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 市场竞争 技术竞争.doc_第1页
产业政策 市场竞争 技术竞争.doc_第2页
产业政策 市场竞争 技术竞争.doc_第3页
产业政策 市场竞争 技术竞争.doc_第4页
产业政策 市场竞争 技术竞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旭太阳能研究所项目部太阳能行业概况:政府政策、技术领域、市场领域、应用领域,行业经营模式、营销策略。我国政府一直十分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于2006年1月1日实施,法律规定政府鼓励发展包括太阳能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政府将全额收购上网电量,并按招标价格实施电价补贴。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及财政部 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建2006460号)精神,中央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太阳能光电在城乡建筑领域应用的示范推广。为加强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补助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应用的太阳能光电产品发电效率应达到先进水平,其中单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6%,多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4%,非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6%。2009年补助标准原则上定为20元/Wp,具体标准将根据与建筑结合程度、光电产品技术先进程度等因素分类确定,以后年度补助标准将根据产业发展状况予以适当调整。 太阳能项目部 微软用户2010太阳能行业概况目 录目 录1第一章 行业概况调查3一、公司所处行业的现状(太阳能方面)31行业监管体制32. 行业发展现状4二、行业增长情况和发展趋势,包含但不限于251.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252.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前景。263.产品替代趋势。27三、本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71.包括产业政策、产品特性、技术替代、消费趋势、购买力与国际市场冲击、行业进入的主要障碍等。27四、公司面临的竞争状况271.公司的竞争优势的情况说明。272.公司的主营业务或主要产品的专业分类,按类别说明公司业务在国际、国内所占有的市场份额 。273.行业内主要企业及其市场份额情况。274.公司及其附属企业已面临和将面临的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主要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经营方面的情况说明(市场份额、年产量、销售量、销售额、销售地点、消费者群体及稳定性、竞争策略等)。275.在以下方面将公司与竞争对手进行相比,调查各自的优劣(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销售网络、客户基础、价格、质量、技术含量、生成成本、规模经济、品牌效应、地理位置、售后服务、管理水品、业务历史、地方政府优惠政策、人才等)。276.调查竞争对手情况、分析发行人在行业中所处的竞争地位及变动情况。277.分析公司成长趋势的情况。278.分析公司受政策性限制等因素的影响程度。279.前五名供应商及经销商以及近三年供应及销售的金额。2810.在中国大陆以外经营(如存在)的合法、合规、真实、有效的说明材料、其他有关行业之研究报告及介绍资料。28第二章 公司业务、发展战略调查28一、公司主营业务281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财务方面:收入、成本、税金、附加等)282公司主营业务情况283公司未来三年主营业务情况估计284公司发展战略及募投项目295公司的研发实力和技术水平29二 经营情况301公司使用的核心技术的来源和方式,并请说明公司是否拥有核心技术的所有权以及该核心技术在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性。302公司前10名供应商名单及该等供应商合计的采购额占公司年度采购总额(包括产品和服务)的百分比。323公司的前10名客户单及该等客户合计的销售额占公司年度营业额或销售总额的百分比。324介绍主要的销售政策,包括返利政策、付款条款、信用控制、退货政策等。32第一章 行业概况调查一、 公司所处行业的现状(太阳能方面)1行业监管体制本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条例。1997-12-01 京都议定书2005-0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11-29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通知2006-01-04 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2006-01-05 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2006-05-30 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6-09-04 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评审办法的通知2007-01-11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的通知2007-01-11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2007-02-23 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管理的通知2007-06 中国应对气候国家方案2009-07-06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2007-07-25 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2007-08-02 国务院办公厅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的通知2007-08-31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1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03-18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009-03-16 天津市绿色建筑试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09-03-23 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金管理暂行办法及(解读)2009-03-23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及(解读)2009-05-11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进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2009-05-15 江苏省新能源 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2009-05-16 上海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2009-05-27 上海推进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2009-06-19 江苏省光伏发电推进意见的通知2009-07-16 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 行业发展现状1) 公司所处行业的一般信息资料和分析资料的情况说明。a) 一般信息资料(1) 网站光伏太阳能网:环球光伏网:全球光伏网:太阳能光伏论坛:太阳能关系网:中国太阳能网:http:/www.tyn.cc中国太阳能光伏网: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伏网:中国光伏人才网:Solarbe光伏网:(2) 报刊杂志光伏信息报、光伏产业报、光伏论坛报、太阳能行业信息周刊、SHINE光能杂志、Photon(德语版,国际版,中文版。最新行情和统计数据)、PhotonInternational(关于市场及产业)、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 (学术论文)、sonne wind waerme(德语杂志、网站:http:/www.sonnewindwaerme.de/sww/content/home/index.php)、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Solar Energy、Solar Energy Engineering、太阳能、太阳能学报、可再生能源、光伏信息报:是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太阳能风能信息中心大美国际资讯旗下的太阳能资讯产品,月刊,2005年4月创刊,迄今为止,是全球唯一一份专业的中文光伏报纸。5年来,光伏信息报以其超大的信息量和在中国光伏产业以及相关行业里无缝隙传播的特点,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被授予“中国光伏行业第一报”的美誉b) 分析资料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伏Solar PV of China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上海市太阳能学会主办的专业技术性刊物。一直致力于太阳能光伏行业市场应用分析,深入解析光伏行业政策法规、产业动态,介绍先进的光伏技术以及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经验,深度报道企业发展策略、企业经营模式、企业领导人风采,引领行业健康稳步发展。在业界形成了一定影响和良好口碑,并随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一同成长。太阳能光伏专门为太阳能光伏产业服务,瞩目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应用以及市场动向。内容覆盖太阳能光伏上下游产业链,包括上游的硅材料、光伏电池制造与封装工艺、支撑行业和光伏发电应用等领域,为产品与市场、技术与产品、经营与管理相结合架起桥梁。Shine Magazine光能:Shine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鼎力协助,在国内拥有深厚的行业基础,并能了解到国家第一手的政策信息,把握行业走势,为客户把握国内工程信息。同时密切关注国外政策动态,为客户掌握热点市场趋势和潜力市场信息。首创的实体杂志、网站、论坛、电子杂志打造了国内光伏业第一个多元化的平台,企业根据自身喜好和实际情况来选择投放广告的力度。同时该平台也为企业开展海外贸易提供强势宣传和全力配合。Shine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全球发行的中英文双语杂志,(唯一一家全球特快专递发行),同时Shine比国外同类媒体更了解国内市场,Shine的定位就是帮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快、更好、更贴心的服务。现代能源光伏月刊:现代能源杂志以强大的采编力量深入市场一线,通过整合新能源产业链上不同的机构,进行强大的资源运作体系、极具影响力的重要人物访谈、最新的技术资讯和项目信息发布,为读者提供专业、综合、高效的信息传播服务,打造新能源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2010年,该刊以更贴合新能源市场的出版规划,在细分产业的基础上,全力打造现代能源风能与现代能源太阳能两大品牌专刊,为国内外的风能、太阳能机构和合作商提供更好的媒体服务,以专业化、品牌化的精准定位,与行业人士一起,应对能源市场的风云变幻。PHOTON:PHOTON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国际性权威杂志,报道覆盖太阳能产业的最新动态,市场走向,政策新闻,新产品和技术更新,地区性和全球性新闻。PHOTON已经在德国慕尼黑举办了四届太阳能硅材料会议,2008年1月15日,PHOTON杂志组织在中国深圳举办了第五届太阳能硅材料会议,会议扩展到PV产能比世界任何别处都增长更快的中国。:2) 国家对公司所处行业所采取的产业政策的情况说明。我国政府一直十分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于2006年1月1日实施,法律规定政府鼓励发展包括太阳能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政府将全额收购上网电量,并按招标价格实施电价补贴。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及财政部 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建2006460号)精神,中央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太阳能光电在城乡建筑领域应用的示范推广。为加强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补助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应用的太阳能光电产品发电效率应达到先进水平,其中单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6%,多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4%,非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6%。2009年补助标准原则上定为20元/Wp,具体标准将根据与建筑结合程度、光电产品技术先进程度等因素分类确定,以后年度补助标准将根据产业发展状况予以适当调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后,在新能源领域,国家已有配套政策,通过特许经营权招标后,采取了政策上的扶持和补贴,出台了“金太阳”工程和“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有利政策。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重点研究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及其关键技术、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技术、高容量储氢材料技术、高效二次电池材料及关键技术,发展高效能量转换与储能材料体系。在高技术产业化“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新能源专项要着力发展非晶薄膜太阳能电池、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等新型电池。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第二项第40条中,把“非晶/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列为发展的重点。在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中,把“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新型太阳能电池及制造装备,中、高温太阳能发电技术与设备,数兆瓦或数十兆瓦级大规模太阳能高温热发电系统,兆瓦级光伏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 列为高技术产业化优先发展的重点。在光伏发电领域,目前已建设了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1MW并网光伏电站,西藏羊八井100kWp 光伏电站,北京奥运国家体育馆的100kWp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上海崇明岛1MW并网工程,宁夏石嘴山10M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宁夏太阳山50MW光伏发电示范项目。2009年3月26日,财政部颁布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这个被称为中国阳光屋顶计划的办法对光伏建筑 “单项工程应用太阳能光电产品装机容量应不小于50kWp;应用的太阳能光电产品发电效率应达到先进水平,其中单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6,多晶硅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14,非晶薄膜光电产品效率应超过6%的实现20元/Wp的政府资金补贴,这大致达到了光伏屋顶1/3-1/2的成本。2009年3月,政府首次通过招标方式建设10MW敦煌电站工程,并承诺以后大型电站按招标价格进行补贴。3) 市场环境。太阳能电池产业已成为世界上快速、稳步发展的朝阳产业之一,最近10年世界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1.3%,最近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6.8%,并将维持几十年的快速增长趋势。2008年全球太阳能电站建设达到6.32GW,2009年增加至7.2GW,增加约13.9%,全球光伏规模达到372亿美元。2009年欧洲各国安装共计5.6GW,占该年度世界需求量的78%,其中仅德国、意大利、捷克就安装4.94GW。意大利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光伏市场,日本、美国市场也有大幅提高,增幅分别为110%和39.5%。在技术进步的推动和逐步完善的法规政策的强力驱动下,光伏产业自90年代后半期起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最近10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由1997年的125.8MWp增加到2009年的7200MWp,年平均增长率为40.1%;最近6年,由2003年的747MWp增加到2009年的7200MW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45.88%。2009年全球太阳能总产量为7.2GW,其中晶硅5.76GW,占80%;薄膜电池总产量约1440MWp,占20%。相对于多晶硅发电而言,非晶/微晶硅薄膜发电则代表了太阳能发展的趋势。据介绍,这种技术不需要大量的资源能源,生产过程中也不会排放污染物。事实也表明,非晶/微晶硅薄膜在实际环境下的发电量比多晶硅高出10%以上。 美国太阳能发展的历史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07年间,多晶硅发电比由90%下降到60%,而非晶/微晶硅薄膜发电则由不足10%上升到40%。近年来硅材料的短缺促进了薄膜电池的产业化进程。非晶/微晶硅太阳电池的单条生产线规模已经达到3060MWp,2007年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400MW,较2006年的181MW大幅增长了120%,2007年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占率由2006年的8.2%提升至2007年的12%,而2008年已达到15%20%。2008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达895MW,同比增长123%,2009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1600MW。4) 市场容量。平价上网的临近使得光伏发电迎来大规模商业化运营的曙光, 光伏在未来10年中成本领先优势加强,将成为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技术手段。随着德国、意大利和捷克共和国等国新增安装量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大幅上涨,多家权威研究机构不断上调预测的今年新增装机容量。2010年将增长90%至12.2GW。未来3年中,新增装机复合增速将达40%;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太阳能电池市场容量复合增速将达33%。2010年薄膜电池的产量将会扩展到1.8GW,市场份额将大幅增长。下图为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统计与预测:图表 薄膜太阳电池产能走势和市场份额5) 市场细分。a) 技术市场细分各种电池产量所占的比例 :2009年全球太阳能产量总产量:10.5G其中 晶硅电池:8.9G, 占85% 薄膜电池:1.6G, 占15% 薄膜电池产量又具体划分为:CdTe电 池: 1092MW,占10.4% 非晶硅薄膜电池: 428MW,占 4.0% CIGS电 池: 80MW,占 1.0% b) 地域市场细分(1) 2008年、2009年各国市场份额(2) (20102013)全球光伏市场份额预测6) 市场化程度。光伏产业是非资源限制产业,整个市场并非自由市场,具有较强政府政策性行为特征。目前国际上光伏发电市场主要集中在德国、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内企业面对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包括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其中,德国市场需求的大小对中国的企业影响最大,德国新能源法(年修订一次),从目前德国整个产业以及从业人数方面来考虑,如果组件价格下降,德国政府将会制定更有利的发展政策,国际市场整体需求状况良好。国内的状况是市场发展远落后于产业发展,利用国外市场培养国内企业的技术与竞争力对国内整个产业今后发展非常有利。2010年后,在整个发电系统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中国政府会出台一系列的关于发展光伏发电的规划,如大面积屋顶发电计划等。7) 进入壁垒。日前,光伏产业中主流的电池产品为多晶硅电池,但是成本过高。太阳能电池领域知名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张弓在“环保能源绿色产业论坛”上表示。要想解决光伏产业中太阳能电池成本过高的问题,就要想办法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以不使用价格不菲的硅,所需材料少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能耗也明显低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则薄膜电池成为太阳能电池发展的必然之路,也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某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商表示,与多晶硅相比,薄膜太阳能电池具备成本低、技术成熟、污染较小的优势。中国电力投资集团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也称:“顾名思义,薄膜电池就是将一层薄膜制备成太阳能电池,由于其硅量极少,故更容易降低成本。”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也强调:“与晶体硅电池相比,薄膜电池的成本下降潜力要大得多,这主要得益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薄膜太阳能电池预计未来的产能可能会达到整个太阳能行业的20%,发展空间较大。薄膜太阳能电池现在发展面临技术突破,有很多物理方法,比如说离子束方法沉积纳米晶硅薄膜工艺,如果国内企业能够在这方面有所提升,将会非常有前景。”“从成本角度分析,未来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比晶体硅电池有明显优势,较之火电等常规能源具有明显的替代优势。”新奥光伏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也给予了肯定。该负责人还表示,随着光伏产业在全球能源中所占比例逐步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在大型光伏电站等应用需求推动下将迅猛发展。Oerlikon太阳能事业部亚洲区技术营销总经理孙海燕认为,虽然快速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转换效率偏低、环境安全问题,有的还存在原材料资源稀缺等,这些问题还需要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后逐步解决。8) 供求状况。根据欧洲联盟的报告,欧洲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市场,仅德国2009年新装置的容量就占了1/2,不过近年来崛起的大陆和台湾制造商,加起来的产能已达全球一半。根据欧盟执委会联合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2010年太阳能电池现况报告”指出,全球太阳能电池在2009年的产能有11.5GW,较2008年成长56%,过去这5年产量增加最快的是大陆和台湾地区,加起来已占全球的一半,其中台湾仅次大陆,成为第二大太阳能电池制造产地。报告中指出2009年全球新装置的太阳能发电容量为7.4GW,其中欧盟就占了5.8GW。至于德国,由于第4季需求大增,全年新增加的太阳能发电容量有3.8GW,约占全球的1/2。尽管主要的销售市场在欧洲,太阳能电池的生产重镇已经转移到亚洲;大陆、台湾、德国和日本是排名前四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产地。预计2010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出货量为16.7GW。2011年全球光伏安装量将达到18.3GW。9) 竞争状况。a) 技术竞争(1)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仍具竞争力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可分为:硅太阳能电池;化合物太阳能电池,如砷化镓、硫化镉、铜铟硒等;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太阳能电池;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等。不论以何种材料来制作电池,对太阳能电池材料一般的要求有:半导体材料的禁带不能太宽;要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材料本身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材料便于工业化生产且材料性能稳定。基于以上几个方面考虑,硅是最理想的太阳能电池材料,这也是目前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硅太阳能电池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硅太阳能电池可分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和薄膜硅太阳能电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是指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规模化生产中,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转换效率最高、技术最为成熟、可靠性高等优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硅太阳电池及硅发光实验室副主任赵建华研发的PERL(钝化发射极、背面点扩散)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高达24.7%。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工艺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相近,但是从制作成本上来讲,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要低得多。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相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要低。我国尚德太阳能电力将开始量产转换效率18.8的单晶硅型、17.2的多晶硅型太阳能电池单元。目前,我国已上马了多家多晶硅材料的生产基地,解决我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原料高度依赖国外进口的现状。随着多晶硅供需平衡,多晶硅价格会迅速恢复到合理价位,将直接导致硅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无疑是最高的,而且由于硅太阳能电池一般采用钢化玻璃以及防水树脂进行封装,因此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最高可达25年。薄膜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制造成本低,对环境的影响小,近年来备受关注,其所占的市场份额逐渐加大。但是在目前金融危机情况下,硅原材料成本已下降到每公斤100美元以下,成本大大下降,已接近火电发电成本每瓦1元人民币,由于转化效率高于薄膜,成本下降较大,所以硅太阳能电池仍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2) 非晶硅薄膜与同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分析 i. CdTe、CIGSCdTe薄膜太阳电池属于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使用量少,光电转换效率较高,生产容易,因此近年商业化的动作相当积极,而且,CdTe已应用于大面积屋顶建材。但是,由于碲天然藏量有限,恐怕无法应付未来大量需求。而且,金属镉有剧毒,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风险。因此,目前镉系太阳能电池是否适合大规模生产值得商榷。 CIGS吸光范围很广,其稳定性, 及光电转换效率为各类型薄膜太阳电池中较高者,因此商业化程度较快。在标准测试条件下,CIGS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可达19.5%。但由于制成技术复杂并且工艺可控性有待提高,阻碍了规模化生产的发展进程,未能与结晶硅型太阳电池形成有效竞争。目前,CIGS电池市场占有率仍低。 ii. 有机材料的发展 聚合物多层修饰电极型太阳能电池的优点是有机材料柔性好,制作容易,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等,但是,其使用寿命和电池效率目前都不能和无机材料特别是硅电池相比。因此,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能否发展成为具有实用意义的产品,还有待研究。纳米TiO2晶体化学能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纳米晶TiO2太阳能电池的优点是成本低(制作成本为硅太阳电池的1/5-1/10)、工艺简单、稳定好。但是,其光电效率在10%左右,低于非晶硅电池,而且此类电池的研究和开发刚刚起步,能否产业化尚待观察。 iii. 值得注意的问题 CdTe薄膜太阳电池主要原材料是镉有色重金属的化合物,金属镉及其离子具有强烈的毒性和毒害作用,通过各种污染途径被人体摄入后会不断沉积、发生作用,最终导致中毒者的骨骼疏松、造血功能和肾脏受损。在为环境污染付出沉重代价的今天,在人们的环保意识日渐苏醒和环保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毒害影响被广泛而深入的关注。 iv. 非晶硅的优势 虽然薄膜电池在国际商品化光伏电池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高效率电池可能最终要走薄膜化的技术路线。采用多薄层、多p-n结的结构形式的薄膜电池,可实现40%-50%以上的光电转换效率。FhG-ISE的理论计算,具有5个p-n结的薄膜电池的理论效率可到57%以上。而在各种薄膜电池中,唯有硅薄膜电池原材料储量丰富,且无毒、无污染,更具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b) 市场竞争(1) 全球电池生产厂及其产能2009年全球前十大太阳能电池厂排名如下 ,其中薄膜太阳能厂美国First Solar如市场预期的排名第一,达1100MW,超出市场预期。全球十大电池生产厂中,中国大陆占据4席 ,台湾占了1席,中国大陆太阳能电池的总产量约4000MW,约占总产能的40%。厂商2009年 产能(MW)第一名First solar1100第二名无锡尚德704第三名夏普595第四名Q-cell586第五名英利绿色能源525第六名晶澳520第七名京瓷400第八名天合光电399第九名Sunpower397第十名昱晶3882009年前十名的总产能为: 5614 MW下表是全球主要薄膜硅太阳能电池(A-Si)主要制造商 :国家中国美国德国中国台湾日本其它企业名称福建钧石First SolarQ-Cells茂迪SharpS-Energy (韩国)强生光电United SolarSolar World台积电KanekaAlti Solar (韩国)浙江正泰SunpowerErsol联相光电SanyoGadir Solar (西班牙)赛维百世徳EPV SolarSignet Solar富阳光电Fuji Elec.Intersolar (英国)天威薄膜ECDRWE Schott Solar绿能科技MitsubishiFree Energy (法国)(2) 国内电池生产厂及其产能公司名称电池类型转换效率技术来源2009年产能2009年产量2010年产能福建钧石能源有限公司非晶硅薄膜6-6.5自有150MW150MW225MW江西赛维百世德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非晶/微晶双结88.5%AMAT130MW1MW130MW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非晶/微晶双结9%欧瑞康30MW30MW120MW强生光电非晶硅薄膜6-7GU100MW30MW100MW深圳市创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非晶硅薄膜6-6.5115MW30MW145MW普乐新能源(蚌埠)有限公司单、双结非晶/微晶硅薄膜6-7.5自有100MW10MW100MW新奥光伏非晶/微晶双结硅薄膜69.2%AMAT70MW10MW500MW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非晶硅薄膜8%欧瑞康46.5MW8MW46.5MW山东孚日光伏科技有限公司CIGS10-12Johanna Solar0060MW江苏综艺光伏有限公司双结非晶硅薄膜7.30%25MW0130MW总计 2009年产能:766.5MW,2009年产量:269MW, 占比:35.1% 2010年产能:1556.5MW10) 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点。太阳能电池产品本身会因为地域和季节的变化而导致受光照程度不同,会最终影响发电量不同。但太阳能电池制造行业本身并不会因为地域或季节变化而影响制造电池产品的效率和质量。硅太阳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最高可达25年。其转化效率也会随时间衰减,一般衰减率为10%(10年)20%(20年)左右。 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设备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015年。11) 行业利润水平及未来变动情况。中国光伏电池产业企业数量增长较快,随着生产成本的下降,综合实力强的电池企业仍将会保持较为稳定的利润水平。 据证券时报8月16日报道,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俞相明表示,近年来,光伏电池行业快速发展使得上游多晶硅原料一度供应紧缺,价格曾持续上涨。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Hemlock(美国)、Wacker(德国)、Tokuyama(日本)等大型企业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中国多晶硅企业产能的逐渐达产,全球晶体硅的供应价格较前几年有所降低;同时随着光伏电池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将逐渐下降,预计技术成熟、综合实力强的电池企业仍将会保持较为稳定的利润水平。 光伏电池是一种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按照材料及功能不同可分为两类:晶体硅电池和薄膜电池,其中晶体硅电池为目前世界光伏市场的主力,占90%以上的市场比重。与晶体硅电池相比,薄膜电池具有用材少、重量轻、外表光滑、安装方便等优点,但转换率相对较低、使用寿命较短、设备投资较高、原料资源比较少、市场份额较小。薄膜电池主要包括非晶体硅电池、硒光电池、化合物电池等。光伏电池组件主要是将多片的晶体硅电池互联,通过生产工艺封装到玻璃上。在光伏电池组件上加装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等光伏系统平衡组件,即为一个完整的光伏系统。其中逆变器可以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实现并网发电。目前并网发电占全球光伏市场80%以上的份额。 根据PhonotonInternational发布的报告,2009年全球10大光伏电池生产企业分别为美国FirstSolar、无锡尚德、日本夏普、德国Q-Cells、天威英利、河北晶澳、日本京瓷、常州天合、美国SunPower、台湾茂迪,产出总量约占全球光伏电池总产量的55%。从国内来看,中国光伏电池产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全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企业数量增长较快。据统计,目前中国从事硅锭及硅片生产的厂家超过100家,从事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企业约50家,而有能力及具备生产线对电池芯片进行封装生产组件的企业达200余家。同时,自2005年12月无锡尚德在纽约交易所上市以来,已相继有10余家国内光伏企业在海外上市。这些企业中,无锡尚德为国内同行业的龙头企业,2006-2008年其电池产量分别占当年全国产量的35.9%、27.52%、24.85%。 太阳能与其它可再生能源相比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被公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新能源。各国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与规划,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10年该行业发展较快,年均增长率达到46%以上,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同时,该行业也是我国重点支持的行业,市场容量大,未来几年整体成长性能够得到保证,发展前景十分广阔。12) 行业的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a) 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发展水平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许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做太阳能电池,因而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很多。一般希望太阳能电池具有以下特性:(1) 转换效率高;(2) 制造能耗少;(3) 制造成本低;(4) 原材料丰富;(5) 电池使用寿命长;(6) 无公害;太阳能电池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硅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多层修饰电极型太阳能电池、纳米晶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其中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在应用中居主导地位。硅太阳能电池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三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高,技术也最为成熟。在实验室里最高的转换效率为24.7%,规模生产时的效率为15%。但由于单晶硅成本价格高,大幅度降低其成本很困难,为了节省硅材料,发展了多晶硅薄膜和非晶硅薄膜做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替代产品。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与单晶硅比较,成本低廉,而效率高于非晶硅薄膜电池,其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为18%,工业规模生产的转换效率为10%。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低重量轻,转换效率较高,便于大规模生产,但受制于其材料引发的光电效率衰退效应,稳定性不高,直接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如果能进一步解决稳定性问题及提高转换率问题,那么,非晶硅大阳能电池无疑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发展产品之一。就目前分析:晶硅电池的转化效率要进一步提升较难,而薄膜电池的制造工艺变更提升相对较易,但高端产品设备投入高,CdTe电池有毒,CIGS/CIS的电池制造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国内外研究机构一致公认:非晶薄膜太阳能组件比晶硅、 CdTe、CIGS/CIS的电池的发电效率都高。非晶薄膜太阳能组件对亮度的敏感性较高。因为较低的光子能就可以激活它 ,因此在辐射较弱的情况下 ,只要有光它就开始发电 。按能源输出计算 ,12的非晶薄膜组件转换效率相当于的晶硅组件转换效率。非晶薄膜太阳能组件发电效率受周边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季节的更替产生的温度差别对它的影响较小。功率1KW不同类型安装组件的发电量随地域的变化 (见下表)模组种类年产量 马洛卡(西班牙)年产量 牛津大学(英国)kwh/kwpkwh/kwpBP solar585单晶硅1341以此为基数774以此为基数ASE 300DG-UT 非晶硅(双结)170627.296925.2siemens ST40铜铟硒159018.6100429.7BP solar apollo碲化镉1007-25559-27.8现场测试结果,功率1KW安装光伏组件,非晶硅薄膜的年产量(以千瓦时/年)比单晶硅多25 。功率1KW不同类型安装组件的发电量随温度的变化(见下图)度变化系数(cr-si):-0.44/温度变化系数(a- si):-0.22/目前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及技术发展水平(见下表): 种类 实验室最高转化率 商业化转换率 单晶硅 25.0% 19% 多晶硅 20.4% 14.4% 非晶硅 15.30% 单双57% 非微叠层8-10% CdTe 16% 1011% CIGS/CIS 19.50% 11% b) 晶硅电池的主要特点:(1) 作为原料的硅材料在地壳中含量丰富,对环境基本上没有影响。(2) 单晶制备以及pn结的制备都有成熟的集成电路工艺作保证。(3) 硅的密度低,材料轻。即使是50m以下厚度的薄板也有很好的强度。(4) 与多晶硅、非晶硅比较,转换效率高。(5) 电池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已实际用于人造卫星等方面,并且可以保证20年以上的工作寿命。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因为资源丰富,转换效率高,所以是现在开发得最快的太阳能电池。但因其制造工艺复杂,需消耗大量的能源,所以有成本高,能源回收周期长的缺点。能源回收期= 制造太阳能电池所需的能量/太阳能电池一年产生的电能。c) 硅基薄膜电池的主要特点:(1) 生产工艺更加环保,电池板不含有剧毒材料;(2) 整体具有转换效率高、使用范围广;(3) 寿命长、安装方便、与标准地面安装结构相匹配、抗风和抗冰雹能力强;(4) 能量回收期短。13) 产品用途的广度。a) 光电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通过在建筑物外表面铺设光伏阵列为建筑提供电力。通过光伏电池组件与建筑物完美结合 ,既可发电又能作为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使物质资源充分利用,发挥多种功能 , 提高建筑物科技含量,使其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大大提高 。目前 BIPV(包括光伏屋顶)已经占整个世界太阳能发电最大比例。 b) 光伏电站通过太阳能电池方阵将太阳能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站称为太阳能光伏电站。与公共电网相联接且共同承担供电任务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称为并网光伏电站。它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发电阶段、成为电力工业组成部分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当今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 c) 光伏农业大棚薄膜太阳能农业大棚还可以通过薄膜分光技术,将太阳辐射分为植物需要的光能和用于太阳能发电的光能 ,既满足了植物生长的需要,又实现了光电转换,增加了可再生能源 ,这样就大大突破了传统农业生产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d) 光伏路灯太阳能亮化系统与传统的照明相比,具有一次性投资,无长期运行费用,安装方便,免维护,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因为这个系统白天利用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组里,晚上由蓄电池组向LED光带提供电力 。太阳能路灯工程与传统路灯相比 , 在使用时间等同和得到相同的路面照度前提下,节约电能 50%以上。 e) 其他光电小产品太阳能光电电动玩具、太阳能光电计算器、太阳能光电手机、太阳能光电时钟,太阳能风扇等等。14) 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15) 行业企业采用的主要商业模式、销售模式、盈利模式。16) 行业在产品价值链的作用。17) 行业与其上下游行业的关联度。二、 行业增长情况和发展趋势,包含但不限于1. 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是市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已经被国际经济界定义为人类历史上第四次产业革命,除了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外,其产业的关联度非常大,辐射带动作用强,市场应用广泛,作为国家级的发展经济建设的巨大切入点,将促进整体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既是能源市场的需要,也是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需要。我国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年辐照总量每平方米超过5000兆焦耳、年日照时数超过2200小时以上的地区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若将全国太阳能年辐照总量的百分之一转化为可利用能源,就能满足我国全部的能源需求。2. 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前景。3. 产品替代趋势。三、 本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 包括产业政策、产品特性、技术替代、消费趋势、购买力与国际市场冲击、行业进入的主要障碍等。1) 有利因素a) 产业政策:世界各国都大力扶持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以此新能源作为绿色新能源开发的主导。b) 产品特性:(1)普遍:太阳光普照大地,没有地域的限制无论陆地或海洋,无论高山或岛屿,都处处皆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且无须开采和运输。 (2)无害: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能源之一,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一点是极其宝贵的。 (3)巨大: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30万亿吨煤,其总量属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 (4)长久:根据目前太阳产生的核能速率估算,氢的贮量足够维持上百亿年,而地球的寿命也约为几十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太阳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c) 技术替代非晶硅薄膜替代晶硅,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低重量轻,转换效率较高,便于大规模生产。2) 不利因素a) 产品特性:(1)分散性: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的总量尽管很大,但是能流密度很低。平均说来,北回归线附近,夏季在天气较为晴朗的情况下,正午时太阳辐射的辐照度最大,在垂直于太阳光方向1平方米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能平均有1000W左右;若按全年日夜平均,则只有200W左右。而在冬季大致只有一半,阴天一般只有15左右,这样的能流密度是很低的。因此,在利用太阳能时,想要得到一定的转换功率,往往需要面积相当大的一套收集和转换设备,造价较高。 (2)不稳定性:由于受到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所以,到达某一地面的太阳辐照度既是间断的,又是极不稳定的,这给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增加了难度。为了使太阳能成为连续、稳定的能源,从而最终成为能够与常规能源相竞争的替代能源,就必须很好地解决蓄能问题,即把晴朗白天的太阳辐射能尽量贮存起来,以供夜间或阴雨天使用,但目前蓄能也是太阳能利用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3)效率低和成本高:目前太阳能利用的发展水平,有些方面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技术上也是成熟的。但有的太阳能利用装置,因为效率偏低,成本较高,总的来说,经济性还不能与常规能源相竞争。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太阳能利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受到经济性的制约。b) 技术替代非晶硅薄膜替代晶硅,非晶硅受制于其材料引发的光电效率衰退效应,稳定性不高,直接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如果能进一步解决稳定性问题及提高转换率问题,那么,非晶硅大阳能电池无疑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发展产品之一。c) 主要进入障碍产品成本较高,转化效率低,薄膜类产品有光衰。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