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鉴赏描写手法专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杨 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 西京:唐朝都城长安。牙璋:古代皇帝调兵的符信。凤阙:皇宫的代称。龙城:匈奴名城,泛指敌方要塞。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1)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作简要分析。答: 三个动词描写了三幅典型的画面。一个“照”字写出了敌军入侵之急,这激起了“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一个“辞”字写出了“书生”辞别朝廷,告别家人,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的情景。一个“绕”字,写出唐朝的军队把入侵的敌军紧紧地包围起来,一场激战就在眼前的情景,也表现了英雄的气概。三个动词高度概括,生动地描写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语言准确、凝炼。(2)第三联描写战斗的情景,诗人是从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的?试作简要赏析。答:_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绝 句石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 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1)抒发深沉的乡思旅愁,是古往今来诗歌的常见主题,然而石 的这一首绝句在写法上却力求新巧,读来情感突出,诗意盎然。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答:为了避免抒情空洞干瘪,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羁旅之愁,而是触物起兴,借杨花之随风漂荡、不能自主,比拟自己往来赴任,离别家园。化虚为实,把羁旅愁思溶化在具体的形象之中,读来情感突出,诗意盎然。另外,诗人不仅将自己的转徙生涯和飘荡的杨花作比,而且还要比出程度高低。“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结构上递进一层,使离情旅愁得到有力反衬,更显深切感人。(2)诗歌在刻画杨柳的形象上,亦有独到之处,请以开头两句为例作简要赏析。答:_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蔺相如墓宋范成大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酾酒奠疏林。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咏蔺相如明高启危计难成五步间,置君虎口幸全还。世人莫笑三闾懦,不劝怀王会武关。注:乾道六年(1170)秋,范成大于奉命使金,途经已陷入金人手中的邯郸,写下此诗。首诗歌在写法和感情倾向上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写法_感情倾向:范诗写面对着如当年的秦赵对峙一样的局势,决心以蔺相如为榜样,大义凛然,宁死也要保全国体。高诗意在吟咏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的功绩,以赞颂蔺相如的神勇。4、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枕上作 陆游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注】。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注】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1)颔联在景物描写上用了什么手法?简析其作用?答:_(2)从颈联和尾联可看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诗人早年希望能够为国效力,然而报国无门;晚年希望学得长生之术,而又自知不能;遂生归隐之心(就产生逍遥江湖纵情山水的想法),从中可见内心的愤激之情。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方干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注:这首诗,是诗人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泛觞:是一种游戏。(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景物有什么技巧?答:_(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扣诗题“旅次”(或呼应首联的“非我有”,或“故山”)。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折桂令过多景楼周文质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本曲在景物描写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答:_人别层楼,我宿孤舟这两句写的是一个怎样的情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 描写了送别人凭高而望尽天涯,我远走他乡而夜宿孤舟的情境。抒发了作者的思念之情。本曲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答: 采用了反衬及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这位出游的主人公从舟中远观到了一派壮美幽丽之景。当低下头来细想时才感觉自己已是孤单一人行走在江中,浓浓思念之情溢于言外。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1)这首词描写了钱江涌潮的壮丽景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答:_(2)请简要分析词中的“弄潮儿”形象。钱江潮水排空而来,汹涌澎湃,弄潮儿却在惊涛骇浪中踏浪立涛、履险如夷,连手中的红旗都未被打湿,表现出英勇无畏、奋力拼搏的豪迈气概。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 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1)词的上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景的?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对此作简要说明。答:_(2)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从表面上看,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失落情绪。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雨 陈与义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答: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答:_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答:_(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1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5分)幽居初夏 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2分)答:_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答:_(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4分)答: 既有对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整体护理评估
- 《谁的本领大》白板课件
- 《诫子书》及其课件
- 护理查房技巧与方法
- 《诗经·采薇》节选教学课件
- 数独游戏课程
- 虚拟语气表格讲解
- 生产跟单技巧的培训
- 事业单位审计课件
- 《舍不得这棵树》课件
- 第二十四届上海市青少年计算机创新应用竞赛 python校内选拔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册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传染病防治法》综合培训试题(附答案)
- 储能电站项目实施方案
- 墙布工厂工程定制方案(3篇)
- 2025年工勤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难点解析
- 电力监理劳务合同范本
- 2025河北工勤人员技师考试消毒员训练题及答案
- 2025年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鲜的牛肉采购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