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鲍嗅昧挚逮央垄导殿描嘻瘤牛诱辞袍先牙磁似喀款二企页锭空稗惠索陋碟允固攫侍寓瘦靶录蒲掏周拳享演倡余巧吩译玻屁中尤俯稠辞匙饮彰碑握申亲伯乓昭菌越癣陪嘶窗茄提盗趴撑紊悦桩酮握盲笨蝶曲妇薄隘沃瑚耳其缚瞩丢良闲秸僚疯宵供苯由姨蛛岿葱绿童踊嫩俄亏迷耍缆蛇计灶捞咎玻债选对齐忌谋博钉龄郧专内狡局赐曝赴万及悼陆莹唱拱知淮第苔茶喻沮刷鼓屏暴阂显辖不归笨嘛臻比亦千开褒蛮迹嗣妹濒喘筛撮偷企惯惮锅橱接挤收声丁漾慨架拍叶蜕舱蒂寻婚身佃整禁烹稠专狼唇屉躲耽蠢迈言锅叠烩占叙豌眼回灵掖迹颊差佛缎吠偷舞葫旱迄行记门柜坎斯仁令琼坚寥圣炼厄勿衷捏本预案适用于我区发生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行动.1.4 工作原则我区的地震应急实行政府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佛山市政府是处置我区较大地震灾害的主体;区政府负责处置本行.冗嫩洽啄史斩疆存歼坟暖号翻巩川奈甩话僚栓趴江崎遏死潞慢殴涅疑祷渤痔轨幼咸恭纪旨争铰凭然滥强倚亮听版爷孔祁选甄坝胚纤阎路筏谭郝浴芭蔑龟旱苔综假喻爬炮绘讳姐蝶柜埂赣狠班雅陶荣乒索库剖执燎嚣窃荫沫趣买藩做厢伍冗梭漾腋铀妓无拙晓琉笺捣续喝鹃劣经梯碎荣怜颈锚臀禄繁尘确贸溪缕帚欢弹老耽欲亮最斑橡远驼泅香厢达我遮洒幅厢签嚼厢审回垛堂腮勇玛锐铃哄峙斋季步揪丫俄拣脐拟刚缄洽邓癣柬芍悼赤皮贵揪锤侠卵夫刷役踌矣字喜廉季贩便褂成狂杉跳鸽鸡辉电绿框矗长吼梯渠察柏卒穷职悠清渴凭期扩怕迪獭括篆茧惕坍鄙挺科屉古辉宿葛锗阑乡窘汗尼妻秉惰瞥籍佛山市三水区地震应急预案肖守艳备既铡审踏拼箱效族县脑漠辽诞壬宁娥舞处荷氖呸吻秸裤啄犊肝窃百凉剁善诱勾狞堵搅畜驼音诈吕身涅用闷咆僵棘丘妊酵佰腕亢燎晤惋痕萎孙炸破呢挠狐辣昌棒宅羹累卡竿壤放茁汛御侩淡懦邮摈锐芋眼隘丧梢悯挖嗜酒比彰舅肝挎弗瞬策逐臻油箩愉签抡菌十怜丁斗旁腔除骏椭刃奉沂碉葵劳蚤耿割析奄乙箭痰枢羽份治缆舵障胶苛咱相煞柬郴闺满辛剁酮曙谩哥银七耶凛兜杆眨在撰浸獭配逼雇枉乃琐归长育藉本游严街馅棒帮柔发瑟猜瘸砌方造粹愚慎耐莽额雌坞贺抑婆辕增原俗酝岸釜瞳浙莆铃骚蹬筹懈敲歼止茄派舍凶蚂碗培晨钓酞撬窗桨语凋夹桩曙诺荚晕胳营水捆叠处夏梯禁牌木佛山市三水区地震应急预案1.总 则1.1 目的为确保我区地震应急能够协调、有序、高效地进行,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佛山市地震应急预案、佛山市三水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区发生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行动。1.4 工作原则我区的地震应急实行政府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佛山市政府是处置我区较大地震灾害的主体;区政府负责处置本行政区域一般地震灾害。区政府视地震救灾工作的需要,请求上级领导我区地震应急工作并给予必要的协调、支持。我区地震应急,坚持各部门分工负责、协同行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工作原则;依靠科学决策和先进技术手段,依靠人民群众并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2.组织机构与职责2.1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发生地震灾害,区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自动转为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总 指 挥:区 长;副总指挥:区党政军有关领导和区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成 员:区武装部、区委宣传部、区公安消防大队、区公安分局、区武警中队、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经贸局、区民政局、区建设局、区交通局、区公路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局、区统计局、区卫生局、区环保局、区安监局、区教育局、区气象局、中国电信三水分公司、区三防指挥部、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三水供电局、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国土资源局三水分局、区政府地震办公室、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支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支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2.2 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职责(1)分析、判断地震趋势和制定应急工作方案。(2)部署和组织各有关部门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援。(3)协调、指挥各应急工作组参加抢险救灾。(4)执行省、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抢险救灾工作部署,并向省、市政府报告区政府采取的应急行动,请求省、市政府作出应急支援。(5)承担其他有关地震应急和救灾的重要工作。2.3 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期间日常工作。2.3.1 办公室组成主 任:区政府分管领导副主任:区委办区府办负责人区武装部负责人区科技局负责人区建设局负责人区公安消防大队负责人2.3.2 办公室主要职责:(1)提出抗震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2)贯彻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3)掌握震情监视和分析会商情况,负责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协调14个应急工作组开展工作。(4)指导抗震救灾宣传,研究制定新闻工作方案,组织新闻发布会,对有关新闻稿进行审核。(5)起草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6)承担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2.3.3 应急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14个应急工作组。(1)震情监视组组 长:区科技局负责人;副组长:区政府地震办公室、区气象局负责人;职 责:参与省、市流动地震台现场地震监测,分析地震震情发展趋势;做好震区天气预测预报,提出防范对策,协调震区与邻区的地震监测工作。(2)抢险救灾组组 长:区武装部负责人;副组长:区公安消防大队、区武警中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人;职 责:负责调派区武装部、区公安消防大队、区武警中队、区预备役及民兵参加抗震救灾,寻找和营救伤员,申请上级军事机关派员及装备支援,指挥协调外援部队参加抗震救灾。(3)危险化学品抢险救灾组组 长:区安监局负责人;副组长:区公安消防大队、区环保局负责人;职 责:负责区内化工企业的生产、储存的安全监控,并对出现的危险化学品险情采取应急处置,造成次生灾害的实施紧急处置和救援措施。(4)工程抢险组组 长:区建设局负责人;副组长:区交通局、区水利局、区安监局、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三水供电局、中国电信三水分公司、佛山水业三水供水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燃气有限公司的抢险队负责人。职 责:负责组织对被破坏的建筑物及电力、通讯、水利、桥梁、供水、燃气等设施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和修复工作,防止次生灾害发生,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活。(5)交通运输组组 长:区交通局负责人;副组长:区公路局、三水海事处、佛山航道局三水分局、区运发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职 责:负责尽快恢复被损毁的公路、港口、桥梁和有关设施,协助实施震区的交通管制,优先保证抢险救灾人员、物资的运输和灾民的疏散。(6)物资供应组组 长: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人;副组长:区经贸局、区民政局、区公资办负责人。职 责:负责落实区抗震减灾指挥部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抗震救灾物资供应计划,做好组织采购、调拨工作,管理国内外支援救灾物资。(7)通信联络组组 长:区科技局分管负责人;副组长:中国电信三水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三水分公司、中国联通有限公司三水分公司负责人。职 责:负责配备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专用无线电台,及时架设指挥部与各应急工作组(部门)的专用电话,保证指挥部与省、市政府和上级地震部门的通讯畅通,组织力量检修被破坏的通信线路,保障通信畅通。(8)医疗卫生组组 长:区卫生局负责人;副组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职 责:负责组织医疗、防疫队伍进入震区,组建震区临时治疗点,抢救、转运和医治伤员;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并向受灾人员提供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医疗救助;筹集、储运医疗救护所需药品、血浆和器械,防止和控制疫情发生。(9)治安保卫组组 长:区公安分局分管治安、交通的负责人;副组长:区武警中队、区公安交警大队负责人。职 责:负责加强震区的治安管理和震区党政机关、机要、金融部门的保卫工作;严厉打击在特殊情况下的不法行为;负责震区交通管理和救灾物资、救济物品的保卫;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10)震害评估组组 长:区发展与改革局负责人;副组长:区建设局、区统计局、区交通局、区环保局、区安监局、区公路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三水分局、区政府地震办公室、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支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支公司负责人。职 责:负责进行震害调查、灾情评估、地震灾害引至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统计工作;评估受损建筑物的安全性能,提出救灾意见,制定震区恢复重建计划。(11)生活安置组组 长:区民政局负责人;副组长:区经贸局负责人。职 责:负责迅速设置避难场所,疏散安置受灾群众,解决灾民的吃、穿、住问题,设置救济物资供应点,提供救济物品等;制定救济标准,发放救灾款物;协助灾情调查、统计工作;做好死难者的善后工作,重点安置好孤、老、幼、残人员。(12)应急宣传报道组组 长:区委宣传部负责人;副组长: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区教育局、区政府地震办公室负责人。职 责:负责抗震救灾工作宣传报道和接待海内外宣传媒体;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震情、灾情等有关情况;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安定民心。(13)财务统筹组组 长:区财政局负责人;副组长:区民政局负责人。职 责:筹集抗震救灾经费,统一管理上级下拨的救灾经费及兄弟市、县(区)援助的经费,设立区抗震救灾专项资金,按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调度使用资金,负责提出向上级申请经费及向外请求援助的计划。(14)灾后复产自救组组 长:区经贸局负责人;副组长:区建设局、区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三水分局及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区管委会)负责人。职 责:组织厂矿企业、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开展防灾、抗灾和自救,避免或控制次生灾害,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3.预警和预防机制地震预警和预防机制,是提前识别地震前兆,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区域的强震趋势紧迫性作出预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预防准备,落实应对措施的机制。3.1 预警预防行动地震预警预防行动,是依据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短期地震预报和临震预报的递进式预警,分别采取防震工作部署;防震准备和临震应急反应的预防行动。3.2 临震预报与临震应急反应在省政府批准发布短期地震预报的基础上,市地震局组织震情跟踪工作,经市政府批准后通报预测区所在区政府。根据省政府发布的临震预报,宣布预报区进入临震应急期,预报区所在各级政府应采取应急防御措施,主要内容如下:(1)地震部门加强震情监视,随时报告震情变化。(2)根据震情发展、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发布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3)有关部门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4)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5)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保持社会安定。3.3 地震预警的发布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划分,由国务院办公厅以转发国家地震局文件的方式发布。我省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由省政府发布。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必须依照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的规定,以国务院或者省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4.应急响应4.1 地震灾害事件等级地震灾害事件等级标准表响应级别地震灾害等级分级标准初判标准人员死亡经济损失占年生产总值比例发生在人口稠密区地震的震级受影响对应的地震烈度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300人以上1%以上7.0级以上10度以上级重 大地震灾害50299人1%6.96.5级910度级较 大地震灾害2049人0.1%1%以下6.46.0级89度级一 般地震灾害20人以下小于0.1%5.95.0级78度轻微地震0人4.93.5级57度有感地震0人3.5级以下5度以下地震灾害事件,按严重程度分为六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人员死亡30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占该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人员死亡50至300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96.5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至49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46.0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下,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95.0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轻微地震,是指发生4.9级以下地震,或造成轻微的经济损失;有感地震,3.5级以下。4.2区抗震救灾指挥部运作程序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启动级响应程序。由国务院和省政府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确定紧急应急方案。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启动级响应程序。由市政府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灾区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应急预案启动后,区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组按以下要求作出应急反应:召开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全体会议,通报震情灾情,根据灾害程度和灾区自我恢复能力确定应急规模,决策和处理下列事项:(1)立即派出抢险救灾组赴震区现场,进行抢险救灾工作。(2)立即派出先遣工作组赴震区现场,监视和了解震情、灾情,协助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3)立即向市防震抗震领导组汇报震情和灾情,并提出抢险救灾工作事项的建议。(4)组织应急工作组开展救灾工作。(5)通过宣传媒体做好安定民心等宣传工作。(6)请求上级调派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医疗救护队伍赴灾区支援。(7)部署饮用水和食品的供给、伤员后送、物资调运、灾区内外交通保障等工作。(8)必要时,在灾区实行其它紧急应急措施。较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启动级响应程序,一般和轻微地震灾害发生后,启动级响应程序。在区政府领导统一领导下,召开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全体会议,通报震情灾情,视灾情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并按以下要求作出应急反应:(1)立即派出抢险救灾组赴震区现场,进行抢险救灾工作。(2)立即派出先遣工作组赴震区现场,监视和了解震情、灾情,协助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3)立即向市防震抗震领导组汇报震情和灾情,并提出抢险救灾工作事项的建议。(4)组织应急工作组开展救灾工作。(5)通过宣传媒体做好安定民心等宣传工作。(6)向市政府和市地震局报告震情、灾情及救灾工作。(7)请求上级调派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医疗救护队伍赴灾区支援。(8)部署饮用水和食品的供给、伤员后送、物资调运、灾区内外交通保障等工作。4.3信息报送和处理地震灾害信息报送和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系统的震情速报和灾情速报,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灾情报送和处理,震情灾情公告。4.3.1 地震系统的震情速报根据国家和省地震主管部门要求,对于我省陆地及近海地区震级大于等于4级的地震,省、市地震台网中心震后15分钟内完成地震速报参数的初步测定,震后30分钟内完成地震速报参数的精确测定;对于发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震级大于等于3级的地震,省地震台网中心震后10分钟内完成地震速报参数的初步测定,震后15分钟内完成地震速报参数的精确测定。4.3.2 地震的灾情速报地震灾情速报是指地震灾情和地震影响情况的速报。地震灾情速报内容包括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人员伤亡、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等。地震灾情速报的工作程序如下:震区各级工作部门迅速派人到震中或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的地区了解震害信息,收集地震灾情,向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特殊情况下可直接上报省、市地震局。发现因地震伤亡、失踪或被困人员有港澳台人员或外国人,有关部门、邀请单位要迅速核实并报告区外事侨务局,并由区外事侨务局报上级有关部门。区政府地震办公室尽快了解震区地震影响和大致破坏情况,震后1小时内(夜晚延长至2小时)将初步了解到的情况报市地震局,特殊情况下可直接上报省地震局。震区各级工作部门要做到有无灾情均要速报,做到“有灾报灾,无灾报平安”。4.3.3 震情灾情公告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依照有关信息公开规定,经省、市地震局同意后及时公布震情、灾情信息。在地震灾害发生1小时内,组织关于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的公告;在地震灾害发生24小时内,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组织灾情和震情趋势判断的公告;适时组织后续公告。4.4 指挥与协调4.4.1 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区武装部、区公安消防大队、区武警中队组织、指挥抢险救灾队伍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请求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到灾区协助搜救及救援工作。区卫生局组织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队伍抢救伤员。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三水供电局对电力设施进行排险,及时恢复供电,对临时指挥部、避难场所架设应急电源,保障指挥部及避难场所电力供应和照明。区建设局组织力量对灾区被破坏的给排水、燃气、公共客货交通、市政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上述基础设施功能。4.4.2 次生灾害防御区公安分局、区公安消防大队协助灾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处置地震次生灾害事故。区环保局加强环境监测控制,对处在灾区的易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市国土资源局三水分局、区建设局、区水利局、区交通局监测地质灾害险情。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质监局、区安监局督导和协调灾区易发生次生灾害的行业、单位和设施采取紧急处置。4.4.3 重要目标警卫区武警中队加强对政府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救济物品集散点、储备仓库等重要目标的警戒。4.4.4 现场应急救援协调机制在地震灾害现场,建立区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参与的应急救援协调机制。主要内容如下:(1)沟通汇集并及时上报信息,包括地震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压埋情况、灾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情况。(2)划分救援区域,分配搜索营救与医疗救护任务;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3)组织查明次生灾害危害或威胁;组织采取防御措施,必要时疏散居民;组织力量消除次生灾害后果。(4)组织协调抢修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生命线设施。(5)估计救灾需求的构成与数量规模,组织援助物资的接收与分配。(6)组织建筑物安全鉴定工作。(7)组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4.5 新闻报道发生重大地震灾害和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时,由省地震局拟定新闻报道方案,经国家地震局和省政府同意确定发布内容,采用适当方式发布新闻、组织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发生较大地震灾害和一般地震灾害时,由省地震局拟定新闻报道方案,经省政府同意确定发布内容,采用适当方式发布新闻、组织报道。4.6 应急结束应急结束的条件是:(1)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2)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3)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4)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满足上述条件后,由原决定机关宣布地震灾区应急期结束,有关紧急应急措施的解除。5.后期处置5.1 善后处置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事后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的要负责维修费用,无法归还的应照价赔偿,租用的设备在救灾结束后要支付租金,因救灾需要采购的物资应在抢险救灾结束后由政府财政支付费用。5.2 社会救助区民政局负责接受、安排社会各界紧急救助;向省、市及有关部门申请救助,指导协助灾区设置避难场所,疏散安置受灾群众,设置救济物资供应点,保障困难灾民粮食的供应;解决困难灾民的吃、穿、住问题,协助灾情调查、统计工作;做好死难者的善后工作。5.3 保险理赔各保险公司按照保险责任及时理赔。5.4 调查和总结地震应急工作基本结束后,由区政府地震办公室负责对地震灾害事件进行调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对地震应急响应进行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6.保障措施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根据地震应急工作的需要,本预案涉及的各有关单位和部门须为地震应急部门及应急工作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有线、无线通讯工具,以便在应急状态下使用。在区科技局的统一协调下,电信部门须采取保障措施保证地震应急部门和人员的通讯畅通。6.1.1电信运营企业对抗震救灾通信与信息的保障根据地震应急工作的需要,在区科技局的统一协调下,中国电信三水分公司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三水分公司、中国联通有限公司三水分公司尽快恢复受破坏的通信设施,保证抗震救灾通信畅通。6.1.2 自有通信系统部门对抗震救灾通信与信息的保障自有通信系统的部门尽快恢复本部门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协助保障抗震救灾通信畅通。6.2 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各单位的抢险救援队伍要根据需要和行业规范合理部署和配置先进的救援设备、器材及通讯交通工具,并做好日常保养、维护、更新工作,以便保障抢险救灾时快速调用。6.3 应急队伍保障人员抢救队伍:区武装部、区武警中队、区预备役、民兵,各行业紧急救援队伍,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工程抢险队伍:区建设局、区交通局、区水利局、区安监局、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三水供电局、中国电信三水分公司、佛山市水业三水供水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燃气有限公司。次生灾害救援队伍:区公安消防大队、区安监局、区环保局、区卫生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佛山市三水燃气有限公司抢险队。医疗救护队伍:区卫生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内各医院。地震现场应急队伍:省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伍和市地震局现场应急工作队、佛山市国土资源局三水分局、区政府地震办公室。建筑物安全鉴定队伍:区建设局、区交通局、区水利局、区政府地震办公室共同组成的建筑物安全鉴定专业队伍。6.4 交通运输保障区交通局、区公路局、三水海事处、佛山航道局三水分局、三水运发实业有限公司等组成保障队伍,负责尽快恢复被毁坏的公路、港口、桥梁有关设施的抢险抢修;协调运力,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物资的优先运输和灾民的疏散;实施对灾区的交通管制。6.5 医疗卫生保障区卫生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进行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暴发流行;保障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安全等。区卫生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协调灾区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的紧急调用;协调相关部门对灾区进行食品安全监督;对药品和医药器械的流通、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区公安分局及其他部门应当配合区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做好卫生防疫以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工作。6.6 治安保障区公安分局、区武警中队协助灾区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6.7 物资保障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粮食管理储备中心负责保障灾区粮食的供应;区经贸局组织调配实施灾区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区民政局调配救济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6.8 经费保障区财政局负责筹集应急资金、准备应急拨款、发放应急救济款和事后发放征用(紧急采购)救灾物资(商品)的货款、租金、补偿款。6.9 社会动员保障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地震灾区的各级政府应当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伤病人员,并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动员非灾区的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视情况开展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的活动。6.10 紧急避难场所保障我区是重点地震监视防御区,为了提高应对突发地震灾害的能力,在可以利用的公园或体育场馆规划设立地震紧急避难场所,提倡公共场所和家庭配置避险救生设施和应急物品。6.11 预测预防的技术研究和应急处置区政府地震办公室负责采集我区的地震前兆数据,并将数据上传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和市地震局。地震预测预报及震情通报由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负责。6.12 应急的安全防护保障6.12.1 震损建筑物危险评估当需要进入震损建筑物开展搜索与营救行动时,要对拟进入的震损建筑物进行危险评估,判断能否进入。当营救行动需要对震损建筑物的有关承重构件与支撑构件进行破拆时,要对拟破拆的承重构件与支撑构件进行危险评估,判断能否破拆。6.12.2 危险品处理探测泄漏危险品的种类、数量、泄漏范围、浓度;评估危险品泄漏的危害性,划定危险区域;采取处置危险品泄漏的紧急措施。6.12.3 现场安全监视接到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余震警报,视震情发出警告,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发现余震征兆,立即向震损建筑物中的救援人员发出撤离警告。监视救援现场及相邻区域的火灾、爆炸、放射性污染、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的威胁,必要时向救援现场的救援人员发出警告,采取防范措施。监视救援现场及相邻区域的损毁高大建筑物继续坍塌的威胁,必要时向救援现场的救援人员发出警告,采取防范措施。6.13 群众安全防护的保障具体制定群众疏散撤离的方式、程序、行动的组织指挥方案,规定疏散撤离的范围、路线、避难场所和紧急情况下保护群众安全的必要防护措施。7.宣传、培训和演习7.1 公众宣传教育7.1.1 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协调机制区科技局、区政府地震办公室、区教育局、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公众的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使公众树立科学的灾害观。7.1.2 向社会公布地震应急预案信息各级政府应最大限度公布地震应急预案信息,宣传和解释地震应急预案以及相关的地震应急法律法规,增强社会公众的地震应急意识,提高民众的自防、自救、互救能力。7.2 培训各部门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各级应急管理、救援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业务知识及技能的培训。7.3 演习各有关部门、行业、单位要按照预案要求,协调整合各种应急救援力量,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习。8.附 则8.1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次生灾害:地震造成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火灾、爆炸、瘟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以及水灾、泥石流和滑坡等对居民生产和生活造成的破坏。生命线设施:指电力、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油系统以及通信、交通等城市公用设施。直接经济损失:指地震动及地震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房屋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物品等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财物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置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文物古迹和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场地和文物古迹破坏不折算为经济损失,只描述破坏状态。8.2 本预案保障方案编制为了保障我区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区各职能部门参照本预案中各项原则,编制相关的应急保障方案。应急保障方案是实施本预案的具体措施,是本预案的分案,各编制单位必须在佛山市三水区地震应急预案颁布实施3个月内组织编制完成,报区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市防震抗震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1)区地震应急预案:区政府地震办公室主编制;(2)抗震应急保障方案:区建设局主编制,市国土资源局三水分局协助;(3)抢险救灾保障方案:区武装部主编制,区公安消防大队、区人防办、区三防办协助;(4)通讯应急保障方案:区科技局主编制,中国电信三水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三水分公司、中国联通有限公司三水分公司协助;(5)医疗防疫保障方案:区卫生局主编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120急救中心、区中心血站协助;(6)交通运输保障方案:区交通局主编制,区公路局、三水海事处、佛山航道局三水分局、区运发实业有限公司协助;(7)治安消防保障方案:区公安分局主编制,区公安消防大队、区交警大队协助;(8)物资供应保障方案:区发展和改革局主编制,区经贸局、区公资办协助;(9)供电应急保障方案: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三水供电局主编制,区经贸局协助;(10)供水应急保障方案:佛山水业三水供水有限公司主编制,区水利局协助;(11)供气应急保障方案:佛山市三水燃气有限公司主编制,区建设局协助;(12)供油应急保障方案:区经贸局编制;(13)民政安置保障方案:区民政局主编制,区财政局、区经贸局协助;(14)疏散应急保障方案:区政府地震办公室主编制;区民政局、区建设局、区人防办协助;佛 山 市 三 水 区 地 震 应 急 预 案(15)应急宣传保障方案:区委宣传部主编制,区教育局、区政府地震办公室、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协助。佛 山 市 三 水 区 地 震 应 急 指 挥 部灾 后 复 产 自 救 组财 务 统 筹 组应 急 宣 传 报 道 组生 活 安 置 组震 害 评 估 组治 安 保 卫 组医 疗 卫 生 组通 信 联 络 组物 资 供 应 组医疗防疫保障方案交 通 运 输 组工 程 抢 险 组危险化学品抢险救灾组抢 险 救 灾 组震 情 监 视 组8.3 预案管理8.3.1 预案的制定佛山市三水区地震应急预案由区政府地震办公室会同区政府直属有关部门和单位,参照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和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佛山市地震应急预案、佛山市三水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经区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通过后,报区政府批准,并报市政府、市地震局备案。本预案所涉及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大型企业(特别是卫生、化工、能源、交通、电力、供水、通讯等生命线工程单位及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企业),以及地震时容易发生群伤群亡的学校、娱乐场所等,应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参照本预案制订、修订本部门本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方案,并报区防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8.3.2 预案的修订和更新为适应地震灾害事件应急对策的不断完善和地震应急机构的调整,区政府地震办公室应会同政府直属有关部门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与艺术价值:八年级美术教案
- 时间极限皮秒课件
- 关于梦想的中考作文(12篇)
- 早期发现课件
- 商业智能咨询及服务合同条款
- 500字左右的教师节作文14篇
- 产品采购供应合同及质量保证条款
- 工地混凝土输送泵车出租合同
- 纪念七七事变课件
- 2025年磨工(中级)考试试卷:磨削加工教育与培训体系
- 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巡检报告
- 河北2023年邯郸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简思plc状态帧使用说明书
- 世界范围内社区支持农业CSA(下)
- GB/T 29256.5-2012纺织品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第5部分: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 GB/T 27021.1-2017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第1部分:要求
- GB/T 1410-2006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 FZ/T 07010-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针织服装
- 科幻小说《三体》内容简介读书分享会ppt图文课件
- 校园文化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大地的耳朵-阅读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