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型式试验技术文件说明.doc_第1页
电梯型式试验技术文件说明.doc_第2页
电梯型式试验技术文件说明.doc_第3页
电梯型式试验技术文件说明.doc_第4页
电梯型式试验技术文件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75kg曳引式客梯型式试验技术文件资料(第一册)编制:_校对:_审核:_批准:_日期:_目录1、 概述2、 产品配置表3、 土建布置图4、 技术文件说明5、 设计计算书6、 机械部件型式试验证明、合格证7、 整梯部件图样目录1275kg曳引式客梯型式试验技术文件资料(第二册)编制:_校对:_审核:_批准:_日期:_目录1、 电梯产品合格证2、 电梯应急救援措施3、 安装自检报告4、 可靠性运行记录和总结5、 整梯电气原理图6、 电气元件型式试验证明、合格证7、 整改项说明资料1、 概述型式试验申请单位名称河南瑞普兰德电梯有限公司地址河南省许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阳光大道4843号电梯制造单位名称河南瑞普兰德电梯有限公司地址河南省许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阳光大道4843号样梯安装地址地址河南瑞普兰德电梯有限公司试验塔电梯基本参数电梯类别曳引式客梯电梯型号RBP-1000额定载重1275kg额定速度2.5m/s乘客人数17人行程128000mm服务层站数19/19/19轿厢自重1500kg对重质量2100kg拖动调速方式曳引式VVVF控制方式单台控制装置类型微机2、 型式试验样机主要技术参数及配置表产品品种曳引式客梯型号RBP-1000额定速度2.5m/s额定载重量 1275kg乘客人数17人适用环境密闭井道工作区域位置曳引机机房中控制柜机房中紧急操作屏机房中测试操作屏机房中曳引机曳引机型号PG3B整体结构型式永磁同步有齿轮制造单位柳州汉华驱动设备有限公司曳引轮节径480mm减速比5.857曳引机布置方式和位置有机房上置式紧急操作时打开制动器的方式手动打开电机型号PG3B制造单位柳州汉华驱动设备有限公司额定功率22KW额定转速583r/min 额定电压380v额定电流51.2A 额定频率48.5HZ绝缘等级F曳引悬挂系统悬挂绳数量712悬挂比1:1悬挂绳结构12NAT819S+FC1770 绕绳方式单绕拖动及控制系统控制柜型号RBL-C制造单位河南瑞普兰德电梯有限公司控制柜布置区域机房紧急和测试操作屏的位置机房调速器型号AVY4301-EBA2BR4制造单位西威控制器型号SM-01-F5021制造单位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控制装置微机调速方式交流变频调速控制方式集选通讯方式串行层门门锁型 号1L-32161制造单位宁波欧菱电梯配件有限公司轿门门锁型 号制造单位限速器型 号XS12A 2.5m/s制造单位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安全钳型 号AQ19制造单位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安全电路型 号SM-11-A制造单位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功能门开着情况下的平层和再平层控制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型 号JSQ2C制造单位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作用方式直接作用于钢丝绳缓冲器型号数量轿厢YH2/420,1只制造单位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对重YH2/420,1只制造单位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导 轨型号轿厢T89/B-R制造单位张家港市润立达电梯导轨有限公司对重TK5A制造单位张家港市润立达电梯导轨有限公司层门型式中分式轿门型式中分式轿厢尺寸200013502300井道尺寸25002000135270层/站/门数19/19/19提升高度128000mm4、技术文件说明4.1 机房、机器设备室及滑轮间总体要求(F2.1.1)机房布置图机房总体要求机房中的温度应保持在540,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25时),介质中无爆炸危险,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尘埃。机房供电电压波动应在7%范围内。机房应平整,门窗应防风雨,机房入口楼梯或者爬梯应设扶手,通向机房的通道应畅通,机房门应加锁。门的外侧应设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的标志。当机房地面高度不一且相差大于500m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并设置护栏。当机房地面有任何深度大于500mm,宽度小于500mm的凹坑或任何槽坑时,均应盖住。4. 2 通道(F2.1.2)通往机房和滑轮间的通道应: a)设永久性电气照明装置,以获得适当的照度; b)任何情况均能完全安全、方便地使用,而不需经过私人房间。应提供人员进入机房和滑轮间的安全通道。应优先考虑全部使用楼梯。 4.3 机房、机器设备室及滑轮间的强度和地面(F2.1.3)机房的强度和地面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对机房的强度和地面的要求:6.3.1.1 机房结构应能承受预定的载荷和力。机房要用经久耐用和不易产生灰尘的材料建造。6.3.1.2 机房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如抹平混凝土、波纹钢板等。本项目机房地板采用C20混凝土现场浇注成型,板厚度不低于100mm,满足承受6865Pa的压力;机房承重梁搁置支座采用C30素砼现浇且保持水平。承受强度满足电梯土建布置图的要求。4. 4 机房及机器设备室安全空间和维修空间(F2.1.4)机房安全空间维修空间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对机房安全空间和维修空间的要求:6.3.2.1 机房应有足够的尺寸,以允许人员安全和容易地对有关设备进行作业,尤其是对电气设备的作业。 特别是工作区域的净高不应小于2m,且: a)在控制屏和控制柜前有一块净空面积,该面积: 1)深度,从屏、柜的外表面测量时不小于0.70m; 2)宽度,为0.50m或屏、柜的全宽,取两者中的大者。 b)为了对运动部件进行维修和检查,在必要的地点以及需要人工紧急操作的地方(见12.5.1),要有一块不小于0.50m0.60m的水平净空面积;6.3.2.2 供活动的净高度不应小于1.80m。通往6.3.2.1所述的净空场地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50m,在没有运动部件的地方,此值可减少到0.40m。 供活动的净高度从屋顶结构梁下面测量到下列两地面: a)通道场地的地面;b)工作场地的地面。6.3.2.3 电梯驱动主机旋转部件的上方应有不小于0.30m的垂直净空距离。6.3.2.4 机房地面高度不一且相差大于0.50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并设置护栏。6.3.2.5 机房地面有任何深度大于0.50m,宽度小于0.50m的凹坑或任何槽坑时,均应盖住。本项目机房安全空间维修空间(示意图)如下:本样梯控制柜前的净工作区域为:800mm(宽)1168mm(深),满足国标关于为修空间要求;机房净高3900mm,曳引机上方安全距离2000mm,满足国标关于安全距离的相关要求(电梯驱动主机旋转部件的上方应有不小于0.30m的垂直净空距离)。机房地面无台阶,无任何凹坑凹槽。4. 5 机房和滑轮间门、检修活板门及其它开口(F2.1.5)机房检修活板门及其它开口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对机房检修活板门及其它开口的要求:6.3.3 门和检修活板门6.3.3.1 通道门的宽度不应小于0.60m,高度不应小于1.80m,且门不得向房内开启。6.3.3.2 供人员进出的检修活板门,其净通道尺寸不应小于0.80m0.80m,且开门后能保持在开启位置。 所有检修活板门,当处于关闭位置时,均应能支撑两个人的体重,每个人按在门的任意0.20m0.2m面积上作用1000N的力,门应无永久变形。 检修活板门除非与可收缩的梯子连接外,不得向下开启。如果门上装有铰链,应属于不能脱钩的型式。 当检修活板门开启时,应有防止人员坠落的措施(如设置护栏)。6.3.3.3 门或检修活板门应装有带钥匙的锁,它可以从机房内不用钥匙打开。 只供运送器材的活板门,只能从机房内部锁住。6.3.4 其他开口 楼板和机房地板上的开孔尺寸,在满足使用前提下应减到最小。 为了防止物体通过位于井道上方的开口,包括通过电缆用的开孔坠落的危险,必须采用圈框,此圈框应凸出楼板或完工地面至少50mm。 本样梯的机房门尺寸为1200mm2100mm,其开门方式为:向外开启。本机房门其功能上和强度上均能满足国标要求。曳引钢丝绳的出线孔,限速器钢丝绳出线孔及随行电缆出口,均高出地面50mm,满足国标要求。4. 6 机房及机器设备室通风、照明、电源插座和起吊设施(F2.1.6)机房通风、照明、电源插座和起吊设施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对机房通风、照明、电源插座和起吊设施的要求:6.3.5 通风 机房应有适当的通风,同时必须考虑到井道通过机房通风.从建筑物其他处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直接排入机房内。应保护诸如电机、设备以及电缆等,使它们尽可能不受灰尘、有害气体和湿气的损害。6.3.6 照明和电源插座机房应设有永久性的电气照明,地面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 lx。照明电源应符合13.6.1的要求。在机房内靠近人口(或多个入口)处的适当高度应设有一个开关,控制机房照明。 机房内应至少设有一个符合13.6.2要求的电源插座。6.3.7 设备的搬运 在机房顶板或横梁的适当位置上,应装备一个或多个适用的具有安全工作载荷标示(见15.4.5)的金属支架或吊钩,以便起吊重载设备(见0.2.5和0.3.14)。本样梯机房设置采光窗,换气扇,照明和电源插座,满足机房采光不低于200lx的需求。机房设置吊钩,承载2吨。4. 74.9 滑轮间安全空间及维修空间、门及检修活板门及其他开口、照明、电源插座和停止装置(F2.1.7F2.1.9)本项目仅1个滑轮,无说明410 井道围堵(F2.2.1)本项目为全封闭井道,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对封闭井道的如下要求:5.2.1.1 全封闭的井道建筑物中,要求井道有助于防止火焰蔓延,该井道应由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 只允许有下述开口: a)层门开口; b)通往井道的检修门、井道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的开口; c)火灾情况下,气体和烟雾的排气孔; d)通风孔; e)井道与机房或与滑轮间之间必要的功能性开口; f)根据5.6,电梯之间隔板上的开孔。本样梯井道开设层门开口;层间距不大于11m,不含检修门;机房地面开设曳引绳出线孔,限速器出线孔,随行电缆出线孔,符合的国家标准关于井道的要求。4.114.13 井道壁上的门(检修门,井道安全门,检修活板门)(F2.2.2.1F2.2.2.3)本样梯井道共19层19站,每层均开设层门,层间距不大于11m,不含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及检修活板门。4.14 井道壁和井道顶板的强度(F2.2.3)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对井道壁的强度有如下要求:5.3.1.1 为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井道壁应具有下列的机械强度,即用一个300N的力,均匀分布在5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垂直作用在井道壁的任一点上,应: a)无永久变形; b)弹性变形不大于15mm。井道整体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成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C30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1N/mm2,设计值为14.3N/mm2,大于电梯井道国家标准要求300N/500mm2=0.6N/mm2。井道壁厚度200mm,机房顶板厚度100mm,承载能力大于国标相关要求。4.15 底坑地面的强度(F2.2.4)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对底坑的强度有如下要求:5.3.2.1 底坑的底面应能支撑每根导轨的作用力:由导轨自重再加安全钳动作瞬间的反作用力(N)。5.3.2.2 轿厢缓冲器支座下的底坑地面应能承受满载轿厢静载4倍的作用力。F=4gn(P+Q)本样梯自重P=1500kg,载重Q=1275kg,底坑地面需承载力:F=49.8(1500+1275)=108780N底坑面积为:S=2.5m2.0m=5m2底坑需承受的平均压强为:P=F/S=108780/5=21756Pa井道整体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成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C30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1N/mm2,设计值为14.3N/mm2,而底坑所需承受的压强约为22000Pa,约等于0.022N/mm2。现场C30混凝土厚度500mm,故满足使用要求。4.16层门护脚板的要求(F2.2.5)层门地坎距井道前壁的距离为85mm。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对层门护脚板有如下要求:5.4.3 每个层门地坎下的电梯井道壁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形成一个与层门地坎直接连接的垂直表面,它的高度不应小于1/2的开锁区域加上50mm,宽度不应小于门入口的净宽度两边各加25mm。 b)这个表面应是连续的,由光滑而坚硬的材料构成。如金属薄板,它能承受垂直作用于其上任何一点均匀分布在5cm2圆形或方形截面上的300N的力,应:1)无永久变形; 2)弹性变形不大于10mm。 c)该井道壁任何凸出物均不应超过5mm。超过2mm的凸出物应倒角,倒角与水平的夹角至少为750。 d)此外,该井道壁应: 1)连接到下一个门的门楣;或 2)采用坚硬光滑的斜面向下延伸,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至少为60度,斜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应小于20mm。本公司护脚板的宽度尺寸为开门宽度+50,满足国标宽度尺寸要求,开锁区域为620mm,则护脚板垂直面的尺寸为620/2+50=360mm,满足国标垂直面尺寸要求。护脚板的尺寸图如下:材料选择冷轧钢板1.5-Q235-A,护脚板上侧采用5-M5螺钉与铝地坎固定,下侧采用3-M5螺钉将护脚板与3个地坎支架分别支撑连接。满足关于护脚板强度能承受垂直作用于其上任何一点均匀分布在5cm2圆形或方形截面上的300N的力,应:1)无永久变形;2)弹性变形不大于10mm的要求。4.17 井道照明(F2.2.6)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对井道照明有如下要求:井道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装置,即使在所有的门关闭时,在轿顶面以上和底坑地面以上1m处的照度均至少为50 lx。本样梯井道照明设置:在底坑检修盒和轿顶检修箱上设置电压36v功率60W灯泡,满足对轿顶和底坑关于照度均至少为50 lx的要求。距井道最高和最低点0.50m以内各装设一盏灯,再设中间灯,中间灯的间距为每隔7米设置一盏。灯的均为电压36v功率60W。4.18底坑下部空间的防护(F2.3.1)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对底坑下部空间的防护有如下要求:5.5 位于轿厢与对重下部空间的防护如果轿厢与对重之下确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井道底坑的底面至少应按5000N/m2载荷设计,且:a) 将对重缓冲器安装于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b) 或对重上装设安全钳。本项目电梯底坑采用C30混凝土浇灌,强度大于5000N/m2的国家标准要求。本项目电梯底坑下不存在有人到达的空间。4.19 对重运行区域的防护(F2.3.2)因底坑深度2100mm,对重压实缓冲器后,净空间高度不大于2.5m。所以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对对重运行区域的防护的如下规定:5.6.1对重(或平衡重)的运行区域应采用刚性隔障防护,该隔障从电梯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0m处向上延伸到至少2.50m的高度。 其宽度应至少等于对重(或平衡重)宽度两边各加0.10m。 如果这种隔障是网孔型的,则应该遵循GB l2265.11997中4.5.1的规定。 特殊情况,为了满足底坑安装的电梯部件的位置要求,允许在该隔障上开尽量小的缺口。本公司设计的对重防护隔障说明如下:对重运行区域防护采用对重底坑栅栏。对重底坑栅栏由3个对重栅栏(材料为1.2-Q235钢板)和12个箍脚组成,每个对重栅栏高800mm,第一个对重栅栏离底坑地面不大于300mm,箍脚长度与平衡块之间的水平运动间隙为35mm。可完全满足国家标准关于对重的防护要求。本公司设计的对重防护隔障如下图所示。4.20通井道内不同电梯之间的防护(F2.3.3)本项目电梯为井道中只安装一台电梯,本条款对于本台电梯不适用。4.21轿厢与对重间的距离(F2.3.4)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11.3对轿厢与对重的间距规定如下:11.3 轿厢及其关联部件与对重(或平衡重)及其关联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本项目轿厢的最外沿为轿壁外折边,对重最外延为对重块外沿,轿壁外侧据对重护网为最小距离。由本梯土建布置图可计算出为82.5mm(见2.22项附图);满足国家标准关于对重与轿厢之间的运行距离不小于50mm的规定。4.22井道内表面与轿厢部件间的距离(F2.3.5)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对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如下规定:11.2.1电梯井道内表面与轿厢地坎的水平距离 电梯井道内表面与轿厢地坎、轿厢门框架或滑动门的最近门口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0.15m。11.2.2 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35mm。11.2.3 轿门与闭合后层门的水平距离,或各门之间在整个正常操作区间的通行距离,不得大于0.12m。本项目电梯井道内表面与轿厢地坎的水平距离为115mm,滑动门与最近门口边缘的水平距离为127mm。符合GB7588-2003中的11.2.1条所述电梯井道内表面与轿厢地坎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0.15m。本项目电梯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为30mm。符合GB7588-2003中的11.2.2条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35mm的规定。本项目轿门与闭合后层门的水平距离为53mm。符合GB7588-2003中的11.2.3条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0.12m的规定。具体距离如下图示意:4.23 对重压在缓冲器上的顶部空间和尺寸(F2.4.1.1) 见计算书第12页4.24 对重导轨的空行程(F2.4.1.2)见计算书第13页4.25 强制驱动电梯的顶部空间(F2.4.2)本项目为曳引式驱动4.26 底坑地面及通道的要求(F2.4.3)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对底坑底面及通道的如下规定:5.7.3.1井道下部位应设置底坑,除缓冲器、导轨座以及排水装置外,底坑底部应光滑平整,底坑不得作为积水坑使用。在导轨、缓冲器、栅栏等安装竣工后,底坑不得漏水或者渗水。5.7.3.3除层门装置外,如果没有通往底坑的其他通道,为了便于检修人员安全进入底坑,应在底坑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装置,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的空间。本项目为在地上1楼设置底坑,地上1楼层高7000mm,其中砖混高度4600mm,上层采用C30混凝土浇灌,有防水及保护层,底坑底面平整,无积水坑。本项目除层门外,没有进入底坑的其他通道,特在层门旁设置进入底坑的爬梯,方便检修人员进出。4.27 底坑空间尺寸(F2.4.4)见计算书第13页4.284.31 曳引条件、悬挂装置安全系数、绳轮与钢丝绳直径之比、导轨计算(F2.5.1F2.5.4)分别见计算书第4页、第9页、第9页、第18页4.32 卷筒放绳角计算(F2.5.5)本项目无卷筒4.334.36 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计算(F2.5.6.1F2.5.6.3)分别见计算书第24页、第22页、第23页、第6页4.374.38 轿厢有效面积、通风面积计算(F2.5.7.1F2.5.7.2)分别见计算书第10页、第14页4.39 超面积载货电梯附加计算(F2.5.8)本项目为乘客电梯,面积未超标4.40 垂直滑动门悬挂系统计算(F2.5.9)本项目为水平滑动自动门。4.41 剪切危险的防护设计(F2.6.1)本项目厅、轿门平面度,垂直度要求如右图(单位mm):表面光洁、平整,不存在大于3mm的凹进或凸出部分,层门三角锁凸出层门表面1mm3mm,满足标准要求。4.42 水平滑动自动门的动能(F2.6.2)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对水平滑动门的如下规定:7.5.2.1.1.2层门及其刚性连接的机械零件的动能,在平均关门速度下的测量值或计算值不应大于10J。层门、轿门门扇撞击能量计算经专用工具测量,读出撞击瞬间的刻度值,L=0.02m,根据公式E=1/2KL2,-k为弹簧倔强系数(25N/mm);E=1/2KL2=0.5x25x103x(0.02)2=5J10J满足标准要求。4.43 开锁区域(F2.6.3)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对底坑底面及通道的如下规定:7.7.1在用机械方式驱动轿门和层门同时动作的情况下,开锁区域可增加到不大于层站地平面上下的0.35m。本项目层门锁区域如上图所示,为层站地平面上下的0.28m0.35m,满足标准要求。4.44 门导向装置结构(F2.6.4)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对门导向装置的如下规定:7.4.2.1 层门的设计应防止正常运行中脱轨、机械卡阻或行程终端时错位。由于磨损、锈蚀或火灾原因可能造成导向装置失效时,应设有应急的导向装置使层门保持在原有位置上。7.4.2.2 水平滑动层门的顶部和底部都应设有导向装置。 本项目厅门及轿门底部导向装置如下图示意:本项目门地坎和门靴是门的辅助导向组件,与门导轨和门滑轮配合,使门的上,下两端(对于垂直滑动门而言是左右两边)均受导向和限位。门在运动时。门靴沿着地坎槽滑动。有了门靴,门扇在正常外力作用下就不会倒向井道。能防止层门在正常运行中出现脱轨,卡阻或行程终端时错位的情况。本项目门靴有三层,内层为钢板,中间为尼龙,外层包裹氯丁橡胶,如果磨损、锈蚀或火灾原因可能导致导向装置失效,内层钢板仍能使层门在上述情况下保持在原有位置上。不需额外设置应急导向装置。本项目厅门及轿门顶部导向装置如下图示意:每扇门顶部通过2件M8X16的螺栓与层门(门机)的左、右门吊板连接为一体。门开启、关闭过程中,门导轨和门滑轮配合,对门吊板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门吊板运动带动门板运动,起到导向作用。综上可知:本项目层门及轿门上、下部均有导向装置,满足标准要求。4.45 轿门与层门间的水平间距(F2.6.5)本条见4.22。4.464.47 安全电路、安全回路、控制回路、主回路、制动器回路(F2.7.1F2.7.2)见电气说明资料。4.48 机械安全部件(F2.8.1)本项目机械安全部件含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层门门锁装置、曳引机等。具体参数见安全部件型式试验报告及型式试验合格证书。4.49 电气安全部件(F2.8.2)见电气说明资料。4.504.51 主要部件型式试验报告、其它零部件质量证明或检验、实验报告(F2.9F2.10)本项目机械部件型式试验报告有:绳头组合、轿厢导轨、对重导轨、玻璃轿壁、钢丝绳等。 4.52 可靠性运行记录和总结(F2.11)见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