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论文完整版.doc_第1页
马哲论文完整版.doc_第2页
马哲论文完整版.doc_第3页
马哲论文完整版.doc_第4页
马哲论文完整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大学生收入构成及消费结构分析摘要: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广西师范大学部分大学生消费状况作了抽样调查,并辅以一定的互联网调查,获得了大学生消费支出及影响消费支出的相关变量的样本数据。首先对所得的被调查者基本信息进行的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为了找出影响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最后,找出他们在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关键词: 大学生 收入 消费 分析我国在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掌握他们在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的消费情况,分析其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等的特点,对了解整个社会青年的消费趋势,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大学生的消费表面上是大学生的个人问题,但折射出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突破口。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的背景下,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新情况、新特点,认真总结大学生消费特点,正确分析特点形成的原因,然后提出引导大学生消费的对策,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大学生收入来源及消费状况数据整合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消费需求除了家庭收入和个人收入两个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鉴于调查的可行性,本文去除了次要因素,从大局上把握重要因素。1.学生来源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的在校本科生,大一、大二、大三约为1:1:1,具体数据如图表1所示。图表 1 学生基本情况统计表2.家庭月收入情况将收集到的家庭月收入数据为八个级别。3.学生生活费来源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有以下途径:父母、亲戚支助、助学贷款、勤工俭学以及其他等。 4.学生月生活费支出 将学生月生活费支出分七个档次:400元以下、400500元、500600元、600700元、700800元、800900元、1000元以上。5.学生各项支出排序学生各项支出包括:伙食费、服装费、书本资料及学习用品费、日用品费、娱乐休闲、上网费用、请客吃饭、通讯费、恋爱支出、其它费用等。二、大学生收入来源及消费状况分析 通过对部分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大学生收入构成及生活消费状况调查资料的统计整理,可得出目前广西师范大学部分大学生的收入来源和消费结构特点,主要结果如下:(一)、我校学生消费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于父母1、由家庭月收入情况表可知:被调查者中家庭月收入最低为500元以下的占1.7%;家庭月收入最高为3000元以上的占5.3%;家庭月收入所占比重最多的为12001500元,占31.3%。可见大学生家庭月收入中等占大部分。2、 调查显示(见学生生活费来源饼图),约87%的“大学生生活费”来源于自己的父母;而来源为亲戚支助也占约7%,来源为助学贷款及其他又占约2%:来源是勤工俭学的仅占2%。可见我校学生生活费的主要是来自于父母,勤工俭学仅占少部分。(二)我校学生月生活费支出存在不合理之处1、由学生月生活费支出表及学生各项支出排序表可知:学生月生活费支出大多集中在650元左右,属于合理范围;但各项支出排序却为服装费、伙食费、通讯费、日用品费占大头,学习费用仅占少部分,这说明我校学生月生活费支出不合理。三、大学生消费现状和结构存在问题与建议(一)、虽然理性消费是主流,但消费有不合理之处调查显示,近70%的大学生,每月消费基本在700元以下,按照食品支出300元/月,基尼系数0.4计,每月消费也在750元左右,基本上还是比较节省的。学习消费投入有所增加但比重过低,调查显示,有30%的学生月消费在700元以上,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比例,加上学费、寒暑假的花费,一个学生一年的花费要远超出12000元,毕竟学生的费用大都来自于家庭,说明大学生还存在过度消费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有朋友来往,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吃饭首选地点是饭馆,这与还没有自立的学生身份是不太相称的;部分男生女生交往费用也比较高,尽管交往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产生过大的费用却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消费个人私事论在大学生中有一定市场,认为钱在我的口袋里,不偷不抢的,我高兴怎么花就怎么花,别人谁也管不着,也管不了。甚至部分教师也不愿去干预、评价、引导学生的消费,认为只要学生的消费水平和家庭收入是相当的,就可以不去管他;认为追求高消费是人性的选择。目前大学校园内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大学生在恋爱方面的花费也着实不菲。情人节大捧的玫瑰、生日时精美的礼物、周末时逛街、看电影、吃饭、购物,任何带薪情侣们采取的拍拖方式,他们也一样都不会少。难怪常常有家长从孩子突飞猛进的花销中轻易窥破了青春的秘密。(二)改善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一些建议1、通过良好的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校园内各种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其消费观和消费行为也是如此。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高校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学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和校风的建设诱导学生主动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消费行为。因此,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与优良学风和校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广开勤工助学渠道大学生消费不尽合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轻易得到来自家庭的供给,在只管支不管收的体制下,消费总会存在偏差。从调查看,90%以上的学生希望勤工助学,这是一个好现象。学校应广开勤工助学的渠道,提供更多的助教、助研、助工岗位,积极组织学有余力的大学生走自立、自强、自助的道路。通过勤工助学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改善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同时,也可适当扩大奖、助学金比例,使更多学生受益。关注贫困生,作好勤工助学工作,不仅是高校的事情,还应调动社会、政府等各方面的力量,从而建立一个全社会都参与的资助贫困生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联为一体的大助学体系3、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和加强理财意识近年来,信用消费的形式和种类越来越多,信用消费也是大学生的热门话题之一。不但贫困生希望通过助学贷款度过难关,完成学业。就是非贫困生也有不少人希望通过贷款,以获得经济上的独立,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学业。但部分学生信用意识不强、恶意拖欠、即使有能力也不按时还款。于是不断增长的信用消费希望与大学生信用不佳的实际表现存在着明显的反差。因此,当前特别需要加强诚信教育,为大学生补上诚信这一课。首先,要普及信用知识,使大学生认识到信用不仅是一种品行,是人的一种素质,同时也是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同时还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其次,要确立若干行为规范和准则,从消费行为和观念上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如何加强理财能力是每个成员必须面对的问题,大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沉着应对,而其中理财生存是第一位的。目前来看,社会上对大学生高消费时有指责,尽管调查事实不是这样,但也存在一定的高消费,毕竟调查数据保守据多,一个高消费的学生往往在填表上是保守的,如果对大学生消费不引起重视,将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对大学生开设理财课程十分必要,尤其针对现在基本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不论学习哪门专业,大学生都应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对价值观的良性认识有助于正确人生观的形成,一旦良好的理财能力、健康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能正确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各学校都应该把大学生良好理财理念、健康消费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录大学生生活消费收支状况调查问卷1、您的年级: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2、您现在所学专业: 3、您的家庭月收入情况:A、500元以下 B、600800元 C、800元-1000元 D、1000元-1200元 E、1200元-1500元 F、1500元-2000元 G、2000元-2500元 H、3000元以上4、您的月生活费支出在:A、400 元以下 B、400-500 元 C、500-600 元 D、600-700 元 E、700-800 元 F、800-900 元 G、1000元以上5、您的生活费主要来源是:A、父母 B、亲戚资助 C、助学贷款 D、其他 (请注明)6、您平均每月的手机费为多少:A、20元以下 B、20-30元 C、30-40元 D、40-50元 E、50-70元F、70-100元 G、100-150元 H、150-250元 I、250元以上 7、您现在每月有盈余吗: A、没有 B、有,但不多 C、有很多 8、若有盈余您如何处理:A、存在银行 b、改善物质生活 c、购书等丰富精神生活9、您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主要标准是:A、以经济实惠为主 B、尽量追求高标准 C、兼顾实惠和高标准 10、在日常的衣食住行问题上,父母对您的一般态度是:A、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