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ppt_第1页
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ppt_第2页
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ppt_第3页
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ppt_第4页
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要内容,法家概述 慎到的势治思想 申不害的术治思想 商鞅的耕战与法治思想 韩非君主绝对专制主义的政治思想,一、法家概述,(一)概况 先秦诸子最晚出者,自称“法术之士”、“法士”或“耕战之士”等。孟子极力指斥的“善战者”、“辟草莱任土地者”指的便是法家。法家作为一个学派概念,是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提出来的。,(二)思想上的共同特点,1、特别强调法的作用,认为法是治国的不二法门,主张以法治国,社会生活一切遵法,一切由法裁断。 “法者,国之权衡也。” 商君书修权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管子明法解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悬命也。” 禁藏 立法原则: 顺天道,随时变,因人情,循事理,量可能。 执法原则:赏罚严明,实行重罚、苛刑。 2、倡导耕战,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3、主张强化君主专制和独裁 在先秦诸子中,他们把君主专制主义思想推到了顶峰。 “盖先秦之法家思想,实专制思想之误称。其术阳重法而阴尊君。” 萧著(二)第249页 把法家思想与法律和审判联系起来,是错误的。用现代的术语说, 法家所讲的是组织和领导的理论和方法。谁若想组织人民,充当领袖,谁就会发现法家的理论和实践仍然很有教益,很有用处,但是,有一 条,就是他一定要愿意走极权主义的路线。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186页。 传统“以推行法律达到政治目的的法制”,与现代“以法主治”的“法治”根本不同。 林毓生,4、关于社会的基本理论是历史分阶段演进说和人性好利说,这构成了他们政治主张的理论基础。 5、法家在政治上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主要有法、势、术、 刑、罚、赏、利、公、私、耕、战等。这些概念和范畴是法家思想的支柱,使法家独具特色。,(三)法家中的不同流派,二、慎到的势治思想 (一) 慎到其人 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衍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1、贵势并倡导天子为天下说 (1)贵势 “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至南面而王,则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矣。”威德 (2)天子为天下说 “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立国君以为国,非立国以为君也。”(威德),(二)慎到的势治思想,2、崇尚法治而反对尚贤和人治 “唯法所在”、“事断于法,是国之大道也” ( 慎子佚文) 反对 “人治” “君人者,舍法而以身治,则诛赏予夺,从君心出矣。” “一人之识识天下,谁子之识能足焉?”(慎子佚文) 反对“尚贤” “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慎子佚文) “臣尽智力以善其事。” (慎子民杂),3、“君无事臣有事”的驭臣之术 (1)君主应充分发挥臣下的智能与作用 “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 (2)君主应“用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 “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 (慎子因循) “将治乱,在乎贤使任职,而不在于忠也。故智盈天下,泽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国。” (慎子知忠) “忠不得过职,而职不得过官”,三、申不害的术治思想,(一)申不害其人 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候,昭候用为相。内修政孝,外应诸候,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著书二篇,号曰申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二) 术” 1、术的涵义:君主驾驭臣下或督课用人的方法和政治手腕。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谋群臣之课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韩非子 -定法 2、术的特点:与法相比 (1)法的对象是全体臣民,术的对象是官吏臣属 (2)法是一种明确的规定,术则存于心中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难三 (3)法要君主与臣民共守,而术由君主独操 (4)法要公开,公诸于众,使人人皆知,而术则要深藏于胸中 “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定分 “境内卑贱莫不闻知也”难三 “圣人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定分 “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难三,(三)申不害的术治思想 1、正名责实之术 “昔者尧之治天下也以名,其名正则天下治;桀之治天下也亦以名,其名倚而天下乱。是以圣人贵名之正也。主处其大,臣处其细,以其名听之,以其名视之,以其名命之。”(申子大体) “为人君者,操契以责其名。名者,天地之纲,圣人之符。张天地之纲,用圣人之符,则万物之情无所逃之矣。” (申子大体),(三)申不害的术治思想 2、静因无为之术 “因冬为寒,因夏为暑,君奚事哉!”(吕氏春秋任数) “地道不作,是以常静。常静是以正方举事为之,乃有恒常之静者。” “示天下无为”(申子大体) “去听无以闻则聪,去视无以见则明,去智无以知则公。去三者不任(用)则治。”(吕氏春秋任数) 3、耍手腕、弄权术、搞诡计之类的“术”,政治家们“采用的种种权术是从长期实践经验中学到的,而且是人们出于恐惧而非出于理性动机而惯用的。”(斯宾诺莎:政治论) “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故。”(韩非子定法),四、商鞅的耕战与法治思想,(一)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进化、利益、力量 1、历史分阶段演进的思想 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仁”) 下世(“贵贵而尊官”) 2、人性好利说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 (商君书算地) “民之生(性),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索利。” “民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3、力的原则 “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 “圣君之治人也,必得其心,故能用力。”,(二)耕战思想 “国待农而安,主待农而尊。” 1、使民务农之道 (1)“劫以刑” ;(2)“驱以赏” ; (3)利用价格和税收政策鼓励农耕; (4)加强行政管理。 2、使民勇战之道 “民见战赏之多则忘死,见不战之辱则苦生。 赏使之忘死,而威使之苦生。”(外内),(三)法治思想 1、定分尚公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定分) “故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则治。” “刑无等级”是“尚公”在执法上的应用。 2、利出一孔 “利出一空(孔)者,其国无敌。利出二空者,其国半利。利出十空者,其国不守。”(勒令) 3、 弱民说与轻罪重罚,五、韩非的法治与君主专制主义思想,(一)韩非的生平及学术地位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二)历史进化论与人性好利论,1、历史进化说 因袭商鞅的历史进化论,分历史为上古、中古、近古和当今; 历史进化的原因:其一,物质财富供给关系的变化,人口增长超过了物质财富增长的速度;其二,人们争取生存空间的矛盾会转化为社会矛盾。 古讲辞让、今讲争夺是历史进化的结果。 时代在变,政治应随时代而变。 2、人性好利论 人的好利根源于人的生存需要,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好利的本性制约; 人的本性是“自为”、“好利”,政治应从这一实际出发,搞好利的排列组合,并为君主所用。,(三)君利至上论 君主之利高于国家之利。 “国者君之车也。” (四)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理论 以君主利益至上为出发点,主张君主应该法、术、势兼用。 “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 (韩非子难三) “势者,胜众之资也。”(韩非子八经),(四)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理论,1、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