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doc_第1页
商丘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doc_第2页
商丘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doc_第3页
商丘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doc_第4页
商丘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丘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 目录1 维护和强化整体水系连续性研究821.1维护和强化整体水系连续性的意义821.1.1商丘中心城区整体水系连续性研究的背景821.1.2整体水系连续性的界定821.1.3加强整体水系连续性的意义概述821.2水系“不通”的表象及原因821.2.1水体受阻的表象及原因831.2.2生态廊道及亲水岸线的阻塞831.3维护和强化整体水系连续性的规划策略841.3.1 整体水系布局结构规划841.3.2 水系三线控制851.3.3水系的供水水源保证861.3.4各水系现状及控制要求892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河岸的自然形态研究932.1商丘河道和河岸的基本情况及问题932.1.1状态评价932.1.2生态效益评价962.1.3视觉美学评价962.1.4功能评价1002.2 国内外河道河岸整治和管理经验1022.2.1国外河道生态修复研究现状1022.2.2国内河道生态修复研究现状1032.2.3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实例研究1032.3 河道生态整治对策1052.3.1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概念1052.3.2相关依据1062.3.3规划原则1062.3.4主要规划内容1062.3.5在城市防洪和水位变化的情况下治理河流与水际的策略1083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研究1113.1 湿地系统的基本概念1113.1.1概念1113.1.2功能1113.1.3类型1143.1.4 湿地的研究历史1153.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分析1163.2.1生态修复治理策略分析1163.2.3案例分析1173.3 人工湿地在规划中的具体应用策略1193.3.1商丘水环境恶化成因1193.3.2水环境保护目标1193.3.3提出商丘市水环境治理策略1203.3.4物理-生物-生态水环境治理技术详细内容1213.3.5市区范围各水系具体解决方法1214城市绿色文化遗产廊道研究1254.1 城市发展与水系的关系1254.1.1 城市发展与水系关系概述1254.1.2商丘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1254.2 绿色文化遗产廊道的构成要素1264.2.1 绿色廊道、遗产廊道与文化线路1264.2.2 绿色文化遗产廊道的构成要素1274.2.3 商丘与绿色文化遗产廊道1284.3 以水为依托的整体性保护措施1305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研究1315.1 城市绿地系统研究的必要性1315.2 城市绿地系统分类1315.2.1 绿地系统现行分类标准1315.2.2 商丘市各类绿地建设现状1315.2.3 商丘市各类绿地规划要求1325.3 公园绿地的控制引导1335.3.1上海市控规准则借鉴1335.3.2 商丘市公园绿地现状与规划概况1335.4 附属绿地的规划引导1356城市生态水系规划案例专题1376.1苏州河水系规划案例1376.1.1水系生态治理1376.1.2水系城市经营1386.2安阳市城市水系环境规划案例1406.2.1城市水系防洪排涝工程规划1406.2.2城市水系景观环境规划1416.2.3城市水系污染治理规划1426.2.4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1426.3保定市大水系建设案例1426.3.1总体思路1436.3.2城市水系格局1436.3.3城市水系建设工程1446.4东营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1446.4.1规划概念1446.4.2生态网络规划1456.4.3绿色通道规划1456.5案例小结1466.5.1经验总结1466.5.2规划建议147附表 城市现状绿地编号及面积一览表1491 维护和强化整体水系连续性研究1.1维护和强化整体水系连续性的意义1.1.1商丘中心城区整体水系连续性研究的背景商丘市自古水系发达,水网密布,但在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的激增、工业的发展、人为的破坏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日趋陈旧,致使曾经孕育过灿烂商火文化的水系,目前大多已不堪重负。堤防溃毁,河床堵塞,渐趋枯竭,日积月累的垃圾和大量排入的废污水,使原本清澈的水体大都蜕变为臭水沟,水体周边环境日益恶劣,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极大制约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且每到汛期,城市防洪形势严峻,市区内涝灾害频繁,政府每年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防御洪涝灾害。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水系生态环境质量,使之朝良性方向发展,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着力打造魅力、宜居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指引下,商丘市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围绕“水通、水清、水美”的具体目标,对市区内的水系建设进行了统筹安排,力求建立安全合理的水系生态格局,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工作空间,美化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商丘新的地域空间特色及城市文化,同时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立有序发展的城市结构,起到关键作用。其中,整体水系的连续性即“水通”是“水清”和“水美”的前提和依托。1.1.2整体水系连续性的界定加强整体水系的连续性是指,通过对水系生态结构中的水体、岸线和滨水区三者统筹考虑、统一控制,消减人为阻隔和自然淤塞,实现水体、滨河生态廊道、岸线的通畅。整体水系的连续性的界定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1)整体性在水系生态结构中,水体、岸线和滨水区三种空间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因此,水系保护规划中应统一考虑水域控制线滨水绿化控制线、滨水建筑控制线控制、水质保护及生态保护。通过水域控制线的界定保护水体的连通性、形态的完整性,从而促进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建立。通过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的界定建立河流缓冲带,形成一定宽度河流廊道。水域控制线滨水绿化控制线的界定限制了建设活动,从而为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了基本条件,并与水质保护相互促进,达到保护水系的目标。而滨水建筑控制线范围的界定是为了控制和引导滨水用地的开发建设。同时,要形成可持续的水系生态环境,保证其整体连通性是基本途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证水体、绿带和生态廊道的畅通;二是保证河道、岸线及滨水区断面上的连通性,尽可能减少人为的阻隔。(2)连通性要形成可持续的水系生态环境,保证其连通性是基本途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上保证水体、绿带和生态廊道的畅通;二是保证河道、岸线及滨水区断面上的连通性,尽可能减少人为的阻隔。(3)生态性保护水系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并为景观、游憩提供基本的环境品质是水系保护规划的根本目标。在规划中应首先考虑恢复河流生态格局和生态过程,以满足净化水体、涵养水体、恢复植被等环境需求。从而促进生物间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恢复稳定的食物链及生物多样性。1.1.3加强整体水系连续性的意义概述1、整体水系的连续性即“水通”,是“水清”和“水美”的物质前提和基础。2、水系的连续性是建设生态景观廊道、生态湿地系统的依托,是城市绿地系统构建的重要一环。3、水系的连续性是保证城市河道防洪排涝功能的需要。1.2水系“不通”的表象及原因根据上文对于整体水系连续性的界定。研究中通过大量的现场调研和细致的分类总结,将水系“不通”的表象分为两类。一、水体阻塞;二、生态廊道及亲水岸线阻塞。1.2.1水体受阻的表象及原因(1)水系内水量较少,水源缺乏,上游来水不足。汛期雨量充沛时,尚不能有效拦蓄,河网水系呈干涸或半干涸状态。(2)部分河段没有连通,部分河段被建筑侵占,水系没有构成完整生态系统。(3)河道狭窄,河床淤积情况严重,有的河段碎砖瓦砾等垃圾任意倾倒现象严重,加上河中有机物沉积,致使河床逐年淤积,影响河水流动。(4)现存水闸由于没有正确的调度运行方式,使得市区水系统产生“肠梗塞”现象。1.2.2生态廊道及亲水岸线的阻塞(1)部分河流拥有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但没有被很好的利用,大面积的滨水区域成为空置地或者被私自占用。 (2)部分河段堤岸采取完全硬化的做法,滨水空间不连续,缺乏完整的步行系统,缺少沿河绿化,亲水性不强。 (3)现状河道两侧城市用地大多与河道景观关系不协调,没有形成和谐的呼应关系1.3维护和强化整体水系连续性的规划策略规划中主要采取三项主要手段强化和维护整体水系的连续性,分别为:通过加强河道、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系结构;通过“三线控制”,对河道、岸线及滨水区用地进行统一控制;通过雨水综合利用、污水再生利用、外来水利用的措施保证水源供应。1.3.1 整体水系布局结构规划商丘中心城区水系总体布局为“环片相连,心脉相通”,打造体系完整的生态循环水系结构。规划结构概念来自于生命体的启示,即把商丘水系统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污水处理厂犹如生命体的“绿心”,对污水进行处理;滨河湿地犹如生命体的“绿肾”,能净化污水和雨水;各条带状河流就如同“主动脉”,联系绿心和绿肾,是水系统的骨架;循环中水管道就如同“次动脉”,而污水管网、雨水管网、排水提升泵站等构成生命体的“静脉系统”。图1.3.1 规划水系结构图“环”城市水系外环城市水系外环由古宋河、包河、田落沟、东沙河、中水河、忠明和下段以及古城湖水系构成,保证各水系的联通。水系外环上设置水闸,洪水期通过包河、东沙河与古宋河泄洪,古城湖调蓄。外环内部的水系都可取消防洪功能,作为城市景观水系,最大程度满足市民亲水的需求。“片”城市水系循环片区依托城市水系外环和市区6个污水处理厂,规划12个水系循环片区(其中4个为河流自净片区)。每个水系循环片区由污水处理厂、中水管道、河流、生态湿地及排水提升泵站组成。通过污水厂的处理和河流及生态湿地的自然净化,使得水质达到规划标准并保证足够的生态水量。“心”绿心和绿肾在水系循环片区中,污水处理厂起到“绿心”的作用,通过污水厂的处理,将污水处理为中水,并通过中水管道将部分水量返回到河流及湿地中进一步净化;滨河人工湿地起到“绿肾”的作用,通过人工湿地自身的净化功能,将中水和收集的雨水净化。通过绿心和绿肾的双重净化,保证商丘生态水系统中的水质和水量。“脉”城市主干水系城市主干水系是城市生态水系统的“主动脉”。包括古宋河、包河、东沙河、周商永运河、康林河、忠民河、万堤河、蔡河和中水河。这些城市主干水系联接绿心和绿肾,是生态水系统的骨架。1.3.2 水系三线控制1.3.2.1三线控制原则水体总体布局必须将水系及其滨水功能区作为整体进行保护,包括水体、岸线和滨水区,并按水域控制线 国内一些城市的规划水域控制线仅限于水域范围,滨水滨水绿化控制线单独确定,而另一些城市的规划水域控制线既包括了水域也包括了与水域紧邻的滨水绿化范围,为准确区分保护区域,也避免与城市水域控制线管理办法中关于水域控制线的有关规定相冲突,规划采用水域控制线的概念,将其作为水域的范围线。、滨水绿化控制线、滨水建筑控制线三个层次进行控制。水域控制线:受保护水域的范围应包括城市水系的所有现状水体和规划新建的水体,并通过划定水域控制线进行控制。,划定水域控制线宜符合下列规定:1.有堤防的水体,宜以堤顶临水一侧边线为基准线划定;2.无堤防的水体,宜按防洪、排涝设计标准所对应的洪(高)水位划定;3.对水位变化较大而形成较宽涨落带的水体,可按多年平均洪(高)水位划定;4.规划的新建水体,其水域控制线应按规划的水域范围线划定。水域控制线区域内不得占用、填埋,必须保持水体的完整性。人为阻断的河流要恢复河道,保证水体连通。拆除侵占河道的建筑,保留现状中的湿地和漫滩;更多地体现出现代社会人与水的和谐关系,使生态型河道更加符合现代都市特色,充分地发挥河网水系系统的综合功能。河道水域控制线的平面控制要素包括河道中心线,河道两侧河口控制线;立面控制要素主要是河道断面控制,是根据水利规划确定的河道过水能力要求而拟定的最小河道断面,一般概化为梯形断面来进行控制,即由河底高程、河底宽度、河道边坡和河口高程等主要要素组成。滨水绿化控制线:滨水绿化控制线为水体周边绿化用地范围线,按照不同滨水功能区保护和利用的需要规定,并符合如下规定:1.饮用水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陆域和水生态保护范围的陆域应纳入滨水绿化控制区范围; 2.有提防的滨水绿化控制线应为堤顶背水一侧堤角或其防护林带边线;3.无堤防的江河、湖泊,其滨水绿化控制线与水域控制线之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4.沟渠的滨水绿化控制线与水域控制线的距离宜大于4m; 5.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的滨水滨水绿化控制线应按现有滨水空间格局因地制宜进行控制;6结合城市道路、铁路及其他易于标识及控制的要素划定。7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内的绿化应有足够的公共性和连续性,并宜结合滨水绿化控制线布置滨水道路。滨水建筑控制线:滨水建筑控制线应根据水体功能、水域面积、滨水区地形条件及功能等因素确定。滨水建筑控制线与滨水绿化控制线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并明确该区域城市滨水景观的控制要求,符合如下规定:1.滨水建筑控制线一般不宜突破城市主干道;滨河路或滨湖路作为城市主干道的,其滨水建筑控制线范围为该主干道离河一侧一个街区;2.滨水建筑控制线距滨水滨水绿化控制线的距离不小于一个街区,但不宜超过500m;3.沟渠两侧是否控制滨水建筑控制线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滨水绿化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小于40m的可不控制滨水建筑控制线。 1.3.3水系的供水水源保证1.3.3.1城市水系水源概况图1.3.2 水系“三线”控制图根据商丘市域水资源概况,商丘全市天然水资源总量为22.8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外来水资源846亿立方米(包括引黄量),允许引黄6.5亿立方米。天然水资源多年平均每平方公里22.3万立方米,亩均水资源235立方米,为全省亩均水资源量490立方米的48%,为全国亩均水资源量1755立方米的13.4%。人均水资源372.7立方米,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650立方米的57.4%,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700立方米的13.8%。而商丘市区的各条水系均已严重污染,可见商丘市既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同时又有水质型缺水的特征。1.3.3.2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城市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参照商丘市水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商丘生态环境需水量包括河湖沟渠生态环境需水量和城市绿化用水量。规划生态环境需水量(1) 生态环境需水量表1.3.1河湖沟渠生态环境需水量(考虑总规中各排水分区范围内的河段及河塘生态蓄水量)名称汇流水系长度(市区长度)河渠口宽(m)水深(m)实际水面宽度(m)水面(万m2)景观蓄水量(万m3)包河上下游共1281960(58)3.54861.53215.355运河18418603.54888.41309.435古宋河627541(57)3.53924.4785.645万堤河774520.33.114.311.9036.89蔡河(上)903120.5(30)2.52017.1644.62蔡河(下)24.2(30)2.7180康林河700025(27)31711.935.7忠民河1568932(23)3.52031.37109.795东沙河6466643.55636.21126.735规划湖面2.5344.63861.575其他小型沟渠河塘2.512.04830.12合计1855.866参考周边城市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商丘市的具体情况,以水体蓄水量的1.5倍保证水系生态环境需水量,故规划确定河湖沟渠生态环境需水量为水系水体蓄水量的1.5倍,1855.866万m31.52783.799万m3。(2)城市绿化用水量参考商丘市城市水资源规划报告:绿地用水按50万m3/km2,据商丘市城市绿地规划2020年规划绿地量共计为18km2,故生态环境需水量预计为:2020年:预计生态环境需水量为 18 km250万m3/km2900万m3;以上总计:2020年预计中心城区生态水系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为3684万m3。1.3.3.3生态环境用水的调配根据缺水类型的划分标准,商丘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同时也具备水质型缺水的特征。城市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水资源的新增需求,总体上不能再依靠扩大当地地下水资源的开发规模,而只能依靠节水、污水再生利用、雨洪水,以及境内地表水及跨地区调水等综合措施予以解决。除境内地表水外,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生水、雨水和适当调用的境外地表水作为水系环境的用水水源。生态环境用水遵循雨水污水再生利用水境内地表水境外地表水的使用先后顺序。(1)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理论分析城市雨水是指城市雨水管网覆盖地区的雨水量,有时还包括城市上游地区汇入城区的雨洪水量。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将雨洪视为负担,一排了之,结果造成地表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下游低洼地的灾害。城市一方面为解决日益增长的雨水径流而要投巨资建设庞大的雨水排放系统;一方面却为水资源的短缺而忧心忡忡。城市雨水是一种经济、宝贵的淡水资源,如果在城市规划中统筹考虑,合理利用,不仅可增加地表水面积,涵养地下水源,而且可减少城市雨水系统的容量,降低雨水管道的建设、运行费用,减轻城市水涝危害,同时又能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调节气候,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因此,建立和完善城市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势必成为现代化城市的考量指标。雨水是轻污染水,除初期径流受到部分污染外,后期径流污染很少,比处理轻污染的生活污水更经济、简便易行。据国外研究资料,雨水水质的化学需氧量(COD)较低,溶解氧接近饱和浓度,钙含量低,总硬度小,几乎没有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其它理化指标也优于可回用的生活污水的水质,经简单处理后,便可用于市政杂用水和工业用水,且处理工艺流程简单,水质更可靠,细菌和病毒的污染率低,出水的公众可接受性强。确立雨水资源化概念,在城市工程建设中,遵循雨水资源综合利用在先、渗透回补地下水次之、超出环境容量排放居后的原则,贯彻雨洪收放并举,排滞相宜的策略,即:将汛期降水收集处理储存后,用于市政杂用,或作为水景用水,或直接回灌地下水,促进雨水、地表水、土壤水及地下水之间的互动,维持城市水循环系统的相对平衡,促进城市水环境生态化。规划措施规划并建设城市雨洪水利用系统,制定相应的雨洪水利用管理条例,促进商丘市雨洪水利用工作快速发展:雨洪调蓄措施以规划的城市水系作为调蓄雨洪的首要设施,使城市水系在满足防洪排涝前提下,尽量扩大蓄水容量,并且完善相应收水管网的建设。结合城市广场的规划建设,修建人工水景,汛期将水景作为雨水集蓄池,集蓄雨水。结合道路两侧绿地建设,应因地制宜地修建2001000m3大小不等的雨水集蓄池。露天式集蓄池除补充大气水分、涵养地下水外,可兼作消防应急水源;封闭式集蓄池所汇集雨水经除砂沉淀除油处理后,可为市政杂用水水源。新植草坪应低于路面,在大型草坪的中心地带可适当建设人工湖,以起到更大拦蓄雨洪水作用。新建住宅小区、办公庭院和工业园区,可实行强制性滞蓄雨水措施,例如要求修建人工蓄水池等。雨水下渗措施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尽可能减少硬化面积,增加绿地面积,减少雨水径流,加大雨水下渗。利用道路、广场的修建改造,通过采用增加绿化面积、铺装透水性强的行道地砖等措施,减少地表径流,加大雨水下渗。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应改水泥硬化为多孔砖或草皮砖硬化,以此加大雨水下渗量。规划发展一些雨水入渗设施,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应加强城市绿地、公园及风景旅游区的雨水利用系统建设结合城市雨水排放系统、自然水体、人工水体及雨水集蓄池的布局,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公园及风景旅游区的雨水利用系统,充分利用人工湖、集蓄池、人工湿地、天然洼地、坑塘、河流、沟渠几者之间的有效联系,建立一种良性的雨水资源的动态平衡。以上措施可增加地面的雨水渗透率,将地面径流入渗地下,在控制径流汇集、减小洪峰流量的同时,使地下水得到补给,使遭到破坏的水环境系统得到恢复,同时也起到阻止地面沉降、补给水系环境用水的作用。(2)污水再生利用理论分析与城市供水量几乎相等的城市污水中,只有0.1的污染物资,其余绝大多数是可再生利用的清水,水是不可替代、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城市污水就近可得,易于收集,处理技术也比较成熟,基建投资比远距离引水经济得多。当今世界各国解决缺水问题时,城市污水都被选为可靠的第二水源,在未被充分利用之前,禁止随意排到自然水体中去。污水再生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及广泛的应用前景。污水再生利用的最大用户是农业用水,在城市的最大用户是工业用水,其次是生活杂用水、景观环境用水等。污水再生利用应确保水质水量安全可靠。污水再生利用污水处理达标后的中水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水源。6座污水处理厂全部投入运营后,日处理污水能力将达66万吨。通过输水渠道分配给运河、包河等,在河道节制闸的调节下,水量可满足要求。汛期雨水利用量根据当时的状况定,可对中水水源做必要的补充。1.3.3.4生态环境用水的水量平衡(1)雨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商丘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将扩大到164.3km2。而市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41mm,全年可利用量按降水的40%计算,除去初期径流10%后,约为266.76mm,则全年可利用雨水总量约4382.8668万m3,折合为12万m3/日,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厂的供水规模,综合效益相当可观。(2)再生污水量估算城市污水量根据商丘市总体规划中的给水量预测:2020年规划生活用水量为30万m/d。2020年工业用水量59.4万m/d;公建用水量6万m/d;未预见用水量:为以上总用水量的15%,即 14.31万m/d,则总用水量为109.71万m/d。规划近期用水量为50万m/d;远期用水量为110万m/d。城市综合用水量(平均日)为远期用水量1101.26=87.3万m/d。城市污水排放系数为0.75。则平均日污水量为87.30.75=65.5万m/d。每年共计23907.5万m/d。根据商丘总体规划,规划建设的第一污水处理厂在北海路与包河交汇处,处理规模为25万m/d,占地面积为20公顷;第二污水处理厂设在高速铁路北侧,蔡河以西,处理规模均为27万m/d,占地面积为22公顷,第三污水处理厂设在东沙河以西,阏伯路以南,处理规模为6万m/d,占地面积为12公顷,为使运河死水变活,第四污水处理厂设在运河与万堤河交汇处,处理规模为1万m/d,占地面积为5公顷,第五污水处理厂设在仓平中路与君台路西南处,处理规模为5万m/d,占地面积为10公顷,第六污水处理厂设在中州路与胜利路东北处,处理规模为2万m/d,占地面积为8公顷,利用处理的中水使运河的水流动起来。以上二级处理污水量共计:66.0万m3/d每年二级处理污水量为:66万m3/d365d24090万m3/年以50%的利用率计,预计可再生利用的污水为:24090万m3/年5012045万m3/年每个污水处理厂具体提供的中水量为: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5万m/d,规划处理中水量为12.5万m/d;主要负责将污水处理成中水以回用到中水河中,连通包河与蔡河水系,补充河道的生态用水量,并提供蔡河、包河、中水河等水系绿化等所需。另外,由于可提供的中水量超过维持水系生态景观所需,因此富余部分可结合给水规划另行编制中水利用规划,提供各用户使用。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7万m/d,规划处理中水量为10万m/d;主要负责处理中水以回用蔡河水系,补充河道的生态用水量,并提供蔡河、忠民河运河以南段水系绿化等所需。由于可提供的中水量超过维持水系生态景观所需,因此富余部分可结合给水规划另行编制中水利用规划,提供各用户使用。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6万m/d,规划处理中水量为3万m/d;主要负责处理中水以回用东沙河、周商永运河东段,补充河道的生态用水量,并提供东沙河水系、周商永运河水系绿化等所需。第四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万m/d,规划全部进行深度处理,中水量为1万m/d。主要负责处理中水以回用到周商永运河西段、万堤河中。第五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5万m/d,规划处理中水量为4万m/d;主要负责处理中水以回用康林河、忠民河,补充河道的生态用水量,并提供康林河水系、忠民河水系绿化等所需。第六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万m/d,规划处理中水量为1万m/d;主要负责处理中水以回用包河运河以北段,补充河道的生态用水量,并提供包河水系绿化等所需。(3)结合上节分析,新增水量相加如下:可利用雨水量:4382.8688万m3/a可再生利用污水量:12045万m3/a总计:16428万m3/a(4)生态环境用水供需平衡分析综上所述,仅前两项之和便可增加1.6亿m3/a的用水量,完全满足2020年的预计生态环境需水量3684万m3/a。而且在满足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基础上,仍能保证城市农业、工业、生活等其它需水量。1.3.4各水系现状及控制要求1.3.4.1市区水系基本情况1、包河:属淮河水系,是浍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商丘市黄河故道大堤南侧梁园区谢集乡的张祠堂北,流经我市的梁园区、睢阳区、虞城县、永城市和安徽省的亳州市、涡阳县、濉溪县共七个县市,于濉溪县临焕集流入浍河,全长175公里。商丘城区境内长度25.87公里,其中梁园区境内长度15.5公里,开发区境内长度10.37公里,流域面积163平方公里,河道上现有桥梁9座,中型水闸3座,河道控制宽度100米,担负着城区70%的防洪排涝任务。2、运河:古称周商永运河,是人工开挖的一条河道,起源于周口镇,流经淮阳、柘城、太康、睢阳区、梁园区、虞城、夏邑、永城9个县市区,止于永城市的夫子山,全长225公里。商丘城区境内,从睢阳区董瓦房闸到梁园区沈牌坊闸,长度14.4公里,其中梁园区境内长度5.3公里,睢阳区境内长度9.1公里,流域面积45平方公里,现整体河道不成水系,河道上有桥梁14座,中型水闸1座,小型涵闸5座,河道控制宽度120米。目前运河中段包河至老凯旋桥3.9公里已经治理,成为市区一条景观河道。3、万堤沟:起源于梁园区袁庄乡金桥村,至叶庄乡入运河,流向由北向南,全长11.03公里,其中梁园区境内长度7.83公里,睢阳区境内长度3.2公里,流域面积31平方公里,河道上有桥梁16座,中型水闸1座,小型涵闸2座,河道控制宽度53米,是运河补水主要通道,亦为城区防洪河道。4、忠民沟:发源于梁园区包河邓斌口,流经梁园区、睢阳区,于商丘古城南关八关斋处汇入古宋河,全长17.16公里,其中梁园区境内长度8.36公里,睢阳区境内长度8.8公里,流域面积65平方公里,河道上现有桥梁16座,小型水闸1座,小型涵闸2座,河道控制宽度36.5米。忠民沟贯穿了商丘市城区的西南部,主要担负着市区西南部的防洪除涝任务。5、康林沟:发源于梁园区谢集南,在睢阳区的季庄入忠民沟,与忠民沟一并入运河,全长5.85公里,其中睢阳区境内长度2.25公里,梁园区境内长度3.6公里,流域面积42平方公里,河道上现有桥梁8座,小型涵闸1座,河道控制宽度30米,是城区一条除涝河道。6、蔡河:位于睢阳区境内,发源于睢阳区新城办事处杨庄村(运河口),于谢河村汇入杨大河,城区内长度11公里,流域面积35平方公里,河道上现在桥梁8座,小型涵闸1座,河道控制宽度30米,是城区一条除涝河道。7、古宋河:发源于民权县崔庄,流经我市民权、宁陵、梁园区、睢阳区4个县区,于睢阳区的李口镇河里弯村汇入大沙河,全长73.22公里。城区内由睢阳区张大庆村至睢阳区南关待建闸,全长8.3公里,河道上现有桥梁12座 ,中型水闸1座,河道控制宽度147米,是城区引入黄河水的主要通道。8、东沙河:发源于梁园区李庄乡潘口集西北部黄河故道大堤南,流经梁园区、虞城县、夏邑县、永城市4个县市区,全长105.7公里。城区内从梁园区的双八西节制闸到沈牌坊闸,全长6.75公里,河道上现有桥梁4座,中型水闸1座,河道控制宽度93米,是一条防洪除涝河道。9、中水河:起源于开发区平台镇赵楼村,至睢阳区古宋乡杨楼村,东西走向,全长4.8公里,是一条新开挖的渠道,河道上现有桥涵19座,小型水闸1座,河道控制宽度40米,是民权电厂的一条供水渠道。1.3.4.2 市区水系规划情况表1.3.2商丘城市河道水域控制线控制表(引用自商丘市城市总体规划)河道名称市区长度流域面积现状标准规划指标备注kmkm2除涝防洪总控宽防洪标准底宽(m)边坡河深(m)河口宽(m)滩地宽(m)堤总宽(m)堤高(m)绿带宽(m)道路宽(m)包河110P3P20140P100401:33.56051521010运河240401:33.5608010景观河道古宋河184.4P5P10140P100201:33.5411015214.510万堤河12.9P5P20351:1.53.120.32.35蔡河(上)3.74P54071:2.52.520.54.75蔡河(下)6.8628P550P5081:32.724.25.97康林河42P560P50101:2.532510.57忠民河66.5P560P50111:33.53277东沙河140P1001:210引水渠100表1.3.3 水面率统计表名称水域控制线宽度(m)河流长度(m)面积(ha)古城湖267.5周商永运河6017525.1105.2 包河6027832.6167.0 古宋河4112658.451.9东沙河7417980.1133.1 忠民河3219208.661.5康林河258347.820.9万堤河20.38956.918.2 蔡河24.211073.526.8中水河265089.316.1 18米沟渠184546.68.226米沟渠265659.114.7 水面94水体总面积985.1规划面积16430规划水面率6.00%1.3.4.3中心城区生态水系规划中各主要水系控制示意(具体参见规划图集)古城湖:规划整合周边现有的水塘,增加水域控制线宽度,保证岸线形态完整,控制水面面积在267.5公顷,恢复古城湖与古城的“天圆地方”的格局。滨水绿化控制线控制到环湖路。周商永运河:周商永运河自西向东贯穿商丘中心城区,从凯旋南路到包河段为人工驳岸,其两侧都为自然河岸,部分河段已变成鱼塘,河道无堤防。规划采用疏浚策略,打通运河的内外部联系,解决城市的防洪排涝和生态、景观风貌系统化、完整化等问题。在运河局部放大地段串联运河周边的公共活动空间,营造城市的亲水、戏水空间,形成城市的客厅。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宽度为60米,将河道两侧的湿地和漫滩全部划入水域控制线范围。滨水绿化控制线控制一般到离运河最近的道路为止,实际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以图为准。包河:包河南北向贯穿商丘中心城区东部,承担城区70%的防洪排涝任务;在城区内以硬质人工驳岸为主。规划维护驳岸,加大两岸绿化面积,提高绿化品质。两岸布置休闲、娱乐、文化设施,使其成为商丘城市居民游憩场所。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为60米。在城区内滨水绿化控制线控制到两侧道路,局部地区增加三角形的绿地,实际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以图为准。古宋河:古宋河是城区引入黄河水的主要通道,城区内有部分人工驳岸,其余都为自然驳岸。规划加强河道两岸的建设管理,提高绿化品质。中下游城区内河道结合商丘古城保护和旅游开发规划要求,配置一些旅游设施,营造风景区的旅游观赏氛围。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宽度为41米。滨水绿化控制线到水域控制线的控制宽度在与周商永运河相交处以及流经南湖公园和宋国遗址公园地段滨水绿化控制线控制到河道两侧的一个街区,实际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以图为准。东沙河:东沙河从城区东北角穿城而过,全部为自然驳岸。规划清除占压河道的建筑,加强河道两岸绿化,为商丘城市营造一条绿化、生态廊道。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宽度为74米。滨水绿化控制线到水域控制线的控制宽度以以图为准,流经规划建成区的地段分别控制到黄河东路、沙河北路、沙河南路。忠民河:忠民河贯穿了商丘城区的西南部,主要担负市区西南部的除涝功能,为自然驳岸。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宽度为32米。滨水绿化控制线到水域控制线的控制宽度实际以图为准。康林河:康林河与忠民河基本平行,与忠民河一起组成商丘西部的主要景观轴线,除部分流经工厂区的地方为人工驳岸外,基本为自然驳岸。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宽度为25米。滨水绿化控制线到水域控制线的控制宽度实际以图为准。万堤河:万堤河是周商永运河的补水通道,也是城区北侧的排涝河道,流经城区的主要为人工驳岸。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宽度为20.3米。滨水绿化控制线到水域控制线的控制宽度实际以图为准。蔡河:蔡河是中心城区南部的一条除涝河道,其中南京路以北为暗渠,以南为宽窄不一的河道,主要是自然驳岸。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为24.2米。滨水绿化控制线到水域控制线的控制宽度实际以图为准。中水河:中水河是一条人工开挖的供水渠道,东西向沟通包河和蔡河,主要是人工驳岸,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26米。滨水绿化控制线控制到渠两侧道路,实际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以图为准。其他沟渠: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保留和拓宽部分沟渠,在宋城西路北侧延伸中水河以连通忠民河与蔡河。规划控制水域控制线15-26米。滨水绿化控制线到水域控制线的距离控制宽度为15-20米,实际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以图为准。2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河岸的自然形态研究2.1商丘河道和河岸的基本情况及问题2.1.1状态评价2.1.1.1区域水系概况(1)省域范围河南境内水系分属黄河、淮河、长江、海河四大水系。因受地形影响,大部分河流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山区,流经河南省的形式可分为4类:即穿越省境的过境河流;发源地在河南的出境河流;发源地在外省而在河南汇流及干流入境的河流;以及全部在省内的境内河流。(图2.1.1,图2.1.2)图2.1.2 市域水系分布图图2.1.1 省域水系分布图 (2)市域范围商丘地处淮河流域,全市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骨干河流有涡河、惠济河、沱河、黄河故道、浍河、大沙河、王引河7条。各河呈西北东南方向流向,大致平行相间分布。多属季节性雨源型,汛期遇大、暴雨,河水猛涨,洪峰显著,水位、流量变化很大。另外市域有一条人工开凿的河流周商永运河。黄河故道是流经商丘市域的主要河流,周边没有大型工矿企业,基本不受点源污染干扰,外加地势整体趋于平坦,水深较浅,在水源丰沛处形成了大量的湿地景观。黄河故道两岸现有大面积的防风固沙林带,茂密林带遍及村庄农田,但现状仍有局部土地沙化现象,尤其河道内沙化明显。商丘市周围有林七、吴屯、郑阁、石庄、王安庄五座黄河故道水库,位于黄河故道高滩地,其水源为黄河引水和降雨径流,沿线无工业区和市区,基本无污水排放源,水质较好。其中参与城市供水调节的有林七、吴屯、郑阁三座串联梯级水库,三座水库属中型水库。 图2.1.3 市区水系分布图(3)市区内部市区河道属涡河和浍河两个天然水系以及人工开挖水系(如图2.1.3)。涡河水系包括古宋河、蔡河、康林河、忠民河及古城湖。浍河水系包括包河、东沙河、万堤河。各河道基本呈西北东南方向流向,大致平行相间分布。人工开凿的河流有周商永运河与中水河 。A 涡河水系康林河全长5.85公里,流域面积42平方公里,是城区一条除涝河道。 忠民河全长17.16公里,流域面积65平方公里。忠民河贯穿了商丘市城区的西南部,主要担负着市区西南部的除涝任务。 古宋河发源于民权县境内黄河故道南岸大堤下,商丘境内全长73.22公里,城区内长8.3公里,该条河过境商丘市中心城区西南部,河道流向呈西北东南方向,是商丘市生活、生产用水以及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渠道之一,是城区引入黄河水的主要通道。蔡河城区内长度11公里,流域面积35平方公里,是城区南部的一条除涝河道,目前南京路以北河段为暗渠。 古城湖位于在商丘古城外围城郭以内,是拱卫并美化古城的城湖水体,面积112公顷。对城市的生态和景观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B 浍河水系包河发源于黄河故道南侧,商丘境内全长175公里。从北面环抱商丘城区,然后在市区东部南北纵向穿越而过,是商丘城区的最重要河道。城区内长度25.87公里,流域面积163平方公里。包河担负着城区70%的防洪排涝任务。 万堤河全长11.03公里,流域面积31平方公里,是运河补水的主要通道,亦为城区防洪河道。 东沙河东沙河发源于商丘市区北部黄河故道南岸,商丘境内总长度全长105.7公里,流域面积394.1平方公里。该河道位于商丘城市东部,流经城区东北部后,远离市区流向东南。城区内长度6.75公里,是一条防洪除涝河道。 C人工开凿河流周商永运河商丘境内全长225公里,人工开挖的一条河道。该运河东西横穿商丘市区。城区内长度14.4公里,流域面积45平方公里,是市区一条重要的景观河道。中水河全长4.8公里,是2008年新开挖渠道,是民权电厂的一条供水渠道。渠底宽12米,渠深3.5米,水深1.5米,边坡1:2,口宽26米,两岸留有6米的绿化带,工程于2008年11月竣工并通过验收,现工程还没有交付使用。2.1.1.2河道断面(1)河道断面结构图2.1.4 市区水系分布图河道的横断面由河槽、滩地以及河岸缓冲带三大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具有各自的特征和功能。A河槽图2.1.5典型自然滩地断面由于河道对两岸冲刷力不同,河槽的断面也不对称(图2.1.4),河床最深部位谷底线靠近受冲刷边坡,并局部形成深潭、浅滩、岛屿等多种变化,由此形成多种生境,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并形成了自然的多种景观空间。自然界的河槽具有丰富的变化,而在商丘市现有城市河道的建设中,大多数采用了一个所谓的标准断面来进行一整条河道或者很长一段的设计,这既不符合自然生态,又会使河道丧失丰富的景观。B滩地滩地位于河道两边,部分周期性地被水淹没。由于水的横向冲刷力会使得泥沙堆积形成自然堤(图2.1.5)。滩地具有干湿变化的不同状态,植物群落丰富,水生、陆生和两栖动物也适合在滩地生存,因此其生物多样性高,生产能力强。同时滩地又能起到蓄水、滞洪、过滤等作用,在防洪、净水方面意义重大。因此滩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在商丘城市河道的改造利用当中,许多滩地遭到破坏,尤其是高河滩,已无完存。C缓冲带缓冲带是指在河道一边或两边高地的一部分,构成高河滩和周边环境的过渡(图2.1.6)。它是生物迁徙的通道,也是容纳城市公共活动的场所。近年来,由于商丘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剧增,对于城市土地的利用已经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河道缓冲带往往被最大限度地布局了建筑或道路,河岸植被宽度变窄,这既影响了河道的自然景观,又不利于滨河生物的生存,也减少了市民休闲活动空间,同时加重了防洪压力,增大了风险。(2)河道断面形态图2.1.7 河岸不同类型的地形特征 河道断面的形成,与河流流经的地质结构和水流特性有关,而地表流是起着非常重要的外力作用。一般来说,由于河流的侵蚀和沉积,能够形成三种不同的河道断面形态(如图2.1.7)。初阶段(相当于上游段):以下蚀作用为主,地表起伏增大,河床坡度较大,河谷直,常形成“V”形峡谷;中期(相当于中游段):地形起伏变缓,河床坡度减小,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占主导地位,河谷加宽,横切面呈“U”形或阶梯状河谷河谷内常出现心滩、边滩、河漫滩各种形态的沉积地形。晚期(相当于下游段)地形平坦,河床坡度进一步变缓,河流测向摆动明显,形成大面积河漫滩地。商丘市规划区内地形平坦,微有起伏,地势西北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