。4、亮化:学校墙壁粉刷一新,房屋通风透光,整洁明亮,校园灯柱光亮闪烁,教室、楼道、厕所在保证节能的同时,做到灯光通明,满足师生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需要。5、文化:校园标语内容要贴近生活,发人深省。当人们走进校园时,会说话的墙壁上有温馨提示、劝学的标语,操场围墙上栩栩如生的体育、舞蹈图案,草坪上竖立的宣传牌,花园里的人性化标语,教室、寝室、办公室、功能室、楼道内的名人名画、名言警名,学习园地、学生风采照和手抄小报等,文化氛围浓厚,让师生走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心旷神怡,感悟连连,受到教育。6、道路:实现道路硬化,晴天路干净,雨天无泥泞;加强校园车辆通行管理,确保校内及校门口交通安全。7、仪表:建立师生仪表制度,师生的仪表要大方、庄重、积极向上,尤其是学生的仪表必须体现青春、活泼、阳光的内涵。(二)隐性文化建设:校园“隐性文化”主要包括校风、教风、班风、学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师的人格修养和心理健康状况;师生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学校的管理理念、价值观念、办学思想、学校精神等。1、校风建设:校风即校园之魂,是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氛围;主要表现在师生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育人氛围等。建设良好的校风,必须要有明确的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有健康励志的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形成健康的舆论,使师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成就感和荣辱感,具有克服困难、实现学校目标的奋斗精神。 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学校对教师要进行“分层管理”,让不同阶段的教师在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发展的突破口:让新教师快速入角,让青年教师迅速形成教育风格,让中老年教师在教学上推陈出新,大胆接受新的教育思想。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有所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教风,推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的和谐发展,稳步攀升。3、学风建设: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学校要针对学生实际选准突破口,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进行优质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4、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有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更好的发挥个人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排除和避免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更好的完成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为此,学校要设置校长信箱、心理话信箱,开展工会活动、民主生活会、心理专家讲座等活动,让教师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理话,让学生有机会诉说自己的苦恼。让师生之间更好地沟通,让教师之间在相互的合作中取长补短,增进彼此的感情,消除误会,让矛盾冲突化解在萌芽之初,为学校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网。5、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规章制度等。学校要完善规章制度,制定运作程序,汇编成册,形成依法办事、民主治校的运行机制。学校的校规、校纪、教学及管理制度要“全”,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内容要“细”,条例明确,操作性强;执行要“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学校特色制度文化。6、校园活动文化建设。(1)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国旗下的讲话制度;坚持每周班会、团 (队)会制度,利用班、团(队)会,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情教育(2)利用校园广播站和电视台,对师生进行各项教育活动。(3)创办校刊校报,展现师生精神风貌,搭建师生写作平台。(4)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大课间活动,大家唱、大家跳活动,体艺“2+1”活动,各类兴趣小组活动,进行安全演练、消防演练、逃生演练、文明礼仪、体质锻炼等活动,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积极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发挥图书室和图书角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 组织小记者团、文学社等社团活动。(5)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教师联谊会,教师读书会,教研沙龙,教师论坛,教学开放周、各项评选活动,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健身协会,工会活动室,教工之家等,激励师生积极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 (6)开展以展示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活动:节日庆祝、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文化展示活动,劳动小能手竞赛、小小演说家、小小歌唱家选拔等制度性的竞赛活动,使广大学生的文体艺术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五、工作要求(一)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与紧迫性。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提升学校师生内在素质和文明素养,这要靠长期的优秀学校文化熏陶和反复的示范、引导、教育,决不能急功近利。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切实把校园文化建设提到更突出的地位。(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学校要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三)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学校要把校园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