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件02第一章PN节.ppt_第1页
模电课件02第一章PN节.ppt_第2页
模电课件02第一章PN节.ppt_第3页
模电课件02第一章PN节.ppt_第4页
模电课件02第一章PN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PN结(PN junction),在一块N型半导体(或P型),用杂质补偿的方法掺入一定数量的三价元素(或五价元素)将这一部分区域转换成P型(或N型),则在它们的界面处便生成PN结。,PN结是晶体二极管及其它半导体的基本结构,在集成电路及其元、器件中极其重要。,(1)PN结的形成,在N区靠近界面处留下正离子,P区生成负离子;,P型半导体中空穴(多子)向N区扩散,这些载流子一旦越过界面,与N区电子复合,,实际上PN结的宽度是很小的,只有m量级,空间电荷区,空间电荷区,最终,当漂移和扩散达到动态平衡,PN结即形成。这时,再没有净的电流流过PN结,也不会有净的电荷迁移。,2 PN结的特点,(1)空间电荷区的宽度决定于杂质浓度。,杂质浓度越高,空间电荷区越薄,(2)空间电荷区是非中性区。,PN节有内建电位差,P区为负,N区为正,界面处为零,(接触电位差或内建电位差),PN节的内建电位差,UT =kT /q(热力学电压)常温下(T300K) UT =26mV,一般 硅(Si)PN结的内建电位差U=0.60.8V ; 锗(Ge)PN结的内建电位差U=0.20.3V。,即势垒阻碍了扩散运动,故PN结(空间电荷区)也称为势垒区或阻挡层,PN结(空间电荷区)内由于有大量的不能移动的离子,是载流子不能停留的区域,可以认为PN结(空间电荷区)内的载流子在PN结形成过程中已被近似“耗尽”完毕,故PN结(空间电荷区)又称为耗尽层,结内载流子数远小于结外的载流子数,在PN结两端外接直流电压称为偏置,,泛指在半导体器件上所加的直流电压和电流,1正向偏置的PN结,若PN结外加直流电压使P区接高电位,N区接低电位,称PN结正向偏置,简称正偏。,由于结内的载流子数远小于结外P区和N区的载流子数,,故PN结相对于结外的P区和N区而言是高阻区,外加电压U几乎完全作用在结层上,内建电场,空间电荷区,内建电场,空间电荷区,势垒高度,122 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这使得结层内的电位差减小为(U-U),U,U,U,U,U,U,PN结导通,正向电流 ID,U U,2反向偏置的PN结,当外加电压使P区接低电位,N区接高电位,则称PN结反向偏置,简称反偏,空间电荷区,I反不变,IS反向饱和电流,反向电流远小于正向电流,即ID|IS|,当忽略IS不计时,通常可以认为,反偏PN结是截止(不导通)的。,另外,该电流是温度的敏感函数,是影响PN结正常工作的主要原因。,本征半导体中含有什么载流子,1杂质半导体分为( )型和( )型。自由电子是( )型半导体中的多子。空穴是( )型半导体中的少子。,2杂质半导体中的少子因( )而产生,多子主要因( )而产生。,3常温下多子浓度等于( )浓度,而少于浓度随( )变化显著。,4导体中的( )电流与载流子浓度梯度成正比;( )电流与电场强度成正比。,5当( )区外接高电位而( )区外接低电位时,PN结正偏。,6,PN结又称为( )、( )、( )和( )。,1杂质半导体分为( P )型和( N )型。自由电子是(N )型半导体中的多子。空穴是(N )型半导体中的少子。,2杂质半导体中的少子因( 本征激发 )而产生,多子主要因( 掺入杂质)而产生。,3常温下多子浓度等于(杂质)浓度,而少于浓度随( 温度 )变化显著。,4导体中的( 扩散 )电流与载流子浓度梯度成正比;( 漂移 )电流与电场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