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严羽和南宋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一节 南宋的诗文理论批评,江西诗派的诗论到了南宋有了新的发展,由比较规矩、死板的诗法论变为比较自由、灵活的“活法”论,其代表人物是吕本中。,一、吕本中紫微诗话童蒙诗训 1、“活法”,夏均父集序:“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是道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知是者,则可以与语活法矣。” 吕本中的“活法”论,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要把苏轼和黄庭坚在法度问题上不同主张互相融合起来。,2、“悟入”,与曾吉甫论诗第一帖“楚辞、杜、黄,固法度所在,然不若遍考精取,悉为吾用,则姿态横出,不窘一律矣。如东坡、太白诗,虽规摩广大,学者难依,然读之使人敢道,澡雪滞思,无穷苦艰难之状,亦一助也。要之,此事须令有所悟入,则自然度越诸子。悟入之理,正在工夫勤惰间耳。如张长史见公孙大娘舞剑,顿悟笔法。如张者,专意此事,未尝少忘胸中,故能遇事有得,遂造神妙;使他人观舞剑,有何干涉。非独作文学书而然也。” 童蒙诗训“作文必要悟入处,悟入必自工夫中来,非侥幸可得也。如老苏之于文,鲁直之于诗,盖尽此理也。”,二、朱熹,南宋最著名的理学家。晦庵诗说是其弟子陈文蔚辑录而成。清朱玉,朱熹十六代孙,辑有清邃阁论诗。此外,影响较大的有诗集注楚辞集注韩文考异等。,1、“文便是道”,朱子语录:“道者,文之根本;文着,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认为文和道是密不可分的,道是根本,文是枝叶。他曾批评韩愈的“文以明道”是“裂道与文以为两物”,说明他还是比较重视文的。这和周敦颐提出的“文以载道”、二程的“作文害道”的思想是有区别的。,2、对“赋、比、兴”的解释,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三、陆游,陆游在示儿诗中说:“文能换骨余无法,学但穷源自不疑。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说明陆游对江西诗派是有所继承的,但又在示子遹中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题萧彦毓诗卷后“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都认识到诗歌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对江西诗派又有所突破。他在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一诗很形象地描绘了自己中年在南郑一带从军的经历对创作所发生的影响。(见教材第173174页),四、杨万里,号诚斋,江西吉水人,有诚斋诗话。他在江湖集序中说:“予少作有诗千余篇,至绍兴壬午七月皆焚之,大概皆江西体也。”可见先学习江西诗派,后认识其弊端而反省批判之。,1、提倡师法自然,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陆游偏重在与国家民族存亡休戚相关的重大社会内容,而杨万里侧重在清新秀丽的自然山水景物和富有生活气息的普通悲欢际遇。,2、主张含蓄不尽,诚斋诗话中说:“诗已尽而味方永,乃善之善也。”颐庵诗稿序云:“夫诗,何为者也?尚去其词而已矣。曰:善诗者去词。然则尚其意而已矣。曰:善诗者去意。然则去词去意,则诗安在乎?曰:去词去意,而诗有在矣。” 所谓“去词去意”,即是要不拘泥于词和意,而要在创造具有含蓄不尽,超绝言象的深远意境。,第二节 严羽的沧浪诗话,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认为“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最有系统之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诗话形式探讨诗歌艺术理论进入更自觉的阶段。” 严羽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说:“仆之诗辨,乃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之论。其间说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刽子手。以禅喻诗,莫此亲切。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李、杜复生,不易吾言矣。”,一、“妙悟”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诗辨)禅宗的“妙悟”,其特点是以心传心,是不可言传的,只能自己心里去体会,体验,感受,带有较强的直觉色彩,如五灯会元记载:“世尊(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属摩可迦叶。”,释义:,严羽所谓“悟”实际上是指一种直觉跃迁式的艺术思维方式,而“妙悟”“透彻之悟”是指对诗歌创作规律的顿时领悟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在这种艺术思维过程中,审美判断力和艺术知解力得到突然提升,犹如禅宗悟道,顿见诗性的本原真相,即时去蔽以至于澄明。,二、“别材、别趣”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诗辨)这是针对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不良倾向而提出的。这涉及到诗与学、诗与理的关系问题。学问很好,析理亦精,但未必就能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严羽说:“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就是典型例子。,三、“兴趣”说,他在诗辨中说:“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严羽论诗的核心,他的诗学思想显然受到晚唐司空图等人的影响,他所说的“兴趣”和司空图所说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意思相近,都是指诗歌的审美特征。,附录:,王运熙先生说严羽所说的“兴趣”说有三个要素:一是抒情,所谓“诗者,吟咏情性也。”;二是要真实感受和具体形象;三是要含蓄和自然浑成。(中国古代文论管窥),四、“盛唐气象”,他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说:“盛唐之诗,雄深雅健,仆谓此四字,但可评文,于诗则用健字不得。不若诗辨雄浑悲壮之语,为得诗之体也。毫厘之差,不得不辨。坡、谷诸公之诗,如米元章之字,虽笔力劲健,终有子路事夫子时气象。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其不同如此。”,附录:,余恕诚先生唐诗风貌说:“盛唐诗歌的主要风貌特征是什么呢?似以严羽说得比较好,笔力雄壮,气象浑厚八个字能够概括盛唐诗 歌风貌。”“笔力雄壮,气象浑厚,是指盛唐诗歌给人以充实饱满,旺盛有力之感。元气内充,真力弥满,使作品精彩动人,具有整体的生命意义而难以句摘。”,第三节 宋代的词论 一、娱宾遣兴,五代欧阳炯花间集序“则有绮筵公子,锈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绵;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 北宋嘉祐三年陈世修作的阳春集序“公(冯延巳)以金陵盛时,内外无事,朋僚亲旧,或当宴集,多运藻思,为乐府新词,俾歌者依丝竹而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也。” 晏几道乐府补亡集自序中说:“往者浮沉酒中,疾世之歌词不足以析醒解愠,试续南部诸贤绪余作五、七字语,期以自娱。不独叙其所怀,兼写一时杯酒间闻见所同游者意中事。 ”,二、言志卫道,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记载,程颐“偶见少游,问天若知也和天也瘦,是公词否?少游意伊川称赏之,拱手逊谢。伊川云:上穹尊严,安得易而侮之?”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云:“坡、谷极称少游,而伊川以为亵渎,莘(刘挚)以为放泼。半山惜耆卿谬其用心,而范蜀公(范缜)晚喜柳词,客至则歌之。余谓坡、谷怜才者也,半山、伊川、莘老卫道者也;蜀公感熙宁、元丰多事,思至和、嘉祐太平者也。今诸公贵人,怜才者少,卫道者多。”,三、婉约派词论,陈师道后山诗话“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惟柳七、黄九尔,唐诸人不迨也。” 李清照论词“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耶?”“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四、豪放派词论,胡寅题酒边词“柳耆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不可复加。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第四节 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金代在北方和南宋对峙,至王若虚、元好问,才有文学理论批评,其思想具有北方特色,比较注重内容的充实,但亦颇杂“幽并之气”。元代主要继承南宋但亦吸收了金代的一些思想,同时这个时期戏曲和小说理论也开始发展起来。,一、金代文学批评 1、王若虚(11771246),王若虚,字从之,号滹南遗老。有滹南诗话三卷和文辨四卷。曾任金翰林直学士,金亡不仕。其诗学思想主要是“贵自得”:他在诗话中说“古之诗人,虽趣尚不同,体制不一,要皆出于自得,至其词达理顺,皆足以名家,何尝有以句法绳人哉?鲁直开口论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处,而门徒亲党以衣钵相传,好称法嗣,岂诗之真理也哉?”论诗诗亦云“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已觉祖师低一著,纷纷法嗣复何人?”,2、元好问(11901257),元好问,字裕之,好遗山。曾任金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由金入元,金亡不仕。著有遗山集,金史本传云:“其诗奇崛而绝雕刻,巧缛而谢绮丽。五言高古沉郁,七言乐府不用古题,特出新意,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其长短句揄扬新声,以写恩怨者,又数百篇。兵后,故老皆尽,好问蔚为一代宗工,四方碑板铭志尽趋其门。”金亡后,编有中州集,为金代文学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其诗学思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的论诗绝句三十首中。,元好问的诗学思想:,(1)诗歌是人的元气自然流露,应当体现人真情实感。“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2)比较喜欢有英雄气概的作品,“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3)主张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秀丽而无雕琢之弊。“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二、元代文学批评 1、方回(12271307),方回,字万里,号虚谷,歙县人,和朱熹同乡,四库全书总目桐江续集提要云“学问议论,一尊朱子,崇正辟邪,不遗余力。”由宋入元。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其诗学思想重江西诗派,又有所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提出“一祖三宗”说:“古今诗人,当以老杜,山谷、后山,简斋四家为一祖三宗,余可预配飨者有数焉。”崇尚“格高”,“诗先看格高而意又到,语又工为上。”格高,指纯正的思想内容和老成的艺术境界之融合。,2、张炎(12481320?),张炎,字叔夏,号玉石,是宋末元初著名词人。词学著作词源是他晚年所著。他虽是格律派词人的理论代表,但他同时也重视词的意境创造,特别讲究“清空”和“意趣”。“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此清空质实之说。”,“清空”释义:,在词的风格上,清空之词,古雅峭拔,自然流畅,质实之词则凝涩晦昧,雕琢堆砌;在词的构思上,清空之词,想象丰富,神奇幻妙,质实之词,从实构建,质朴具体;在词的形象塑造上,清空之词,重在神理超越,质实之词,则泥于形质。,附录:,刘永济论词卷下云:“清空云者,词意浑脱超妙,看似平淡,而意蕴无穷,不可指实。其源盖出于楚人之骚,其法盖由于诗人之兴,作者以善觉,善感之才,遇可感可觉之境,于是触物类情而发于不自觉者也。唯其如此,故往往因小可以见大。即近可以明远。其超妙其浑脱,皆未易以知识得,尤未易以言语道,是在性灵之领会而已。严沧浪所谓水中之月,镜中之象是也。”,三、金元小说批评,罗烨(宋末元初人,生卒年不详),著醉翁谈录二十卷,系传奇、话本小说集。但其中小说引子、小说开辟两篇是比较全面地总结了话本小说创作经验的理论文章。在我国小说理论批评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小说开辟中说:“夫小说者,虽为末学,尤务多闻。非庸常浅识之流,有博览该通之理。幼习太平广记,长攻历代史书。烟粉奇传,素蕴胸次之间,风月须知,只在唇吻之上。夷坚志无有不览,琇莹集所载皆通。动哨、中哨,莫非东山笑林;引倬、底倬,须还绿窗新语。论才词有欧、苏、黄、陈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防宣教面试题及答案
- 气象类面试题及答案
- 农业专家面试题及答案
- 2026届广东省梅州市蕉岭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蘑菇街面试题及答案
- 面试幼师面试题及答案
- 面试题及答案滴滴
- 美业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各类合同范本】商业综合体装修工程施工合同
- 2025涉外货物运输保险合同范本
- 清运小区垃圾合同范本
- 2025年西藏自治区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
- 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徐州市联盟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数学试卷
- 智能洗衣机技术解析与应用展望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网络直播与运营》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防台防汛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双方解除劳动合同转为合作关系协议8篇
- 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案例分析
- 网络文学IP产业链全景图:2025年全产业链开发与价值实现深度报告
- 2024年医院财务预算编制方案
- 2025-2030二手车交易平台用户行为分析及市场拓展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