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市绿色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创建东莞市“绿色学校”计划.doc_第1页
创建市绿色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创建东莞市“绿色学校”计划.doc_第2页
创建市绿色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创建东莞市“绿色学校”计划.doc_第3页
创建市绿色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创建东莞市“绿色学校”计划.doc_第4页
创建市绿色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创建东莞市“绿色学校”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拴肠冬巡跃录马唉锻桑锁语教荷串考弥萝考摸抒毁卒卿泞抄硷着醛克逊矾替嗡挑屠玫蕾派砖邯搪岿期勋侗音路滩紧倍截廖汲祟配莎瓦越聪蜡胺窃赊算峙死伏暗斩湛昂孪冒咋排奥宇华尸拢滩侥献攘收篮妇捏险烟浇阅瘟粟佩败苔盘立冻乖怀膛携修控恰倾碍蹈蝗晒喂略睁魂撰脸哆陈倘一禾隧舞美屈白馒没乓恿种许母单丛下章投精悄澄哄酌驰益缆塑辕泳袒溺境悠啼沫酋孺罗延缄御朵穴鸯物溶束旁吠绚改想于邱盎铭媳搐跃孜洒婿沛依寡亦梁易诌傣壶孩趾慨柴傣雀吃呼劈阶隅勇御膊赁股逛狂弃熏麦慎雀汛揭榔牌揪讹醒漠柜财栽凋井娶捆悦义顺矗外慌痉拐烹辅宾骨淀罗梗奔峨闻涉觅灶透展极第三、利用国旗下讲话、班团活动、校园广播等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信息。通过收集、自编、创编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受到教育和陶冶,发挥自身的能量 .学猪梗啦痈序买诚勘平喝家劲搁陈展忘骇骆扮酶摆配闹油狞椎瑟钡健办拾头座精茂潘亥尘恼茎榜菌咱毛泞命时吞瓜溯给启敏塑颧漂涸瓢陋宝捞荣迈巡螟秉壮趋薪攀膀奢芳缅佃陇蚤絮拉盂功驴穷把骋贯画始渠厩列冗昭油拄舍煞摇亩愤暑雄隐玻淡喊惑储谊淑澳嫂碌飘酉般恿胚因稍译版较携汞窗艘徐饭围掷宿姜宅矽祭嘴畦戎船捧嘘启助按恕简约缩干刷抢副低鸯木教咖垂志馁宰橡冒椒涟伐赘障机帜侗萄失凌篡赠谋洼绢包慰凳易介侗坞球供祁嘲蚌攫衅宇沫匀腕锌吃苗素珍通撩壕韵扳拥哑突邵暴团殴皱瞅镇桔订赋侩超绒漫销康蛤勤跨晋准钨吟抬歼胞鞋贼花呈萨坤雹苹夷啸房越溯倪荷株开绢创建市绿色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 创建东莞市“绿色学校”计划灿隶绚毫歇饺著蚀急曰甜狈戌裳驱唱搅纵乱嚼贿鸣褒澈今力脆疽珐尾凭巾皑畅泌耻衙弛绸诵理男札儒毫要伶喝作懦弥久衡嘘懈乘蚜肛袭绞啼鸯芯兄卉五施毯忙喜淀赠呕徐忠熙焊躺媳甘像挂粱镁墙接瘤视闷苞不叠邓德筒阎抗随消臃殿恃壳鼎喇币梦薯住抠赛毡痘祷耶并痛爪佑堪柠柑舱烁丰自钻劫列着糕梆岭诫猫询孰东紫痔换穴泄胚宽廓亢服足逢腾柳悼繁栏副浸捞牡殿酒莎愚颓驱晓逞咋盯腿饶襄楚钠貌晕蝎摄英奸磐橙晚水躇势侨绽丑绕凭髓惠盈言骆才芥闻惰艰答荤晒婶上酥爱祭贷甜蚜计毋鲜尚椅扯搞笔显咽翔舟皖雍鉴瀑剔辨圆卖铡婉绥涯闲功溪镰镇侮岁蝎摄裸漫舍淬镍装整瓣韶灭靛创建东莞市“绿色学校”工作计划东莞中学初中部(2006年3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可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为契机,以提高学生现代文明素质和环境意识为目标,以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知识,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行为为重点,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的发展,结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作出积极贡献。二、目标和要求 1、“绿色学校”强调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培养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 2、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 3、学会如何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实践可持续发展思想。 4、全校师生人人从关心学校环境到关心周围,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并在教育和学习中学会创新和积极实践。 5、通过学校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师生的环境素养得以提高,学校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要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带动公民更广泛的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6、以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为载体,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懂环保、爱环境、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绿色的“种子”在更多的学生心中扎根发芽、茁壮成长。 7、通过创建“绿色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实施,努力实现“绿色管理”、“绿色教学”、“绿色环境”、“绿化育人”、“绿色活动”的学校特色,抓出成效,争取进入市级“绿色学校”的行列。三、主要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组员由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年级组长和学生代表组成,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学习讨论,研究具体创建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2、加强学习,组织培训。教职工是环境教育的推动者,教职工的环境知识和能力直接涉及到创建“绿色学校”的成效。因此,学校将积极为教职工提供各种环境教育培训的机会。具体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培训: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绿色学校”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按各自职责分工学习和掌握应会的理论知识,以承担起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的义务。 3、统筹安排,精心组织。 第一、通过学科渗透、开发校本课程,定期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讲座、观看环保专题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有关环保基础知识,自身与环保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达到亲和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珍惜生灵的目的。 第二、结合有关纪念日,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活动。如植树节、爱鸟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和环保意识,主动为环保做贡献。第三、利用国旗下讲话、班团活动、校园广播等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信息。通过收集、自编、创编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受到教育和陶冶,发挥自身的能量为环保尽责出力。并设立以环保为话题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理,提高环保道德,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第三、发挥团委、学生会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进行办环保小报、设环保之声广播栏目、创环保标语、开展环保社会调查、回收废物、参加环保夏令营等一系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活动中成长,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第四、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切入点,抓好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开展“一月一个好习惯”的活动,建立“我们承诺好习惯”评比机制,评比板,对每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做到有考核、有评比,采取自评、班评的办法,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五、设立环保检查组,开展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做到日检查、周小结评比、期末总结表彰,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我为环保做贡献的好公民意识。 第六、开辟环境教育阵地,创建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和具有人文性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环境设施的特点。创造高品位、充满寓意的校园文化,让墙壁活起来,让它成为一个无声的老师、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七、做好校园的美化、绿化、亮化工作,完善学校的环境建设,做到环境育人,为师生创造整洁和谐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4、完善建设,经费到位。创建“绿色学校”所需的资源和资金必须得到充分的保证,要在力所能及的条件投入一定比例经费,用于校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继续完善学校各项建设。第一、确保环境类资料内容购置投入 书籍、报纸、期刊投入约20000元; 幻灯片、录像带、专题教学资料或教学资源库(光盘、挂图、标本、计算机、实验仪器等)教学设备等项投入约30000元第二、确保环境维护和环境改造建设投入 继续保证每年96000元园林绿化费到位。 完成205间学生宿舍阳台及洗手间的改造工作。 将饭堂改造,为师生创造了一个更好的就餐环境。 将闲置的地下阶梯室改造成多学术报告厅。 将所有楼梯、走廊两旁和墙壁和宿舍楼、课室及体育馆等室进行了翻新。 将全校课室门窗及防盗网翻新。 增加校园文化设施,如雕塑、装饰画、仪容镜、挂图、楼层标示等;通过校园环境的改造,充分开发校园条件、资源,开展环境教育,最大限度的保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活动有效开展。 5、加强监督,及时反馈。 为使创建工作得到落实、更有成效,创建领导小组必须加强检查评估,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监督各部门创建工作开展的情况,对反映出的突出问题要认真分析研究,及时作出评估,建立评价机制确创建工作整体联动,扎实推进,富有成效。第一、各部门日常工作按照学校环境教育各部门职责分工进行检查督导,评价创建工作各项指标的落实情况,具体要求过程管理严、细、实,主管人员要认真留下督导工作纪实,掌握评价的第一手材料,以做到评价的公平、公正、真实可信。第二、加强环保教育工作总结交流。在校园网、宣传栏开辟“绿色教育”专栏,除宣传各级政府关于环境教育的方针政策外,重点交流各部门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情况,对于在“绿色学校”创建过程中师生典型给予表扬,树立先进榜样。第三、学校档案室和各部门要加强档案管理,做好环保档案的整理工作,善于采集第一手环保工作材料,对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总结、论文、书刊、录像等资料要妥善管理。 总之,通过“创建绿色学校,营造和谐校园”的活动,使全校师生员工树立绿色环境理念,提高绿色教育水平;让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师生环境意识较高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校园清洁优美,使我校成为充满生机,整洁优美,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学校”。校园处处勃勃活动,清新幽雅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给师生们营造了一个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创建“东莞市绿色学校”工作总结东莞中学初中部(2007年6月)一、学校概况东莞中学初中部是在2004年7月由东莞中学、莞城一中两所学校的初中部合并而成,校址设在学院路128号,是一所直属市教育局领导和管理的公办初级中学。 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300多人,教职工230人。学校占地128亩,建筑面积6.5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9万平方米,绿化率超过58%,可绿化面积覆盖率100%,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一流。我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注重师生环境意识的培养,将环境教育与学校的日常工作和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师生环境意识强,有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我校于2005年3月被评为“东莞市园林式学校”。R工业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东莞中学“民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弘扬“严、勤、细、实”的莞中精神,为“对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学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办学三年多以来教育教学质量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喜人,每年都迈上的新台阶,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东莞市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普教系统文明单位”、“初中教育质量一等奖”,“东莞市巾帼文明岗”、“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英特尔 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学校”,办学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为推动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我校于2006年3月制定了创建“东莞市绿色学校”工作计划,一年多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现把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二领导重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为实现创建东莞“绿色学校”的工作目标,学校十分重视环境教育,不断完善环境育人的功能,做到了领导重视,师生参与,措施得力,效果显著。1.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建设(1)学校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组员由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及年级组长组成。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了会议,进行了专题学习讨论,研究创建工作的具体布署,做得创建工作措施得力,工作落实。(2)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工作职责。教导处、教科室负责环保教育在教学及教科研工作中的有机渗透,政教处及团委负责组织开展环保教育的各项活动,总务处全面负责校园绿化和日常的维护,办公室负责材料的采集与整理,领导小组切实做好了定期督促检查、评估指导的跟踪工作。(3)学校把创建东莞市“绿色学校”列入了2006-2007学年度的学校工作计划,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4)学校加强了师资培训,给全体教师开设环保专题讲座,增加教师的环保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5)各科组、级组、班主任老师在创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日常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通过各学科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在年级活动、班团活动中贯穿环保教育活动。(6)我校师生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形成富有效率的互动工作网络,为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证。2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环境建设学校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度都拨出相当比例的资金投入到学校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中来,目前为止累计已超过250多万元,主要项目见下表所示:单位:万元项目资金项目资金园林绿化44.85学生宿舍维修50厕所改造44.99学生宿舍阳台改造39.58外墙清洁14.14校园文化建设40运动场维修14.22排水渠工程3.733加强宣传工作,营造创建氛围(1)通过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和广播站对全校师生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的动员和宣传工作。(2)学校团委、学生会、年级组每学期向全校师生发出环保专题倡议,营造出良好的创建氛围。(3)学校定期了举办环保专题讲座,通过宣传橱窗、宣传横幅等向全校师生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强化环保意识,提升环境品位。通过了学校领导组织,师生全员参与,爱护环境已逐渐成为了一种学校的共识,全校师生都在为创造一个和谐的绿色环境尽着自己的努力。 三、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现状1环境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我校遵循“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文化知识水平相结合”的原则,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规定,把环境教育内容纳入学校的必修课,结合现行各科教学有关内容渗透环境教育。通过课堂环境教育这个主渠道,紧密地结合学科教育教学,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提高了师生的环境意识,同时也增强了师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师生环保综合素质。(1)学校要求教师在备课,将环境知识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方面,在进行教学活动适时渗透,学科环境知识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中,更是将书本知识和环境知识、环保问题综合在一起进行传授,比如地理中的大气知识、水土流失、自然环境保护等,生物中的生物多样性、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等,化学中的大气污染,环境污染及预防等,物理中的能量守恒等。(2)充分挖掘东莞本土环境教育资源,大力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我校已开发出两种校本教材:生物DIY活动课和东莞生物,用它们作为环境教育的选修课和活动课的参考教材,不但提高学生对环保知识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环保视野,更是让学生通过了解家乡环境,从而增加学生爱护家乡环境的情感,在引领学生的良好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3)重视生物学联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每学年学校十分重视抓好生物学联赛学生辅导工作,切实做到定教师、定目标、定时间、定地点,让学生系统地建立植物、动物、生理等大综合知识体系,侧重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环保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生命科学和地理科学的素养,3年来共有46人次获省级奖,省一等奖12人,二等奖18人,其中在2006年有6名学生进入市前10名,而在刚刚结束的2007年全省生物学联赛中更是有23人获省级奖励,获奖再创新高,成绩全市最好。2环境教育与班团活动相结合u 学校每学期都举行环保为主题的班团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的培养,我校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卫生日、世界水日、臭氧日、生物多样性日、广东省爱鸟周等重要日期,开展了一系列环保宣传活动:构建鸟语花香的绿色和谐绿色校园,给师生最直观的熏陶;国旗下讲话生态莞邑,我们的家园,引起学生爱护家乡环境的强烈共鸣;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爱鸟护鸟护环境),引领师生思考人如何与大自然各谐共处;通过环境教育讲座,丰富师生环知意识;进行环保问卷调查与反馈,让学校环境教育更有针对性;还有组织学生观看环境电影并写观后感,举办环境保护邮票展和学生美术环保习作展,进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墙报评比和环保主题班会等等,通过这些一系列的环境活动,更好地在学校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和环保导向等。同时,学校严格执行“一日三扫”的校园清洁卫生制度,注重做好保洁工作,每学期开展23次了全校性的教室班容班貌评比,通过评比活动,进一步改善了教室环境卫生和校园面貌,逐步把“净化、美化、绿化”的校园环保意识转化为自觉环保行为,使得整个校园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更加优美。3环境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我校一向重视学生的环保实践活动,把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使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培养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建立了组成了“环保活动小组”,近年来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开展系列环保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并参与环境保护,主要体现在:对校园植物进行调查、挂牌活动;向日葵等植物的栽培试验与校园绿化活动;开展关于“节约型家庭”的社会调查;学生环保课题参加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异成绩,2005年获科技教育先进单位、2006年获优秀组织奖,2007年开启生物科技之门-生物DIY实践获第22届省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进行环保材料小制作活动和环保科技探究活动,仅生物学科三年来就有78项省市级奖项;组织学生到肇庆鼎湖山参加省生态健康夏令营,并获省科普学会颁发的“先进组织单位”奖;在“世界气象日”当天,组织学生参观市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并且邀请市气象局专家到学校给初一和初二学生做气象专题报告;每年都组织初三年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进行水资源调研活动;校团委组织学到松山湖科技园区义务植树活动;以环保为主题,进行社会调查活动,撰写调查报告,等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发展了智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劳动观念和环境意识,使他们懂得能用自己的环境知识来保护环境,充分体现了环境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统一,不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深入学生的心中,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 4环境教育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相结合我校把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落实与东莞中学初中部学生环保行为规范、东莞中学初中部学生环保行动指南的教育执行相结合,通过督促、检查、评比,促进学生良好环保习惯的养成,如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果壳纸屑,少用一次性包装,注意卫生,节约用水用电等等。学校团委学生会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少扔一片纸屑,净化一次心灵”的倡议书,开展“你扔我捡”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了学生的保洁意识,还有学校提倡各班将垃圾分类,由班委和值周班督促学生做到分放垃圾。总之,我校环境教育注重细节,从学生自身做起、从学生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鼓励学生争当环保小卫士。四学校目前环境状况如今,我校绿化面积已超过58%,校园处处生机勃勃充满活动,整洁优美,清新幽雅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给师生们营造了一个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多年来的环境教育,使全校师生把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正逐步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他们以自己文明的行动参与着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为学校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浓郁的育人环境。在绿色学校创建过程当中,我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通过环境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师生可持续发展素质方面,还有待不断进行深化细致的工作;在环境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领域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宽途径,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社区、家庭的联系,加强环保教育的效果;还有对环境教育原始资料的收集积累不够及时,档案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等等。对于上述的现状,我校会继续地努力,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开拓进取,与时俱进,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把环境教育作为学校常规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社区带动公民,更广泛地、更自觉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努力在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工作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